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太极拳过程中“意念”属性如何认知?

无极

<p>  兰州太极幽人小架拳 李渭生</p><p>1、太极拳论中讲: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意到形随。</p><p>2、首先是强调要用意,而不是用拙力。因为太极拳在内是意气运动、则呈现出神气鼓荡运动。也就是说要做到有意识又要有气势。</p><p>3、以意行气、以气催势、整体要活、要像黄河之波涛。</p><p>4、要以拳理来验证,看内外是否统一。只要意到气就到,气到劲也到。</p><p>5、隐于内是内气的活动过程,显于外则是神态和外气的动荡表现。因此;内气可以由发之于外、也可由外敛之入内。所以在打拳的过程中,如何采取风平浪静而无动荡的运动,这就违背了太极拳的刚柔、快慢、方圆等滔滔不绝的起伏,使神气鼓荡的意气得不到协调。所以要以拳理来验证拳架内外是否统一。</p><p>6、若言体用何为难,意气君来骨肉臣。此句出(十三势歌)在太极拳中“练”意是根本核心,“意”为帅,统一身、筋、骨、气血之刚。“意”是拳理认知,须在先,而骨肉随之、方可使拳势浑然一体。</p><p>我本人感觉;现在有些人在教拳架时,叫学员模仿其本人的拳架练习,模仿不像就是没练对,殊不知他(她)本人练的动作主要是参考,不结合拳理论来指导,叫大家模仿他(她)的动作,“意”从何来,大家又如何慢慢琢磨体用上身呢?</p><p>意念就是拳理论?如没有拳理论结合指导是练不好的。</p><p>所以太极功夫要上身,内练要符合拳理。意念一动、一招一势就能反映出来你是否就是练太极之人太极之身?内劲具有“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特点,隐于内而不显于外,随人之动而不断改变方向,是以意行气,以气摧力、运于骨缝之内,再由骨缝运于肌肤,贯注于四稍。</p><p>刚柔必须兼备,达到刚柔摩荡、动荡、点荡、折叠。</p><p>求得旋转自如发劲干脆知己知彼的懂劲技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