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玉兰志远鸿鹄四方,胡杨情深根系荒芜。2020年11月9日上午,克拉玛依市第四批沪克访问学者第二阶段的学习在上海宝石花酒店会议室拉开帷幕。16位华东师大专家学者联袂共演,28场高规格学术性讲座别开生面。聚焦素养指向能力,问诊课题找准关键,表现评价激励发展,塑造品格涵养正气,无论是上位理论的顶层设计还是下位实践的教学实施,无不震撼每一位学员对教育的重新思考。</p> <p> 沈烈敏教授以《新时代背景下的心理教育理念》开篇,聚焦当下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问题,以“同病共生理论”为基础,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了传统应试教育桎楛下的生命代价。她指出,教师对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过度倚重,片面追求分数的高观,严重阻滞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只会做题,只会考试的局面。</p> <p> 学员们认真学习</p> <p>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沈教授看来教育就是寻找,寻找人生命中的贵人。在学生最需要倾诉的时候,放空偏见和成见,给他一处安全静谧的空间,任凭情感的波澜起伏;在学生竭力呵护尊严的时候,放下权威和不屑,给他一次解释的机会;在学生已无路可退的时候,放下老师的身份,用爱去拉他们一把……教育的目的在于多姿多彩的生活。</p> <p> 学员们认真研讨</p> <p> 山重水复疑无路,从哪里出发,去向何处,每一个问题的羁绊都是叩问教育真谛的缘分,老师需要借助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用学科的方法智慧化人。祝庆东教授《教育科研课题的设计和申报》学术报告如春风化雨,融开了学员们谈“题”色变的恐慌。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课题名称体现着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品位,也是课题能否成功立项的重要条件。一个好的题目就是老师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品位。祝老师说,研究课题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他在系统分析课题名称规范性书写的基础上,分类研析和解读了常见课题名称的三种典型表述方式,即“三要素”结构、“两环节”结构和“复合式”结构。由宽泛问题向具体问题聚焦,由陈旧性问题向新问题过渡,将老问题做出新研究,祝老师立足语文、数学、物理等具体学科课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员积极参与认真思考。</p> <p> 学员们认真研讨</p> <p> 学员们认真研讨</p> <p> 学员们认真研讨</p> <p>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通往学术的高峰,必然经历孤诣的绝境。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王月芬博士《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观察》,围绕“好课”标准发问,以刊发在《中国教育报》上的一节数学课《幂的乘方》为案例,借助三位学员基于不同认知和视角的评课,引发全体学员对评课议课结果差异性的再讨论和再思考。由此发端,王博士基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观察便应运而生。从精准的把脉中切中课堂问题的要害,对症施策,在永无止境的求索中向理想课堂的高地进发,这是我们每一位学员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信仰。</p> <p> “只有苦难,人才能庄严而深刻”。然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把人与自然天然的联系阻断了。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在自然中汲取苦难厚重养分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又一种过度的“呵护”。他们需要从学校的课程上“补修”这一课,需要经过痛和苦,经过艰辛和磨砺。胡惠闵教授《学校课程领导力的实施》恰逢其时。学会向崇高之物俯首,以谦卑的姿态修炼自身。学习远离轻浮的诱惑,在不断的选择中发展自己。这就需要老师们研究课堂,雕琢课堂。</p> <p> 生活就是问题的集合。没有初始条件,没有已知数量,没有学科边界……从什么都没有的生活情境,如何延伸发展出学科问题,如何对高度开放的学科问题构建合适的学科模型,如何将已经掌握的学科知识应用到新建立的模型,结果可不可靠……在经历问题提炼、问题模型化、解决问题、回归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杨向东教授《学生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犹如神兵天降,器宇不凡。在东西方教育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杨教授一言以蔽之,道出传统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各要素之间的孤立关系。恰是因为各要素之间的孤立,致使教学实践过度偏重“知识与技能”,而轻视“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他指出,传统教育的“夯”力正在阻滞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就是要解决传统教育的流弊,让教学回归情境。只有建立在情境基础上的学科教学,才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才会有所发展。</p> <p> 导师见面会</p> <p>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教育的艺术,生命的不凡,正在一群沪克访问学者和导师团的笑声里孕育。</p> <p> 文稿:汪小龙 审核:秦显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