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和老伴儿一有空就去旅游,每一段旅程的完成,都会留下不一样的经历,牵手走过的路,会不断上演许多记忆片段。在自由世界里的漫游生活,我们把它当成人生的另一种修行。当我们踏过千山万水,走过灯红酒绿,尝过人间美食,最后,我们再次回到最初的出发点,以新的视角看世界,开始认真仔细的生活,我们会比以前更懂得生活的美好。</p><p><b>请继续欣赏《带上老伴去欧洲》之五。</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横渡波罗的海</b></p><p>塔林的冬天似乎来的特别早,雪花早已青睐了这座古城,一上午,洋洋洒洒的小雪,飘一阵停一阵。或许是天气的原因,港湾里的帆船比刚来的时候明显多了一些,繁忙的港口显得更加热闹。我们信步走上栈桥,踏雪寻踪,登上巨轮,走向芬兰首都——赫尔辛基。</p><p><br></p><p>这艘“星际”号渡轮,连接着一衣带水的爱沙尼亚与芬兰。塔林距赫尔辛基只有45海里,是波罗的海相距最近的城市,我们将用2个小时的航行横穿波罗的海。</p> <p>随着汽笛发出雄壮的吼声,轮船像一匹钢铁骏马,斩波劈浪,向深蓝的大海纵深冲去。透过玻璃窗,回望塔林港,又一次从海上一睹这座历史名城的姿色,整个塔林古城掩映在绿色长城中,一座座塔楼从郁郁葱葱中拔起,就像即将发射的火箭,高耸而雄壮。纷纷扬扬的小雪轻飘在五光十色的塔林港上空,雪舞迷蒙下的塔林,成了名富其实的童话世界,这座波罗的海著名海港在色彩斑斓的点缀下,映射着繁华的光耀。</p> <p>体积庞大的渡轮共有十层。褪去城市的繁华,这里风韵犹存,整个船舱就像城市里的高级会所,奢华却随和。座位不拘一格:有单人坐,也有双人座和三人座,还有情侣座,有软沙发,也有航空椅,乃至更多。摆放也很随意,旅客不用对号入座,随便找个座位坐下都行。各个角落都悬挂着电视,而且餐厅,音乐厅,免税店一应俱全。新颖的设计让人觉得无拘无束,舒心惬意。由于塔林的物价比较便宜,所以每天都有很多赫尔辛基人到塔林这边来购物,而塔林也有很多人去赫尔辛基打工。因此,两地的海上交通非常繁忙,全天下来至少有十个来回航次的渡轮,几乎每个航次都能满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走进芬兰首都赫尔辛基</b></p><p>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座落在一座半岛上,四周且被几十个岛屿簇拥着。丘陵起伏的半岛森林覆盖率70%,两岸景色如画,是波罗的海最美的港口城市之一。同时,她又是一座都市建筑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花园城。由于城市面貌追求清雅而享有“北方洁白之城”之美誉。赫尔辛基是世界上仅次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纬度最高的首都(北纬60度),日照时间夏季可达20余小时,太阳几乎不落,有“太阳不落之都”之称。</p><p><br></p><p>芬兰是北欧四国唯一加入欧元区的国家。经济发展虽然弱于瑞典,挪威。但仍然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p> <p>追随着“不落的太阳,” 下午3:40星际号邮轮顺利到达赫尔辛基港,停靠在南码头。走出船舱,徜过栈桥,匆匆的脚步便踏入了赫尔辛基时光。这座花园城市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美丽洁净,空气清新。负责接待我们的大巴车停在离码头不远处的市政广场上。我们一眼就能看到浅灰色的赫尔辛基市政厅和旁边淡黄色的总统府,两座首要机关的建筑都是小三层楼。最让我惊奇的是,门口竟然没有警卫站岗。据导游说,一楼游人可以随便进出参观,这在国内是不可能的事情。别看芬兰政府部门的建筑很寒酸,但在每年评选全世界最廉洁政府时,芬兰一直名列前三。眼前朴素低调的办公楼就是他们廉洁秉性的最好诠释。</p> <p>广场上立着一尊青铜喷泉雕像,这座青铜少女像的少女名叫阿曼达,她全身裸体,线条优美,被四头海狮簇拥在喷泉之中。面部表情生动,一手托腮,静静地凝视着芬兰湾。在她落成后不久,芬兰就宣布独立,她是芬兰获得新生的象征,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波罗的海的女儿”。旁边是个非常热闹的露天集市,在集市里,可以看到各式各样当地的水果、蔬菜、鲜花,还有一些当地的纪念品,比如芬兰刀、圣诞老人、芬兰童话木偶等等。</p> <p>大巴车在市区中穿越,很多地方还能看到有轨电车在街区中心穿行,这里交通秩序非常好,行人绝对优先。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这里的建筑风格。也许是芬兰人崇尚古朴,城区内大部分建筑都是采用浅色花岗岩材料建成,即使是市政厅、总统府这种首脑机关的大楼也都一样。色调明快,古朴流韵。古典美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既体现出欧洲古城的浪漫情调,又充满国际化大都市的韵味。甄导说:“在赫尔辛基即便是五星级旅店的自动玻璃门四边也要镶上雕花木条以示古老,地毯颜色黯淡,赫尔辛基全市找不出金碧辉煌的装饰,市中心还保留砖石砌的旧路,甚至有的酒店内部墙面故意镶上砖做成清水墙样,打扮的像个砖窑。”</p> <p>正所谓:“夏季日照长白昼,冬令迟日急着溜。”这才17:00天气就完全黑了下来。大巴车把我们送到市郊的一家“北京大堂酒店”吃晚饭,这家酒店老板是甄导的同乡,也是北京人。店堂挺大,装修也挺上档次,但生意看上去却很惨淡,除了旅游团的游客,几乎没看到过散客进店消费。甄导说,这里比较偏僻,但距我们下榻的酒店却很近。晚饭后大巴车把我们送到旅店, 接过房卡,进入房间,一番折腾下来,等我再去前台询问WiFi密码时,看了看大堂墙壁上挂着的时钟显示的时间是20:30,按照芬兰的冬令时已经是深夜了……</p> <p>赫尔辛基的清晨是热闹的,当第一缕晨光射穿薄薄的纱帘,我们在这座花园城市又迎来了新的一天。淌进窗户的阳光揉亮了我惺忪的睡眼。几只鸟儿在窗外清脆地鸣叫着,我轻轻地推开了窗户,只见后院树丛中站满了不知名的鸟儿,在这繁华都市深处还有这样一片让人心静神清的隐秘空间真是稀罕。微风习习,一股新鲜而又芳香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甘之如饴,沁入心脾,这就是花园城市的味道。</p> <p>街上的鸟比人多,是芬兰的一大特色景观。正所谓鸟落旺地,茂密的森林,洁净的水质,丰盈的湿地,加上友善的人群,将各种各样的鸟类留在了这片土地。</p><p><br></p><p>早上7:30在旅店吃过早餐,带着几分好奇,怀着几分憧憬,开启了与这诗意般的国度浪漫的约会旅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乌斯别斯基大教堂</b></p><p>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游主要是了解这里的宗教文化,这里的教堂众多。乌斯别斯基大教堂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大的希腊东正教教堂,由俄罗斯建筑师设计,完成于1868年。深红色俄式外貌,大大小小一共有十三座塔,天蓝色的瓦盖举着金色的塔顶,古雅红砖外墙,是一座设计巧妙的砖砌建筑,其建筑风格既融入了受东西方影响的老斯拉夫式传统元素,又突出了俄国东正教派的占庭传统风格,鲜明地反映了俄国文化对芬兰的渗透和影响。</p> <p>游客拍下的赫尔辛基乌斯别斯基教堂内部穹顶,很独特,也很漂亮。</p> <p>乌斯别斯基大教堂最大特点是:教堂内葬有芬兰民族英雄马达汉将军,他曾率领芬兰军队抵抗俄国入侵。里面布满金壁辉煌的传统装饰和基督像及12门徒的壁画,都是由俄国画家完成的,完全保留了传统东正教堂的艺术风格,正好是俄罗斯风情渗入芬兰历史的见证。它是北欧最大的东正教堂。</p> <p>尽管这是一座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建筑,但教堂看多了也就不觉得稀奇。游览不到半小时,我们又驱车前往下一个景点——赫尔辛基大教堂。两座教堂相距很近,十几分钟就到了,大巴车停在内阁(参议院)大楼前,下车就是参议院广场,广场面积不大,淡红色的老砖装饰广场地面,显得古朴而典雅,祥和而自然。内阁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分别位于东西侧,南面不远处是总统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厅所在地,北侧就是著名的赫尔辛基大教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参议院大楼</b></p> <p>从参议院广场到赫尔辛基大教堂,需要攀登百级石阶,也正是这百级台阶,尽显教堂与俗世的不同。教堂耸立在高地上高出海平面80多米。一眼望去,希腊廊柱支撑的乳白色教堂主体和淡绿色青铜圆顶的钟楼十分醒目,据说,无论身处市区的哪个角落,都能望到它的身影。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结构使其成为芬兰建筑史上的经典,也成为赫尔辛基市的地标性建筑。</p> <p>这座气宇轩昂的大教堂,是一座路德派教堂。建于1852年,它是芬兰最著名的建筑。整座教堂以乳白色为基调,又叫白色教堂,和不远处的红色教堂(乌斯别斯基教堂)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去的时候刚过上午九点,太阳爬的还不算高,斜阳映射着乳白色教堂,变得珠光宝气,华光璀璨,美轮美奂,更加光芒四射,格外醒目。色调之明快,结构之精美,堪称芬兰建筑艺术的精华。但凡来过此地的游客,它的美和神圣往往都能深留于你的心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赫尔辛基大学</b></p> <p>由于大教堂的特殊地位,芬兰情侣都希望在这里举行婚礼,为此甚至需要提前一年半预约。而北欧最好的大学之一——赫尔辛基大学的神学院毕业典礼,每年也都选择在这里举行。每星期日晚上这里都会举办管风琴独奏会和音乐会。</p> <p>在参议院广场上除了能欣赏到建筑大师恩格尔的三件杰作:大教堂、内阁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外,还可以欣赏到周围许多淡黄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群。</p> <p>翻开历史,芬兰是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一八零九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一九一七年十二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p><p><br></p><p>大教堂前的广场上竖立着建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据说是纪念他给予芬兰广泛自治。要知道,芬兰曾被沙俄统治了百余年,直到1917年,芬兰才宣布独立,成立了芬兰共和国。这座铜像自当年芬兰当局为之雕塑至今,已威仪赫赫地受人们观瞻100多年了。在这样显赫的地方,为什么还会耸立着当年侵略者的皇帝塑像?着实让人费解!</p> <p>与参观其他教堂一样,我和老伴并没有深入到里面去参观,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广场周边溜达。其实在这静谧、祥和的氛围下散散步,看看景,也是非常惬意的享受。很多当地市民也来广场散步,一些市民推着孩子来这里享受阳光的温暖,情侣们坐在台阶上谈情说爱。这里的市民也很友善,一位芬兰美女还主动和我们打招呼,不说别的,单凭她那张灿烂笑脸就足以把你的心融化。</p> <p>站在广场上,脚踏老砖石条,看着眼前这座欧洲建筑史上的艺术杰作,我陷入了沉思,一百六十多年的古建筑,何以能保存的这么完好?这不仅仅体现了欧洲人对历史的尊重,而且让我惊叹古代能工巧匠精湛的技术。怀着几分感慨,在甄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向下一个景点岩石教堂走去……</p> <p>伴着车水马龙,我们再次与“波罗的海的女儿”融为了一体,与其一起品味这里百年的沧桑与静谧;古朴流韵的马路铺着欧洲人喜欢的方砖和石块,被时光打磨的发亮的砖面倒影着迷离的霞彩,我们游荡在淡黄色、淡绿色、乳白色复古建筑之间,仿佛来到了一座18世纪的老城。这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每一扇窗户都有鲜花的点缀。街上的行人不多,偶尔迎面撞来几个都是面色柔和、步调轻松。祥和的家园给这里的市民增加了自信。</p><p><br></p><p>岩石教堂离参议院广场并不远,穿过一条街,拐过几个弯就到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岩石教堂</b></p><p>走一段光亮如霞的路,看一段色彩斑斓的景。不知不觉,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岩石广场,广场上同样铺设了方砖石块。就在广场的尽头一块巨大的岩石下面,隐藏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岩石教堂——坦佩利奥基奥教堂,它完成于1969年,是斯欧马拉聂兄弟的精心杰作。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还以为是一座战争年代的掩体遗址,而且特别像在“上甘岭”电影里看到的那种暗堡掩体。走近才发现,这里本是一座花岗岩小山包,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将岩石掏空,并在岩石的内部逐渐扩充空间,把岩石做成了中空的形式。</p> <p>很少进教堂参观的我,也好奇地钻进教堂,发现里面真是别有洞天。教堂呈圆形,内部空间很大,四周的墙壁是裸露的原始岩石,顶部墙体是用炸碎的岩石堆砌而成,看似松散,杂乱无章,好像随时可能掉下来,实则都是通过工匠们精心挑选,然后再认真排列组合而成。独出心裁的设计,回归自然的风格,让我惊叹不已。芬兰人崇尚自然古朴的审美感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p> <p>有人爬上岩石顶上去探个究竟,发现它很像一个着陆的飞碟。但从里面看,教堂顶部就像被一口直径约20多米的大金锅(铜质)罩着,在大金锅与墙体间空出两到三米的间隙,再由180个垂直的玻璃窗框架连接,形成了360度的采光效果。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风趣地说:“金锅罩穹顶,富贵不能淫,此乃上帝的眼睛。”</p> <p>里面的摆设十分简单,省略了华丽的装饰。没有圣像,正面摆着简单的圣坛。一排排长椅,旁边摆着一台钢琴,有人正在弹奏。也许正是有了这些裸露的、粗糙的、未经装饰的岩石墙面,恰恰能制造出更好的音响效果。我被绝妙的琴声所吸引,很自然地坐在了长椅上静静地听着;琴声委婉连绵,犹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万千多彩的旋律,听起来似梦如幻。</p> <p>因为陶醉在音乐里,放空下的灵魂就没了时间概念,等我走出教堂时,前面的同伴早已回到大巴车上,只留下甄导还坚守在教堂门口等我们这些落下的人。在回参议院广场的路上,遇上同团的一对宁夏夫妇,我们很自然地交谈起来。他叫吴银根,这些年种枸杞子发了财,所以带着妻子、妹妹、母亲和侄女,一家五口周游列国见见世面。边谈边走,很快就回到了大巴车上,当他看到妹妹和侄女安然地坐在车上,唯独不见老母亲时,一家人都慌了神,并开始相互埋怨,彼此指责。敢情他们都以为对方带着老太太,所以大家都没在意,真是天大的疏忽。还是当领导出身的晓泉有头脑,他赶紧制止住他们的争吵,叫他们赶紧打电话与甄导联系。可是他们的手机都没有开通国际漫游,又是晓泉把电话借给他打给甄导,甄导接到电话后马上返回岩石教堂去找,好在老太太还算有头脑不敢乱走动,只是孤零零地坐在长椅上等待亲人们来接她……</p> <p>一场虚惊终于平息。随后大巴车载着我们去了此次北欧之行的第一个购物点——奢侈品卖场。这里金银首饰、玛瑙琥珀、翡翠玉器,钻石名表,貂皮大衣和高级化妆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都是一些土豪们才消费得起的商品,我和老伴只能饱饱眼福而已。欧洲游的导游职业素养都挺好,除了有时间规定外,没有强制购物倾向,包括导游推荐的自费项目也是根据本人自愿选择,导游没有丝毫强制的表现。我们六个同伴中只有吴木良可以算得上是土豪,他买了不少东西,其中有两块浪琴牌手表,价格都不菲。</p><p><br></p><p>由于找老太太耽误了时间,加上必须完成的购物行程,等结束购物从卖场出来时,都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了。肚子也在不停地闹腾,甄导让大巴车赶紧带着大家返回“北京大堂酒店”吃中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西贝柳斯公园</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饭后驱车前往西贝柳斯公园。这是一个闻名于世界的公园,是以芬兰著名音乐家西贝柳斯而命名。</span>他是芬兰民族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晚期重要代表;早年初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纳进修;其音乐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作品有交响诗《芬兰颂》、七部交响曲、交响传奇曲四首(《图内拉的天鹅》)、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萨加》(即《冰洲古史》)、《忧郁圆舞曲》(戏剧配乐)、弦乐四重奏及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配乐;此外还作有大量的歌曲、钢琴曲等等。</p> <p>西贝柳斯公园之所以闻名世界还与这里的一座纪念碑有关。说是纪念碑,但我看更像一座巨型雕塑,高低错落的雕塑由600余根银白色不锈钢管组成,走近看又酷似一架巨型管弦乐器。它是为纪念伟大的音乐家西贝柳斯,由著名女雕刻家希尔图宁花费六年时间创作的,在1967年西贝柳斯逝世十周年之际完成。据说联合国大厦里还摆放了它的浓缩复制品。</p> <p>在纪念碑旁边的红色岩石上还镶嵌着一尊西贝柳斯的头像。说来也奇怪,入冬的公园里所有树木的树叶已萧疏泛黄,唯独西贝柳斯头像背后的森林还是郁郁绵延,葱翠欲滴,保持着勃勃生机。正如纪念碑也像一处茂密的森林一样,芬兰如海的森林给予了西贝柳斯无穷的创作灵感。</p> <p>听说春夏时节,这里遍地长满了茵茵绿草,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树木郁郁葱葱。而十一月份的西贝柳斯公园,除了那座抽象而又独特的纪念碑外,亮点并不多,萧瑟的景象着实让我有点失望。</p> <p>正是由于景色过于单调,人们无心逗留,各自在纪念碑和雕像前拍完照就回到大巴车上。然后又驱车去了此程第二个购物点。这是一家中国东北人开的超市,超市的商品基本上都是欧洲品牌,鲜见中国商品。大部分团友都买了些日用品和零食,我和老伴花二十欧元买了一瓶欧洲蜂胶。听先前来过欧洲的朋友说,这种蜂胶消炎效果非常好。</p> <p>琳琅满目的欧洲名牌也没吊起我和老伴的购物欲,所以,要在这消耗一个多小时实在是太牵强。在征得甄导同意后,我们在附近大街上溜达了一阵子……</p> <p>有些城市就是用来一见钟情的,比如眼前的赫尔辛基,深厚的人文底蕴,从不远离自然风光,以至于这里的空气无比洁净,趁着它免费,我贪婪地饱吸着甜丝丝的空气,巴不得把滞留在肺里的杂质全部洗净。一座远离故乡的城市,我的他乡,你的远方,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觉得岁月的静好不是虚妄的想象,而是真实的存在,感觉平静的心情也得到了溺爱,哪还有什么舟车劳顿可言?剩下的只有精神矍铄的风采。</p> <p>今天是2017年11月3日。至此,我们的北欧行程就全部走完了。明天一早就要告别赫尔辛基前往俄罗斯的圣彼得堡……</p><p><br></p><p>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在此特向原作者致谢!感谢您的阅读,请继续关注《带上老伴去欧洲》之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