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集团军第58师全家福

陆野58师137团程小云(82.10月)

<p>● 1934年9月30日,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在宁德天柱寺成立。</p><p> ● 1938年1月,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p><p> ● 1939年5月,编入江南指挥部。</p><p> ● 1940年7月,编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p><p> ● 1941年1月20日,编为新四军第1师。</p><p> ● 1945年11月11日,编为新四军第1纵队,辖第1旅(原苏浙军区第4纵队)、第2旅(原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和第3旅(原苏浙军区第2纵队)。</p><p> ● 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p><p> ● 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各旅分别改为第1、第2和第3师。</p><p> ● 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各师分别改为第58、第59和第60师。</p><p> ● 1950年11月,20军入朝参战。</p> <p>● 1952年10月,20军从朝鲜战场回国,驻防浙江湖州,隶属华东军区。</p><p> ● 1955年,改属南京军区。</p><p> ● 1967年8月,20军军部移防杭州,执行“三支两军”任务。</p><p> ● 1975年7月,20军与济南军区1军对调驻地,移驻河南开封。</p><p> ● 1985年10月,20军改编为20集团军,辖58师、60师和原43军128师,坦克十一师、炮兵旅和高炮旅。步兵第59师撤编,师部改编为高炮旅旅部。</p><p> ● 1996年10月,128师改为直属武警总部的机动师。</p><p> ● 1998年后,20集团军全军旅团化。58师、60师缩编为58旅、60旅,坦克第11师改为装甲第11师后与第54集团军装甲旅对调建制。</p><p> ● 2017年4月,20集团军撤编,58旅、60旅、装甲旅分别编为83集团军合成第58旅、60旅、11旅。</p> <p>  20军的前身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p><p> 解放战争中作为华东野战军主力,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挺进豫皖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著名战役战斗,在解放战争中歼敌数量全军第一。</p> <p>  朝鲜战争爆发后,第20军于1950年11月在军长兼政委张翼翔率领下入朝参战。长津湖战斗中,第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顽强阻击敌军的冲击,最后与敌同归于尽,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p> <p>● 1934年9月30日,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在宁德天柱寺成立。</p><p> ● 1937年11月,编为国民革命军福建抗日游击第2支队。</p><p> ● 1938年1月,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p><p> ● 1939年5月,与无锡、江阴游击队合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2路。</p><p> ● 1939年10月26日,与丹阳游击纵队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p><p> ● 1940年7月,改称新四军苏北指挥部1纵。</p><p> ● 1941年1月20日,编为新四军1师1旅。</p><p> ● 1945年11月11日,编为新四军第1纵队1旅。</p><p> ● 1945年12月,编为津浦路前线野战军第1纵队1旅。</p><p> ● 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旅。</p><p> ● 1947年1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p> <p>● 1949年2月20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原辖各团依次编为第172(前身为1934年9月由闽东红军地方武装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第173 (前身为1944年2月以苏中2分区特务营为基础组建的苏中军区特务第2团)、第174(前身为1947年2月由胶东地方独立团改编的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3团)团。</p><p> ● 1950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8师入朝参战。</p><p> ● 1951年夏,师组建炮兵团(曾用番号炮兵第338团)。</p><p> ● 1952年9月28日,师组建战车团(曾用番号坦克自行火炮263团,1956年11月9日改编为济南军区坦克乘员教导团)。</p><p> ● 1952年10月,从朝鲜战场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8师番号。</p><p> ● 1985年10月,编为20集团军步兵第58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辖步兵第172团、173、174团、炮兵团、坦克团(20军坦克团改隶,1976年1月7日坦克13师49团调归)、高炮团(20军高炮团改隶,1955年8月以20军炮兵教导营为基础组建)。</p><p> ● 1998年9月,缩编为摩托化步兵第58旅。</p><p> ● 2000年12月,改装为机械化步兵第58旅。</p><p> ● 2017年4月,改编为83集团军合成某旅。</p> <p>  该部是一支有红军基础的新4军老部队,先后参加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1700多次战役战斗,涌现出以“杨根思连”、“人民功臣第一连”、“窑湾战斗第一大功连”、“卫国英雄营”、“空中猎手营”等为代表的功臣荣誉单位240多个,以特级英雄杨根思、一级英雄刘加其、卜广德、于泮宫为代表的英雄模范170多名,有百旅之杰的美称。</p> <p>  朝鲜战场上,部队先后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歼敌11952人,击落、击伤敌机26架,缴获和击毁坦克和汽车313辆,各种火炮67门。</p><p> 在长津湖战斗中,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顽强阻击敌军的冲击,最后抱着炸药包纵身跃入敌群化作金星,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两个特级战斗英雄之一,他生前所在的连队后来被命名为“杨根思连”。</p> <p>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58师前后战斗9天,战斗纵深30余公里,共歼敌841人(其中毙敌629人,伤敌209人,俘敌3人),以小的代价较好地完成了广州军区前指赋予的作战任务。</p> <p>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58旅是第一支整建制到达灾区的外区部队,出色完成银厂沟千人大营救、决战回龙沟、勇攀峭壁陡岩等急难险重任务。</p><p> 58旅、工化营、3连(杨根思连)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警侦连班长张静龙、工化营营长唐青春、炮兵团3连指导员李意政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32x8lkir?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忆一个曾经军人的情怀(2020-08-01)</a></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1c3o1d78?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我的军旅生涯(1982.10 - 1986.10)</a></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hsd735b?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8师173团100炮连战友首届战友联谊会相聚古都开封</a></p> <p class="ql-block">  笔者:程小云,祖籍重庆江津,居住地江苏灌云。</p><p class="ql-block"> 1964年4月出生于江苏灌云,1973年 - 1981年就读于浙江定海舟山小学、宁波江北中心小学、江苏灌云建设小学、工农兵小学、东方红中学;1982年1月灌云植物油厂待业青年。</p><p class="ql-block"> 1982年10月应征入伍,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3团(原武汉军区、后济南军区;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58旅),1986年10月复员退伍。</p><p class="ql-block"> 1986年10月就职于江苏连云港灌云供电公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