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儿时,我是多么羡慕村里养牛的人家,掀烟叶、收包谷、搂柴草、耕地犁田,它都是好帮手,还有牛性情温顺,力大无穷,任劳任怨,唉,真是说不完的好处。</p><p><br></p><p>因为自己家里没养牛,碰到犁田耙地,都要等别人家的活计忙活得差不多,才好开口。也因为没牛,好多庄稼只能肩挑背扛,好不累人!</p> <p> 大姐八丶九岁那年,生了一场病,父亲带她到外村的卫生院去医治,二、三天还没个音讯,母亲坐不住了,找到小舅,小舅用自行车载着我们一块去了卫生院。羊肠似的小道颠颠簸箕,一路闪出一枝枝山茶花,要是平日,我早嚷嚷着要去摘花了,可那天,我巴不得小舅再把车蹬快点,姐姐到底怎么样了?好心焦啊!</p><p><br></p><p> 终于到了,卫生院病房是一排低矮的瓦房,我马上看到了父亲正在房檐下抽水烟筒,挨父亲并排蹲着的一个男的,个头足足高出父亲一大截。父亲看见我们,又惊讶又高兴,旁边那个男的马上问:“哟,家里人来了?!”又摸摸我的头,问父亲:“是二囡嘛?",父亲点点头,让我称他“大爹”。</p><p><br></p><p>大姐住的病房有二张床,一个跟大姐岁数差不多的小女孩也在这个病房,她的父亲正是我们刚刚碰上的那个中年男人。父亲拿出从家里带来的沙锅,放上米,去卫生院的土灶上煮饭了,这顿饭,就着大爹家的豆豉炒腊肉,腌小野蒜,好香啊。大爹家的姐姐话少,汉话不太流畅(她家是彝族),但会唱好听的小调,父亲与大爹在院中抽烟,聊农事,沒个尽头,山中的风,带来茶花的清香,梦里都带着香味。</p><p><br></p><p><br></p> <p> 后来,每年插秧时节,大爹都要牵着一头壮壮的水牛,带着他的两个姑娘,步行十多里乡路,来帮我家耙田、栽秧。大爹手很巧,从山上砍了火把果树,做了四个陀螺,我家姐妹兄弟四个,都有份,滴溜溜转的陀螺,让小伙伴都很眼热。</p><p><br></p><p> 大年初二,我们村子里的人都喜欢去石林耍耍,父亲约着大爹来家里吃早饭,杀了鸡、炖了排骨、烀了老长菜,炸了花生,哥俩个喝得满脸通红,话越拉越长。午饭稍歇歇,就带我们去石林看摔跤 、斗牛。</p><p><br></p><p>大爹家的两个姐姐,我们姊妹三人,对摔跤、斗牛不感兴趣,之所以欣然前行,是因为去摔场,可以吃一碗酸酸辣辣的凉米线(或卷粉),可以喝杯甜甜的枯子,甚至买对漂亮的发卡。</p> <p> 记得有一次,摔跤场散场天已擦黑,我们的肚子早已闹起了意见,大爹带我们去他的亲戚家吃饭,沒有饭桌,以草席铺地,一大锅饭是米饭与包谷饭搀杂,不过骨头参太好吃啦,我足足吃了两大碗!</p><p><br></p><p>“我们老民族唉,来的都是客,这天咯,女主人不会出门,守着家就是不停地煮饭、热菜,来一拨,吃一拨,那个都不会计较呢!”</p><p><br></p><p> 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铺洒在铂油路面上,有亮亮的波光闪动,我们几个小娃娃脱下鞋子,在马路上跑呀,转呀(那时车很少),觉得月光就是盛满了那个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