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交流成长——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与长顺马路中心校结对帮扶活动

Irene

<h3>  2020年11月12日-13日,吴琼校长,陈绮清主任带领农林下路小学语数英三科支教团队教师和吴琼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到贵州长顺马路中心校进行支教帮扶交流活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抵达校园,师生见面</b></h3> <h3> 12日下午,我校支教团队抵达贵州长顺县马路中心校。马路中心校举行了简单又热情的欢迎仪式,欢迎仪式上他们简单介绍学校情况,我们对此表示感谢并赠送了学校出版的教材和教学案例及以及各科老师的授课录像。随后,语数英三位执教教师与执教班级学生见面,进行互动,在充分了解学情后,老师们迅速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为第二天的现场教学一直做准备,因为机器硬件的问题,老师们一直在做调试,忙到晚上九点多才调试完毕。</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佰家其副校长为我校介绍学校情况</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吴琼校长发表讲话</b></h5> <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书信交流</b></h3> <h3>  陈老师带去了50封五年(2)班学生写给马路中心校学生的友谊书信。马路中心校学生在13日上午进行了回信并交由陈老师带回广州,此活动有效搭建了两校学生交流的平台,建立了友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学活动交流</b></h3> <h3>  13日上午两校开展了语数英三科教学交流活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语文课 《二十年后的家乡》</b></h3> <h3>  第一节课我校陈少静老师给五年级学生带来了精彩的习作课——《二十年后的家乡》。陈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审题,明确习作要求。巧用表格把过去和现在的变化作对比,激发学生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建立写作支架,有效降低了写作难度。</h3> <h3>  同时,陈老师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帮扶学校学生课外知识较为缺乏,对于高科技知识了解不多的学情,精心准备了高科技知识小锦囊和人工智能小视频,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写作素材。陈老师还借助微课,指导学生学习习作提纲,帮助学生理清思路。</h3> <h3>  陈老师的习作课堂内容充实,丰富有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二十年后的家乡充满了无数的期盼与想象。在陈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习作提纲,并按照学习提纲完成习作,表达对家乡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热爱之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英语课 Unit 4 My home B Let's talk</b></h3> <h3>  第二节课我校魏秋怡老师给四年级学生带来的是一节听说课——《Unit 4 My home B Let’s talk》。课前,魏老师通过游戏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魏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r>  魏老师在情景中结合自然拼读法教授新词,帮助学生掌握单词的音形义。结合手部动作教授读音,让学生感受单词的音素和音节,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单词的积极性。</h3> <h3><br></h3> <h3>  结合学生口语实际,魏老师先从整体出发,让学生感知对话的情境,再将对话分成四小部分进行教学,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增强自信,鼓励孩子开口说英语。魏老师善于结合手部动作进行简单表演,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模仿朗读的能力。此外,在教学中,魏老师注重句子在具体情景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数学课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b></h3> <h3>  第三节课我校张珊珊老师给三年级的学生讲授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数学课以制作一面“致敬抗疫人”的照片墙为驱动项目,通过设计边框,装饰边框等相关活动和任务,引出四边形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与周长等知识点。这节课是第一课时,也就是项目的开题课。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模式很感兴趣,也乐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他们非常认真,投入,积极,大方。张老师语言生动,教态亲和,注重和学生互动,用层层深入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h3> <h3>  接着,马路中心校语数英老师也展示了三节课。叶媛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司马光》,周贤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运算》,梁厚梦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What can you do?》<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叶媛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司马光》</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叶媛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司马光》</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周贤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运算》</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梁厚梦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What can you do?》</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梁厚梦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What can you do?》</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动总结</b></h3> <h3>  13日下午,两校老师分组进行了科组交流,对各自执教的课进行了简单说课,再互相点评和交流。吴琼校长,陈绮清主任以及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也给老师们提出了许多指导性建议,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最后,两校再签协议并对以后的帮扶活动开展做了协商。</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两校签订帮扶合作协议</b></h5> 本次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为城乡两校的教学交流搭建了桥梁。通过交流活动,可以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给当地学校带去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生

老师

执教

中心校

陈老师

两校

帮扶

习作

马路

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