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抹印在心里的温暖

新闻从业者于洪涛

<p>乡愁,是一抹印在心里的温暖。</p><p>求学十几年,当兵十几年,返乡十几年,如今,我已赴知天命之约。可乡愁,却始终是一抹心里的温暖……</p><p>我知道,我写不出余光中《乡愁》的小船,邮票与坟墓。我更写不出路遥对《人生》的追问与思索。我只有在平凡的世界里独自挣扎,错愕与徘徊。</p><p>小学和初中,乡愁是娘烙的饼,填饱肚子不想家,满世界疯跑。</p><p>高中大学与参军,乡愁是一张旧自行车驮着村子与县城的希望,更是满眼盼望的一纸探亲审批单和那一声声火车的汽笛声。</p><p>再后来,举家北迁,从云南到河南,在小县城定居,工作。乡愁是父母满脸的皱纹,苍老的容颜和满头的白发,更是他(她)们逐渐佝偻的腰身。</p><p>再再后来,乡愁是年迈父母四季不间断送到城里的一束束捆扎整齐的时令蔬菜,水果,苞米棒和一袋袋雪白的乡下土法加工的面粉和各类我一直奉为口粮的馒头,大饼,菜馍,焦馍和咸菜,辣酱,豆酱,大葱,大蒜。</p><p>现如今,乡愁是我24小时长年不关机,不静音,不震动,随时在待机状态的手机,和一有风吹草动就驱车赶往的小村庄。</p><p>时光的终老几成永恒,现实的乡愁摆在面前,记在心间。</p><p>那个从村子里走出来的少年,如今已奔五。那个少年的父母已七十有余,真的正在老去。</p><p>如果,真有如果,我还愿自己是少年,父母依旧在壮年。可那一切,都只是如果。</p><p>这样写着的时候,窗外,已夜幕四合,华灯初上。依稀,我仿佛,看到了不到三十里,县城西南的那个小村庄,灯若豆米,并不鲜亮。但那里,才真正是我的故乡。</p><p>我在那里出生,我在那里成长。我从那歪歪扭扭的脚印里,一步步,走向远方。</p><p>那里,有乡愁依依,那里,有我的白发爹娘。</p><p>那里,依旧是我的故乡,那一瓣馨香,伴着今夜的月光,亮亮堂堂。</p><p>但愿,我和我的父母和乡亲,心里永远住着一轮太阳。</p><p>这太阳,映着父母慈祥的脸庞,一览无余,万丈光芒。</p><p>月从今夜白,白露为霜。父母,伴着乡愁,永坐高堂。</p><p>用一世情长,孝慰父母,孝慰高堂。</p><p>乡愁,记忆,一世情长!</p><p>(于洪涛,2020年11月13日晚草就)</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