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的村庄

郑旭东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自然规律,人活着,一天天地会变老。同样,人生活的村庄随着时间推移也在一年年地变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一个在当地相对比较大的村庄。村庄很普通,一色的泥草房,一遛的土院墙,村庄周围是歪歪扭扭的杨树,稀稀落落地将其围裹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村庄附近没有出名的大江大河,也没有大片森林,都是上岗下坡坑坑洼洼的黑土丘陵地块。地块上年年重复生长着玉米、大豆、高梁等农作物,人们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记事的时候,满院子的鸡鸭鹅狗,敞门的狗窝,关门的猪圈,还有那埋汰汰的鸡槽子,猪槽子,窗户台外面一个戴铁帽子的大酱缸。母亲瘦瘦的身板,抽着比她身高短不了多少的大长杆烟袋,父亲叼着自卷的喇叭筒状旱烟,一天忙到晚,一忙几十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那个年代,村子里的人很多,满大街都是人,看个热闹都挤不到前面去。读小学时候,学校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好几个班。学生多,老师很缺,中学毕业生就可以给我们上课,正规师范学校毕业老师很少,分配到村子里来,教不到一两年就被抽调中学教书或者到公社当上了干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国家没有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由于学生多,小学上中学要经过考试录取,一般一个班级考上中学也就占五分之一左右,考不上中学的孩子就得到生产队干活。由于不到成人年龄,干活只能干“半拉子”。“半拉子”是我们当地的一种叫法,是指在生产队干活,不能同整劳动力一样挣工分,整劳动力每天挣十分,“半拉子”挣五分,铲地或者割地,整劳动力铲或者割一根垄,“半拉子”割半根垄。如果实在干不了农活,就得同大人去放猪,在家干一些零活,等到年龄或者有干农活的力气,再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很幸运,小学毕业考上了中学。虽然,中学毕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在生产队劳动两年,又赶上好机会,到省城读书。毕业后,立刻身份大变,由一个农民成为了国家编制的干部。</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些年来,我感觉故乡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它时时刻刻像用一根风筝的线,牵着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不管这些人走多远,哪怕在天涯海角,这位老人时不常就会拉一下风筝的线绳,让游子们心痛一下。虽然,不能回去经常看望一下这位老人,也会有个梦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多少年来,我无论工作在哪里,工作有多忙,每年都要去回村看看,看这位老人老了没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父母的坟埋在这个小村庄东三里地荒地格子上。当年,这里是一片草原,一条小河在草原中间流过。春夏两季这里野花盛开,鸟语花香,野鸭在塔头边上下蛋,野鸡崽在草棵中乱钻。秋天,这里出产苫房草,乌拉草,村里人割回去苫房,絮牛皮靰鞡鞋冬天保暖。冬天,小河冰封了河面上,人们凿个冰窟窿,各种鱼儿、蛤蟆一股脑地往上冒。还有那野兔子,下个套,一个晚上能逮住好几个,吃兔肉,兔皮做个手焖子,格外暖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父亲在草甸子上放猪的时候,不止一次对我说:他死后就埋在那里。我当时,不愿意听这不吉利话,躲远远的。父亲不厌其烦,一直我答应以后才不叨咕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记得,在城市工作以后,我第一次领爱人回老家那天,左右邻居都来看我们,小屋子挤满了人,小孩子趴窗户挤得直打架。那年月,城乡区别差距很大,在城市工作,挣工资,吃供应粮,是让乡下人非常羡慕。况且,我还领回去一个城市姑娘做媳妇,在小村庄里是轰动的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后来,我工作又有了变化,头一次坐小轿车回家那天,几乎是全村人夹道欢迎。实话实说,都是看热闹的。农闲季节,乡下人还改不了蹲墙根的习惯。大家没有事,酒足饭饱之后,开始聚在一个朝阳的地方,开始聊天逗趣。也是凑巧,我坐的轿车在村西头进村时,让路边卸东西的老牛车堵住了路。遇见熟人打招呼,大家才知道是我。并不是我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关键村里人很少看见过轿车,感觉非常新奇。从村西头到村东头我家的一路上,大家挣着眼睛望着。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光宗耀祖是什么滋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老队长来了,提起当年半夜叫我去场院打场的情景,我泪眼汪汪的。在南偏脸割谷子那年秋天,接我垄的“二孩子”来了,他说:你看看,我说那个时候,你就不是下庄稼地干活的料吧,到底当官了吧。一起送过公粮的“大老板子”非要坐一下轿车不可,看看蹲不蹲屁股。村干部来了,非拉我去村部吃饭不可,说吃铁锅炖大鹅。大家都帮腔:不管饭吃不吃,反正老村这条路你一定帮助修好......</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父亲寿终后,如愿以偿地埋在了那片荒地格子上。我每年都回来几次上坟祭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开始,村里的发小开玩笑地说:你一年就回来两次,一次是清明节,一次是七月十五的鬼节。发小说的实在,工作忙,回家给父母上坟只能是这两个日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每一次回老家都感觉村子有很多变化,最早是土坯房一年年渐少,砖瓦房逐渐多起来。土院墙不见了,砖墙大院垒起来了。村中的土路,以前下雨没有道眼,走路要趟水穿靴子,已经被水泥路所代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老亲少友的家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炕头上放的火盆没有了,屋里生火的炉子不见了,暖气片规规矩矩干干净净地立在那里。过去挑水摇辘轳的土井找不到了原来的位置,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村上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去地里干活,学生们到镇里上学,骑着自行车,荡起一道风景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又过了几年,村子周围的土地上,建起来无数个塑料大棚,白花花的一片。大棚里面每个季节都生产蔬菜。年轻人开始成群结队去外地打工,农户的土地入股到农业合作社实现机械化生产,村里学校里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减少,最后是六个老师教一个学生。后来,这个学生也到城市去读书,老师没有了学生,学校停办了,再也听不到学校上下课的铃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今年,又是飘雪的日子,我又一次回到了老家的村庄。又是车从村西头进村,街面上一个人也没有遇见,想找个人叙叙旧,也没有人。整个村子静悄悄的,家家户户的大门锁头把门,院子里没有了鸡鸭鹅狗,连那大酱缸也不见了踪影,小菜园子撂荒着,长满了蒿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车到我住的老房子附近,打听儿时的好友,走到几家的院门都吃闭门羹,喊了几声,不见狗叫,也不见有人搭话。无助地在路边等人,总算盼来了一位老人,原来是我的同学的哥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问他:我那几个同学都什么情况。他告诉我,有的让儿子接去大城市养老,有的去县城陪孙辈的人读书,有的自己在城市里买了房子。这个村五百多户,现在有三分之二房子都空着没有人住,农村现在剩的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他还告诉我,过些天,他也去大连同孩子养鳖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些年,每一次走进村庄,或许是感动,或许是激动,或许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老了,村庄也老了。望着那斑斑点点没有吹烟的房舍,就好像一个人头上掉了许多头发,还有那街道没有了鸡鸭乱窜,人欢马叫场面,就好像是人老了以后,脸上堆起那一道道沟沟坎坎的皱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是啊!老家的村庄已经老了,老了就要退出舞台,就要如凤凰涅槃一样,脱胎换骨再腾飞起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是我的祝愿!</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