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篇: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p><p class="ql-block">(下篇:革新交通部北京航务发信台,参加四清与文革运动)</p> <p class="ql-block"> 前言 </p><p class="ql-block">2019年中国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之际,将早期在海军战友网上和2010年在《军旗飘飘》刊登文稿修改《南海舰队我成长的摇篮》,2019年发表在单位《离退休群》。现在原稿补充部队业历和我战友简况相片,合编成这份美编。作为回忆海军初建情景、燃烧的青春、战斗的激情、军旅的岁月、战友的恩情、历史的回顾,供健在同学、战友、家人和有兴朋友参阅</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海军始于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成立以张爱萍为司令员的华东军区海军,人民海军是以陆军为基础,团结原海军人员,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发展壮大起来新的技术军种</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当年华东海军司令员张爱萍上将相片)</p> <p class="ql-block">万山海战: 1950年5月23日集结在珠海県(市)唐家湾的广东省江防部队(南海舰队前身)的炮艇队林文虎副队长和44军131师郭庆隆副团长接到命令,凌晨两时率领步兵登陆舰“桂山号”(抗战胜利美国送中国海军坦克和步兵登陆舰编为中、美、联、合字号登陆舰,该舰属联字编号,未参战同类的“桂海号”、“勇敢号”也属联字号。参战航速4浬 “509号”属合字编号)、炮艇“解放号”(C字号钢质28吨原海关缉私艇)、“先锋号”(原日本海军130吨木质炮艇)、“奋斗号”(木质80吨漁船改装炮艇)等23艘舰艇和民船悄然出航,准备奔袭垃圾尾敌舰錨地,掩护运输船队运送步兵登陆垃圾尾的青州、三角岛。航行中由于各舰船航行速度快慢不一,又没有无线电通信和联络手段,在20海里航程中不仅作战艇队和运兵船互不照应,就是各战艇间也相互失去联系。凌晨四时林文虎指挥的“解放号”,首先到达垃圾尾岛马湾口时,发现湾内的敌舰艇不是估计中的两三艘而是20余艘,其吨位是我 28吨“解放号”炮艇的300倍。由于作战计划已无法临时改变,林文虎当机立断。下达了“冲进去”的命令。于时一艘只有28吨的孤单小炮艇“解放号”,向敌人一个舰队,发起了攻击,这艘小炮艇,在插入敌人的舰群后,巧妙地运用了人民解放军近战、夜战的传统作战法,充分发挥机关炮,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威力,随心所欲地穿插,向敌舰发起了一连串的攻击,打得敌舰连起錨都来不及。战斗中,“解放号”从敌舰的灯光信号中,判断出敌护卫舰“太和号”是旗舰时,艇长梁魁庭指挥全艇齐射该舰。从800米一直打到约100米, 密集近距离炮火“太和号”舱面中弹起火。敌舰队司令齐鸿章当场负伤手臂被打断,群龙失首,敌舰群顿时在一片混乱中自相射击和碰撞起来,正当敌舰群被“解放号”打得晕头转向,纷纷向港外逃窜时。我“桂山号”也赶到马湾口,用猛烈的炮火进行堵截。拂晓来临,当四处溃散的敌舰艇发现使自己惊慌万状的,竟是一艘小炮艇和一艘不大的步兵登陆舰时,便组织力量摆开阵势向“解放号”射击,这时在艇员伤亡过多的情况下,梁魁庭镇定驾驶着炮艇冲出了敌密集的火力网。敌舰群见“解放号”冲出重围后,便以半环形包围势态,集中火力打击“桂山号”。由于寡不敌众“桂山号”舱面中弹起火,舰长池敬梓也英勇牺牲,此时,轮机舱也中弹起火,剩下负伤轮机员溫国华,忍受硝烟的熏烤,坚守在机器旁战位直到牺牲,在这关键时刻,副团长郭庆隆决定抢滩登陆,使“桂山号”终于在垃圾尾的釣庭湾抢滩成功,登陆步兵与国民党守军、海军陆战队,进行肉搏战。全部(除三、四人外)壮烈牺牲。与此同时,“先锋号”、“奋斗号”在与敌方一番交战后,迅速驰援运兵船队掩护步兵在青州、三角岛登陆。其后,我后续部队挥师直下,解放了垃圾尾岛。垃圾尾这场海战,不仅让国民党第三舰队遭到沉重打击。而且为整个万山群岛战役昀胜利开辟了道路,立下了赫赫战功。毛主席得知人民海军创下了小艇打大舰的光辉战绩后,专门发出嘉奖电令:“这是人民海军首次英勇战例,应予学习和表扬”。五十年代每当我去垃圾尾守备团和观通站维修通导设备时,每当看见在马湾口抢滩登陆搁浅桂山号步兵登陆舰桅杆,就怀念在哪壮烈牲牺战友,为了纪念“桂山号”英烈,54年珠海县就将垃圾尾岛更名为“桂山岛”,我们习惯仍然叫它垃圾尾。</p><p class="ql-block">(下图是航拍垃圾尾,标示各部位名称)</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参加万山海战黄示权同志送我相片,已失联)</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参加万山海战莫福階同志送给我相片,已失联)</p> <p class="ql-block">陈少友1950年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分到广州黄埔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南海军分校学习,51年10月谭健強、陈少友、李鸿广和吴乾藩调去汉口中南军区无线电班学习电子技术。52年9月结业回广州石榴岗中南海军政治部报到。52年9月南京联合海军等学校约5000名抗美援朝参加军校学生结业,分配到各个海军部队,同年10月我和南京海军联合学校各分校、青岛海军炮校和黄埔教导大队部份学员,来到民族英雄林则徐抗英焚烧鸦片东莞县太平镇(虎门)。分配到海军万虎水警区。学习航海、轮机、枪炮、信号和报务学员,大部份上了舰船,分到机关通信科是南京联合海军学校′安庆三分校学员,通信科长吴金涛海军少校。学信号专业励崇仁留在科里分管沙角基地信号台和舰船信号员业务,学报务黄念忠在科里管通信业务,沈忠达、滕子明(后调川岛巡防区)、郭爱慈(女)、黄雪如(女)和周淑兰(女)等分配在收信合,天津吴石荪在科里管观通站业务。机务室是由谢波等兩位广东老同志负责无线和有线设备维修,黄埔教导大队无线机务班潘子光、黄国才、罗贤英和青岛炮校学有线万心奇、季汉昌、颜吾福、周绍文等分到机务室。学习油机李显培分到发信台,李文在沙角基地发电机房。学习其它业务杨昭海、李保宜(女)分到政治部,马仁声(女)分到司直机关。梁仕秀分到魚雷快艇大队。炮队黄邓家分到军械科。分到一支队麦兆祥后去大连海校培训分到训练科分管航海仪器、罗经校差</p><p class="ql-block">(下图是陈少友穿工作服相片)</p> <p class="ql-block">海军万虎水警区是由1950年解放万山群岛,人民海军首次参加的海战,夜袭垃圾尾,重创敌第三舰队立下战功的解放号、奋斗号、先锋号、劳动号、前进号、C字号、突击号等舰艇组成的41巡逻艇大队(大队长孔照年及41舰艇大队后调汕头巡防区参加八六海战,香港回归成为驻港海军。孔照年曾一度任海军副司令员,后调武汉《海军机械学院》院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后勤运输船中队、虎门要塞内伶仃岛130岸炮团、新湾鱼雷快艇部队、部署在万山群岛 、高栏列岛 、三灶岛 、上川岛高山上观(雷达)通(电台)站部队、守岛部队 、沙角直属炮兵营包括沙角岸炮连,大虎岸炮连,威远岸炮连(现在威远和大虎山顶已建成虎门大虎,桥下虎门水道能通过万吨巨轮,可洎停在莲花山锚地,亦可直驶入黄埔港码头)海军医院和后组建川岛巡防区组成。担付从虎门水道 、伶仃洋 、珠江口万山群岛至上 、下川岛等广大海区。负责剿灭海匪 、护航 、护渔 、海情 和空情报告。</p><p class="ql-block">海军万虎水警区司令员系1950年南京军事学院毕业齐勇海军少将,他平易近人,爱好文体活动,司直机关在太平镇时,他与政治部主任和大家一起打篮球,万虎篮球队经常外出参加比赛,还在太平镇,召开首届运动会,54年机关迁到沙角基地,节假日齐司令员与夫人王培德(司直协理员)大姐组织舞会与官兵同乐,56年万虎水警区更名为万虎要塞区后,齐司令员升任南海舰队副司令员,64年调京住在红霞公寓,组建国家海洋局,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万虎水警区司令员齐勇海军少将相片)</p> <p class="ql-block">罗贤英50年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分到黄埔华南海军分校学习无线电机务,52年结业分配到海军万虎水警区通信科,负责建设沙角基地新发信台,53年荣立三等功……曾任万虎要塞区通信修理所长……后转业中山市任邮电局副局长</p><p class="ql-block">(下图是罗贤英战友相片)</p> <p class="ql-block">潘子光50年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分到黄埔华南海军分校学习无线电机务,52年结业分配到万虎水警区通信科机务室,无线机务员、无线技师,60年转业到东莞县交电公司,已失联</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潘子光战友相片)</p> <p class="ql-block">李显培50年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分到黄埔华南海军分校学习油机专业,52年结业后分配万虎水警区通信科 临设发信台,负责备用发电机维护工作,55年后转业到广州工作,已失联联</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李显培战友送我结婚相片)</p> <p class="ql-block">麦兆祥50年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分配到黄埔华南海军分校的汕尾水产学校、商船学校麦兆祥等学生,分去第一舰队。麦兆祥后去大连海军学校培训,52年调到万虎水警区训练科,负责舰船航海仪器和罗经校差工作。60年转业到广州科研单位。为支援农业工作下放去县供销部门工作。61年他出差北京就带十斤白糖给我们补充热量。已退休住在广州</p><p class="ql-block">(下图是麦兆祥战友相片)</p> <p class="ql-block">黄邓家(离休干部)49年参加革命,分到黄埔炮队学习枪炮业务,52年结业,分配到万虎水警区军械科负责火炮维修业务,出差湛江专程去赤坎探望我母亲。61年调入广州军区,曾带领一个维修营,支援越南抗美战爭、回国后担任柳州驻厂军代表,后转业任顺德审计局长……。已病逝。</p><p class="ql-block">(下图是黄邓家战友送我相片)</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机务室有线电张技师54年转业时送给我相片,已失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励崇仁是50年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分到南京海军联合海校安庆三分校学信号专业。52年结业分配在万虎水警区通科。分管沙角基地信号台和舰船信号员业务(当时灯光、旗语信号都是用英文收发的),60年转业到广州仪器公司工作,成为战友到广州相聚时联络人,78年他出差北京,曾邀我看望41巡逻艇大队长,已升任海军副司令员孔照年同志。励崇仁战友2007年于广州病逝</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励崇仁战友相片)</p> <p class="ql-block">万心奇50年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分到青岛炮校学习有线电机务,52年结业分配到万虎水警区通信科机务室,曾任修理排(修理所前身)长,后调通信科做参谋工作,56年带领有线、无线和油机技术人员前往各个观通站检测电子和油机设备定级工作,60年调北京海军通信研究所……后併入六机部扬州研究单位至退休</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万心奇战友在北京与赵莲珍同志结婚时送我相片)</p> <p class="ql-block">天津吴石荪52年分配到万虎水警区通信科负责设立在海岛高山上各观通站业务,曾到北京测绘学院培训,后转业到交通部上海海运局工作,已失联 </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吴石荪战友相片)</p> <p class="ql-block">季汉昌50年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分到青岛海军炮校学习有线电机务,52年结业分配到万虎水警区通信科机务室,负责海底通信电缆业务,由于爱好篮球,经常参加比赛,后调舰队球队,舰队搬到湛江后曾任通信营参谋长,文革受到迫害,被复员分配到无锡船厂工作,我出差无锡时曾到其家探望过他。</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季汉昌战友送我相片)</p> <p class="ql-block">周绍文50年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分到青岛海军炮校学习有线电机务,52年结业分配到万虎水警区通信科机务室,53年调伶仃岛130岸炮团任有线机务员、有线技师,后转业已失联。</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周绍文战友送我相片)</p> <p class="ql-block">海军万虎水警区,1953年在太平镇举办首届运动会照片,万虎篮球队经常外出参加比赛。</p> <p class="ql-block">万虎水警区1953年首届运动会入场式照片</p> <p class="ql-block">1953年万虎水警区在太平镇举办首届运动会的蓝球比赛照片</p> <p class="ql-block">太平镇海军万虎水警区机关没有自已军营,都是分散租住老百姓房子,每天通信科几个号兵跑到山坡按时吹号,号声也影响镇上居民生活。所以就建了一套有线广播网,定向高音喇叭拉到相对集中院子、住房和海军码头,这样号兵不用到山坡上吹号,每天按时在机房对着扩音器话简吹号即可,由于号兵对机器操作不当,音量开得过大,极易烧坏高音喇叭,以前都是拿到广州无线电行修理费时费钱,领导问我自己修可否,我拆开后见高音喇叭的音圈烧毁,漆包线全散开之故,音圈是放在高磁钢3mm隙缝中,烧毁音圈无法恢复,而且磁场极易吸上铁屑。我讲:死马当活马医吧,我就请木工师父加工直径比磁钢内径小2mm木芯,然后再用白纸绕到直径大于磁钢直径多1mm时,再用牛皮纸绕上两圈,涂上用洒精溶化士的漆片胶,用同号漆包线,绕上音圈宽度和层数。再涂上士的漆片胶干后,抽掉木芯白纸条,音圈制作成功,再用漆片胶粘回声鼓片装入磁隙修复成功,试机音质和音量都符合要求,自此,烧毁喇叭就不送广州修理了。后来唱片厂灌各种号音唱片送给军队,小号兵就送去黄埔基地《舰艇长培训班》学习去了。虎门海军医院高频电疗机坏了,也请我去修复,陈副司令员到哪都让警卫员带着他那部中短波收音机,他用于收听港台信息,以便了解敌情之用,故障了也由我去维修。由于海军特点是分散、点多、面广、线长,为了解决部队收听国内新闻事宜,1952年上级开始给连建制部队单位配备干电池超外差收音机,使用人员易将B电池误接,烧毁很多电子管,尽管电池厂将组合电池插座进行改进,仍然经常发生烧毁电子(花生)管事故,大量消耗来之不易电子管,自朝鲜战争爆发后,电信器材遭“禁运”,电子管供应成为一大难题,必须从技术上解决这个难题。1953年为了杜绝此类人为操作不当事故,经设计和反复试验研制出价格极为低廉的《高压电池短路限流器》交电池厂生产供中南海军部队使用,同年底谭育林主任叫我写研制情况上报为我请功。54年彭德怀任国防部长将三、二、一等功和特等功奖励制度,对应改为队前、会议表扬、通令嘉奖和军旗前照相奖励;英模代表会议改为先进工作者、积极分子代表会议。(59年林彪任国防部长后,又改回三、二、一等功和特等功)所以1954年我受到舰队政治部宣传部专函表扬奖励。</p> <p class="ql-block">中英伶仃洋海战:1953年9月9日中南海军第一舰队张羽副司令员带着黄埔军校《训练团》“舰艇长班”实习学员,从黄埔基地乘坐400吨舷号3-141 “勇敢号”(系1949年从澳门起义的原民国政府 “联荣号”是 “桂山号”、“桂海号”姐妹舰) 军舰 ,当日下午约三点在内伶仃岛西南海面实习航行之际,从望远镜中发现远处一艘航速15节约100吨炮艇,艇首设有一门带装甲防盾40亳米机关炮其后部装有20亳米机关炮驻港英国皇家海军炮艇,越过分界线进入我国领水向着我“勇敢号”舰挑衅而来,试图靠近拍摄照片。在这一带,英军炮艇和飞机常开到我们巡航舰艇周围高速行驶和侦察拍照, 曾把我水警区41大队舷号3-531 “先锋号”正面 、侧面相片在港报刊登。我舰队官兵对这样犯界挑衅英舰非常气愤, 总想择机教训他们 。见此,领导当即下令:“要英艇停车检查” 。“勇敢号”立即悬挂国际L字信号旗,“请你舰停车接受检查”。英艇傲慢成性不予理会,仍高速在我水域航行,还用高分辨大号望远鏡拍照并脫去炮衣、站炮位挑衅,领导下笫二道命令:“开炮警告”。我舰用25亳米机关炮在该艇上方打出三发警告炮弹 。英艇长才感到事情不妙,但仍不停车 。而且调转船头加快速度,采取反炮火的之字型运动,向港英大屿岛方向逃跑,英艇长认为只要开到港英水域就没事了。此时,舰上两门76.2亳米主炮一直跟描该艇,只要接到命令就开炮。领导要我们在海图上核实英艇仍在我水域后,就下达第三道命令:“打”。两门主炮一齐开火一颗颗炮弹直飞该艇,几分钟之内有炮弹命中该艇。英艇再也不能动了,漂浮在伶仃洋海面上。紧接着英军派出了一艘巡逻艇将受伤的英军炮艇拖走。还派出一艘驱逐舰和两架军机前来试图报复。舰上领导就命令内伶仃岛130亳米岸炮团进入战备状态。当两架英机飞临我舰上空时舰上和岛上所有防空武器一齐开炮,迫使英机无法低空向我舰攻击,只能无奈地在高空绕了几圈就飞回香港了,我舰也不追击,安全返回黄埔基地。当年我去东山广州军区政治部,新闻科梅幼先科长拿出香港报纸给我看,报纸说香港至澳门夜间定期班轮被我先锋号拦截劫持两各乘客。科长问我怎么回事,我听先锋号同志讲:当日下午石榴岗司令部带着两个穿便衣干部,乘坐Y字号扫雷舰从黄埔出发,并通知我区先锋号务必在下午20点前到达垃圾尾海面,此时,见港澳夜间班轮从大屿山水面驶来,Y字号通知先锋号尾随并发信号要其停车检查,该轮不理会,先锋号朝天发射三炮警告,班轮才停车,我们上去六人,二人控制驾驶台,二人控制轮机舱,二人到客舱拿着编号带走两名乘客下船,然后将他们交给Y字号扫雷舰。后听说是上面指令要抓的国民党特务,其中一名是线人。</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参加万山海战,万虎水警区41巡逻艇大队先锋号相片)</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革命战争仍在进行,49年10月厦、金战役,50年海南、万山战役至53年抗美援朝战争,此期间入伍的都是以革命为职业的志愿兵,实行供给制、月领2万元旧币(新币2元)津贴费,过着军事共产主义生活的革命军人。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司令部设在沈阳,前指在朝鲜。毛主席讲:朝鲜战场成为我军练兵场,最早过江是陆军,每次战役后,前方部队回国休整,国内部队调防参战,海军少量高炮部队也过江参战,海军鱼雷快艇部队也准备装在火车上过江参战,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后,国内实行笫一个五年计划,鱼雷快艇部队就参加一艘远洋船就是一座工厂的护航任务。志愿军老兵分期分批撤出朝鲜,换防入伍义务兵援助朝鲜恢复建设工作。1953年 12月国内革命战争和剿匪任务己完成,中国革命战爭划上句号 。人民解放军将实行军衔制和义务兵役制,军官成为领薪金制职业军人 。为了表彰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和朝鲜战爭中功勋,1954年 2月由中国人民政协常委会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决定组织”全国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分赴各军、兵种,各地进行慰问人民子弟兵话动,并向每位官兵颁赠一个纪念章、一本慰问手册、一张毛泽东主席相片、一张朱德总司令相片、一支金笔和一个搪瓷口杯。 </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仍然存的纪念章) </p> <p class="ql-block">我至今仍存的慰问手册</p> <p class="ql-block">我至今仍存的毛泽东主席相片</p> <p class="ql-block">我至今仍存的朱德总司令相片</p> <p class="ql-block">我至今仍存的 搪瓷口杯。</p> <p class="ql-block">刻上我名字的金笔,经过搬家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1954年万虎水警区机关搬到沙角基地,罗贤英负责建设新的发信台,潘子光、黄国才负责船台和部队电台维修工作,我负责新建收信台、沙角基地有线广播网设备搬迁和维修外(广播台机房由三分校结业报务员郭爱慈管并兼广播员),因潘、黄两人晕船,我还得上船维修船台设备。此时,周绍文等已调内伶仃岸炮团,学习有线机务的只留下万心奇、季汉昌和颜吾福,有线机务还有一位解放战争参军王英福,季汉昌因篮球打得好经常参加业余球队还参加南海舰队代表队外出比赛,日常主要负责打捞日本侵华战争布放海底通信电缆和布设海底通信电缆工作。修里室更名为修理排后万心奇为排长,55年又增加从第五海校分配来王德莘和缪治家两位新同志。当年夏季部队执行护航备战任务,一艘远洋船运来一座工厂,我“先锋号”开赴海南岛榆林港待命,迎接来华远洋船,安全护送到珠江口,为便于舰船联络还派信号员登上远洋船。沿航线的岛屿观通站 、岸炮 、卫护艇和鱼雷快艇都进入备战状态,保障船岸电台设备工作正常,是无线电维修人员主要任务,我昼夜值班分工负责司令部收信台、船台和下属电台维修工作, 此时南山海岸炮兵营与司令部无线电通信中断,梁参谋长命令去人修复,我立刻带上工具备件出发,当时太平到宝安县(深圳市)公路桥梁被洪水冲坏汽车停驶,交通艇又不在码头,只好找到一位搭客单车师傅,坐二等车去宝安南头,由于任务繁重我已两天没睡觉了,坐在单车后坐架上就打起瞌睡来了,单车师傅就不断地叫醒我“同志!同志!别睡了,坐稳呀”。到了南山炮营检查电台,是发射机失谐导致功放管廉栅极电流过大,烧断了一个降压电阻,当地无市电我就用紫铜作了个烙铁头,用洒精灯和煤油加热火烙铁,更换降压电阻,发信机工作正常,恢复通信,饭都不吃睡了十几个小时才醒来,梁参谋长以为我病了准备派交通艇接我回去 。完成护航任务的“先锋号”回到沙角码头后,海军南京联校四分校学习驾驶航海班何班长, 还送给我一些从海南带回 珊瑚。何班长后调到北京海军司令部作战处,59年我去北京海军大院探望叶玉楠战友时偶遇何班长,现已失联</p><p class="ql-block">(下图是54年我和战友在沙角基地海军码头林则徐纪念碑前合照)</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王英福战友,东北人解放战争入伍,有线电技师,60年转业回东北负责当地有线广播站工作。六十年代曾给我来信要我帮他购置一些电子管等维修器材,已失联。</p><p class="ql-block">(下图是王英福战友送我相片)</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王英福战友,送给我他俩结婚相片)</p> <p class="ql-block">王德莘战友安徽人,55年分到万虎水警区,无线机务员,据说因家庭出身原因,56年就转业到交通部广州海运局电信保养场,后调到湛江储运公司,64年我出差湛江与他相聚得知他已改行</p><p class="ql-block">(下图是王德莘战友送我相片)</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谬治家战友,江苏无锡人,55年分到万虎水警区无线电机务员,58年上调学习导弹,64年转业回无锡电线厂,每次出差北京都来探望我们,我出差无锡时也去其家探望过他,</p><p class="ql-block">(下图是谬治家战友送我相片)</p> <p class="ql-block">1955年3月领导派我去黄埔基地,中南海军第四届手风琴训练班学习手风琴,授课老师都是文工团派去的。1955年4月底舰队调我和海校同学黄埔训练团无线机务教员林乔南,去上海水电路东海舰队情报部门学习新业务,后因要求来的是无线报务员,5月调回原单位,齐勇司令员和王培德(齐勇夫人)大姐见到就说:“小陈不是调你去上海学习了吗?” 我说明原因后,司令员说:“有机会再送你去学习”。</p><p class="ql-block">同年夏天台风刚过我随国产护卫艇中队岀航,前往川岛海域巡逻,海上只有四、五级风白头浪但浪涌很大,突然感到航速慢下来,中队长凭经验认为车叶卷上渔网,就命轮机班长停车,我不怕浪,我怕涌,停车后浪涌无规则,就感觉难受,航海班长和炊事班长晕船呕吐。连黄胆水都吐出来了,他们俩都说:“不是为了保卫祖国海疆,我才不当这个海军呢”。轮机班长带人潜水将两车叶渔网割除后,艇速就正常了,此时,接到通知观通站已安装的美国多晶合成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故障,命我去检测,中队两艘护卫艇就返航回川岛锚地,我上岛检查属操作不当原因,告知正确操作,我就回沙角基地。正赶上进行海上实兵打靶演习,沙角基地司令部50门有线总机遭雷击, 号牌继电器全部损坏,通信中断,手工绕线圈难以在限期内修复,就将小电钻改装成专用电动绕线机,提高工效二十多倍,提前完成抢修任务,由于维护好岸基、舰艇设备处于良状态,保障通信畅通,特别是提前修复有线总机号牌继电器,我受到司令部通令嘉奖奖励。</p><p class="ql-block">当年渔民送来一个在万山群岛外海面捞到的国外小型浮标,拆开检查浮筒内是一个带干电池的水密超高频发射机,浮标底部是一个用20多米长绝缘双股多芯导线连接的传感器,传感器为一个环形合金跌芯用导线绕的线圈,可能是用来探测水下移动金属物体或音响的,由于没有仪器测试,只能分析该小型浮标是用飞机空投到海面后,天线自动弹出水面接通电源,底部传感器落入水中发射机开始工作,将水下传感器收集到数据发射出去,飞机上接收机就接收数据信息,估计该小型浮标是用来探测我国水下潜艇航行情况的并将分析情况向上级报告。′</p><p class="ql-block">南海舰队五十年代未才在榆林港筹建潜艇部队,建设与潜艇通信长波电台</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参加手风琴训练班参观广州农讲所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5年底领导派我去湛江基地,参加舰队主办,由通信处器材科高波科长(42年入党离休师级干部,长期从事、主管无线电通信技术和设备维护工作,亲自在海校任教为初建的南海舰队,培训一大批能独挡一面无线电技师。100岁高龄老科长的一生,为抗日战争胜利、为民族解放、人民海军建设、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的集训班,学习通信装备技术定级标准和测试方法。学习班结业后回赤坎探亲。</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与母亲大哥合照相片)</p> <p class="ql-block">1955年国产的护卫艇木质鱼雷快艇开始装备部队,罗贤英前往船厂参加试航。木结构的“奋斗号”、“先锋号和“解放号”等炮艇分批退役。英雄的“解放号”、“先锋号”和“奋斗号”炮艇原形或复制品,分别在北京、青岛和黃埔等军事博物舘展出。</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木结构先锋号照片)</p> <p class="ql-block">1956年沙角万虎水警区机关和直属单位搬家到珠海县(市)唐家湾与前进指挥所合并,更名为海军万虎要塞区。(沙角基地成为水兵训练团,五十多年来从哪里培养出八六海战战斗英雄麦贤德和16名海军少将,这是后话)此时,万心奇调通信科任参谋,季汉昌调舰队通信处,58年缪治家去东北学习导弹技术,王德莘已转业到交通部华南(广州)海运局电信保养场,罗贤英任修理所所长。从发信台油机班调来厉长春、王生祥两位班长负责油机维修,当时修理所与发信台相邻。有一天我正在工作台,擦我的五四手枪,南海舰队司令员赵启民海军中将(后任海军副司令员,1967年交通部军管会主任),突然到了工作室,看见工作台上摆了不少工具、仪表、零件和我从手枪拆卸下来的零件,司令员赵启民海军中将和蔼地对我说:小同志擦枪卸下来的零件不要与其它工具、零件摆放在一起,接着又问单位有多少人,那个学校来的, 工作生活有什么问题没有, 我一一作了回答,最后叫我代问大家好。</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当年南海舰队司令员赵啟民海军中将相片)</p> <p class="ql-block">修理所搬到前环不久,那天我从司令部开完会回来,油机班老班长厉长春对我说:刚才海军苏振华政委来前环游泳, 在修理所更衣时问他:你是这里的领导?厉说:不是,领导开会去了,我是个兵。你不是穿干部服吗?怎么是个兵?厉说:我是个47 年参军的兵。</p><p class="ql-block">为了提高从陆军来到海军老同志文化水平,机关、部队都配备文化教员给老同志上文化课,我们部队授衔时个别文化低、能力弱老同志还没有授上军衔,后来上级要调厉班长去某单位任指导员,他认为文化低不胜任,要求转业回内蒙一个新华书店任党支部书</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海军政委苏振华上将相片)</p> <p class="ql-block">1956年上级号召向科学进军,修理所人人制订自学计划,开展一专多能活动,进行技术交流,积极工作努力学习,蔚然成风。这时训练团分来一批新兵,我给他们上数学课、教电子技术、电路分析、故障判断,传授经验,培养接班人。后来索文锦成为所长,郑志永等考上海军学校学习,他们曾先后到北京探望过我。1956年因工作和训练成绩优秀,被选出海军万虎要塞区第一届先进工作者暨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并获得物质奖励,</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与会获奖相片</p> <p class="ql-block">1956年为了完成舰队下达的技术定级任务,由通信参谋万心奇带队,有线、无线、油机维护人员参加的检查组,背着仪表工具,从唐家湾出发、下海岛、登高山, 为舰艇部队和雷达观通站装备进行维护检查、测试定级并建立《机历簿》,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便提前完成任务受到司令部会议表扬奖励。</p><p class="ql-block">下图是途经江门市时在相馆照的相片</p> <p class="ql-block">1956年我们在唐家湾公园过团组织生活照片。</p><p class="ql-block">(胸前背手风琴系陈少友)</p> <p class="ql-block">1956年我们在唐家湾公园过团组织生活照片。</p><p class="ql-block">(胸前背手风琴系陈少友)</p> <p class="ql-block">1956年在唐家湾公园,过完团组织生活会列队离开公园相片</p> <p class="ql-block">1956年假日我们几位战友,穿便衣去翠享村参观孙中山先生故居留影,左起黄邓家、麦兆祥、关強、罗贤英、陈少友</p> <p class="ql-block">1956年假日我们几位战友,穿便衣去翠享村参观孙中山先生故居留影,前排左起舰司通信处张健雄、关強,后排左起罗贤英、陈少友、麦兆祥</p> <p class="ql-block">1956年假日我们几位战友,穿便衣去翠享村参观孙中山先生故居留影,左起黄邓家、关強、陈少友、罗贤英、张健雄</p> <p class="ql-block">1956年假日我们几位战友,穿便衣去翠享村参观孙中山先生故居留影,左起罗贤英、黄邓家、麦兆祥、关強、陈少友</p> <p class="ql-block">1957年被选出席海军万虎要塞区笫二届先进工作者暨积极分子大会代表,并荣获中国人民海军司令部颁发《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1957年为了培养高级技术军官,通信兵部下发通信学院学习课程,帮助在职干部自学。儿时青梅竹马,51年第三批参加军干校,53年毕业于西安解放军第一通校,集体转业到北京电报局的冼燕玲,按照课程在北京买了十多本大学教科书寄给我,开始自学微分学和积分学,</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冼燕玲56年送给我相片)</p> <p class="ql-block">1957年12月舰队批准罗贤英所长和我去广州军区参加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电子工程系六年制入学统考,二次体检发现肺部有阴影,系领导劝我留下,因军校学习生活紧张我要求回部队,1958 年首长就批准我去广州东山等地海军疗养院疗养</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在凤凰岗海军医院复查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又批准我参加北京工业学院雷达专业一年级函授班学习,同年恢复立功制度后,修理所荣立集体三等功。当时部队拟建长波电台,因交通部向海军要通信技术干部, 同年底领导要我去交通部报到,离队时全所同志来相送, 目送我乘坐军车走远了,才依依不舍的散开,战友恩情永远怀念。</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58年春陈少友在广州南海舰队时相片</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59年12月通信修理所部份战友欢送我离队前,在唐家湾海边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59年12月通信修理所部份战友欢送我离队前,在唐家湾通信修理所院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1960年海军叶玉楠战友,换装穿着灰色上军衣与冼燕玲、陈少友在天安门合影。文革中期我下放交通部河南郾城五七干校受到516审查期间,叶玉楠战友被复原从北京到兰州其夫人单位工作</p> <p class="ql-block">1960年海军万虎要塞,分为广州军区直属万山要塞区和南海舰队直属海军川岛巡防区、我的战友黄国才、滕子明等人跟着贺副司令去川岛巡防区,潘子光、麦兆祥等人转业,还有的去海校学习,学枪炮黄邓家和通信人员黄念忠、罗贤英、索文锦等人留万山要塞区。60年1月黄邓家、麦兆祥、罗贤英最后着海军服合影相片,送给我留念</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穿水兵服郑志永战友,58年考上青岛海军学校,60年寄给我相片)</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穿上海军学员服郑志永战友,60年寄给相片)</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考上海军预校两位战友,60年在京与我在天安门合影)</p> <p class="ql-block">索文锦战友河南人,56年从训练团分配到修理所四位新战友,由我教他们中学数学、电子技术,收发设备电路图。从绕变压教到维修经验,我们离开修理所后,他当了所长。64年他到北京出差探望我并在天安门合影,68年我出差唐家湾他开车到下栅边防站接我回部队,顺道探望罗贤英夫人黄乃仁及其长女蔓红。并与分配刭修理所大学生见面,将我当年设计使用绕线机拿出来告知其下属,介绍我身份。</p><p class="ql-block">(下图是索文锦送给我他的结婚相片)</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谬治家战友,送给我他俩结婚相片)</p> <p class="ql-block">1964年11月索文锦战友出差北京,我抱着长女小明与文锦同志在天安门合影</p> <p class="ql-block">1964年黄邓家刭北京学习,我们在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8年5月我术后,黄邓家援越抗美回国,出差北京,两位战友在天安门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0年我从湛江出差,专程经广西柳州去探望首席军代表黄邓家战友,在柳公祠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2007年吴石荪战友,到京看望我时,在金台路延静西里交通部宿舍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2017年罗贤英战友携外孙到京旅游时,我前往他所住酒店时合影,左起罗贤英、陈少友</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2019年4月我去中山市探望老战友罗贤英及夫人黄乃仁同志合影左起黄乃仁、陈少友、罗贤英</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2019年4月我在广州与麦兆祥战友合影,左起陈少友、麦兆祥</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冼燕玲前往广州养老院,探望51年7月在广州笫三批参加军干校,毕业于西安笫一通校候佩云战友时合照</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我们在两个女儿陪同下,回广州西关,探望姚秋荣大哥夫人蒋秀容大嫂及其儿子姚汉贤时在家中合照,前排左起陈少友、蒋秀容大嫂、冼燕玲后排左起陈明、姚汊贤侄子、陈红</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我们去广州探亲访友时,湛江外甥夫妇及其在深圳女儿来广州看望我们时合影。前排左起林亚苏、陈少友、冼燕玲、莫秀兰,后排左起陈明、陈红、林洁</p> <p class="ql-block">陈少友1959年12月从广州南海舰队无线电技师现役军官,转业到北京交通部海河总局电信处任技术员兼北京航务发信台台长。被编入预备役海军技术军官</p><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58年春在广州南海舰队时相片)</p> <p class="ql-block">陈少友1935年9月出生于广州湾(湛江市)1950年10月于湛江市一中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就读于广州市黄埔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南海军分校,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交通部注册机电监理工程师。中国通信、航海、造船学会会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委员会委员兼通信学组副组长。1992年享受国务逐月发放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会堂专家委员会专家、交通部海事、通信和救捞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船舶检验局技术委员会通信导航分委会委员、交通部航海教育研究会理事、交通部北京航务发信台台长、交通部通信组技术组长、交通部331卫星通信工程办负责人、交通部通信导航局支部委员、技术处负责人、北京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首任站长兼地面站支部书记。60年将《北京航务发信台》革新成为无人值班由收信台遥控发信台,圆满完成北京首次与前往印尼接侨《光华轮》远洋船通信任务,受到交通部团委通报表扬。75年力主卫星通信代替短波船岸人工电报通信。78年以部331卫星通信工程办和中远总公司通信导航处与美国COMSAT在北京新侨饭店举办航海卫星(国际海事卫星前身)通信技术交流会,得悉美国在日本建设印度洋和太平洋卫星两座网络协调站。79年得知国家331工程通信卫星83年才能发射,且无覆盖三大洋的计划,作为交通部331卫星通信工程办负责人,就建议用交通部通信导航局对外《北京船船通信导航公司》名义参加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为建设北京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作准备。83年起曾六次参加中国代表团,前往日内瓦和伦敦,出席国际电联(ITU)、国际海事组组(IMO)和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会议,编写提交预案维护国家权益。85年采用数字技术负责建设亚洲第一座518Khz航行警告(NAVTEX)台链,结柬人工抄报历史,在对外谈判中挣回144万外汇人民币,受到基层单位好评,获得部、局瓴导书面表扬。86年研究规划设计《中国实施GMDSS总体方案论证建议报告》作为各单位实施GMDSS指导性文件并获得中国航海学颁发技术咨询奖金。88年组织交通部召开GMDSS船岸电台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会议,结束船岸电台培训人工电报历史,开创GMDSS人才培训新纪元。89年在工程关键时刻出任《北京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第一任站长,负责建设和组建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1991年6月3日地面站建成开通投产,会议由林祖乙副部长主持,国家副主席王震剪彩并与航行在太平洋上《乐平岭》远洋船长通话。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和历届离休部长出席开通典礼,分别与航行远洋船通话,中国海上通信一举跨入世界先进行列。1996年1月在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副总工师岗位退休。同年被电子部研究院开发部聘为教授兼科林公司副总经理,采用海事卫星、GPS和电子地图进行技术集成,成功研发出移动车辆和船舶导航定位系统。曾任北京、安徽和河北省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总监理工程师,2011年回家安 度晚年。详阅上篇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附录</p><p class="ql-block">(下图是陈少友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木协会、中国科技会堂专家委员会专家时相片)</p> <p class="ql-block"> 《证书》</p><p class="ql-block">陈少友同志:为了表彰您为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从九二年十月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二年十月一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