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新城一区学科团优秀案例分享(一)】《会飞的“小书”》

.

<p>观察时间:2020.6.4</p><p>观察地点:教室</p><p>观察对象:张秋涵(点点)</p><p>观察者:颜倩昱</p><p><br></p><p>一、注意</p><p> 早上的区域活动,你们做了《剪纸小书》——把剪下来的图画拼贴在纸上,编成一个故事。饭后活动,老师请你们把早上做的《剪纸小书》讲给好朋友听。你独自坐在位置上,等着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前来。可是你迟迟没有等到,便坐在位置上自娱自乐了起来:你先是坐在位置上,把“小书”向上抛起,接住;再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起身,抛起。“小书”时而落在身前,时而又落在身后,你玩得不亦乐乎。</p> <p>  这时刚吃完饭的QQ走了过来,你的举动成功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QQ也顺势拿来了自己的“小书”,他直接踩到了一把椅子上,将“小书”举到他认为的最高点,平稳放开。你仔细观察着,也模仿QQ站在椅子的样子,继续游戏。</p><p>你们共同分享着游戏的喜悦,在我眼中,一场学习故事就这样悄然发生了……</p> <p>二、 识别</p><p>1. 你是一个会自主开展自发性游戏的孩子。</p><p> 吃完饭你乖巧地坐在位置上等待着其他小朋友的到来,为了消磨时间,你就动起脑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发地玩起了手中的“小书”。在一次次“向上抛”的过程中,你感受着“小书”飘落时的不同轨迹,从你的表情中,老师看到了你对这个游戏的投入和喜欢。</p><p>2. 你是一个会探索学习的孩子。</p><p> 一开始你只是坐在位置上游戏,但后来你发现这个高度远无法满足。于是你就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对“小书”的下落高度进行一个新的尝试。通过进行对“小书”飘落轨迹图式的探索,你发现“小书”的运动轨迹会因为抛的方向不同、放手的位置不同而导致飘落的运动轨迹也不同。</p><p>3. 你是一个会观察学习的孩子。</p><p> 当伙伴加入到你的队伍中时,你们共同分享游戏,学习彼此的经验。QQ模仿你的游戏,你模仿QQ的游戏策略,站在椅子上,从更高的点感受“小书”飘落的轨迹。进一步学习到,原来可以借助物体来增加自身高度,让“小书”的运动轨迹变得更长。</p><p>4. 你是一个有创造性的孩子。</p><p> 虽然你和QQ都站在了椅子上,但QQ只是把“小书”平稳放下,感受运动轨迹,你却以一个不一样的动作赋予了“小书”下落时的动态美——一个蹲起+向上抛的动作,让你发现原来“小书”下落的轨迹可以有一个优美的流线型,会像落叶一样翩翩起舞,不停翻转。</p><p>5. 你是一个身体协调能力较强的孩子。</p><p> 当你站在椅子上将“小书”抛下时,你也能灵活地跟着“小书”一起从椅子上跳下来,并稳稳地站在地面上。</p> <p>三、 回应</p><p> 首先,在这里借用华教授在上周幼小衔接讲座中的一句话:“孩子没有老师也可以游戏,但是如果有老师,孩子们可以玩得更好。”《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幼儿的自发游戏中,没有教师的干预,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发地结伴。</p><p>1. 开展科学活动《纸片运动的轨迹》</p><p> 幼儿自发活动的延伸与拓展离不开教师的支持,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并根据兴趣开设有针对性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p><p>物体下落的轨迹、快慢已经引起了我班幼儿的观察与探索兴趣。于是我就在班上开展一次生成性科学活动《纸片运动的轨迹》,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通过实验发现,“纸片下落时的不同状态会产生不同的运动轨迹”、“纸片运动轨迹会受到下落高度、外界因素的影响”。</p> <p>2. 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激发他们对轨迹图式探索的兴趣。</p><p>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生活中所有向上扔的物体最终都会掉落在地上(没有支撑力的物品都会掉落在地上)。对“纸片”感兴趣的幼儿可能更多地对“飘落轨迹”而不是“纸片”本身感兴趣。所以,我们应做的并不只是拘泥于让幼儿认识“纸片”本身,而应当和幼儿一起去探究更加深入的问题: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会像“纸片”一样有运动轨迹,进一步让幼儿感受物体的轨迹图式。</p><p> 在环境和材料允许的情况下,教师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策略,对幼儿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支持者幼儿的主动学习。</p><p>(1) 泡泡下落的运动轨迹。</p><p> 当我拿出泡泡机吹泡泡时,孩子们会蜂拥而上,有些孩子会跳着蹦着去够泡泡、打泡泡、追赶泡泡;有些孩子则是摊着手掌,等待泡泡落到手上……经验告诉他们,泡泡从泡泡机被吹出来以后,会因为重量,最终都会下落;但不是所有的泡泡都会有相同的运动轨迹,泡泡的运动轨迹会因为外力的因素而发生变化,如:风。</p> <p>(2) 足球射门的运动轨迹。</p><p> 班级开展足球射门活动时,有些幼儿虽然无法精确地将球射入“目标点”,但是“踢”的动作能满足于当下幼儿对足球运动轨迹的探索——踢的力度会影响足球运动轨迹的长短:用力踢,足球可能还会被反弹;先把球拿起来,在落地的一刹那踢起,足球就会产生抛物线,会比单纯的放在地上要踢的远,踢得高……所以即使屡试屡败,幼儿依然愿意参与游戏,因为每一次游戏都会带给他们对于轨迹图式不一样的经验。</p> <p>(3) 水桶从水井上打上来的轨迹。</p><p> 绿色塑胶场放置着一个这学期新添置的景观——一口用木头做的井。孩子们被可以把水桶吊上来的“把手”给吸引住了,通过不断地往同一方向转动把手,水桶就会随着绳子慢慢被拉上来。虽然经常会被卡住,但孩子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一直在不停地转,转到底了就倒着转,一直重复着这个行为……孩子不只是对把手感兴趣,因为生活中的把手随处可见,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把手可以带动水桶从下而上的运动轨迹的产生。</p> <p>原来物体的运动轨迹不一定都是由上至下,也可以借助外力,使物体由下至上运动,而且不同情况会不产生不同的运动轨迹。</p><p>3. 支持幼儿的自发性游戏,鼓励幼儿创造游戏</p><p> 有时我们总会绞尽脑汁去组织幼儿游戏,但殊不知那些自发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才会有更大的挖掘价值,在过程中更容易了解幼儿喜欢做什么。如:有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在小学部足球场踢足球,因为天气炎热,中途让孩子们坐在旁边的树荫下休息。孩子们看到树下有落叶、树枝、小草,没有教师组织,就自发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烧饭、烧菜不亦可乎,还邀请我参与其中。</p><p>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与孩子的思维同步,知道孩子究竟要的是什么,并为他们提供支持,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主动参与游戏,放手,让幼儿有更多自由的空间,使幼儿主体意识与创造意识得到和谐发展。</p><p>感悟:</p><p> 比起成人,幼儿更享受游戏的过程,游戏中的乐趣对他们更重要。也许只是游戏中一些很不起眼的小动作,但通过我们深度地剖析,就会发现幼儿某些能力可能正在被激发,他们在自主学习或者图式学习中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看到行为背后隐藏的学习价值,用专业的眼光对幼儿的游戏发展,并做适宜的指导与延伸。</p>

幼儿

轨迹

游戏

小书

泡泡

孩子

运动

纸片

下落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