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新时代——记宜黄县教师参加2020年江西省基础教育小学信息科技优秀教学课例现场交流活动

milk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个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紧随脚步,少年强则国强。在县教研室的组织下,教研员陆朝珍老师带领着我县各学校共派选的五位老师,于11月9日至11日前往吉安市滨江小学,参加2020年江西省基础教育小学信息科技优秀教学课例现场交流活动。 <p>  本次活动共13位市级优秀老师参与,给老师们提供了一场教学盛宴。</p> 在交流活动开始前,省教育厅教研室杜侦主任和徐凡老师进行了赛前讲话。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精彩课例</span></p><p><br></p> 来自赣州市大公路第一小学赖宝金老师执教的《奥运五环——初识phthon》,选题新颖超前,立足于学生计算思维、回归编程基础语言。亮丽的板书设计,精湛的教学展示。给所有的观摩老师和学生开启了新的人工智能编程时代,获得了专家和观摩老师的高度肯定和评价。该课堂的设计和展现引领了全省信息科技发展的方向。 南昌湾里区第四小学黄浩老师执教的《小学编程教学:重复命令运用》以“国家勋章获得者颁奖仪式”的新闻导入,并在现场展示了一段精彩的无人机表演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无人机怎么绕天安门广场飞行。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中体会“重复执行命令”。整节课以学生为主,重视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 上饶德兴市龙头山乡小学兰葆奇老师运用AR技术和美轮美奂的图片,非常成功的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吃包子的卡通形象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老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成功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李想老师以凯撒密码的视频进行课程导入,熟练运用教学用具,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做。通过步步递进的方法,由字母推位法到数学运算最后到电脑编程,成功让孩子们学会对字母的加解密。 景德镇陶阳学校吴丽玲执教的《穿越斑马线》从生活中的斑马线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将立德树人贯穿始终。 <p>  吉安市滨江小学肖文老师执教的《趣味编程》以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导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之后放手让学生编写老鹰的脚本。让学生熟悉Scratch的运用。</p> 抚州市崇仁县三山乡中心小学邹运胜老师执教的《小海龟起步走》,讲解详尽,指导全面,让全班学生掌握了Logo软件中的“前进”、“向左转”“向右转”脚本编写。 <p>  共青城市耀邦红军小学郭海伟执教的《再忆长征》以红军长征为主线,让学生学会编写路线脚本,但内容过于复杂,40分钟让学生学会难度过大,教学效果不明显。</p> <p>  萍乡市莲花县甘祖昌红军小学朱建建执教的《大话“西游”》以唐僧师徒游览江西各处美景为线索,让学生编写游览路线的脚本,丰富有趣,达到了预期目标,如果多让学生分享效果会更好。</p> 新余市高新区水西逸夫小学欧阳老师执教的《mind+去旅行》通过神奇的动画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围绕mind+机器人去旅行,讲述了给mind+戴口罩的电脑操作和让mind+动起来及重复动起来的脚本编写。 吉安市思源小学王薇老师执教的《抗击疫情,消灭病毒——走进趣味编程》,取材新颖,通过4人小组合作学习,初步认识了Scratch软件的运用。 宜春市实验中学宋晓蓉执教的《走进程序乐园》,以小橘猫为线索,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Scratch软件的操作。 鹰潭市第八小学陈笑笑老师执教的《走进程序乐园》,以消灭病毒为线索,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思考、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Scratch软件的操作。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专家点评</span></p><p><br></p> 赛后,评委老师们对所有选手的课堂进行了深入诚恳的点评。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未来期许</span></p><p><br></p> <p>  教材是引领教学的重要路径,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信息科技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信息冲击学生的眼界,用科技引领学生的未来。</p> <p>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次学习的结束都是下次旅程的开始,我们会以此为起点,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受,去提升,愿所有的努力终有收获,愿我们不惧未来,不负当下,以奋斗的姿态奔跑起来向梦前行。</p>

学生

老师

执教

小学

教学

编程

编写

导入

课堂

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