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建议双方举行谈判,结束军事对峙,两岸实行三通(通商、通邮、通航),以利两岸同胞直接接触,互利互惠。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同一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命令福建前线部队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缓和台湾海峡的形势,以利于台、澎、金、马同胞来往大陆省亲会友,参观访问。</p> <p>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前线电台立即调整广播节目, 恢复“文革”期间撤销的《可爱的家乡》节目,撤销 《人民军队》、《广播谈话》、《光明前途》、《对国民党军官兵广播》等节目,停止播出对国民党空、海军人员驾机、驾艇起义投诚奖励规定和联络办法。我被从评论科调往新闻科,参与恢复创办《可爱的乡家》节目。</p><p><br></p><p> 1979年2月12日,调整后的广播节目方案正式实施,其节目设置为:《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家乡》、《台湾军政人员亲人信箱》、《爱国一家》、《对台湾籍乡亲广播》(闽南话)、《时事》、《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文艺节目。</p> <p> 播音员郭北燕(北方)。</p> <p> 新闻科设有三个节目,《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家乡》,《时事》。科长宋齐,北京平谷县人,1950年代初入伍,文字功底较好,为人随和,思想活跃,敢想敢干,让人觉得顺气顺心。副科长王宪俊,1960年代初大学毕业入伍,福州长乐人。同科室战友詹新开,景钟瑶,邵山,卢琼,杨万青等,一个个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 </p><p><br></p><p> 我所在的《可爱的家乡》节目,创办于前线电台开播初期,开始叫做《在祖国各地》节目,以反映国民党军上层人员家乡变化为主。1960年7月,更名为《可爱的家乡》节目,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家乡”节目。“家乡”节目与“喊话”节目一样,既是前线台最早的节目之一,也是前线电台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它主要是反映去台人员家乡的变化情况,及其亲人的生活状况,突出乡思、乡情、乡音、乡味,注重传统文化,富有感情色彩,以引发去台人员的思乡怀亲之情,激励他们的思乡回归之志。正是这样一些内容,这样一种感情,使我与“家乡”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结。</p> <p> 播音员王健(王薇)与后小军(后一村)在播音。</p> <p> 我到“家乡”节目后,有一个很大的收获,便是发现了一份感情,一份人类最伟大的感情,对故乡和亲人的向往与思念之情。</p><p><br></p><p> 当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时,约有两百万之众跟着去了台湾。从此,大陆,故乡,亲人,成了这些背井离乡者胸中解不开的情结。离乡愈久,其情愈烈。《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初,许多饱受离别之苦的去台人员,曾一度以为冰河将开,感到回归有期,团聚有望。但是,由于台湾当局违背台湾人民的意愿,拒绝与祖国大陆“和谈”、“三通”,台湾海峡坚冰未开,藩篱照旧,鸿沟依然。去台人员眼见归乡无望,更增添了心中的愁绪与思乡怀亲之情。于是,不少人冲破台湾当局的禁锢,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给电台来信,或是与家乡亲人取得联系。在那一封封来信中,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还有很多去台人员,在归乡无望的情况下,只好著文赋诗,抒发怀亲之情,表达思归之意。正是通过这些书信和诗文,使我对去台人员有了一份新的认识。或许,他们中的某些人,过去曾有过劣迹或罪恶。但是,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三十年的背井离乡,使他们只剩下了一副典型的游子形象,两行游子泪,一腔思乡情。那热泪让人同情,那感情让人感动。至今,当年我收集到的那一份份早已发黄的资料,依然存放在我的剪贴本内。那一份份让人感慨万端的思乡之情,依然珍藏在我的心中。为了重温那份人类共有的对故乡对亲人的伟大感情,在此将部分书信和诗文重录如下:</p><p><br></p><p> 一位原国民党海军军官,在给他女儿的来信中写到:“仰首望苍天,低头思家乡,祈天早赐福,成我大团圆。如今心忡忡,食眠常不安。”</p><p><br></p><p> 一位福建籍去台人员,在给其兄嫂的来信中写到:“我们同是父母的亲生骨肉,我却在这遥远天之一边,不能尽人子之道,心确有戚戚焉。我发愿几年后,还乡之行,于第二日即去父母的坟前,为数十年不能为他们扫墓,不能尽人子之道而请罪。”</p><p><br></p><p> 一位福建籍的去台人员在来信中悲愤地说:“犯人临行前都能见亲人一面,我们这些人为蒋家卖了一辈子命,临死前却不能见亲人一面,小蒋实在太可恶了。”</p><p><br></p><p> 那些思乡怀亲的诗文,情真意切,同样感人至深。</p><p><br></p><p> 如:物换星移岁又新,</p><p> 天涯尚有未归人;</p><p> 卅年游子音尘绝,</p><p> 愁煞高堂父母亲。</p><p><br></p><p> 又如:乡梦初回泪未干,</p><p> 云屏灯火半阑珊;</p><p> 一腔愁绪无从诉,</p><p> 黄叶西风带雨寒。</p><p><br></p><p> 再如:又是一年春,</p><p> 天涯白发新;</p><p> 思亲魂欲断,</p><p> 长作宦游人。</p><p><br></p><p> 还有像“岁暮谁怜身作客,天涯何处觅乡音”;“半世飘零人共老,天涯无客不思归”,等等。还有的,则凭着记忆,在文章中细细描述故乡的四时更替,冬寒夏暑,何时换上单衣,何时升起火炉;或是细细品味故乡的风俗掌故,风味小吃。一草一木,牵扯着说不尽的乡思,一点一滴,漾溢着道不完的乡愁。</p> <p> 一碗热气腾腾的熬粉浆,令山东安邱去台老兵回味无穷。</p> <p> 有位山东安邱籍去台老乡,写了篇《山东安邱熬粉浆》的短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p><p><br></p><p> 山东安邱熬粉浆</p><p><br></p><p> 现在正是“冬至月”,在家乡早就呵气成雾,滴水成冰了。</p><p><br></p><p> 在这个季节里,光凭着烤火取暖,加衣御寒,是不顶用的。要想抵住刺骨般的“西北烈子”,必须加把“里火”。最经济、最实惠,而且贫富咸宜,老幼皆好的,要算是熬“粉浆”了。</p><p><br></p><p> 熬“粉浆”是庄户们儿的看家活,不论大闺女,还是小媳妇,熬出来的粉浆,一定是咸淡适口,稀稠相宜。</p><p><br></p><p> 粉浆的原料是绿豆,用量多少,要以人口为基准。将绿豆淘净浸水,过夜膨胀,用石磨磨成稀糊,再用布袋过滤,取出豆渣,加入卤水少许,就会凝结成脑。然后将切好的萝卜丝或者是的辣菜叶,掺和上一点姜丝,葱花,盐巴,倒在锅里熬烂,就算大功告成了。</p><p><br></p><p> 将煎饼撕碎放在碗里,浇上暴开的粉浆,热气腾腾,清香扑鼻。再洒上几滴麻油,酸醋;两手捧碗,呼噜哗啦快三拍喝上两碗,保管你满头大汗,浑身舒坦。</p><p><br></p><p> 看,一篇三百多字的短文,真切、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熬粉浆、喝粉浆的全过程。作者笔下的粉浆,色、香、味俱全,着实诱人口味。我们细想想,一个远离故乡三十年的天涯游子,如果不是时常怀恋故乡的一草一木,又怎能对故乡的庄户小吃记得如此真切?我们再细想想,一道平平常常的庄户小吃,就能让离乡三十年的游子回味无穷,故乡的种种文化习俗,在游子心中又是一个什么份量?</p> <p> 开盘录音磁带,我当编辑时使用率最高的广播器材。节目播出计划排定后,先去节目组找山宪林领取磁带,在楼道口消磁机消磁,然后去播音组交播音,然后去控制室监听,交播音员改错。需要配乐的节目,拿着干播带去录音组找录音员合成,最后到节目组交播出。</p> <p>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在我们中国人的感情世界里,童年与故乡有着很重很重的份量。远离家乡的游子,不论生活环境比故乡优越多少,他总是忘不了那生他养他的地方。这种感情,有时似乎让人难以理解。我在“家乡”节目做了三年编辑,才慢慢领悟到,这其实是一种颇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山川地域,形成了不同的人文景观,孕育了不同的风俗民情。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构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华文明。游子思故乡,是因为游子的根深扎在故乡的文化土壤当中。</p><p><br></p><p> 我到“家乡”节目以后,感觉更加思念和热爱自己的故乡,对故乡充满感激之情,感激它给了我一份纯真美好的感情。我深深体会到,这份美好的感情,使我的文章受益匪浅,往往会呈现出较浓的感情色彩,从而更觉形象生动。我在1979年6月撰写的《泰山赶庙会》,就颇能说明这一点。</p><p><br></p><p> 泰山赶庙会</p><p><br></p><p> 朋友,你们赶过泰山的庙会吗?泰山岱庙兴庙会,由来久远。据传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天齐圣帝降诞之日,每年的这一天,很多人到岱庙烧香祭祀,延续下来,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庙会。千百年来,泰山庙会吸引着多少善男信女,又招来过多少商贾和顾客。每逢庙会,前来赶会、烧香、还愿、做买卖的人,擦肩接踵,熙熙攘攘,热闹非常。</p><p><br></p><p> 如果你在童年时跟着大人们赶过泰山庙会的话,大概你还记得庙会上那醉人的情景吧!那离着老远就能听得到的叫卖声,可能至今还时常在你的耳边回响吧!也可能,你曾缠着大人们,或是要上几个零钱,顺着那响亮的吆喝声,去买上几个火烧,或是银光闪闪的木枪木刀吧!也可能,你曾骑在大人们的脖子上,或是钻进人缝里,去看那踩绳的艺人,或是玩扁担的狗熊吧!对烧香,孩子们是不太虔诚的,尽管有时也跟着大人跪下磕头,可心里想的,或许是快点去听说书人讲那杨家将的故事呢!</p><p><br></p><p> 泰山庙会呵!它是那样的迷人,那样的教人向往,又是那样的令人喜悦!尽管日时已过去很久了,可是我相信,你们记忆里的泰山庙会,绝不会随着去的岁月逝去而消夫,它会在你们的梦境中不断地重现,它会勾起你们对故乡的深切怀念。</p><p><br></p><p> 今年的泰山庙会,自农三月二十八日开始,赶会的城乡百姓川流不息,人山人海,情景十分动人。我走进会场,立刻被那纯朴而又热气腾腾的乡土气息所陶醉。那摆满用日用百货的市场上,挤满了满面春风的大闺女小媳妇。她们有的时不时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有的三五成群窃窃私语,有的羞红着脸在挑选称心的货品,大概是嫁妆吧!那摆满农机农具的市场上,熙来攘往的多是来自农村的壮年男子和老汉。他们一个个心中欢喜,看见熟人老远就打招呼,粗喉咙大嗓门,说话特别亲切。那些憨厚朴实的庄稼老汉们,也叼起了乡下老人少抽的烟卷儿,围着新鲜时兴的农机具转来转去,仔细打量,似乎在琢磨一台手扶拖拉机能顶几头牛。那山货市场上,招来一群又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显得更加热闹。那干干的小枣,看上就象新鲜的一样,红艳艳,饱实实,拿一个攥在手里,沉甸甸的,扔嘴里一咬,甘甜。那大个核桃,胖鼓鼓的,砸开放嘴里一咬,都能流油。那又大又圆又肥的柿饼,挂满了“白霜”,真馋人呐!最让孩们高兴的,是那紫檀色的大板栗,孩子们那胖乎乎的小手,一把能攥得住两三个就不错了。看到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啃着大板栗,我不由想起了家乡的一支儿歌:</p><p><br></p><p> “小巴狗,带铃铛,</p><p> 叮铃叮铃到集上,</p><p> 要吃桃,桃有毛,</p><p> 要吃杏,杏很酸,</p><p> 吃个栗子面蛋蛋!”</p><p><br></p><p> 这时,山东人那特有的憨厚而又响亮的叫卖声,一阵又一阵地传来。这儿吆喝烧饼,那儿喊叫火烧!久居他乡的同胞们呵,你们如能听到这动人的乡音,是会心醉的!那刚出炉的火烧的香味儿,那在平底油锅上吱吱叫着的水煎包子的香味儿,一阵又一阵扑鼻而来,让人口水直流!久别故乡的同胞呵,你们若能见到这美味可口的故乡面食,一定会放开肚子吃个痛快吧!</p><p><br></p><p> 朋友,你们若能有机会回来探亲访友,最好是在阳春三月。那样,就可以赶上三月二十八日的泰山庙会了!</p><p><br></p><p> 这篇《泰山赶庙会》的稿子,在送李超副总编审定时,李副总编十分欣赏,在送审表上批签:绘声绘色,维妙维肖,给人以如临现场的感觉。</p><p><br></p><p> 播音员后一村播录完这篇稿子,到我们办公室交付监听时,挺兴奋的与与我了聊一阵子。他绘声绘色的念了几句“小巴狗戴铃铛”,说:这个好,播这样的稿子带劲。</p><p><br></p><p> 我在“家乡”节目三年时间,正值我人生中的“而立”之年,是我的人生观趋向成熟的时间。可以这么说,我是以“家乡”为根基,带着一份美好的感情,一路走到今天。</p> <p> 下洋分台技术员纪少青,在收迅台值班。下洋、古田、厦门、光泽分台的收迅台,负责接收福州分台中心发射台的信号,传输给发射机房发射上天,对台湾实施全复盖。 后来,改用微波传输广播信号,收讯台走入历史。</p> <p> 此文原载本人文集《登高望太平》,海风出版社,1999年出版。2020年11月15日修订。照片由后小军,纪少青战友提供,谨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