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 :一个被世人遗忘,却又温暖的节日

涛声依旧

<p>今天是十月初一寒衣节又称<b>十月朝、祭祖节</b>《诗经 · 豳风 · 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也俗称<b>授衣节 。</b></p> <p>这一天意味着严冬的到来人们不仅要祭奠祖先为他们“送寒衣”,也要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p><p><br></p><p><b>用温暖为所爱的人抵挡这世界的寒凉风霜。</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寒衣节起源」</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被称作“蜡祭日”,是天子祭祀众神祖先,慰劳农人的日子。古时候的今天,帝王们会穿上冬衣昭告世人冬天的降临,女人们会给家人穿上温暖的衣服,人们用秋收之物拜祭诸神,与祖先报告这一年的丰收与希望,<b>祈愿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日子依然温暖如昔。</b></p> <p>唐朝时,因府兵制和战争频发,许多男子不得不征战边疆,为了赶在严冬之前将厚衣服及时送给征夫,每年秋天伊始,妇女们就忙着赶制衣服,所以长安城的月夜总是回响着万户捣衣声衣服。做好之后九、十月便是给千里之外的征夫寄寒衣的时节。</p> <p>寒衣节这天,人们还会拜祭祖先,焚烧冥衣,谓之“送寒衣”或是烧化夹裹着棉花的五色纸,意为祖先们可拿去做棉衣、棉被。</p><p><br></p><p>据说焚烧时要认真仔细须烧得干干净净,先人们才能穿到保暖的衣物<b>慎重,是因为关心无论天有多冷只要被爱着,心就不会降温。</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寒衣节传说」</b></p><p><br></p><p>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寒衣节也有古老的传说。最出名的便是,孟姜女千里送寒衣。<b>孟姜女千里送寒衣</b>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也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朱元璋“授衣”传说</b></p><p><br></p><p>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p> <p><b style="font-size: 22px;">「寒衣节寄语」</b></p><p><br></p><p>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一个擅长表达爱意的民族,但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对爱人的关切,却从不会怠慢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人两隔。</p> <p>游子在外听到母亲最多的话,不是你要早点回来,而是<b>好好吃饭,保重身体。</b></p><p><br></p><p>习俗中,每逢佳节我们先敬奉祖先,不仅是祈求他们的护佑,<b>更是希望他们也能感受人间的欢喜爱,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b></p> <p>今天是寒衣节,天气变冷了。请记得给心爱的人添衣保温,为逝去的先人送衣保暖。对中国人来说表达思念最深切的话不是“我想你”,而是<b>冬已至,天已凉请君莫忘添衣裳,愿君安好且心暖。</b></p> <p>源自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