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千年的小镇,百年的老屋仍然带着先人的体温和气息,那些高高矗立在老街小巷里的残垣断壁,还有那些一脚踩下去,一不小心就能够咕隆起一个个故事的瓦砾灰烬,丝丝缕缕的弥漫在空气中,温暖着小镇的每一个后来人。</p><p><br></p><p>解放路,78号,坐南朝北,是吴家的老宅子。</p><p><br></p><p>吴家的老宅子离九梁桥不过百十米的地方,青砖黛瓦,石阶石门,突兀得招人眼球。</p><p><br></p><p>吴家老宅有三重,第一重两层木结构的楼房,是为临街的门面,现在已经不在了,现在临街的大门,其实是老宅子第一道封火墙的门,也是原来老宅的内门。</p><p><br></p><p>用一堵一匹一斗的“斗子墙”,俗称“封火墙”隔断。拾级而过第一道“封火墙”,便是老宅子的第二重,也是一家人等起居的地方,顶头的正中位置,高高在上的是一方旱天井。左右各是两间厢房。穿堂而过第二道封火墙,是第三重,再往里,应该就是老宅子炊饮的地方。</p><p><br></p><p>第二道封火墙连接厢房和厨房,只是已经少了大门,但石的门框,门臼依然在。</p><p><br></p><p>仔细一看,厢房处于中间一重的位置,前后两道封火墙的门都是内开。那门,厚厚的,结实,沉重。关上门,加上门栓、门杠,二重门里的空间 ,就是一个得天而独享的世界,静谧、安逸……</p><p><br></p><p>老宅子的窗不大,最大的也不到一米见方, 但一点也不影响里面的人儿牵手外面的世界,当红艳艳的窗花对视着外面的春色、秋意,姹紫嫣红或是乱纷纷的雪花时,一缕阳光伴一缕安逸,一丝清风携一分暖意,照样是可以欢欣鼓舞的到了屋子里。</p><p><br></p><p>这样的设计,很自在,足以见得起居室在老宅子里的核心地位。前前后后,封火墙包裹起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安全的环境、更是一个温馨的感觉。</p><p><br></p><p>老屋里,老式的床、箱、柜、椅、凳、盆……一应俱全,最是那碗柜了,上好的木材,历百年竟然一点也不走形。设计也是精巧,上敞开下密闭,屉面、门面上人物、雕花,线条精致,连国漆的色彩都还是光彩照人,只是因了上世纪的那个特殊的年代,主人家怕是会惹了“四旧”的嫌疑,刀砍斧劈的,只留下了一个隐隐绰绰的轮廓。</p><p><br></p><p>沉默在左厢房里的那架老式的儿童床,做工精致,设计稳重、美观,温馨、色彩依旧在,也绝对是当下里难得一见、不可多得的孤品。</p><p><br></p><p><br></p> <p><br></p><p>吴家老宅的主人吴昌策,已经是老宅子的第三代。</p><p> </p><p>小镇上,曾经经营米行的商家有八十多户, “施泰顺”、“李运顺”、“李东顺” 是小镇的大户,人称“三顺”。</p><p> </p><p>吴昌策的祖父吴道汗大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三顺”中的其中一“顺”那里买下这幢老屋子,至于是哪一“顺”,老宅子又是建于何年何月,迄今已经多少年了,吴昌策也不知道。倒是有江口的老人告诉我,吴家老宅,前前后后应该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p><p> </p><p>吴道汗后来在老江口经营“吴春和”豆腐作坊。张仲甫老先生在《民国时期的江口工商业》里有过记录:老江口的“豆腐作坊有上十户,生产豆腐、豆干、豆精、千张、豆棍、霉豆渣、豆腐乳等十来个品种。一般是全家劳动,少数雇有帮工,‘吴春和’是其中的大户……”。“吴春和”是少有的、有文字记叙的老江口的老字号。</p><p> </p><p>“吴春和”和晏子为的“晏东升”药号毗邻,都在东岳庙外的一条街上,也许正因为此,吴家和晏家多有往来,吴昌策至今记得,晏家的长子晏开方,多少年里都是吴家老宅子的常客。</p><p> </p><p>百多年的时间里,吴家老宅的主人一代又一代,细心地伺候着这间老屋的一砖一瓦。</p><p> </p><p>一幅“江口名古屋”的条幅,是吴昌策一个朋友的书法,挂在堂屋的上首正中间。</p><p><br></p><p> </p> <p><br></p><p>我站在吴家老宅的天井屋里,仰望,凝思,穿行在黑与白的胸怀里,细细的品味,感受着老江口的先人们留下来的点点滴滴。</p><p><br></p><p>小镇上的天井屋,大多数建自清末民初时期。天井悬于半空之中,上有长方形的天井,下有长方形的水池。水池呈回字型,用青石条砌成。下雨时,房屋上的水,顺着沟瓦流入天井下方的水池之中,称之为“四水归堂”。那种四水归堂的气势和镜像,很美妙,大雨时,天井里常常就有了倾盆的感觉,一如一盆盆天上之水泼下来一般,“哗哗啦啦”,击打在天井的青石板上;又如一帘帘瀑布,轻轻款款,疑是银河落天井,也是好看。</p><p><br></p><p>小镇上的天井屋,小的时候,我见过很多,多数建在房屋中间或堂前下首,宽窄不一,各有千秋。我家的老宅也有,四四方方的十多个平米。不论哪一家的天井,也不论你站在天井的哪一方,天井的水池,看起来都像是一方巨大的砚台,非常有美感。</p><p><br></p><p>那时候的老江口,老宅里的天井是不可或缺的建筑形式,一重的常见,有的大户人家甚或还是前堂后堂,两重天井。</p><p><br></p><p>老江口现在还看得见的天井屋,费家巷里的田家老宅,应该是唯一了,田家老宅的天井屋至今保存得甚为完整。</p><p><br></p><p>老江口的老宅子里,还有一种天井屋,叫旱天井屋,</p><p><br></p><p>吴家老宅的天井屋就是旱天井屋。</p><p><br></p><p>旱天井只有天井而无室内的水池,建造房屋时,在堂前的上方设计一个长方形的大天窗,俗称为“旱天井”。下雨时,屋顶上的雨水从天井上方直接排出屋外。准确的说,旱天井的设计,只是为了外面的光线能够直接照射进堂前,增加堂前的光亮。</p><p><br></p><p>一般来讲,在老江口,没有天井的宅子,不能算是大宅子。</p><p><br></p><p>在老江口寻觅旱天井,除了前正街上的“江西会馆”,应该就只有九梁桥的吴家老宅了。</p><p><br></p> <p> </p><p>一个人, 一间老屋,颠覆不了记忆的牵挂;一绺风,一丝细雨,却能唤醒沉睡了百年的思绪。</p><p> </p><p>老宅子的左右厢房里早已经不住人了,只留下了那些过去的老物件,那些封尘着过往里的印记的老床、老箱,桌、椅、桶、盆,坛子、罐子……亦如一个个沉睡在尘埃下面的精灵,或许哪一天,老江口, 老宅子一个激灵醒来,不定又是一个新的起步和精彩。</p><p> </p> <p><br></p><p>一石一屋,让时光在沧桑、斑驳的颜色里捭阖着一场梦的延续。</p><p> </p><p>“名”古屋的石门框,木门,青砖,黛瓦……若干年前看见时,还是原汁原味,旁边的一堵断墙应该是和老宅子一体的。高高的老墙体上,屋与屋相互搭接的痕迹悲凉在墙面上,怎么看怎么觉着这座两层楼的老宅子,现在看见的,应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p><p> </p><p>而仍然气派着,浓烈的彰显着时代色彩,威风不减当年的那扇大门,如今,成了到老江口一游的人竞相打卡的地方。</p><p><br></p> <p><br></p><p>女主人王玉。</p><p><br></p><p>王玉特意的解释,不是东瀛的那个“名古屋”,而是江口“名”古屋。其实,别人的“名古屋”也好,江口的“名”古屋也罢,都一样,即便“名”古屋噱头了“名古屋”,亦是一个乐趣。</p><p><br></p><p>“名”古屋,有“名”无“名”,古屋就是了。</p><p><br></p> <p><br></p><p>光阴向前,时代在变。</p><p><br></p><p>老宅子原来的第三重,去年已经改建了,从前门进来,过厢房,天井,封火墙……现代化的厨房和起居室,后花园……宛如走过了一条时空的隧道。我知道,隧道的那一头,那一步一个回眸,望天望地、望生命,记忆里的每一个脚印下,其实,都亮堂着老江口曾经鲜活的影子。</p><p> </p><p>江口有个“名”古屋,光阴垒叠成的老屋。</p><p><br></p> <p><br></p><p>“名”古屋在变,老江口也在变。</p><p><br></p><p>堤外,现代化的船企,一个个早已规模,一丝一毫也不见了老江口那个只能做木船,刷个桐油还要里里外外的在河滩上晒上一个夏季,顶多,后来也只能做小“机帆船”的江口“船业社”的影子。</p><p><br></p> <p><br></p><p>这里,曾经的江口大礼堂,建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也是跨过新世纪的”老人”了,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现在,已经建设成了新的“古镇广场”。</p><p><br></p><p>广场宽敞,明亮,对面的满意酒楼(上图),曾经是晏子为老先生的“晏东升”国药号 ,日本鬼子占领江口时被炸毁,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重建。</p><p><br></p><p>“名”古屋的主人吴昌策,其祖父吴道汉经营“吴春和”豆腐作坊,毗邻“晏东升”国药号,应该也在满意酒楼的左右。</p><p><br></p><p><br></p> <p><br></p><p>“古镇广场”建设前,江口大礼堂废墟。</p><p><br></p> <p><br></p><p>在李家巷里踽踽而行。</p><p><br></p><p>巷子口上,那个极具老江口小巷特色的过街楼子,早已经不在了。</p><p><br></p><p>满是沧桑的青石条,蜿蜿蜒蜒,一头卧在滚滚的长江边上,饱蘸着潮起潮落的风和水;一头连接着巷子里的家家户户,细数着世事轮回的人和情。</p><p><br></p> <p><br></p><p>杨树林2号,张姓人家,老屋子,老藤,从来也没有少了打卡的人儿。</p><p><br></p> <p><br></p><p>九梁桥重新硬化了道路,面貌一新,这棵树,竟然成了最好的见证(上图为道路改造前)。自然啦,打卡的人儿也是感概了,瞧着,抚摸着,笑着,乐着……一往而情深。</p><p><br></p> <p><br></p><p>屋檐下的这条标语,”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是那个特殊年代留下来的,胡云峰老先生书写,杜有喜老先生描红,两代人的两位老先生都已经作古,唯有字迹斑斓,还在……</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邮局的屋子,灰色而陈旧,树的枝条光秃秃的,一枝枝的从瓦缝里伸展开来,招摇着深秋的一缕悲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江口历史和文化老人晏子为,在记忆清末的江口时,记录了老江口的“森昌信局”。森昌信局“从事收寄信件、包裹,办理汇兑等邮递业务,并兼营洋火(火柴)、洋碱(肥皂)、洋油(煤油)……资本雄厚,是一家买办性质的企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深昌信局是江口最早的邮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江口人,特别是九梁桥人,都知道这间老屋历史久远,一九四九年前就是老江口的邮局。但是不是就是晏子为笔下的“深昌信局”,谁也说不上来。我以为,清末到一九四九年时间并不长,深昌信局是老江口的唯一,这间老屋也是“老邮局”的唯一,那这间老屋就应该是深昌信局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一道石的门框,石的门槛,附和着一道用铁皮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厚厚的木门,彰显着这里曾经享有的即便战争也不得任意侵犯的一种特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门额上的那块老匾,字迹隐约,没有人知道写的什么,是不是“深昌信局”几个字,已经不重要了,只知道恰是因为这间老屋,紧紧地捂着老江口的老祖宗们遗留在人世间的嘱托,坚守着九梁桥,也光耀着小镇曾经辉煌的的过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读石门框的冰凉,读黑木纹的沧桑,仿佛这里每一封书的出去,仍然在牵魂一般的拥抱着外面所有的回来,将小镇人家的向往,分分秒秒的引向外面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仅是老江口最老的邮局,很多人已经不记得,这幢老屋,其实还有另外一段往事的承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江口还健在的“江口镇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至今没有忘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江口镇中学”最初就设立在这幢老邮局里,共三个班的学生……大概两年多时间后迁移到十字街上,和江口二小毗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邮局也是老江口人的打卡必到之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br></p><p>打卡打到了废墟上。</p><p> </p><p>余秋雨说:“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p><p> </p><p>我喜欢这句话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