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岸一家亲

淮海台胞乡愁馆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收藏家秦峰为台湾早日回归抛家舍业往返两岸几十次只为办好“淮海台胞乡愁馆”乡愁是一件刻骨铭心的事。</span></p> <p>  1949年前后就有不低于200万的中国人落户对岸台湾。当时仅丰县人就有二千多名到达台湾,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别就是六十多年。他们在台湾,纷纷把自己的思乡泪,变成一行行的文字,形成一册册书籍,诉说着台湾与大陆的血肉关系。今年43岁的丰县开发区(凤城街道)秦河社区农民秦峰,近来收藏的关于台胞思乡的书籍、文档、物件以及能证明两岸同胞共同盼望回归的珍品资料等,他都分类收藏,为自己近年精心筹办的“淮海台胞乡愁馆”充实完整的资料和实物。</p> <p> 引来不少关注两岸尽早统一的人士前来参观并给予赞誉。说起秦峰,原是著名的民俗收藏家,创办秦汉民俗文化馆,担任馆长,热衷两岸回归收藏,还得从20多年前孩提时代提起,他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看到不一样的纸币,感到很稀罕,于是就收集起来。秦峰告诉说,“那时根本不懂什么是收藏,只要看到奇奇怪怪不一样的或者古老的物件,就留着欣赏,也就是从那时起,自己不经意间就迷上收藏这个行当。</p> <p>  2017年冬天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秦峰彻底改变了思 路,放弃民俗品收藏,开始往来两岸探索两岸一家亲的知名人士,从中获取实质性的“乡愁”线索。采集信息虽艰难,但他一直在走下去。</p><p>秦峰与台湾乡贤资料收藏缘分,源于一次偶然的收藏,一本乡村老太太夹鞋样册子,全部是1942年丰县政府发行的丰县地方流通券,面值5O元纸币,几十张,近200枚连体样币。丰县民国地方流通券,现在平常一枚,最低价也要1500元。喜悦心情过了几天后,他慢慢地研究这份纸币,纸币上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上纸币,望着纸币上人头像,光洁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有玉树临风之感。经过查询资料了解是丰县抗日时,国民党丰县政府县长黄体润先生。1949年黄县长去了台湾。</p> <p>秦峰通过台办和文史部门联系,并经熟人借了几册台湾出版的《丰县文献》阅读,让他从中了解到,家乡台胞在台湾艰难开拓与悲欢离合的故事都跃然纸上,特别是抗日期间,丰县的一个个村庄名是那样亲切。罕见资料掲开陈封的历史,可惜无法看到全套的记载。台湾版《丰县文献》创刊于1977年,是由台胞黄体润先生等人倡导,丰县台湾同乡会编辑,每年一辑,至今已出版多期,不包括特辑等书籍。丰县过去知名人物王敬久、王公屿、刘季洪、董玉珏、王子兰、黄体润等人,频频出现在文章里。</p><p> </p> <p>由丰县地方流通券引起了秦峰对台湾乡贤的关注,他们的悲欢离合,就是大陆人到台湾的开拓历。因此,改变了秦峰的收藏方向,到台湾去,把自己收藏的丰县流通券整版钞,送给黄县长的后人。研究丰县人到台湾的经历,收藏他的文献资料。秦峰第一次到台湾去,是2018年2月28日,费尽周折联系上台胞黄蕴中先生,并受到热情接待。在黄先生引见下,秦峰认识更多的丰县在台老乡。众多乡亲纷纷表示支持秦峰的行动,努力发展海峡两岸一家亲。为了支持秦峰行动,黄蕴中先生送给他黄体润日记亲笔散页几十张之多,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正是这次台湾之行,彻底地改变了秦峰收藏之路,他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大部分丰县历史物品,一万余件友情廉价转让给丰县湖西革命老区张后屯民俗收藏馆。并把台胞出版的各类文献、家书、字画、用品等收藏起来,自己成立了一个“台胞乡愁馆”。展示出两岸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文化。</p> <p>近年来,民进台独势力越来越猖狂,秦峰看到的是,两岸交流受到台湾的阻拦,特别是年轻人对家乡情感也慢慢地淡化了。为了给台湾同胞后辈,留下家乡的情愫,他决定专门收藏台湾淮海地区台胞人文资料,以及用过的实物,并成立了“淮海台胞乡愁舘”。同时邀请多位热爱文史人士,请他们发表自己看法,列出搜集目标,涉及徐州各县(市)台胞。搜集的面广量大。于是秦峰第二次去台湾,由于一些原因,飞机没有登上,还损失了几千元的机票。</p><p> </p> <p>随后又改了一个时间去了台湾,在黄蕴中先生引见下,幸会见到高本钊先生,高先生是丰县城北人,1949年16岁随很多同乡青年入山东的流亡学校入台,创立新文丰出版公司、渤海堂文化公司,台湾著名出版家,曾捐赠江苏师范大学价值900多万元新台币的新文丰全部出版物。知识渊搏的高先生接见秦峰时,回忆童年丰县的故乡,以及在台湾的艰难创业。高先生为促进两岸交流,策划和发行了《扎根台湾六十年》书籍。全书共分五大分册,收录了江苏、山东、河南、湖南等18省来台普通人的故事,影响力很大。台胞乌以功先生女儿乌汝平女士还把乌先生所画的几幅工笔画,亲手送给秦峰。为寻找丰县王敬久将军资料,秦峰通过黄先生在台北见到了99岁的台胞杜志俭先生。杜先生身体健康,除了有点耳背,思维清楚,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很多鲜为人知的王敬久将军事迹,杜先生一一向秦峰道来,记在笔下,印在了脑中。让秦峰记忆犹新的是第四次台湾行,那次行囊最为沉重。</p> <p>《丰县文献》第1一36期全套文献,后又丰县文献改为乡音出版7期,20l9年元月停刋,全套精装本丰县文献。《萧县文献》1一37辑,《徐州文献》全套3本、《砀山文献》、《雎宁乡讯》、《邳县通讯》、《宿迁》《中原文献》、等散本。及1926年民国时期的丰县中学课本和丰县中学1927年自己编印的《国文讲义》等书籍,更为可贵是国民党丰县中学最后一任校长朱本洛先生活动的照片,这些丰中资料,十分珍稀,可以弥补丰县中学厚重的校史。</p><p> </p> <p>更为珍贵的是刘季洪先生著作稿本,《教育生涯漫谈》,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这本书的最初名字叫《薪火忆往》,共分五章,第一章幼年时期的新旧教育,书名及分章目录,刘先生亲笔用小楷书写,字体俊秀又见书法功夫。厚厚的一大本,里面刘先生用红笔修改字迹。刘季洪著名教育家,他的书在很有历史价值。稿本书更是罕见,有可能是唯一的一本。之后的日子,秦峰多次踏上去台湾的路程,在台湾秦峰得到多名台胞的信任及对“淮海台胞乡愁馆”的支持。</p> <p>秦峰收藏台湾乡贤资料,反对台独的行动,也引起台湾高层领导人的注重,连战主席,吴敦义、洪秀柱、宋楚瑜、吴伯雄、郁慕明等台湾政要及台湾著名人士都为秦峰的行动,亲笔提词。特别是连战主席提写馆名《淮海台胞乡愁馆》。</p> <p>但对于秦峰来说,“路慢慢其修远兮”,秦峰的台胞文献收藏之路,才刚刚开始。截止目前,他已几十次赴台,这无形中也增加了秦峰的经济负担。</p> <p>秦峰表示,人各有志,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时刻不能忘记海峡两岸一家亲!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改变的,希望台湾省早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这正印证了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最后的三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p> <p>作者简介:季朗友,爱好藏书,专题收藏百年教科书。长期喜爱研究地方人文历史。著稿《蒙书居无馆藏珍本教科书目录赏析》、《丰邑旧事》。</p> <p>海峡两岸一家亲!骨肉相连、骨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改变的,希望台湾省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中!</p> <p>🙏🙏🙏有两岸同胞失去联系的亲戚朋友,我可以无偿的帮助你们找到亲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