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边生活过的人,对台风一定有极深刻的记忆。<br> 现在科技发达,天气预报和传播系统亦日臻完善,每天天气预报都能及时传播到每个人。过去,天气预报全靠“公社”聘请的一位预报员,拿着一个铁皮制的没有电的“喇叭”,扯大嗓子站在堤坝上喊。渔民每到这个时刻,总要竖起耳朵听。由于预测手段落后,往往临近台风时才有预报通知,所以过去海难也多。不过,有许多渔民对台风的预判都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看云看天看海对天气也能预知一二,甚至有些老渔民能根据自身感觉判断是否会刮台风。由于长期在水中作业,老渔民往往患有“关节炎”,一旦天气变化,关节就会痛,这一毛病成了渔民对台风的预测。<br> <h5><i><font color="#ed2308">文中图片均为网络配图,有异议请告知</font></i></h5> 刮台风时,最为麻烦的是渔船避风问题。过去,老家石砰外岙港由于开口大,避风堤很小,停不下几艘船。小的渔船往往要拉到鹅卵石滩或者街道上避风。大的渔船只能到内岙或者炎亭等其它地方避风。<br> “拉船”成了抗台的重要措施,也最能体现“人多力量大”这一道理了!一人站在船上,用一根木棍拼命使劲有节奏地敲打船舷,指挥大家一起用力。船头系上一根粗麻绳,大家一起往前拉,还有许多人围绕着船一起推。此刻,有点“蚂蚁搬家的味道”!就这样硬拉死拽把船拉到鹅卵石滩或者街道上。<br> 现在,由于政府投资建设比较安全的避风港,船大多为铁船,很重也拉不动,也就看不到这个“拉船”的场面了。<br> 台风来临前,家家户户用竹蔑做的平常晒海货的“台笠”(石砰话)把窗户等封闭起来,以免台风穿入房内而掀起屋顶。过去老房子都是木头加石头,比较容易被掀起。有时还用绳子把大磨盘等大石块挂在房子的横梁上,以增加房子的重量。现在,许多人到石砰等海边仍然看到许多窗户用木板封住,那就是古老抗台措施的“新版本”。<br> 台风前热闹场面,小孩们都兴奋!但也有不高兴的事,就是没有菜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刮风那几天时间,我家唯一的菜就是咸的要命的“龙头鱼干”,一日三餐如此。吃饭时,心情就完全两样,盼着台风早早结束。 <br> 台风刮起,狂风呼啸,风雨交加,呼呼直吼;海浪滔天,排山倒树,飞沙走石,雨犹盆倾;雾锁千里,昼犹夜昏,夐不见人,万户紧闭。这时大家只能躲在家里,无法外出。我常常趴在被“台笠”封着的窗户后,从缝隙里偷偷窥探台风的真容。<br> 一旦风消浪退,海边又是热闹的场面,又要把船从街上、鹅卵石滩上往海里拉。当然,往海里拉船稍微轻松,但还是系上拉绳,一人在船上有指挥,船边也是蚂蚁搬家一样,硬拉死拽到海里。<br> 过去,每年都有四五个台风,一个夏天就这么折腾着。<br>当然,台风是大自然的安排。虽然影响生产、生活,同时也为改善夏天炎热和旱情等带来巨大的好处。 <br> <h5><i><font color="#ed2308">特别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关于版权声明如下:凡本人公开推送的文章欢迎转载、转发、二次艺术创作(书法、绘画、诵读)等,但必须遵循:一、注明或声明原创作者;二、不得用于非法、违规商业活动;三、如果系直接盈利的商业行为,必须联系原创作者。否则,作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特此</font></i><i><font color="#ed2308"><br></font></i><i><font color="#ed2308"><br></font></i><i><font color="#ed2308"> 声明人:褚坚</font></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