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p><p> 暨建平县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材、教法基础培训”五小分会场会议活动。</p> <p> 1、知其然,不知所以然。</p><p> 2、学他人长处为自己用,他人短处为警戒。</p><p> 这是敬爱的刘主任在会前的开场白,随后我在知意与深思中结束了一天的学习之旅。</p> <p>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p><p>第一节课</p><p> 第四小学陈志华老师《玲玲的画》第一课时。</p><p> 陈老师的授课让我们初步的了解了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都有哪些任务需要解决。</p><p> 导入新课的过程中陈老师运用学生已知的学习能力先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力。随之释义“玲”字的意思,陈老师运用复习一年级《小青蛙》中“青”字的变化引出形声字;又运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学习“玲”的字形与字意。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拉近了和主人公玲玲的距离,且自然而然的导入本课。</p><p> 课堂上识字方法循序渐进,运用典型的图片与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意与词意,这样不仅理解了字词的本身意思,有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根据词语的情境展开想象,通过朗读体会词语的含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词语内在的含义和丰富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p><p> 初读课文,陈老师听读与阅读教学中,带着问题读,体现了有目的的阅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读有所收,读有所获。</p><p> 1.学生自读,标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p><p> 2.带着问题听录音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p><p> 3.看插图,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利用直观的图画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切入文句的学习。</p><p> 再读课文,学文学词。</p><p> 1.指生读文,理清玲玲的心情变化过程:得意—伤心—满意。</p><p> 2.在学文的过程中理解分析词意。</p><p> (1)处理课文中的“端详”。学生对“端详”比较陌生,陈老师让学生端详一下玲玲的画,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呈现直观的视觉理解,这样学生就对 “端详”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使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了实处。</p><p> (2)引导想象理解“评奖”,玲玲一边端详着自己的画,一边会想什么呢?学生在想象中体会了玲玲得意的心情。并运用夸玲玲的方式再次让学生体会了玲玲得意的心情。为下文引导学生体会玲玲的伤心埋下了伏笔。</p><p> 总结本课内容留疑激趣。陈老师在课堂的最后向同学总结“好事”变“坏事”谁的功劳大?留下疑问激发学生对下节课的学习兴趣。</p><p> 本节课的教学,陈老师运用图片直观引导和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了文本内容,更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p><p><br></p><p> </p> <p>第二节课</p><p> 三家小学王龙梅老师的《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p><p>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词语有了一定都积累,本节课又是第二节课的教学,所以王老师以快节奏的方式复习本课生词,使生不会在一律的慢节奏复习中感觉学习生字词的枯燥。在生字词的指导中,陈老师又改变教学方式,让生自主提出书写困难的生字在进行指导,这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随机性。</p><p>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因此陈老师更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习作知识和技巧,并尝试迁移运用。</p><p> 王老师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中描写的哪些场景让你感受到了快乐?从而整体的了解了课文内容。学生很容易发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快乐情景和蒲公英会变色的事件。</p><p>王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作者的发现过程并提醒学生不同的时间和花瓣不同的变化。</p><p>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师引导学生紧扣文章第三自然段,结合课后思考题第二题,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并借助直观的视频效果和手势的动作让生切身感受金色草地色彩变化与神奇之处。</p><p> 同时王老师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后思考题三题的视频说说向日葵、含羞草的变化,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对学生渗透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在扩展延伸中王老师更是告诫同学们有时发现美的事物不仅可以看、摸、闻、尝,更应该用心体会。</p><p> 课后 作业,王老师说到:不仅要观察更要写一写。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为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又埋下了伏笔。</p> <p>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p><p><br></p><p> 两节精彩的课例后,两位老师用质朴的语言与大家分享了她们所执教的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路,从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讲解中我更体会到了刘主任会前与大家告知的“真”与“实”的教学。</p> <p> 四年二班吟诵展示《孝经》、《诗经.关雎》。</p><p>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p><p> </p> <p>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p><p> 两节课后刘主任首先让大家明确了小学低、中、高年段语文课的三种不同单元的训练重点,随后亲切的向我们讲解了统编教材的年段目标、普通阅读单元、习作单元、阅读策略单元中不同年级间的语文要素的纵向联系。并告诫我们统编版教材更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p><p> 统编教材教学中,要有“大局意识”,注重联系学习,不能看一课备一课,要整体看单元内容,尤其是“交流平台”的内容,是将语文要素的细化分解,梳理的重点内容。</p><p> 刘主任还细致的向我们讲解了 统编教材中两个特殊的单元:阅读单元、习作单元、阅读策略单元。</p><p> 阅读单元要重视理解和体会,体会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方法。</p><p> 习作单元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引导阅读、写作的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自主总结出阅读、写作的方法,并及时扩展学生课外阅读,简单的体现群文阅读课堂。</p><p> 阅读策略单元要分析批注和原文的联系。思考批注是怎么来的?找出方法,并及时找出新句子、新段落、新文章进行细致训练。</p><p><br></p><p><br></p> <p>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p><p>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