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诗依旧

海市蜃楼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蓦然回首诗依旧</b></p><p class="ql-block"> ——诗词系列讲座</p><p class="ql-block">各位领导、嘉宾、老师,同学们、诗友们:</p><p class="ql-block">大家上午好!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诗词创作体会,我深感荣幸,谢谢领导给我这个平台和机会,谢谢大家的厚爱和支持!</p><p class="ql-block">人生,有很多风景,亦有很多不如意,常常庆幸的是,我的生活,除了柴米油盐,除了鸡零狗碎,还有浪漫和梦,还有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从2011年开始学诗至今已近十年,蓦然回首,一入诗门深似海,好在,诗心依在诗依在,我很欣慰。</p><p class="ql-block">喜欢文字,喜欢诗词由来已久,但一直把诗词视作阳春白雪,没有想到自己会去写作。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一直觉得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不及我们汉字有魅力,而古诗词,还是我们汉文化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魅力无穷。</p><p class="ql-block">我与诗词的零距离邂逅很偶然。11年时,我突然厌倦了把闲时交付四方城的生活,开始了QQ空间的经营。最初我主要写点现代诗和散文,那时空间很火热,也不时有好友加我,然后互串空间。一日,突然逛到一个好友的空间,竟然看到有诗接龙,我一下惊讶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好友看到我有兴趣,就把我拉入了一个群,名字叫“灵秀紫苑",我还记得。然后我们就在那里接龙,那时叫作对诗,对着对着就有更多的诗友加我,然后加入更多的诗词群,我印象最深的是“秋水文集”和“轻叹流年”,名字都特别有诗意,我一看就好喜欢。那时候,我们的诗长这样子:</p><p class="ql-block">海市蜃楼</p><p class="ql-block">众友诗欢乐融融,好词美句题不穷。</p><p class="ql-block">唐风宋雨今朝醉,情深意浓记心胸。</p><p class="ql-block">寒梅</p><p class="ql-block">情深意浓记心胸。此时谁与赠花红。 </p><p class="ql-block">遥盼慰言减伤痛,天涯情思可相同? </p><p class="ql-block">海市蜃楼</p><p class="ql-block">天涯情思可相同?写意梦求网缘中。</p><p class="ql-block">伤痛同慰相牵挂,千里犹如咫尺从。</p><p class="ql-block">高原爱心</p><p class="ql-block">千里犹如咫尺从,万顷恰似眼前重。</p><p class="ql-block">谊牵四海秋水里,情系五湖文集中。</p><p class="ql-block">海市蜃楼</p><p class="ql-block">情系五湖文集中,九州一曲唱不休。</p><p class="ql-block">诗词墨海抒心意,乐醉秋水把影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来看,这些诗其实都不算是诗,但那时我们都玩得很开心。我就是在那种氛围里越陷越深的。</p><p class="ql-block">随着诗友越加越多,诗词交流越来越多,我越来越不满足于空间了,当游说了我两年的文友再次请我加入网站论坛时,我终是答应了。于是咸宁热线,东湖诗社,长白山诗词论坛,杨柳岸文学网站,江山文学网站……做编辑,做版主。然后我们还自己创立了论坛网站,成立了文学社——陆水湖畔文学社,我任副社长,那时我的诗大致为这个样子:</p><p class="ql-block">满庭芳·贺“陆水湖畔”网站文学社成立 </p><p class="ql-block">三月阳春,良朋挚友,陆水湖畔相邀。百花争艳,堤柳燕莺娇。璀璨群星盛会,同斟酒,豪气冲霄。因文字,结缘艺海,共把美图描。</p><p class="ql-block">陶陶。无限意,曾经梦想,话说今朝。看云外青山,尽显妖娆。妙笔丹青画卷,多丽景,谁领风骚?痴狂处,扬舟竞发,碧浪比天高!</p><p class="ql-block">这时的文字,无论是格律规范,还是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真正让我对诗有更多认识,有更多成长的是一个赤壁的诗友把我引荐到了“咸宁诗联论坛"。我一直认为那是我学诗词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里,师友云集,藏龙卧虎,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真诚相待,不吝赐教,让我受益匪浅。在咸宁诗联论坛,我引起他们注意的是我的系列词作《为君十赋鹧鸪天》,可以说是我那一时期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海市蜃楼《为君十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坐看庭中花未眠,为君初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相思难遣黄昏暗,寂寞还来泪水涟。</p><p class="ql-block">伤久别,叹长迁。丝丝心语寄屏前。</p><p class="ql-block">山高水远孤蓬度,痴梦悄飞尔枕边。</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月落星寒梦不圆,为君再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推窗把盏思骈句,顾影临风叹泪颜。</p><p class="ql-block">舒紫袖,掩珠帘。天涯怎可共婵娟。</p><p class="ql-block">此情无计昏灯处,古寺依稀几断垣。</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许是前生手已牵,花开并蒂两相连。</p><p class="ql-block">流连洱海痴调墨,指顾苍山醉展笺。</p><p class="ql-block">风缱绻,雨缠绵。为君三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百年好合歌长久,只羡鸳鸯不羡仙。</p><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陌上槐花恋纸鸢,为君四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檐前紫燕斜飞剪,林后黄莺巧弄弦。</p><p class="ql-block">情切切,意绵绵。唯期南雁托心笺。</p><p class="ql-block">巫山横断灞桥柳,肯守尘缘一万年。</p><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镜里菱花空惹怜,离人却去手难牵。</p><p class="ql-block">牛郎织女关山远,秋月春花云梦甜。</p><p class="ql-block">犹耳畔,总心间。为君五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悠悠往事惊风起,一地残红已故园。</p><p class="ql-block">(六)</p><p class="ql-block">青鸟殷勤渝鄂间,迢迢万里不能闲。</p><p class="ql-block">天涯咫尺情何重,一诺千金意更坚。</p><p class="ql-block">秋雨瘦,夏花妍。为君六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梦回千转孤帆尽,轻叹流年几断弦。</p><p class="ql-block">(七)</p><p class="ql-block">几度斜阳倚小轩,为君七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诗词总带伤离苦,昼夜何堪别梦圆。</p><p class="ql-block">摇碧叶,采青莲。易安独恋婉约篇。</p><p class="ql-block">声声慢里痴寻觅,点绛唇中衰早延。</p><p class="ql-block">(八)</p><p class="ql-block">怎忍痴心双鬓添,娥眉不展老朱颜。</p><p class="ql-block">一窗月色花移影,满面春风暮卷帘。</p><p class="ql-block">人落寞,影翩跹。为君八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相思又把愁肠断,三叠阳关伴我眠。</p><p class="ql-block">(九)</p><p class="ql-block">何处秋鸿云水煎,为君九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归期难定闺心怨,执手迟来夫婿贤。</p><p class="ql-block">星似黯,月还圆。愁思一任付尘烟。</p><p class="ql-block">离人不恨千山远,此事从来难两全。</p><p class="ql-block">(十)</p><p class="ql-block">秋去春来盼梦圆,为君十赋鹧鸪天。</p><p class="ql-block">风风雨雨长相恋,日日年年永挂牵。</p><p class="ql-block">山有际,爱无边。生生世世续情缘。</p><p class="ql-block">海枯石烂如初见,漫漫红尘写绮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显然,这些词作还是过于直白,很稚嫩,但因为这十首词,咸宁论坛的师友记住了我,还记得有一个至今未曾谋面的诗友还和了我十首《为卿十赋鹧鸪天》,让人感动。而也就在那时,任平老师看到我竟然是崇阳人,非常高兴,从此,我加入崇阳诗联,然后一路加到中华诗词学会。如果说以前我是散兵游勇,从此我找到组织了,如果要说我在诗词方面还取得了一点点小进步,或者说,今天我还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畅谈,那我最要感谢的还是我们崇阳文联吴主席,崇阳诗联姜天河老师、任平老师、刘浪老师等老师们,感谢大家对我的青眼有加,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我也要感谢更多的领导、老师和朋友们,比如我们宣传部的熊毅部长本身就是极富诗词学养的高手,不愧是我们的领导。我记得有好几次熊部长看到我说:李如英,你的诗词又有进步了呢!李如英,你的诗词越写越好了哦!我一向不善言辞,虽然我当时都只是羞涩地笑笑表示感谢,但我的心里真的很开心很感动很温暖。因为身体的原因,因为性格的原因,我常常有很多烦恼、困扰,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但我又何其有幸!我有这么多欣赏喜欢帮助鼓励我的人,这都是因为文字,因为诗词。这里,我要再次感谢,一路上所有给我鼓励和帮助的人!谢谢你们!我也要感谢文字,感谢诗词,是诗词给了我快乐和荣誉!</p><p class="ql-block">那么,这以后,我的诗词又是怎样的呢?</p><p class="ql-block">八声甘州•春游柃蜜小镇</p><p class="ql-block">喜东风浩荡到金塘,春色渐无边。看白崖山下,樱开次第,最是娇妍。木屋香居如画,绿水响潺潺。冉冉云霞处,栈道弯弯。</p><p class="ql-block">但记二三知己,纵游来几度,几度流连。那红河奇谷,柃蜜醉心间。再回首、长亭小榭,寿昌园、翠柏绕轻烟。谁曾想、如今畈上,不似当年。</p><p class="ql-block">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之马旭</p><p class="ql-block">主题梗概:</p><p class="ql-block">马旭,女,1933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现居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下,中国首位女空降兵,曾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为了更好地服务部队,年轻的她选择了不要自己的孩子。2018年9月13日,已届耄耋之年的马旭将她毕生积蓄1千万元捐给家乡,用于家乡的教育和公益事业,创该县个人捐助之最。心怀家国,大爱无边。2019年2月,马旭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p><p class="ql-block">中国首位女空降兵</p><p class="ql-block">逐梦敢为先,花开我最妍。</p><p class="ql-block">何辞千万丈,一朵绽蓝天。</p><p class="ql-block">鹧鸪天•有感于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之马旭</p><p class="ql-block">梦里三番上碧空,如烟往事已匆匆。峥嵘岁月寒追暑,跌宕人生西复东。秋菊艳,晚霞红。情怀可与旧时同。倾囊只为乡心系,一树丹枫色愈浓。</p><p class="ql-block">题马旭</p><p class="ql-block">跳乎之最,捐乎之最,太多感动称之最;</p><p class="ql-block">生也木兰,居也木兰,一样高标媲木兰。</p><p class="ql-block">巴晓芳点评:三首作品互为照应又各有侧重,诗作言简意赅地勾画出马旭作为首位女空降兵的飒爽英姿,用笔凝练、气势豪迈。词作大略回顾了马旭的生平和捐款事迹,对女英雄表达了由衷的赞颂,结句“丹枫色愈浓”形象地点出了马旭年虽迈而国家情怀依旧的英模本色。联作总结其精神意义,并由地理木兰导出人物木兰,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性。</p><p class="ql-block">第一首词《八声甘州》在首届“尚禾杯"全国诗词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我觉得主要可能是开头和结尾对了评委的眼。后面一个系列,从故事梗概、诗、词到对联,这个系列在湖北省诗词学会湖北省老年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鹰台杯”诗词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省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巴晓芳老师作了点评,我觉得比较到位。获奖可能需要运气,但我觉得这两个奖基本可以代表我这段时期的诗词成长。</p><p class="ql-block">回首走过的路,于诗词,我以自学为主,从空间到网站到学会,我的诗词从打油到渐渐规范,从模仿到慢慢放开,从生硬到慢慢自然,从题材逼仄到多样,从没有特点到追求个性,我能感觉到我的成长,也希望这样的成长更多,更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习写作诗词的时间长了,也有一些粗浅的感悟,且与大家分享交流。</p><p class="ql-block">一、养成严谨写诗的习惯。</p><p class="ql-block">1、格律严谨。我以为,如果坚持学习格律诗词的初心,就请秉承格律的规范,否则,不必写格律诗词,写新诗好了。就格律诗而言主要就三个要素:押韵,平仄,对仗。而词由诗发展而来,广义上也属于诗。我不反对用什么韵,但我自己坚持用平水韵写诗,用词林正韵填词,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参赛,比如受邀写作。不允许写不合平仄的诗词,无论诗词,尤其初学,尽量严格依平仄要求写。对仗工整,初学时尽量不要去玩太多花样。我告诉自己,少打油,初学尚可,但一定不要让自己油下去,否则,诗路尽毁,写再多也不过是垃圾。</p><p class="ql-block">2、态度严谨。古人写诗有焚香净手之说,我们不必如此郑重其事,但对文字的敬畏之心是必须的。文如其人,文字其实是我们的另一个身份证,我们必须用好它,认真为文,严谨做人。无论读文还是写文,都不要太过随意,尊重文字,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不愿人说,我这诗是写着玩的,也可能真有人是写着玩的,但真的又有几人?大多不过自欺欺人罢了。</p><p class="ql-block">二、初学时不要忌讳模仿。</p><p class="ql-block">我想,初学写诗词的人可能大多都有过模仿的经历,其实,这无可厚非。虽然“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不一定正确,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似乎更合适。纵观古今,仿写者数不胜数。像大诗人李白,大文豪苏轼都有仿写之例,我们又有何不可呢?关键是要仿得真,仿得出神入化,不着痕迹,然后跳出来,最后能自如还原自己的本真,那就叫真正地学会写诗了。</p><p class="ql-block">例:诗仙李白长于“偷语”,其《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拟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以“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四个动作凸显壮志难酬的愤慨和茫然无助的郁闷;“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仿鲍照《拟行路难》“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借“饮者”自嘲,抒发成不了“圣贤”的无奈。李白虽承袭前人,却能匠心独运,另创新境。</p><p class="ql-block"> 宋苏东坡亦是“嫁接”高手。他见梨花盛开,便想起唐杜牧《初冬夜饮》二句:“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倚此阑干。”在不伤事主情况下, 东坡先生轻悄悄摘取一株嫁接到自家东栏梨花上:“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p><p class="ql-block"><br></p> <p><br></p><p>千古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的版权当属唐代大诗人李贺,大家应该也知道吧!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最后四句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后来一大伟人毛泽东更是用得豪放,大气磅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p><p>其实还有很多诗词大家包括王维李清照等都有过偷抄,甚至偷别人的都让我们把原作者给忘了。孔乙已说:窃书不算偷,这当然是笑话,我们绝不主张真的去剽窃别人的作品,但在初学时是不是也不妨学点“偷",偷点方法,偷点技巧,来点化用,最后熟能生巧,运用自如?</p><p>三、以追求意境为旨要。</p><p>诗可以“兴观群怨”,即鼓舞人心、观察世情、团结同道、抒解怨愤。诗言志,诗传情,“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之直观体现或感悟,无不可以为诗。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魅力无穷,语言凝练,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脍炙人口、余味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古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是因为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人领略到妙不可言的意境美。王昌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为情境,三为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诗词在意境上是同一道理,都以追求意境美为要旨。</p><p>一般而言,“造境”与“写境”的主要在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区别,“造境"偏于写虚,“写境"偏于写实。如果情绪强烈直率,像“物皆著我之色彩”,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之类就是“有我之境”;而感情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以物观物”的状态,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是“无我之境”。</p><p><br></p> <p><br></p><p>四、切记欲速则不达。</p><p>写诗词不像做其它体力活等,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三年写成王维,五年写成杜甫,它无法量化,无法目标化。文章本天成,妙手偶而得之,它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是就天才而言,就我们常人,它可能更多地需要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它可能更多地是率性而作有感而发。汉文化博大精深,我总觉得无论哪一个意思一定能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表达,诗没写好,一定是没有找到那个最合适的表达,或者一个词,或者一个字,甚至一个技巧方法。“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写诗词,应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要一味求多,求快。不求质量只讲数量,只讲速度,都是做的无用功,写再多也是垃圾。有个朋友写诗词两年时跟我说她想出书了,问我想不想,我说不想,她很奇怪,说没有一个写文字的人不想出书,我笑笑。多年后她并没有出书,问其由,竟说:出不了啊,没有作品,回过头去看,以前的不忍睹啊!我再笑:我也是。一个写作者如果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品,不再浮躁,不再高调,可能正好说明他(她)已经进步了。</p><p>不求快,可以多思考,多质疑,多修改,这样才会有提高。</p><p>满庭芳·贺母校八秩华诞(苏轼体)</p><p>正值金秋,桂香成阵,彩帜飘展迎风。四方来客,佳日喜重逢。击鼓欢歌盛会,齐声贺、响彻云空。盈眸处,骋怀畅意,豪气荡层胸。</p><p>融融。须纵酒,曾经种种,历历心中。纵回首沧桑,墨舞飞龙。多少铿锵壮志,当笑对、岁月匆匆。无边景,扬鞭接力,百载庆丰功!</p><p>原稿:</p><p>正值金秋,桂香成阵,彩帜飘展迎风。四方来客,今日喜重逢。纵使千山万水,一声贺,此刻相同。盈眸处,杯中佳酿,意气入云空。</p><p>融融,须纵酒,曾经种种,墨舞飞龙。但回首沧桑,八秩恢宏。多少凌云壮志,当笑对、岁月匆匆。无边景,再裁绮梦,酹酒庆丰功。</p><p>二者比较,修改稿比原稿内容更充实,表意更准确。</p><p>五、注意养成自己的风格。</p><p>独木不成林,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才是春。大海有大海的壮阔,小溪有小溪的涟漪。唐诗风格各异流派众多,初唐有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摆脱宫廷诗风,但以陈子昂成就最高,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盛唐有“大李杜″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有田园诗,边塞诗,清高疏淡,高昂激越;中唐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通俗易懂,和元稹倡导新乐府,李贺奇谲怪诞;晚唐“小李杜″,清新冷峻,瑰丽沉郁,另有皮日休等继承新乐府运动,亦倾现实主义。就词而言,苏辛豪放,易安婉约,鲜明有别。无论诗或词,我们不必强求,不必排斥,做自己最重要,有自己的风格,才能有别于人,才能独秀于林,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让更多的人记住你。不要网红脸,辨识度,很重要。</p><p><br></p> <p><br></p><p>六、多学习,不放弃。</p><p>都说,绝句靠才,律诗靠学养。我承认天赋有别,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学海无涯,学贵有恒,只有多学习,多积累,不放弃,才有可能厚积薄发,妙笔生花。</p><p>多学习,包括古今名作,评论,最好是系统地读一些名家的,随便举一例,如我读到当代著名老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散文家、书法家丁芒老先生诗论“十大不如”的观点:着眼立意:小不如大;着手表现:大不如小;诗意传达:显不如隐;建构意象:状(描摹)不如喻;锻炼结尾:实不如虚;思路:同不如异,套(熟套)不如创(创新),就受益匪浅。多埋头学习,吸取营养比一味自顾自写要少走很多弯路。</p><p>最后请大家一起来赏析一首耳熟能详的诗:</p><p>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唐:王维</p><p>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p><p>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p><p>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格律严谨,诗意丰沛,手法高妙,情感动人。</p><p>先解题,九月九日重阳登高,是一种传统习俗。王维家居蒲州,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因为蒲州在华山之东,写这首诗时,王维才17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故名“忆山东兄弟”。再看内容:</p><p>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p><p>诗的前两句为千古名句,它运用的艺术创作中的“直接法”。这种手法的特点是不经任何迂回而直入人心,从而迅速地让情感抵达顶峰。这种写法有一个缺点,就是当作品中的情感迅速抵达顶峰之后,往往会造成后劲不足,后面诗句难以为继,所以一般人是难以驾驭这种写法的。但“诗佛”不同,他另辟蹊径,反手一笔:</p><p>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p><p>实在是令人叫绝!不说自己遗憾,而说兄弟们,这种情感冲击极易引起共情,直击人心最柔软之处。至此,一首通俗易懂,却又入心之作在情感巅峰之后,峰回路转,再扣心弦,却又合情合理,浑然天成。可谓千古名篇,当之无愧。</p><p>再看整首作品,诗的前两句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写,是实写,诗的后两句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而写,是虚写,成功的虚实结合,这是诗法中的一种:避实就虚法。类似这种写法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就与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此不赘述。</p><p>浣溪沙·庚子读书日有寄</p><p>何必春余问几浓,千山缱绻杜鹃红。流年但惜有书同。</p><p>不变晨昏颜巷里,无关褒贬蠹鱼中。铺笺坐拥一窗风。</p><p>诗海无涯,如果选择了爱,就请深爱!如果选择了前行,就无惧风雨!各位诗友,今天我就讲到这,真的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诗词创作体会,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涵,不吝指教,只希望我粗浅的体会能抛砖引玉,激发大家爱诗词、学诗词、写诗词的热情。最后以我今年世界读书日填的一首《浣溪沙》与大家共勉,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诗友们笔祺笔丰!祝所有在座的各位生活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p><p><br></p> <p><br></p><p>文:李如英</p><p>图:网 络</p><p><br></p> <p><br></p><p><b>海市蜃楼</b>:</p><p> 本名李如英,70后,教育工作者。在安静一隅,画心为诗,煮字疗饥。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咸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咸宁市小说学会理事,崇阳县诗联学会副会长。</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