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秋色之三——阅江楼,玄武湖、雨花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寒江雪

<p>一入秋,南京就美成了金陵。银杏,枫叶、法国梧桐,像被人打翻的颜料盒,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调把南京的秋天装扮得如此美艳迷人!可除了秋色,南京可看的景点还有很多,比如阅江楼,雨花台、玄武湖、大报恩寺遗址公园……</p> <p>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也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p> <p>我们从南入口登楼</p> <p>阅江楼喻阅江揽胜之意,楼高五十二米多,外四层暗三层,共七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古典的皇家气派,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p> <p>1374年(洪武七年)春,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p> <p>长江沿岸三大名楼:黄鹤楼,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岳阳楼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闻名古今。三大楼有记有楼,唯独狮子山上不见阅江楼,却有宋濂的《阅江楼记》。</p> <p>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p> <p>三大名楼去过了黄鹤楼和滕王阁,今闻阅江楼是“江南第一楼”,所以一到金陵就迫不及待的登临阅江楼。</p> <p>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有电梯可直达五楼,可我还是选择步行登楼,慢慢游,细细品。</p> <p>登楼凭窗眺望,西江之水自楼前滔滔东去,江中浮光点点远接天际,对岸青山连绵,文明、巽峰二塔与阅江楼隔江相对,诗情画意令人陶醉。</p> <p>我们打算在“江南第一楼”看日落,可现在距离日落时间尚早,于是就下楼沿着城墙缓缓行。</p> <p>在城墙上远眺阅江楼</p> <p>绕着城墙一直行到西出口的地藏宫,看看天色差不多了,才抄近路爬陡峭的石阶直上阅江楼,这一段山路成直线上升,很耗体力,爬得气喘吁吁,累得够呛!</p> <p>重回阅江楼看落日</p> <p>夕阳西下,倦鸟归林,城墙上静悄悄的,只有我们下山的脚步声在城墙上寂寥的响着……</p> <p>来南京的第一天,刚办理好入住手续放下行李我们就直奔玄武湖。</p> <p>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又称后湖、北湖。</p> <p>我们是从南京站广场作起点环湖徒步玄武湖。</p> <p>风清月白菡萏轻,碧波荡漾,泛舟湖畔,自是一番风情。</p> <p>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p> <p>恰逢周末,游人如织。绿荫深处,湖岸亭旁,有人吹萧,有人抚琴、有人放歌、有人打太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山河岁月里,顾自美丽!</p> <p>环湖而行,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前面就是玄武门了。</p> <p>暮色向晚,游兴正浓,意犹未尽的我怎肯轻易出玄武湖门?于是大管不顾,继续徒步玄武湖。</p> <p>已是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p> <p>恰逢菊花展期间,繁花似锦,尽享视觉上的盛宴。</p> <p>玄武湖先锋书店,店面很小,但环境宁静清幽,是个阅读休闲的好地方。</p> <p>湖区太大,天已向晚,暮色渐浓,只得匆匆往回赶。</p> <p>返回玄武湖门的时候,华灯初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了!</p> <p>到南京的游客大部分都会去打卡雨花台。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建有纪念性陵园。是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p> <p>主要景点有雨花阁、甘露井、甘露井亭、二忠祠、乾隆御碑亭、李杰墓、明太监义会碑、杨邦乂剖心处、方孝孺墓、木末亭、辛亥革命人马合冢、木樨苑、曦园、怡苑、梅岗、雨花石博物馆、江苏省国家安全教育展览馆等20余处名胜古迹和楼台亭阁馆。</p> <p>清“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雨花阁。相传梁武帝时期,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在高座寺后的山顶设坛讲经说法,僧侣500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数日而不散,感动佛祖,天降雨花,落地为石,遂称雨花石,雨花台也由此得名。</p> <p>下图就是当年的高座寺。</p> <p>南京最古老的甘露井,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因水质清纯甘甜,被人誉为“甘露井”。</p> <p>1997年,雨花台风景区建甘露井亭于其上。亭呈八角,秀亭空透,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站在井前向上看,亭顶部开有"天井",与古井水面相辉映,形成“坐井观天,井天一色”的独特景观。</p> <p>清乾隆皇帝游雨花台时所题诗句的碑刻——乾隆御碑。碑身正面为乾隆十六年(1751年)游雨花台所题之诗。诗曰:“崇岗跋马晚春情,凭览遗台触概情。便果云光致花雨,可能末路救台城”。碑背面为乾隆三十年(1765年)所题之诗:“闻道文枢问病由,雨花摩诘座无留。法师便果诚能致,已落人间第二筹”。</p> <p>“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因时间关系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参观了一下雨花阁这边的名胜古迹区,然后就沿着中轴线从雨花湖这边的林荫大道往回走。秋意深,西风凉……</p> <p>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反映了当年的盛况。这“四百八十寺”就起源于大报恩寺。</p> <p>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中国的佛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下辖百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p> <p>大报恩寺琉璃塔,塔高九层,共八面。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遗址公园中备受瞩目的琉璃宝塔没有按照历史原样复建,而是以轻质钢架玻璃保护塔的形式重现,在完整保护遗址的前提下赋予其象征意义与内涵,留给每个人对于这已逝的宏构和盛景无限的想象。</p> <p>安徒生笔下的东方瓷塔,指的是南京大报恩寺中的琉璃塔,座塔以其流光溢彩的五色琉璃,被西方称为“南京瓷塔”。在19世纪的西方,它曾作为我国标志性修建家喻户晓,并与罗马大剧场、比萨斜塔等并称为“中世纪国际七大奇观”。</p> <p>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千余年间,屡废屡建,寺名亦屡屡更易。今天,当我们漫步于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面对个巨大而无比壮丽的建筑物的毁灭和破坏,心底难免为之感到深深的悲哀……</p> <p>图片拍摄:寒江雪</p><p>文字编辑:参考网络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