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休了!闲来无事,整理家中旧物品时,翻出一九九二年延安市粮食局换发的《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那时候人们习惯叫粮本。印象中早先发的粮本套个红塑料皮,后来改成蓝色的了。再后来就变成牛皮纸的了。手捧着粮本让我浮想联翩,它唤起了我对那些年代粮本买粮的难忘记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粮本首页上写着所有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工种)和每月的粮食定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面的页面上记录每一个月的购粮情况和换取粮票数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粮本末页是城镇居民供粮标准和粮油销售价格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满一周岁2.5公斤,满一周岁4公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满二周岁5.5公斤,满三周岁6.5公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满四周岁7.5公斤,满五周岁8.5公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满六周岁9.5公斤,满七周岁10.5公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满八周岁11公斤,满九周岁12公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十周岁以上13.75公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粮本的功能除了买粮,还是每月到粮店换取粮票的凭证。粮店会根据粮本上人口的记载发给粮票,粮票分全国通用粮票和省市、自治区地方粮票。又分细粮票和粗粮票,有粮本和粮票才能买到粮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口粮标准划分如此之细,足以说明粮食的紧缺程度,副食品更是供不应求,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大家都得勒紧裤带过日子。好在国家详细规定了每个人的吃粮标准,大家都按计划吃饭,普遍过着低标准的苦日子。供应的粮食,常填不饱我们的肚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我记事起,就每家每户都有这样一个买粮用的小本本。如果搬家了,就要换区域的粮本。小的时候我家住市场沟,在南关粮店买粮,一九七六年搬家到北关西沟,粮本迁到二道街粮店。就是不搬家,粮本也要一年一换。本本虽然不大,也不起眼,可那是一家人的命根子,没有它连饭都吃不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的粮本和《城镇户口本》一样重要,是城镇市民的标志。市民如若到另一个城市工作或生活,在迁移户口的同时,还要迁移一种特殊关系叫“粮食关系”。没有“粮食关系”等同没有饭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的粮食、肉类、蛋类和水产类等等都需要票证购买。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那时买粮要用粮本,一日三餐所需的米、面、油都要拿粮本去粮店购买。生活清苦的年代,吃饱饭是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买粮就成了家家户户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国家三年最困难时期,我年龄小,对当时饥饿吃不饱肚子印象不深。长大后常听父母讲:那时人们吃不饱肚子,粮食比金子还金贵。城里人要比农村人幸福,因为等你快要断顿时,下个月的供应粮又到期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依稀记得,买粮的日子是每月的25号左右。到了那一天,还在迷迷糊糊睡梦中,母亲就叫醒父亲,今天要去买粮了。母亲早早的起床收拾面口袋、油瓶子,拿着粮本再三叮嘱父亲要买的品种和数量。一早父亲推着自行车排队去买粮,有时我迷迷瞪瞪地跟在父亲的后面去买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延安供应的粮食分细粮和粗粮,细粮主要是小麦粉,一般占35%左右,大米有时逢年过节供1斤左右,小米占10%左右,粗粮主要是玉米面,还有杂粮如高梁、谷类、豆类等。每月供应的细粮少,母亲都是尽量攒到过节或家里来客人时吃,只有过年过节我们才能好好吃顿饺子和馒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十二岁的时候,我就担负起家里买粮的光荣任务。我家兄弟姐妹四人正在长身体,都是能吃的年龄,和许多家庭一样,一到月底粮袋子就空了。这时粮店是最热闹的场所,月底或月初断粮的家庭就早早到粮店门前排队。那时我和邻居小伙伴们也是天刚蒙蒙亮就先赶去排队。等到粮店上班了,父亲就会拿着粮本、面口袋、油瓶,推着自行车到粮店来,先到开票窗口核验粮本,付钱开出各种粮单,然后,再到盛放粮食的一个大房间排队,等待售粮员喊号买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供应粮食品种多,尤其是粗粮太多,粮店门口挂一小黑板,上面写着这个月份供应的品种、数量、价格。粮店的面积不大,进门是一排齐腰高的柜子。里面分了若干格子,每个格子里放着不同品种的粮食。有时面口袋带的不够,售粮员会帮着从中间扎了一下,用一条口袋装两种或三种粮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候食用油全是散装油。打油时,人们将油瓶放在龙头下面。营业员拧开注油的开关,轻轻地提起把手。待到金灿灿的食油缓慢地升到玻璃管子的顶头,再拧开另一个开关,并轻轻地按下把手,玻璃管子里的食油就进到瓶子里了。俗语说得好:“紧打酒,慢打油”。因为油走得慢,于是,在龙头下面耐心等待着最后一滴油的人,绝不是少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每家每个月最少要到粮店去一趟,我父亲发了工资首先盘算着把口粮买回来,这样心里就踏实了。即使没到买粮的日子,也要把买粮钱留出来。从粮站买回来的面粉,倒进母亲用纸浆做的纸缸里,免得受潮变质。夏天天气炎热,面粉又舍不得吃,常常生虫,母亲便用面箩箩筛一筛再食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八十年代初,我结婚成了家,时间不长,我便从大家庭迁出户口成立自己的小家。这时粮油还是定量供应,于是我们也有了自己的粮本。每月凭粮本领粮票,然后拿粮本、粮票到粮店买粮,重复着过去买粮的日子。直到九十年代初,粮食放开供应,粮本、粮票都装进了历史的口袋,长达几十年的“票证经济”最终落下帷幕,城里人用了几十年的粮本也失去了功能,从此成为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吃粮记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超市里的粮食品种应有尽有,副食品供应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每每看到这些,我就会想起那些年用自行车推粮的日子,怀念起大早排长队买粮的岁月!</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粮本图片/ 文字 :宝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他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作者</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11月15日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