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7月31日深夜11点35分,母亲张文英在同仁医院长宁区分院逝世,享年92岁。临终时分,母亲的4个儿女鑫柏、鑫妹、鑫弟、幼妹及其儿媳施琪慧、罗柳英、女婿李志芳、郎继麟全部到场向母亲致哀告别。</p> <p>母亲张文英,浙江绍兴马鞍人,1928年1月8日生。母亲出生的年代兵荒马乱,为了谋生,她们姐妹3人跟随外公从绍兴逃难到上海,母亲曾去南洋烟草公司做童工。(照片中是母亲三姐妹,母亲居中,左为大姐,右为妹妹。)</p> <p>1946年父亲与母亲结婚。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父亲身着中式服装是个英俊的大哥哥,18岁的母亲披上婚纱是个小妹妹(比父亲小7岁)。</p> <p>母亲婚后1年生下哥哥鑫柏,以后每3年一个,4个儿女前后相差9岁。父母亲平凡一生建立的最大功德是共同抚育4个儿女立业成家!他们一生善良慈爱、勤俭持家,这样的家风正代代相传。</p><p>这是父母亲率领4个儿女与外公、外婆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父母亲都很有成就感,脸上笑盈盈,充满爱的希望。</p> <p>其实,母亲的婚后生活十分艰辛:母亲与她姐姐相比,舅妈家(娘舅是上门女婿)只有3个儿女,少一张吃饭的嘴巴,负担自然减轻;母亲与她的妹妹相比,小阿姨是国有企业劳资科干部,小姨夫是进城离休干部,家庭收入多却只有两个儿子,家境自然更加优越。面对艰苦生活,母亲从来没有一点怨言,她老人家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一生知足常乐。</p><p>照片是外公外婆与三个女婿的合影,父亲居中,左边小姨夫,右边是娘舅。</p> <p>母亲的婚后生活虽然艰苦,但纵观母亲一生是幸福的。中国俗话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母亲一生幸福指数高,是她嫁了个能吃苦、有担当、懂得体贴关心的好丈夫!当然,母亲青少年时代的童工经历,也磨练了她吃苦耐劳的精神。父母同甘共苦一辈子,他们热爱新社会,热爱小家庭,并把全部的爱倾注于4个儿女。</p><p>这是1991年8月父母亲去浙江普陀山烧香时留下的俩人合影照片,是有照片记载的第一次旅游,全程由小女婿郎继麟、小女儿幼妹陪同。</p> <p class="ql-block">说母亲,想起父亲,我心里五味杂陈,即感到父爱如山无比温暖,又认为父亲辛苦了一辈,我当女儿的没有尽孝而令人心酸,禁不住两眼泪汪汪。</p><p class="ql-block">父亲只有高小文化程度,却写得一手好字,退休后仍然坚持在家里练毛笔字。他在红光制革厂曾经是个好工人,1959年北京10周年大庆,父亲被选派去人民大会堂制作座椅皮套,以后被厂里调任财务科当出纳,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勤劳整洁,每逢休息日回到家里总是忙不停,把几双皮鞋、几个锅子擦洗的干干净净。</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节衣缩食,他的老同事曾经对我们讲起,父亲长期住在单人宿舍(工作单位地处郊区大场红光制革厂,因上下班路远只能这样),经常是3分钱一客猪油渣炒青菜(制革厂便利条件)就草草对付一顿午餐。父亲是绍兴人却不喝酒,心中唯有妻子儿女。每当冬天有雪,父亲就会念叨家里的屋顶是否被大雪压倒,因为瓦片、油毛帖铺成的屋檐下有他4个儿女。上世纪70年代初期,父亲下定决心改建房子,他利用每星期回家一天的休息时间自制砖头,前后准备工作就达1年多时间。父亲天生喜欢孩子,家里己经有了4个儿女他还想再添一个,人丁兴旺才其乐融融。都说父爱如山,我有深切感受。记得1974年春季某天,我在大学读书期间曾去崇明堡镇卫生院实习半年,父亲专程赶来看望女儿。那个年代的交通很不方便,不说坐公交车,单是过江摆渡就要几小时。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唯有我的父亲前来探望,当父亲出现在眼前,我是多么温暖,一枝一叶父女情!</p><p class="ql-block"><br></p> <p>父亲一事当前总是先人后己,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在街坊四邻中传为美谈。说的是街坊邻居托父亲在市郊大场买蚕豆,父亲带回家后先是在竹篮里仔细梳理,把小的有虫斑的留给自己,把饱满的让给他人,过磅时秤杆翘起,不缺一点份量。小事映衬人品,父亲凡事不打小算盘,与人相处总是和颜悦色,不会给人看脸色,更不会不顺心就发脾气。父亲的厚道,小至蚕豆大至宅基地都肯礼让,只有对那些不懂孝道、不懂感恩的人才保持距离。父亲的一言一行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这样一位好父亲,为家庭辛劳付出一辈子,退休后还不顾高血压去河南打工,不幸中风瘫痪在床6年多。父亲苦了一辈子,回想这些往事,怎不叫我两眼泪汪汪?</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退休后的1993年7月去河南商丘夏邑一个乡办企业打工时突发脑梗的。我认为父亲一生省吃俭用,是猪油渣使得血管受到伤害,那是父亲为了4个儿女作出了牺牲。当父亲中风的消息从河南商丘传回上海,我与鑫弟立即动身,来回行程2天半时间。在回程路上,企业提供面包车从夏邑赶到徐州,然后鑫弟凭关系打通列车长赶上末班火车。为了防止父亲的大脑受到列车震荡,整个行程中我始终抱在怀中,又用自己的体温把父亲尿湿的裤子悟干。但终因路途遥远,耽搁了最佳抢救时间,造成父亲瘫痪在床6年7个月(从1993年9月至2000年4月)。6年7个月的康复护理工作主要由母亲一人担当,鑫弟、小罗当助手。</p><p class="ql-block">记得每两周一次去看望父亲,父亲有时见到我会落泪说“亲人来了,亲人来了”。有一次我与李志芳商量,由他驾车带上母亲去无锡灵山大佛烧香、散心,我留守家中陪伴父亲。我用小火慢炖河卿鱼汤,又买了一团粢饭包油条,便一汤匙鱼汤一小口粢饭喂到父亲嘴里,父亲吃的很香,但也只是区区一天时间。如果说母亲患病后,4个儿女轮流值班总共8个月242天,那么,母亲一个人护理父亲的6年7个月是2400天,2400天是242天的10倍时间!可见,我们的母亲多么坚强,多么有毅力!</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说母亲的毅力?记得在江苏路老宅,母亲天天为父亲按摩,也用推车带上父亲去中心绿地训练,力争早日恢复行走功能。当母亲听说北新泾有一个老中医对治疗瘫痪有特效,便叫了出租车,一个人带上行动不便的父亲赶到北新泾,每周一次,一个疗程有半年时间,花去的出租车费用就有2600多元。那是一位身高1.58米、体重不足50公斤的母亲,她独自一人陪伴行动不便的父亲,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我们做儿女的怎么能与母亲相比?</p> <p class="ql-block">现在母亲离开人世,站在母亲的灵堂遗像前,看到母亲是那么端庄、慈祥。这些日子半夜梦醒时分,母亲的音容笑貌经常展现在眼前。回顾母亲身患重病的最后时光有242天(2019年12月2日一2020年7月31日),母亲没有发生一点儿疼痛。母亲信佛,一定是得到观音菩萨保佑。母亲爱儿女,当然得到儿女们的细心护理。母亲临终时刻是那么安祥,没有留下一言半语。其实,母亲把该安排的事情(遗产分配)早在10年前就作了安排;把该交待了后事(做佛事与寿衣)也早就向鑫弟、小罗一一做了交待。鑫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他整理母亲留下的遗物,抽屉里有一只嵌宝戒和一只玉镯,还有12万多元的工资和存折。打开母亲的衣柜,都是一些缝缝补补的旧衣裳。其中有两件是母亲90岁时自己亲手缝制的衬衣,她一天没有穿过。看到这些旧衣裳,令人心酸泪眼朦胧。母亲啊母亲,您省吃俭用一辈子,把所有的爱留给儿女。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我们当儿女的今生今世无法回报!</p> <p>在8月6日龙华殡仪馆举行的追悼会上大哥致悼词:“母亲的勤快能干在邻里坊间赞许有加。无论春夏秋冬,母亲总是最早起,最晚睡,整天忙里忙外辛苦操劳。脑海里时常浮现一个不能忘却的场景:那是三九严寒的冬天,上班辛劳一天的母亲出现在老宅的井台旁,北风呼叫冷风嗖嗖,母亲脚穿胶鞋,脸冻得通红,为儿女们洗衣洗被。手冻僵了,哈哈气,搓搓手;脚冻麻了,跺跺脚,洗完衣物己近黑夜”。</p><p>大哥又说,“父亲晚年瘫痪在床,白天母亲一边操劳家务,一边全责担起照料父亲,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晚上睡意正浓时,更要时刻关注因病己无法安然入睡的父亲。而且是数年累月,毫无怨言。这就是我们的母亲,一个只有1.56米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妈妈,她是儿女心中的全能劳动模范!</p> <p>大哥的悼词打开了我的回忆。是啊,母亲为抚育4个儿女成长辛苦付出,真是不容易!作为当家人,母亲持家有方。记得父亲在红光制革厂的月薪只有70多元,母亲在街道生产组也只有10多元工资,总收入不足90元却要对付4张嗷嗷待哺的嘴巴,要让4个背着书包进学堂的儿女能交上学费。母亲一日三餐巧安排:她花上0.2元买猪肉,0.2元买小虾小鱼,0.1元买蔬菜,总共0.5元做到荤素搭配,让4个儿女吃的有滋有味。正当我们10岁左右长身体长头脑的时候,却遇到三年自然灾害。为了填饱儿女们的肚子,母亲从江苏路赶往北新泾买来糠皮和着面粉做馒头,真是千方百计动足了脑筋。</p><p>母亲一生勤俭持家,在夜深人静的灯光下,母亲一针一线缝制4个儿女的衣服、鞋子。母亲的手特别巧,连的鞋底、鞋面都是她自己缝合。母亲还找出白色帆布包,拆开后染成蓝色或咖啡色,然后做成一条条新裤子,让儿女们穿在身上照样十分体面。</p> <p>儿行千里母担忧:大哥1969年上山下乡去了黑龙江农场,虽然农场也有生活费,母亲还是催着父亲每月拿到工资就去邮局给大哥寄生活费。父亲曾经调侃:“寄钱的存条叠起来,有他人一样高啦”!</p><p>女儿的前途,父母亲同样帮助把握机遇。我是1968年11月分配进上钢十厂,几年后月收入达50多元,成为父母亲的“左臂右膀”。1972年我的人生出现了一次机遇,6000人的大厂推荐我1人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读书,但读书期间只发17.50元生活费,将减少三分之二的家庭收入。父母亲有过犹豫,但最终的选择是:宁愿日子紧一些苦一些,也要为女儿的前途着想。如果说读书改变命运,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母亲的养育之恩!正是父母亲一生勤俭持家辛苦付出,方才造就儿女们幸福安康。父母亲留下的勤俭家风,让我们享用不尽。</p> <p>父母亲省吃俭用一辈子,当他们有了一些积蓄,就提出向4个儿女分配财产。在我记忆中,父母亲这样的举动先后有过3次。</p><p>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天,父母亲把我们兄弟姐妹4个家庭成员召集在一起说,他们己经存有1万元多积蓄,要拿出一部分平均分配,每个家庭2000元。</p><p>第二次是江苏路老房子动迁,动迁部门除了补偿2套房子,还补贴6000多元钱,除鑫弟外,各家2000元。</p><p>第三次是在父亲故世10年后的2011年11月24日举行,由母亲亲自主持,有馈赠文书,并且4个儿女分别签字、画押、盖手印,很有仪式感。我转抄如下:</p> <p>鑫柏鑫妹鑫弟幼妹你们好!</p><p>我身为你们的母亲,看到继承许家门风,立身行道走正路,创家立业幸福美满,兄弟姐妹团结友爱,与亲眷邻里和睦相处,对我也非常关心孝顺,我是生活无忧,身体健康,万事称心如意。当下,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天天念经烧香,求菩萨保佑儿女们健康平安,期待各家共同富裕。同时回顾与你们的父亲共同奋斗一生,我们是艰苦奋斗,克勤克俭,晚年才积有微薄家产。经过认真慎重考虑,我在有生之年作出如下馈赠安排:</p><p>1、目前我与鑫弟一家人共同居住的仙霞西路635弄26号101室,我将继续居住直到永远,百年之后,我拥有的房屋产权馈赠归鑫弟。</p><p>2、我把壹拾伍万人民币平均分成三份,每份伍万元,分别赠于鑫柏、鑫妹、幼妹,特此立下字据。</p><p>馈赠人签名 张文英</p><p>受赠人签名 许鑫柏 许鑫妹 许鑫弟 许幼妹</p><p>承诺协议书</p><p>亲爱的母亲大人:</p><p>您母亲大人立下馈赠字据,作为您的儿女,我们深深懂得,这是父母辛劳一生的血汗财产。今天2011年11月24日是感恩节,怀着感恩的心情,我们兄弟姐妹4人接受母亲的馈赠安排,同时,我们作出承诺并达成协议:</p><p>1、鑫弟承诺:作为多年与母亲同吃同住的小儿子,会加倍孝顺关心母亲,努力造就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母亲养老的重任,确保母亲安享晚年。</p><p>2、鑫柏鑫妹幼妹承诺:我们兄弟姐妹会情同手足,在大哥鑫柏带领下一如既往地对母亲尽孝尽责。我们协商后决定将母亲馈赠的壹拾伍万元存入银行,建立帐户,设立“母爱基金”。首先,母亲对“母爱基金”拥有优先使用权。其次,母爱基金作为连接兄弟姐妹亲情的纽带,主要用于祭扫祖先以及家庭聚会之用。</p><p>3、母爱基金由鑫柏负责保管理财,年终通报收支。</p><p>受赠人签名:许鑫柏 许鑫妹 许鑫弟 许幼妹</p><p> 2011年11月24日</p> <p>母亲把全部的爱都倾注于4个儿女家庭。不但把微薄的财产分给儿女,她退休后的一年365天,几乎每天清晨第一件事情就是念经、拜佛、三支香。老人家口口念念有词,最大的心愿是求菩萨保佑4个儿女家庭健康、平安。</p> <p>母亲信佛,老人家慈悲为怀、行善积德有口皆碑,有几件事情我记忆犹新。</p><p>一、同觉寺里立牌位。记得是2010年前后,母亲曾经在江苏太仓同觉寺为爷爷、娘娘、外公、外婆、父亲立了牌位,此外,母亲特意为浙江临平的一个远房亲戚大伯立了1个牌位。这位大伯1978年身患重病,受父母亲之托我乘火车专程去看望他。记得大伯躺在床上己经很虚弱,但还是坐起身来接待我,并送了1只金戒子,我回家把戒子交到母亲手中。我领会母亲是看到大伯无儿无女产生慈悲怜悯之心,才特意为大伯立了牌位。</p> <p class="ql-block">二、捐款帮助亲戚。2001年,绍兴灿鑫家女儿出了车祸造成脑外伤需要抢救,灿鑫打电话向母亲求助,母亲与我们商量后决定筹资5000元,其中她自己出资2000元,大哥、鑫弟与我各出资1000元。几年后,灿鑫信守承诺归还借款。我向母亲提出,灿鑫生活在农村,他凑钱不容易,何况亲戚之间有难相助理所应当,母亲采纳了我的建议。原先我们就经常吃到灿鑫送上的年糕,从此以后,灿鑫更是把年糕当作联络亲情的纽带,年年春节总要打了数百斤年糕寄到上海。我们年年吃上年糕,都能体会母亲留下的恩泽。</p> <p>三、受伤获赔捐寺庙。2014年秋季的一天早上,母亲欢天喜地赶往菜市场买活杀老母鸡,只为了我家添孙子送鸡贺喜。但走出小区穿过马路时被自行车撞了,经过医院检查没有留下后遗症,只是脸上局部有些红肿,获得560元赔偿费。母亲没有把这笔钱留下来买补品,而是捐到庙里。母亲的信念是,能够逢凶化吉太平无事全靠菩萨保佑,理应捐献庙里。</p> <p class="ql-block">四、应急帮助邻居。老邻居云娣的兄弟惠泉突发心肌缺血进行急救,医院一定要付了钱才肯抢救。云娣情急之下求母亲帮忙。母亲毫不犹豫拿出工资卡交给云娣,但时间太早银行沒有开门,母亲便拿出3000元现金交到云娣手里。这样一件善事,母亲是只做不说,直至这次母亲患病期间云娣前来探望,我们才知道母亲做善事的来胧去脉。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老人家菩萨心肠乐善好施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菩萨有知善有善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母亲一生行善积德,从来没有生病住院记录。只是人生苦短,2019年12月2日,鑫弟小罗发觉母亲面色、小便皆黄,立即陪同母亲去同仁医院长宁分院做全身检查。12月6日医院诊断书为胰腺癌晚期。兄弟姐妹4人商量达成共识:母亲年事高、病情重,应尽量减少痛苦,采取保守治疗。</span></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11日下午1点,同仁医院介入科贾医生为母亲做引流手术。手术前按惯例有家属代表签字,我为母亲难过,签字之手微微发抖。</p><p class="ql-block">引流手术经局部麻醉后从右侧第10至第11肋骨间打一个小孔(孔洞大小如同元珠笔尖一般),然后插入引流管到胆总管处,手术时间半小时。院方十分重视,介入科主任医师亲临现场进行监视。</p><p class="ql-block">12月17日下午3点,贾医生再次找家属面谈:引流手术效果不佳,胆管黄疸积液无法排除,如果继续做引流手术,即使放进3、4根引流管,也未必有效。贾医生分析,老人心脏功能不好,肿瘤己经转移至肝脏,年龄偏大,不宜再次手术。兄弟姐妹听了病情介绍后统一思想:放弃冒风险,让母亲回家慢慢调养,平静渡过生命最后时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2月19日是我值班。只见母亲一天一天恢复健康,她可以下床在房间内来回走动,还用手扙不断敲击身体经络。晚上20点左右,我帮助母亲第一次手术后大便。母亲躺在床上摆动双脚,哪怕人并不舒服。母亲关照鑫弟从家中带来高血压药片,老人家有强烈求生欲望。母亲躺在病床上,每天早上口中念念有词,求观音菩萨保佑4个儿女家庭平安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12月24日,母亲终于可以出院回家,我为母亲洗了头。母亲住院22天,吃饭、睡觉不香,气色欠好,但临别之际,她仍打起精神,礼貌地向同房病友告别回家。</p><p class="ql-block">12月26日,兄弟姐妹4人在家开始24小时轮流值班护理。大家都明确表态,母亲辛劳一辈子,做儿女应该尽孝尽责:</p><p class="ql-block">1、排除送母亲去养老院;</p><p class="ql-block">2、排除请家庭专业护工;</p><p class="ql-block">3、排除轮流去4个儿女家庭休养。</p><p class="ql-block">4、一如既往由兄弟姐妹4人轮流值班护理。(母亲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这样操作也可以减少母亲心里压力)。</p><p class="ql-block">3月17日,鑫弟向老板提出辞职,他与小罗负责白天12小时,夜间12小时还是4个儿女轮流值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回家第一个星期的12月31日,母亲的引流管第一次发生堵塞,我与鑫弟赶到医院请教贾医生,并自己动手抽出体内液体,终于解决了家庭护理的关健问题。从此,母亲胃口渐开,状态一天一天好起来,开始在屋内来回走动数圈️。</span></p> <p class="ql-block">2020年元月8日是母亲92足岁生日,想到这是母亲最后一个生日,我与李志芳一起去凯司令买了蛋糕,去光明邨买河卿鱼、鸭子、小黄鱼、烤夫,还买了12只大闸蟹为母亲祝寿庆生。母亲当日很开心,每样食物都一一品尝。席间听幼妹讲起,母亲夜间小便,由于处理不当尿湿裤子,母亲道歉:“幼妹,一个晚上7次小便,你辛苦了!”幼妹回答,“正常、正常,安心、安心”。母女之间一问一答,听了很暖心。</p> <p class="ql-block">元月23日是小年夜,大哥、琪慧姐带上亲自烹饪的牛肉,鹅膀是用糟卤料理后入味,陪同母亲过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哥讲到,婷婷(侄女)正陪同外甥章逸伦在马来西亚读书,无法前来探望祖母。本来有春节探望婷婷及外甥的计划,现在以护理母亲为重放弃了。</span></p><p class="ql-block">元月24日是大年夜轮到我值班,考虑母亲信佛大年夜吃素,我去功德林买素火腿、八宝酱、素鸭、香菇4件套,陪同母亲过年。过年的钟声即将响起,母亲提出想吃汤圆,己经准备睡觉的鑫弟立即行动,他包起汤团下锅烧煮,让母亲甜甜蜜蜜渡过最后一个春节。</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15日是小罗去澳大利亚探望女儿许怡的启程之日,小罗决定损失机票放弃澳洲旅游。小罗讲,“母亲病重,如去澳洲而母亲发生意外,将会终身遗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年夜又发生一次引流管堵塞,我与鑫弟用温水打进引流管,然后马上抽出,终于再次疏通管道。鑫弟在护理母亲期间总是和言悦色,很有耐心。</span></p><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在澳洲读书的孙女许怡回家过年。闲聊中讲起最爱吃祖母烧的菜。母亲竟然真的起床要为孙女烧菜。这使我想起母亲曾经在戏曲学校食堂烧饭,舞蹈名星周洁就喜欢吃母亲烧的菜,曾经送给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护理期间,兄弟姐妹先后买来白木耳、莲心、欠实、薏米仁,银鳕鱼、麦片等各种食物,并根据母亲病情提出了一份每日食谱。老邻居云娣、永妹、小徐等人也先后来看望母亲,送来鸭子、鸽子、黑鱼等礼品。</span></p> <p class="ql-block">4月2日逢我值班,我晚上7点准时走进母亲房间。只见母亲己经把内衣、内裤放在床头。小罗讲,“母亲专门等候着你值班时候擦身换衣。”小罗这么一说,母亲不好意思地讲”内衣不换了”。我马上说,“不必不必,多一件少一件无所谓”。值夜班时,又发现母亲伤口有脓,便立即清洗。我<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听大哥说起,母亲夜间大便失禁,大哥立即为母亲换衣。</span></p><p class="ql-block">回想我们当儿女的夜间轮流值班,母亲一直很体谅。记得最初阶段母亲夜间小便6至7次需要起身陪伴,后阶段母亲能自己下床大小便,老人家就不声不响起床,不再叫醒他人。</p><p class="ql-block">7月14日又轮到我值班,刚踏进家门,母亲就向我提出为她剪脚趾甲。小罗一旁插话:“明天可以请护理员进行操作”。我则认为母亲的要求应该尽量满足,于是打了一盆温水走进母亲房间。母亲见状解释:“护理员在短短1小时中要做按摩,时间很紧张”。其实母亲很知趣,能不麻烦儿女的尽量自己动手。在8个月的护理中,我为母亲剪脚趾甲只有2次,现在回想起来,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兄弟姐妹4人都坚守阵地,没有一人、没有一天缺席,从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7月31日,4个儿女为母亲家庭护理8个月总共242天。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恰逢百年不遇新冠病毒大流行。我与幼妹乘上电铁还是公交车都如临大敌。大哥避险骑坐动车从华东理工大学赶到仙霞西路又遇到大雪纷飞。但这样的坚守阵地非常值得,因为碰到问题送医院就是一场折腾,会增加母亲的痛苦。其次,引流管道多次堵塞,如果请护工,他们没有能力处理而撒手不管,这会加速病情的发展。现在自己动手采用针筒把温水打进引流管促使管道内的渣物流出,这样每天一次,母亲患胰腺癌竟然没有发生一次疼痛,创造了一个护理奇迹。</p><p class="ql-block">兄弟姐妹之间协作配合是理所应当,小儿媳小罗默默无闻付出许多许多,她几乎每天为母亲擦身、换衣服,每周洗头、洗澡,定期为我们值夜的小床更换床单,让母亲平静安宁渡过最后时光。母亲每天上午坐起或室内散步,或敲打脉络,下午睡觉,老人家胃口越来越好,我们不得不劝阻母亲少吃一口。母亲则一直问:“什么时候能摘了引流袋,重新获得自由?”</p> <p class="ql-block">7月20日,母亲第三次走进手术室调换引流管。手术前做核酸检测和B超。</p><p class="ql-block">第三次调换引流管手术不很成功,不知是换了手术医生的缘故,还是体内的肿瘤和肝脏器官功能不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总之,7月24日出院后,母亲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不想吃饭,仅能喝几调匙粥汤和西瓜汁。<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见此状况我们越来越心焦,7月31日下午2点再次赶到同仁医院住院部找马医生。马医生不等病家开口便讲,“肿瘤大了,管道压迫12肠球部,手术要8天后医保才允许入院,你们先去看急诊”。于是马上调头回家,接了母亲去同仁医院急诊部。值班医生按部就班要求抽血化验、做心电图。晚上8点多,报告终于出来,各项指标都不好,医生有了”料理后事”之说。同时开出医嘱补液,但针头难以找血管。一番折腾终于吊上盐水,却只能在急诊室走廊留观。母亲终于走到生命终点,时间定格于2020年7月31日晚上11点35分。兄弟姐妹4个家庭成员全部赶到病床,向母亲最后致哀告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8月6日上午10点在龙华殡仪馆松柏大厅为母亲举行追悼会。悲哀之际</span>我想到母亲留下什么宝贵遗产呢?一句话浮现眼前,“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于惜福”。</p><p class="ql-block">惜福不但要爱自己,爱儿孙,要勤修身,懂感恩,懂孝悌,唯有这样,才能家和万事兴。</p> <p class="ql-block">鑫弟、小罗传达母亲生前遗嘱:百年之后为她老人家做一次道场。兄弟姐妹商定,道场定于母亲“五七”之日一一一一2020年9月3日下午在北新泾福缘禅寺大雄宝殿大堂佛祖跟前举行,由7位和尚诵经。</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左边设有母亲的祭坛。</p><p class="ql-block">遵照遗愿为母亲做道场,前后总共3个小时,这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还从来没有一次性向菩萨、向父母亲下跪磕头这么多次。我深刻体会:一个人再如何孝顺,也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孝顺父母是为人之本,尽孝关键在“顺”,应该在父母还活着的时候尽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1月7日鑫弟、小罗他们在家中为母亲做“百日祭”,他们的一片孝心母亲天上有知。</span></p> <p class="ql-block">回顾母亲的一生,她老人家晚年生活是健康快乐幸福安宁的。从2000年开始,我们几乎年年陪同母亲外出旅游,几乎把上海市郊区游遍。其中有七宝老街、松江余山、金山枫泾、川沙老城、嘉定州桥等古镇。江浙两省则有杭州、宁波、临安、南京、扬州、苏州无锡灵山大佛等地。大哥专程陪同母亲去大舞台观看越剧名家演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2000年11月,我们陪同母亲游人民广场,在大剧场、规划馆、博物馆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上海大剧院。</p> <p>2003年秋天,外甥李立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当拿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当即说,把这份感恩送给外婆,让外婆实现去北京旅游的愿望。于是有李立买单,母亲的人生第一次坐上飞机;我全程陪同母亲去了天安门城楼、长城、天坛、故宫、颐和园等地方。其实母亲并不缺钱,我只是想让孝顺父母之心一代一代得到传承。</p> <p>母亲在天安门广场。</p> <p>母亲在长城。</p> <p>母亲在天坛。</p> <p>母亲在九龙壁前。</p> <p class="ql-block">母亲像一只母鸡,她的”四只小鸡”立业成家后,于2008年秋天陪同母亲出游南京、扬州,其中有小孙女许怡。</p> <p>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我们与大哥、幼妹陪同母亲参观不少外国展馆。</p> <p>2014年春天,我们设计了一条陪同母亲自驾游九华山、黄山的路线。为了确保舒适安全,我们选择入住1000多元一个晚上的光明顶酒店。母亲毕竟是86岁的老人,每当体力不支的时候,就由两个女婿夹着母亲的臂膀作支撑,一步一步向上攀登。这样走一阵息一息,其他登山的游客看到此情此景,都向母亲趐起大拇指,投来敬佩的眼光。母亲成为光明顶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感到自豪,借了老寿星的光芒。</p> <p>2014年9月8日至18日,我们与小郎、幼妹陪同母亲游览长江三峡、重庆磁器口、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成都武侯祠、春熙路等处。</p> <p>两个女儿即当化妆师又当导演,为的是让母亲开心。</p> <p>母女三人手牵着手,行走在重庆磁器口古镇大街上。</p> <p>看到女儿挽起母亲的臂膀,想起当年,母亲牵着我们的手前行。</p> <p>母亲一口气走到了青城山的山门上,意气风发。</p> <p>走在乐山大佛的侧面通道上,母亲受到佛祖保佑,脸上呈现慈眉善目。</p> <p>2015年秋天,我们陪同母亲去上海金山朱泾镇东林寺进香。东林寺的观音阁两扇铜门有20米高,室内千手观音菩萨雕像连底座高达35米,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纪录。</p> <p>2016年暑假,我们陪同母亲去西郊动物园游玩。</p> <p>大哥70岁生日之际,在苏州木渎古镇留下全家福。</p> <p>慈眉善目的母亲。</p> <p>祖母孙女在一起。</p> <p>母女三人在一起。</p> <p>2017年清明,兄弟姐妹陪同母亲去顾村公园赏樱。</p> <p>2018年冬至扫墓后,兄弟姐妹陪同母亲去南翔古镇。</p> <p>上海难得一见冬雪,鑫弟一家与母亲在家门前合影留念。</p> <p>2017年夏天,我们陪同母亲去上海迪士尼乐园。</p> <p>母亲爱玩,坐上童车兴高采烈,如同回到童年。</p> <p>母亲的平凡人生是幸福美满的,祝愿母亲在天堂天天开心!</p>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18日冬至前夕三天是我们为母亲举行落葬的日子,让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一起,入土为安。</p><p class="ql-block">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p><p class="ql-block">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p><p class="ql-block">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p><p class="ql-block">回顾母亲从2019年12月2日生病住院,到2020年7月31日走到生命终点,我们兄弟姐妹4人在母亲身边尽责尽孝242天,再到今天12月18日母亲落葬是1年零16天,总共381天。现在母亲走了,我们兄弟姐妹团聚在一起,在大哥带领下有商有量。我想,家和万事兴,这是在天堂的父母最想看到的情景。我还想说,母亲患病,用的全是母亲的积蓄,4个儿女没有拿出一分钱。最后时刻还平均分均了母亲的钱财。当我把钱捧在手里,心里十分愧疚,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儿女再怎么尽孝,也不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p><p class="ql-block">父亲母亲安息吧,我们永远爱你们!</p> <p class="ql-block">时光飞逝,2021月7月31日是母亲逝世一周年祭日,兄弟姐妹四个家庭成员冒着倾盆大雨齐聚老宅为母亲举行周年祭扫。按照传统习俗,在母亲的遗像前供上祭品,点上蜡烛三支香,烧了满满一盆锡箔。父亲不在家还在,父母恩泽永远牢记,兄弟姐妹藕断丝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