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木盒精装(本人珍藏)</b></p> <p>一.大字降宝。</p><p>1.“大”“观"二字细节特征同大字版;</p><p>2.“宝”字下降,即“宀"一横低于内郭上部边缘,宝字更靠近内郭。</p><p>3.此版存世量最少,四级。</p> <p>二.狭通版。</p><p>1.“大"字较正,一横基本上等长于内郭;撇捺则分别勉强到达“宝”字“宀”的右端和通字的“甬”部左端位置;</p><p>2.观字“艹”一横左端略短于内边缘(几乎齐平);</p><p>3.“通"字狭正,即“之"左部呈上下直势,而其他版的“之”旁呈斜势,因字體狭正,所以“之"的左下更靠近闪郭,“之”和“甬”之间的空隙更小。</p><p>此版北宋铜钱谱定为六级。</p> <p>三.狭俯大阔缘。</p><p>1.字体同狭俯大版;</p><p>2.外缘明显比狭俯大要宽一此。</p><p>此版存世量第二少。很难见到,个人觉得应在五到四级之间。</p> <p>四.大字版。</p><p> 1.“大”字一横较长,左右两端均超出内郭;撇捺舒展,撇一直延至“宝”字“宀”的右端位置,而捺则延伸至“通”字“甬”的左端位置。 </p><p>2.“宝”字字体较长,“宀”一横和内郭上部边缘齐平,这是大字版最显著的特征,在7个版中绝无仅有;“贝”字左足明显大于右足。</p><p>3.“观”字较宽,“艹”一横左端长出内郭。</p><p>注:只要同时抓住“宝”字“宀”一横齐于内郭、“观”字“艹”一横左端长出内郭这两点,就可辨认大字版。</p><p>此版存世量第三少,五级。</p> <p>五.降通版。</p><p>1.“大“字一横基本等长于内郭,一捺较短,和“通"字较远;</p><p>2.“通”字下降,即“乛”部低于内郭上部边缘较远;</p><p>3.“观"字“艹”一横左端基本上和内郭边缘齐平。</p><p>此版与大字版存世量差不多,五级。</p> <p>六,狭俯大</p><p>1.“大"字既俯且狭,即大字一横较短,明显短于内郭,同时俯意最浓。</p><p>2.通字下降。</p><p>3.观字较小,“艹”一横左端明显短于内郭。</p><p>七.俯大版。</p><p>1.大字俯,即一横左低右高,等长于内郭;但一撇略超过内郭而不和“宝"右端位置相交,一捺则延伸至“通”字"甬”的左端位置,显得撇短捺长;</p><p>2."观”字“艹”一横左端基本和内郭边缘齐平。</p><p>这两版存世最多,也是最常见的。都是七级。</p><p><br></p> <p>大观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铸造的年号钱。它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多种版式。</p><p>北宋货币大观通宝,是由徽宗御题钱文。宋代与历朝有所不同,每换一种年号就开炉铸新币,若年号与宝文相重,则更铸非年号钱。终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钱为主,其间也有大钱流通、钱币的轮廓,尺寸都有一定标准。因此宋钱版别极多,历代罕有,钱文除真、草、隶、篆,行外,还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划银勾”瘦金体。</p><p>“风流天子出崇观,铁画银勾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少,任凭顽铁买江山!”诗中传述的便是北宋徽宗传神的瘦金体。徽宗早年继承帝位,崇尚书法绘画艺术,却不善理国。他自己则御书亲题其中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政和重宝,宣和通宝背陕等钱文。御书钱钱文精美,铸造技术高超,为历朝之冠。</p><p>大观通宝折十铸造精良、文字俊美、钱体厚重,历来是泉友最喜爱的钱币之一。关于大观折十的版别,前辈泉友多有论及。虽然在纷繁的宋钱中,大观折十的版别并不复杂有七个大版:</p><p>1.狭俯大,北宋铜钱7级,最常见也是最好认的版,特征为大字俯且狭。</p><p>2.狭俯大宽缘,铜钱谱中未分出这个版来,字体与狭俯大一样,外郭明显要宽。此版数量在7个版中可排到第二少。</p><p>3.俯大,北宋铜钱7级,也是最常见的版,特征为大字俯,但比狭俯大要宽。</p><p>4.狭通,北宋铜钱6级,存世量在7个版中居中,特征为大字较阔,通字昂且较狭。此版直径一般偏小,很多生坑的也才40.5-41mm,用直径是否达到41来判断真伪时要注意,此版是个特例。</p><p>5.降通,北宋铜钱5级,实际存世量感觉和狭通差不多,特征为大字的一捺转折明显,通字降。</p><p>6.大字版,特征是文字较大,“大"字一撇接近宝字盖头,一捺接近通字甬头。此版钱谱五级,七版中第三少。</p><p>7.大字降宝,此版与大字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宝字下降,宝盖头明显低于内廓。在七个版别中,存量最少,价格最高,应属四级!</p><p>北宋徽宗赵佶作为一个皇帝,怠于政治,听信奸佞,他任用蔡京、童贯等奸佞之辈主持朝政。宋徽宗本人信奉道教,大造庙宇,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此外他还大肆搜刮民财,极尽侈靡,最后国库空虚。至金兵南下时,北宋几乎无抵抗之力,他本人也被俘去,并忧死异乡了。</p><p>但在另一方面,在文化、艺术等领域里,徽宗曾做出过重要贡献。在货币文化的创新上,他也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人们常说,书法在运用上有三难:篆刻难,书匾难,制钱文难。此三难中方印、书匾还比较容易,而在圆钱上铸字则要难得多了。但是宋徽宗赵佶却“因难见巧”,在钱币的方寸之间把他自创的“瘦金书”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把书法艺术推上了峰巅。赵佶的书法初学黄庭坚、薛稷和褚遂良,后自成一体,被称为“瘦金体”,铁画银钩劲瘦淡雅,风韵别致,堪称一绝。</p><p>他写的钱文与众不同,一眼就可看出他的手迹,这充分显示出他的书法艺术个性和美感。在钱币制作上,在方孔圆钱上安排四个瘦金体文,加上狭缘而不用阔缘,钱文与细廓的线条配合得非常得体、和谐,而这些钱文瘦直挺拔,体现了徽宗书法的艺术特点,极具艺术欣赏和历史研究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