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国培的12天线上培训已经结束了,这些天聆听了教育界诸多资深专家的讲座,我确实收获良多。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从培训中、从授课专家身上收获的八点“意识”:</p> <p> 一、直面现实困境,追寻教育意义——教师要有忧患意识</p><p> 新课改的今天,安于旧貌、故步自封,会扼杀学生学习的创造力,造成学生个性的丧失,追不上改革的步伐。居安思危,只有教师具有这种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才能直面现实困境,敏锐的洞察潜伏的问题,寻求走出困境的途径。这是李仁甫老师在他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型教师成长案例分析》中告诉我的,这是孙旭红老师在《遇见更好的自己》中告诉我们的。教师要具有教改的冲动,要有预见能力,要对自己有合理的定位。现在很多老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不思进取,只图安稳,极大的阻碍了创新发展,即使每天的生活一成不变,我们也不能停止思想和前进。</p> <p> 二、提升学科素养,聚焦教学前沿——教师要有专业意识</p><p> 当前的教育改革,寻求对生命意识的唤醒,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实践能力的锻炼。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做教师型学者,又要做学者型教师。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首先要做一名教师型学者。寇永升、王瑞刚、杨大忠、孙迎辉等老师都反复强调要深入钻研教育理论知识,在自己教学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其次,教师还要做一名学者型教师。要将自己钻研所得传授给学生,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教给学生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王瑞刚老师提到美需要学生的自我修炼,要唤醒学生的自觉审美意识。他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从司空见惯的四棵树中发现变化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达,我想我也可以从引导学生去思考日常的美、语言的美、鉴赏文学的美入手,努力去创造学生的美的语言,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悟。再比如袁湛江教授的口语教学,实实在在做了研究,较为成熟后,才用于指导学生。这都是学者型教师的典范。</p> <p> 三、提高史学修养,培养史学智慧——教师要有史学意识</p><p>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洞察古今,通晓历史的史学修养。知古鉴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将史学思想运用到实践中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陈智锋老师对教育写作七种武器的解读,就融入了自己丰富的史学积淀,他的课堂,贯古通今,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课内辐射课外。</p> <p> 四、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发展——教师要有传承意识</p><p>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必须从学生抓起。杨大忠老师《从文化的视角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以现世的人文关怀为理论取向,将古典名著与课文结合起来,对文本的解读不追随大众不盲从权威,用质疑的眼光去透视,用批判的思维去鉴别,给我带来了去粗取精的传承启示。项香女老师对语文教材中文化因子的解析,在“溯源—辐射—辐辏—升华”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对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叶剑波老师设计的微专题,突出微精深的特点,他由课内到课外,采用多样的形式,有力的解答了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同时也补充了相当多的文化知识,这确实需要教师有相当丰厚的积淀和探究精神。这一切都在启示我们,传承文化是教师必备的修养。</p> <p> 五、发展创造思维,重视个性解读——教师要有批判意识</p><p>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学生要能跳出固化思维的束缚,跳出“套板”效应,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从自我的价值取向角度去理解文本。韩雪钗老师《基于核心素养的经典阅读策略》讲座中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努力营造了一个有利于调动学生感情的情绪化舞台,让学生直面文本,主动专注地阅读,用极具挑战性、穿透力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作领悟、自作探究,大胆质疑,唤醒了学生心中的主体意识,唤醒了学生心中的“自我”,真正实现了阅读的个性化。</p> <p> 六、增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教师要有审美意识</p><p>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教学中往往容易忽略。王瑞刚老师提到美需要学生的自我修炼,要唤醒学生的自觉审美意识。他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从司空见惯的四棵树中发现变化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达,我想我也可以从引导学生去思考日常的美、语言的美、鉴赏文学的美入手,努力去创造学生的美的语言,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悟。再如王红晖老师着眼审美体验来鉴赏文学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蕴,设计精巧而又自成体系,体现了课堂审美是一个系统的、可开发的资源,对我启发很大。</p> <p> 七、紧扣教学目标,突破传统教授——教师要有大单元目标意识 </p><p>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导向,是检验教学任务完成的标准之一。新教材中不乏传统老篇目,有的教师在讲授时无视教学目标任务的变化,依然按过去的单篇讲。新教材中挑着讲、跳着讲的大有人在,他们无视大单元的教学目标,缺少大单元教学目标意识。李莉老师在现代散文单元的教学设计时,对单元教学目标设定的解读就非常细致。她不仅立足单元任务设计单元教学目标,还着眼单篇文章各自承担的单元任务,突出单篇教学的目标。有依据有抓手,让我感到这是在踏踏实实地研究教材编写意图,实现了与编者、文本、读者之间的深入交流。她从读懂一篇到读懂一个单元的设计,切口小而挖掘深。她这种不以问题肢解文本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在主张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老师们极力调动课堂,以问促学,确实使文本支离破碎,文之不为文了,单元目标更无从实现。</p> <p> </p><p> 八、围绕文本生发,重视文本阅读——教师要有细读文本的意识</p><p> 文本虽然说只是个例子,讲这讲那、讲多讲少,都不重要,但万万不可脱离文本。这是讲座的专家们带给我的共同启示。他们或围绕文本探讨方法、或透视文本批判质疑,文本都是新知识生发的基础。像韦玲珍老师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入手,细致研读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像郑桂华老师四次教学《荷塘月色》,每次都立足挖掘文本,翻出新意。像郭常青老师,作文教学中的批改也是基于学生作文的细读。当然还有韩雪钗老师,她将阅读与写作结合,也注重了学生细读文本意识的培养。陈相婷老师的文言文教学也紧扣“文”与“言”两个方面展开。余卫兵老师对文本的解构与重构,也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文学鉴赏。可以说,没有文本的细读,任何教学设计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p> <p> 最后我要说,教师要大胆实践。没有实践,一切意识都是空中楼阁。名师之名在于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名师之成名务必在实践中体现和完成。这次线上培训,我收获的不只是理论,还有实践的具体方法指导,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毫无保留的传授,也期盼日后能得到诸位专家同仁的悉心指导和蔡教授的持续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