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河南省商城县观庙镇姚榜村余冲村民组,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庄,1900年至1946年,30余人出了10个大中专生;1977年至2018年,100余人出了73个大学生,其中博士2人,硕士5人。从1900年至今,这个村民组共走出83个大学生(考出的中专生以后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大学学历)。</h3> <h3> 地杰人灵<br>位于大别山北麓腹地的商城县西部31公里处,有一个观庙乡,1991年被《人民日报》报道为“大别山下的状元乡”,在观庙乡政府驻地西部的姚榜村余冲村民组,1977年至今考出大学生73人,农村户口仅有38人,大学生占总人口的66%,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庄”。</h3> <h3>余冲村民组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部临着冲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别山的绿水青山之中。</h3> <h3>余冲村民组往东3公里,是涓涓不息的万象河;<br>往西4公里,是日夜流淌的白鹭河;<br>山南是清彻如碧的贡大湾水库;<br>山北是如诗如画的姚榜村水库。</h3> <h3>这里,青山如画,绿水如歌,田园如诗,风光如梦。<br>春日,山上青松滴翠,修竹无边,杜鹃吐馨,绿草如茵,山花烂漫,百鸟争鸣;<br>夏季,青山如黛,绿水湛蓝,松竹弊日,凉气袭人,瀑布溅珠,山谷轰鸣;<br>秋天,松柏苍翠,枫叶似火,山菊盛开,野果映日,稻谷金黄,丹桂飘香;<br>隆冬,雪花飘舞,银装素裹,松竹傲雪,古柏斗霜,腊梅映雪,分外妖娆。</h3> <h3>余冲村民组门前有一口大塘,塘埂下面有一口古井,井水清彻透明,冬暖夏凉。<br>三九寒天,这口井的水温在摄氏15度左右,每天早晨,井面上升腾着一团雾气;<br>盛夏三伏,这口井的水又比普通的水温凉的多,喝一口甜丝丝凉至肺腑,使人暑热顿解。<br>从古至今,不管你挑走多少,这口井水总是不减,既便遇上百天无雨的大旱,这口井从未干枯过。</h3> <h3>2020年7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10套)(地理.中国)导演袁航先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科学家陈诗才先生等来余冲考察后,科学家陈诗才说,“这口井的水,是从含有26种以上微量元素的火成岩里沁出来的,起码含有26种以上微量元素”。<br>综合余冲村民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源,陈诗才先生结论说,“这里是地杰人灵”。</h3> <h3> 良好的传统氛围<br>余冲村民组的历史源于明末,贡氏俩兄弟迁此定居。到20世纪初,贡氏一门兄弟5人,发展到30余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地耕耘着冲内几十亩薄田,尊循着“勤耕细作求饱暖,苦读诗书求功名”和“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晴耕雨读,日耕夜读。1900至1946年间,30余人出了10大学生。</h3> <h3>余冲的贡礼门,湖北政法大学堂毕业后,为河南省宜阳县丞审,后辞官回乡办学。1909年,创办了“明德高等小学堂”,即现在观庙高中的前身;1925年,联合乡绅冯晴宇、胡勋,创办张大庙职业中学,为观庙近代教育奠基。<br>这个村民组的贡堃,黄埔军校五期学生,与林彪、张轸为好友,毕业后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官员,蒋介石迁都重庆时,贡堃辞官回乡,为家乡子弟免受兵役之苦,组建了一支“桐子军”部队,一边训练战士,一边在家乡的山上栽桐子树,后任一段时间的商城县国民政府的末世县长。<br>贡礼门之后,贡氏一门兄弟5人,30多人中,先后有10人考上了大中专学校。<br><br></h3> <h3>在以后时代变迁,沧海桑田的岁月里,在干农活的间歇,夜晚在谷场上打谷,夏天在塘埂上乘凉,冬天围着树蔸子火烤火,余冲人讲的是书上的故事,先人们读书发达的传说,无形中熏陶着余冲一代又一代学子。<br>余冲的孩子懂事后,父辈们就教他们读书学习,赢在了起跑线上。<br>1977年冬恢复高考后,余冲就有人考了出去,从此,这里的孩子几乎长大一个考走一个。</h3> <h3> 苦供与苦读<br>余冲,顾名思义,两山爽一冲田。人均仅有5分田。在大集体至改革开放之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贫困、饥饿、苦难象噩梦一样纠缠着余冲人,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他们认为只有发奋读书考出去,才是孩子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他们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含辛茹苦,不惜用血汗和生命供养孩子上学。<br>村民袁德兵说:“哪怕是没有饭吃,哪怕是不住房子,既使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袁德兵的话后经文人加工,“宁肯没有房子住,不能没有大学生”。成为观庙人语录。在袁德兵夫妇的辛勤苦供下,他们的大儿子袁光顺是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小儿子袁勇是武汉大学博士。<br>余冲村民贡定成夫妇身弱多病,却将4个儿子都供上了大学。为了给儿子凑学费,他们和庄里的村民一样,将粮食卖掉一半,另一半留着让孩子带到学校交伙食,自己常年吃野菜、南瓜、红薯充饥。<br>村民贡世逢的大儿子贡森在商城高中上学时,为了节省8角钱的车费,贡世逢半夜起床,肩挑五六十斤米和一坛子咸菜,步行60多华里送给县高中上学的儿子。粮食送给儿子后,又步行赶回家干活,往返120多华里。在贡世逢夫妇的苦供下,大儿子贡森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三儿子贡成明是大专生。<br>村民贡振家靠拉板车,餐风露宿,风里来雨里去,苦供三儿两女读书,三个儿子和大女儿考上了大学。<br>……<br><br></h3> <h3>家住余冲在县政府招待所退休的贡定国说:“在俺们余冲,没谁比房子好,吃的好,穿的好,没谁比谁的家产多,大人们比的是谁家大学生多;孩子们比的是谁的学习好。当年,破旧低矮的土坯墙屋里,发裂的土坯墙上贴满了孩子在学校得的奖状和孩子上大学的照片,那是余冲人在别人面前的骄傲和家里的装饰”。<br>“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余冲的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一种竞争精神,在竞争中一个个考上了大学”。</h3> <h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余冲的孩子看到父母辛勤付出苦供他们,他们要用发奋地学习报达父母。白天,他们在校认真学习;夜晚,点起松明子或煤油灯,苦学到深夜。<br>刘涌和刘涛是双胞胎,在家里困难无法交伙食费时,到吃饭时,弟兄俩拿着书到观庙高中西部的驼峰山上找野果野菜充饥,毕业时刘涌考上了信阳师院,刘涛考上了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br>……</h3> <h3>而今,美丽的小山村余冲仅剩30多个老人和孩子。考出去的73个大学生,分布在北京、郑州、信阳、驻马店、温州、深圳、中山、成都、杭州、商城等十几个城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