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1):圆了大学梦

岳臣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5年3月从部队复员回乡,公社武装部安排我协助搞调研和宣传工作。几年的部队生活实践使我真正意识到,一个人文化素质不高,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不可能充当重要角色,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当年7月,国家招考工农兵大学生的工作又展开了,我抓住了难得的机会,毫不犹豫报名应招。经过五级(生产队、大队、公社、县、地区)推荐选拔,我终于如愿以偿进了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焊接专业学习,这是我通往成功之路迈出的关键一步。</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年大学的学习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前半年是基础理论课,中间两年是专业基础、专业课,最后半年是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p><p><br></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进入基础理论学习阶段,首先是进行初等数理化和英语的补习,再进行高等数理化和英语的学习。我是初中毕业文化程度,虽然在部队经过几年的努力自学,数理化基础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以后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必须尽快抓紧时间补习。半年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只能用加倍的时间“恶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我从一开始即进入高度紧张的状态,没有礼拜天,没有休息日,夜以继日连轴转,每天睡觉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大学的宿舍一个房间6个人4部架子床,其中一部架子床用来堆放个人用品,整个房间的空间较小。为了有效排除干扰,集中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学习,我把学校图书馆作为自习的最佳选择。在自习中遇到了问题,即将其详细地记录下来,回到宿舍后马上请教其他同学。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在补习的半年里,我一次街都未上过,所需日常用品全部委托同室同学代为购买。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战,学习成效显著,基础得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到达了预期的目标。</p><p><br></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学校真是个学习的理想场所,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有问题能得以及时解决。在同宿舍的同学中,同学们大多数基础好又年轻,能者为师,他们中任何一位都可能成为我的老师。他们也是通过各级推荐上的大学,尽管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大家目标一致,团结友爱,互助互学,力争圆满完成学业。作为回报,我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起床,洗漱完毕后,立即跑到食堂排队帮其他几位同学买早饭。我把在部队同志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好作风好传统带到学校,让这个新的集体更加和睦和谐,更加团结奋进。我坚信,只要把当年攻克数理化“三座大山”的冲劲使出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经过两年多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达到了学校的教学标准,主要具备了三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一是华南工学院历来为广东省的重点院校,也是全国重点的工科院校,师资力量强,课程设置全,教学标准高,尽管当年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但从整体上看,其教学质量仍然得以保证。二是焊接教研室主任梅福欣,副主任黄石生均为当时国内的知名教授、焊接专家,他们带领的教师队伍也不含糊,焊接教研室年年硕果累累,经常在国内和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学术空气非常浓厚。三是我们班的同学中有半数以上来自工厂,大多数从事焊接技术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其他院校相比,可谓专业对口,技高一筹。我当年如鱼得水,一开始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充分利用在校的宝贵时间和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争分夺秒,尽可能多学一点,多掌握一点,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进入毕业设计、毕业实习阶段,我们班选择了焊接科研机构和焊接生产企业较为先进且集中的上海。改革开放以前,上海市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六分之一还多,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特殊的贡献。我们首选的目标是上海交通大学,该校焊接技术实验室当时几乎集中了国内先进水平的焊接设备和仪器,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支国内一流的焊接科研队伍。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实际的操作,并且现场随时提出问题,老师随时给予详细的解答,最后还集中听讲座,全面了解国内外焊接科技的发展动态。接着,我们又分别到了与焊接技术密切相关的江南造船厂,上海锅炉厂,上海电焊机厂和东风电焊条厂等企业参观实习。尽管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但是在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得,让我们大开眼界,满载而归。</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对上海有怀有特殊的感情,尤其对上海出版的科技期刊情有独钟。值得一提的是,我于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我在上海出版的《船舶工程》、《造船技术》、《华东电力》、《中小型电机》、《化工装备技术》等刊物发表了20多篇论文,其中有两篇论文被原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编入《2000年度物理化学材料专业博士论文集》。</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让我引以自豪的是,大学毕业后,我迈开了前进的步伐,紧跟发展形势,全力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专业,从而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在邮电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期间,在全国科技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先后被中国知网、维普资讯收录80余篇,部分(1989年以后发表)被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技文献速报》(JICST)、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科学文摘》(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世界检索系统收录。</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是短暂的,然而,这段重要的经历为后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反映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专业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观念发生根本转变和发展方向有了明确定位的更高层面上。这就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即把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