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师范毕业,我分配到了自己家门口的村小教书。学校很小,建在两个村子中间的一个小山坡上,走上台阶进了校门,一排老式的平房坐北朝南,前面一个长满小杂草的操场,挨着围墙的是几棵梧桐树。我自己念小学的时候是这般模样,再回来时,也还是这般。</p> <p> 学校有六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的学生不多,三十人左右,学生都是两个村子里的孩子,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当然也不用住校。孩子们很淳朴。我刚去教书第一年,学校里配置了第一台投影机,不是现在你所看到的可以联网的那种,而是下面一个四四方方的台子,旁边竖着一个投影灯,投影还需要我们在透明的塑料片上先写好字的那种。学校大概因为我年纪小,把这台投影机放在了我们班。忘记了第一次用这台投影机上的什么课,却永远记得那天孩子们特别清亮的眼睛,记得他们早早坐在位置上等待上课,记得教室门口挤满了其他班的同学,一脸的惊奇与羡慕。</p> <p> 学校一共7位老师,基本都姓郭,其中有两位郭老师还是我的小学老师。孩子们从来不叫我们“郭老师”,为了区分,都是某某老师这样叫。那时除了毕业班两位老师教以外,其他都是一个班级一个老师,一天6节课,我们不仅仅教语文,数学,什么课都教。学校的学风很好,每个年级在全乡统考中总能名列前茅。那时候从来不用布置读书背书的作业,因为村子里的人睡得早起得也早,于是孩子们也能很早到校早读。就是偶尔迟了的孩子,我想也会如我小时候那般,羞着脸背着书包飞跑着穿过村子,生怕被哪位大伯婶婶喊住问“今天怎么迟了?”。</p> <p> 小学里没有电铃,有一段铁轨挂在走廊里,到点了拿着榔头敲,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下课的孩子们在小小的操场里跑来跑去,梧桐树下藏小石子,土坡下推弹珠,踢纸做的毽子,跳长皮筋绳:“小皮球,上加油,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p><p> 或许不是孩子们,是我们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在跳着,念着。记忆模糊,画面常常重合。</p> <p> 我们下课的日常节目是下军棋。已经退休的郭老师她的棋艺在我们几个里面应该是最好的,常常是我们看到她摆好了棋子,就一拥而上,六对一开战,郭老师这时候总要点着我们说:“你们这些人啊,棋摆好了都过来了!”我们这一方常常为了接下去走哪一步商量最合理的路线,有时候分工明确,有负责下棋的,也有专门放“烟雾弹”来迷惑诱导对方的,导致我们一方赢了,郭老师就一个个点着我们:“一二三四五六,你们只赢了六分之一。”我们则一起哈哈笑着回到自己的办公桌边;如果她赢了,她必定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声道:“赢了!!”大有搓麻将胡大牌的傲然之势,我们依然哈哈笑着走开,然后又坐等她摆好棋子…</p> <p> 应该说我的棋艺是她培养起来的。那会儿在她一个个点名没人应战后,点到了我这个只敢围观不敢实战的新手。一番推脱之后,只能硬着头皮上。下棋多了,我惊奇地发现真的有棋路这东西,走一步可以预测到接下去好多种可能,渐渐地也敢独自担当一面了。</p> <p> 学校的下课时间是多久呢,那要看我们的军棋战况怎样。有一次,一盘棋下得不过瘾,再下一盘两盘,结果一看上课时间只剩15分钟了,赶紧跑去敲钟。当然也有早上课的时候,那必定是我们赢了郭老师后,在她憋着气想翻盘的时候,早有人去敲钟了。现在想起,也是忍不住笑出来。</p> <p> 后来小学兼并了,我们也离开了那里。我在那里待了五年,和小时候上学一样,早上去学校,中午回家吃饭再回校,不同的是,走在一起的不是同学,变成了老师同事。那安静的五年,我没有写过论文,没有赛过课,收获的唯有这棋艺吧。</p><p><br></p> <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那时候想着离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却不曾想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离开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却再也没有人约起下这盘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