<p>2020秋期的期中考试即将来临,各班进入了紧张的备考迎考阶段。在模拟考试中,不同年级段都出现了描写秋天秋景的作文或口语交际。但部分同学总是无话可说,无景可写。仔细分析,虽然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但大多数是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平时在家很少有机会出门,更别说外出旅游观景。没有亲身经历,身临其境的体会,单凭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很难写出真实的东西,真实的感受。</p><p> 为了让孩子们能亲身体验秋景,感悟秋天之美,我们三至六年级利用下午三节课的时间,带领大家来到美丽的原方城二中校园。只所以选择这里,一是因为这里树种繁多,且种植年代久远,那屹立在校门两侧的塔松,成排的法国梧桐,苍翠的松柏,紫红的碧桃,高贵的玉兰,无名的灌木丛,各处各成一景,值得一观。二是因为当时的方城二高是百年名校,文化底蕴较深,旧校舍虽然破旧,但可介绍可了解的东西很多,包括当年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国家栋梁,值得大家熏陶学习。</p> <p>走出校门的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一路上七嘴八舌地看着说着。虽然不时有新鲜的小草小花吸引他们的眼球,不时有孩子惊呼“哟!你看!”便立刻有同伴顺着他的手势详观,但队伍依然不条不紊地向前行进着。因为大家知道:校外比不得校内,学生的安全是关键,只有人人遵守纪律,活动才会有更好的收益。</p> <p>我们的第一站是田间的一片红枫林,一片片枫叶在林间飞舞,虽然没有课文中描绘的那么火红,但半青半黄、半黄半红、亦或半红半紫的颜色杂乱无章地挂在树梢、飘于空中、或铺在脚下,别有一番情趣在心间涌动。成排走在上面,脚下“沙沙”作响,甚是好玩!孩子们忍不住拿起纸笔,把这难忘的感觉、美丽的一幕描绘下来、记录下来。</p> <p>接下来的路途中,不时有孩子蹲下来、围上去,对着路边野花野果驻足观赏,有的还忍不住伸手摸摸、凑上去闻闻,那劲儿头,不亚于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新奇。特别是临近村庄的几颗怒放的菊花,更是让女孩子们青睐有加,看了又看、闻了又闻,要不是还得赶着去目的地,估计是怎么也迈不动脚步了。</p> <p>进入方城二高的大门,我便充当起导游兼解说员,这里毕竟是我们同行几位老师的母校。挺拔苍翠的塔松与日益破损的校舍诉说着它的古老,特别是对着大门的那幅迎客松,上面早已斑斑驳驳,但依然能看得出它当年的巍峨壮观。来到后排的法国梧桐树道上,孩子们立刻惊呼:“咦!这不是我们课文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吗?”是啊!法国梧桐树下铺满了金黄的小巴掌,哪里还有水泥道的影子。难怪有人说法国梧桐是高贵的象征,不难想象当年蒋介石为宋美龄种下满城的梧桐树的唯美意境。梧桐树给校园带来了浓浓的秋意,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古人的诗句:“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p><p> 在这条铺满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留下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留下了他们的深深的眷恋。手中拿着自己认为最美的落叶,还央求我承诺:等下雪了再来看看,等明年还要来。</p> <p>转到教学楼,我立马觉得心潮澎湃,三年苦读的高中生活尽现眼前,清晰的记得当年信誓旦旦地给老师许诺:我毕业了也当老师!熟悉的校园、熟悉的教室,却转换了角色,换成了一批小学生和学生的老师,哈哈!人生真的挺有意思,这也算是梦想成真了吧!正当我感慨万千之际,孩子们却被楼前空地上的狗尾草吸引,不时拉着我一起欣赏。于是,又是采集,又是拍照地忙活了一阵子。</p> <p>给孩子们拍照完毕,身上扎满了绒毛小刺,嬉笑着转身拔刺,却看见班里的小帅哥正在专心创作。一朵小花、几片树叶、还有手里的小草叶,他会有什么样的创意呢?不由自主地举起手机拍下来,却被旁边追逐嬉戏的几个捣蛋鬼打断。只见他们中的一个头上插着松枝,耳朵上戴着小花,哈哈,标准的“花花公子”打扮。</p> <p>不断地讲解中,没有忘记在教学楼前合影留念。若不是已经到了预定的返校时间,我们大概真的会玩得流连忘返。</p> <p>返程中途经学校的菜园子,菜园里的蔬菜,有的浅绿色,有的深绿色。远远望去像是印着花的绿色大地毯, 菜园里的蔬菜叶子在微风中婆娑起舞,就像绿色的波浪在绿海中荡漾。孩子们一听我们平时吃的青菜都是学校自种自给的,是没打农药没激素的无公害绿色蔬菜,激动之余,不由得为校长竖起了大拇指。他们明白,萝卜青菜虽非美味,对身体的健康成长却是大有好处的。</p> <p>踏着落日的余晖,秋游暂告一段。后天就要考试,希望孩子们能从此次寻秋中有所见、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获。更希望大家能养成热爱观察、留心生活、写真人真事真景致的好习惯。为小学、初中、高中、乃至人生的写作积累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