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李松武</p> <p> 洱源牛街西北面的海西海,就像是生活在山村中的纯真少女。因为生养她的山村实在是太小了,太偏僻了,以致于没有多少人认识她、见过她的真面目。又因为她太小、太矜持,从来没有见识过外面的大千世界,所以她更不会刻意去打扮自己。要说大雅大美,海西海实在是谈不上,但是她却能长久地保留着似玉的尊严、如莲的品性,千百年来不染纤尘的纯净。所以,对于想要游览名山大川的人来说,海西海会让你失望,但是对于那些久居闹市,想要寻找一处净化和安顿心灵的人来说,到这里来休闲一下,必定是很明智的选择。</p><p> 海西海位于大理洱源县牛街乡龙门坝,距离县城24公里,为断陷溶蚀洼地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南海北坝,群山环抱,明清时期曾经是鹤庆府的八大名景之一。湖泊面积2.6平方公里,南北长3.6公里,东西最大宽1.5公里,湖岸线长10公里,平均水深10米,最大水深16米,年平均水温13度,总库容12227万立方米。源头主要来自地下水,上游与三岔河相连,下游与茈碧湖、凤羽河同注入弥苴河而流入洱海。海西海三面临山,一面连坝,山中竹树成林,湖中有海映山奇观。因为这里几乎没有过大风大浪,所以湖面总是平静如镜,只要不是在阴雨天,任何时候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海映山的奇观。</p> <p> 今年的秋冬时节,我们几个平时各自忙于繁琐杂务的老友相约来到海西海边,一看到眼前水天一色的湛蓝景象,顿觉心旷神怡。即使时令已是立冬以后,四面青山依旧绿意盎然,中午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空气中弥漫着松脂的清香,让人很自然地想起梭罗写的《瓦尔登湖》。湖面没有一丝波纹,只有几朵白云悠悠地倒映在湖水之中,湖水像一面绿色的镜子,镜子中心有几只野鸭在静静地觅食,一点也不受外来人的打搅,就像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千百年来,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纷扰扰,他们依然保持着他们传统的劳作方式和生活方式。</p> <p> 当我们有幸来到这里,每个人所有的感受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静。山是静的,水是静的,树是静的,风是静的,山的倒影是静的,人的心灵也是静的。</p> <p> 据当地人传说,明朝时期,这里也曾经有过建文皇帝避难十年之久的“眠龙洞”遗迹,也曾经有过明朝大才子李元阳和杨升庵来此小住浏览,甚至还题写过“澄潭竹影”“海山相映”的诗相互唱和。观音山东面绝壁上明清时期的十六通摩崖碑刻,文字早已被历史的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只有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只有四面的山林依旧绿,海西海的湖水依旧清。</p><p> </p> <p> 海西海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洱源县认真做好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申报建立了海西海州级自然保护区,编制了防治规划。以生态恢复为重点,加大前置库区湿地建设。由于一直以来受到当地人民的悉心呵护,湖水至今没有任何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当很多地方的人们只相信和购买罐装矿泉水的时候,今天的海西海已经是牛街、三营、洱源县城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p><p>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在这红尘滚滚的大千世界,还能够留住一洼清泉,留住一湖清水,善莫大焉。几千几百年来,对于这样独处一隅的海西海来说,除了被合理地利用之外,没有被开发和建设成为旅游风景区,这也许就是对她最好的保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