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路繁花盛开</p><p> 作者:戴晓萌</p><p> 突如其来的一束光照亮了我黑暗的人生,从此我变得越发的自信,我必定会追随这束光,向着一路繁花盛开走去。</p><p>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中学生活在我眼中早已变得枯燥乏味,偶尔举行的几次活动,我也从不参与,或是因为不够勇敢,也或是因为不够自信,因为种种原因我错过多次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但是这一次,我也不再胆小,懦弱。</p><p>“秋叶粘贴画”是我在升学以来第一次参与的班级活动。起初,我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当徐老师准备利用上课时间给我们制作时,我才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我开始在脑海中构思自己想要的图案,构思好后,我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同时,我在心中也埋下一颗名为希望的种子,制作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我旁边的同学竟跟我的想法一模一样,就是制作的图案不一样,得知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时,我心中那颗期望的种子失去了想要冲破土壤的欲望,正当我感到沮丧时徐老师说:“不错,很好,很用心”,正是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心中那颗种子像是遇到了肥料似的重新活了过来,我也重新振作起来,用心地装饰着它。当我快完工时徐老师邀请了盛老师与胡老师一同来欣赏我们的“艺术品”时,盛老师也对我投来了赞扬的目光,徐老师也多次用摄像机拍摄我的成品,这时,我才知道我战胜了曾今的自己,那颗努力想要破土而出的种子终于生长了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p><p>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变得和之前截然不同,同时我也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敢拼搏,敢创造,有足够的自信,去做越来越好的自己,或许若干年后,我还会想起此次活动,我也会忆起徐老师的良苦用心以及对我的鼓励,此次活动就像是在我眼前的一束光,将我从黑暗的世界中拉出,引领我走向繁华盛开!</p> <p>自然界的第五个季节</p><p> 作者:段语轩</p><p>上周五,我们敬爱的徐老师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任务,就是去寻找秋天的叶子来制作一幅“秋叶粘贴画”,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全班像水烧开一样开始沸腾起来。</p><p>星期六,我在家里构思了整体框架。却又在想,徐老师会专门把数学课让给我们做美工吗?虽然心中充满疑问但我还是满怀期待去寻找秋叶。秋天的叶子真是丰富多彩。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美吧!在寻找秋叶过程中,我发现了我平时没有观察到的现象。比如:柿树上的叶子不是直接由绿变黄,而是先由绿变深红色,再慢慢枯萎。这样就使有些叶子一半红一半绿。在发现秋叶美的同时,我也似乎体会到了诗人所写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意境了。</p><p>来到学校后,发现不光是我同学们对这件事也很感兴趣,一直在讨论自己带的秋叶,在班会课上,老师说晚上制作“秋叶粘贴画”全班大吃一惊,脸上露出了惊讶和欢喜的表情。焦急等待,这个环节终于到了,在开始制作之前,徐老师先让我们构思并为自己的画起个有范的艺术名。</p><p>制作正式开始,同学们立刻全神贯注地制作起来,徐老师播放了静谧,优美的歌曲。鸟儿的欢叫声,树叶的沙沙声,让我们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飞翔。我首先用红色的树叶做了太阳,后用细而长的绿叶做了太阳的胡须。为什么用绿叶做它的胡须呢?我认为太阳哺育万物生长,如果它有胡须,我猜它是绿色的,有了太阳,那白云必不可少。我分别做了四个云朵,代表着春夏秋冬,我猜你肯定想不到,有太阳的天气还会下雨,我制作的这幅画,有了太阳不仅会下雨,而且下的雨还是不同的颜色。春天的雨是花瓣,是绿叶,夏天,秋天的雨是枯叶,冬天的雨又小又白洁,就以“白”代替吧!这里还有一棵将四季结合在一起的树,形成了世界上第五个季节生长的树,所以我给它起名为“五季树”。不知不觉这幅画有了大体的框架,我开始装饰。你可别小瞧,装饰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想象力和耐心的。下课了,同学们,还在专注的制作着,第三节晚自习,我们继续创作。徐老师请来了两位评委———盛老师和胡老师。</p><p>临近尾声,我做好了环顾四周,发现同学的画各有千秋,而那是属于他(她)们自己的世界,就像我的“五季树”一样,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p><p>时间仍在悄悄过去,我第一次感受到时间的快和学校生活的快乐,我注视着这幅画,内心充满了自豪感。</p><p>这次活动是我记忆里的宝藏,它让我懂得欣赏他人,让我有了创造美的勇气,正如我这次创作的“第五个季节”一样,它就是简单的快乐。</p> <p>成长路上落叶缤纷</p><p> 作者:张渺</p><p>落叶飘飘扬扬地洒落下来,有的还在飞舞,有的还赖在“母亲”大树的怀抱中,而空气中已飘来了落叶的清香,不浓,也不淡,不像花朵般浓郁,清清淡淡的甚是好闻。这条路是回家的路,每个人回家的路,路的尽头是等待你的人。</p><p>在做秋叶张贴图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做,许是落叶听到了我的心声,让我找到了灵感,在我回家的路上落叶缤纷,地上铺着一层金色的“地毯”,一阵风吹来,落叶随风飞舞起来,整条路上金灿灿的一片,伴随着落叶独有的香气,飘进我的脑海里,这,不就是最纯粹的美吗?没有人为,它就只是随风飞舞,跟着季节变黄而再落下,做天地间随意的一份子,风去哪儿,它就去哪儿,只做最自由的自己。而这便是我一直寻找的大自然普通美,我的秋天张贴图便有了想法,它是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实的场景。</p><p>有了想法,我便去寻找落叶,但多数都被清理了,剩下的没有属于秋天的颜色,树上的还是绿色的,最后只找到两片金色的叶子,几片银杏叶,几片红色的但不知名的叶子,一朵黄色的小花,柳叶也找了很多,自我感觉那么多的叶子已经够了,足够去完成一幅我所想的梦幻般的场景,但是,现实总会毫不留情的。</p><p>来到学校,我把收集好的树叶整理好夹在书里,等待去完成一幅“惊世绝伦”的画。第二天的晚上,等到第二节晚自习时,徐老师宣布我们可以创作一幅作品了,我自以为,我能很快地完成,且完成的一定是一幅“惊世绝伦”的作品。刚开始,我用碎叶铺一条路,但到了做风吹来的时候,落叶飞舞的场景让我犯了难,因为落叶飞舞是散开的,我该怎么办呢?我用碎叶铺一下,的确很好看,但,如何贴上去呢?碎叶片比较小,太难了,唉,这一步弄不好,让整幅作品失了美观,也打击了我的信心,我的作品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了,反而变得颇为杂乱,心情开始有些烦躁,甚至想放弃了做秋叶张贴图,耐心也消失殆尽,后面的环节频频出错。诶,有了,我用一只“鱼”贴在路的下面,它可以陪伴着人们回家,我又画了一个小人,代表回家的人,用柳叶装饰边框,用树枝代替大树,一朵花代表等候亲人回家的人的笑脸,就是这幅作品关系颇为复杂,似乎每个都毫不相关的画,终究是完成了,我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交了上去。</p><p>结束后,我说出我的想法,这个活动的过程是愉悦的,虽然有些不好的情绪出现,但总体是好的,用秋天的落叶去创作,这对于我来说,是从来没有的事,我的心情既愉悦又紧张,因为是第一次弄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很想再弄一次“秋叶张贴图”,因为这次我没准备好,下次我一定会弄好,毕竟,这类活动很有趣的,既能锻炼我们的思维,又能让我们的想象力活跃起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身心受益。</p><p>虽然这次作品没有做到那梦幻的场景,但那场景仍会刻在我的脑海里,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幅作品,更是一条回家的路,一条亲人所在的路。</p><p>我们的成长路上如今之秋一路落叶缤纷。</p> <p>忆深难忘</p><p> 作者:吴金鑫</p><p>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到了秋天,但不同的人对秋天的定义也不同。比如愁寂的人认为秋天是凄惨悲凉的,而乐观豁达的人认为秋天神清气爽;这也因此出现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佳句。对我而言,秋天占有这两面性,虽说占有两面性,但以往没有什么事让我意象深刻。而今年秋天,我感受到秋天的神奇美丽。</p><p> 上周,徐老师让我们周末在家收集秋叶,到学校做秋叶粘贴画活动,我认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因为现在秋天即将从我们身边离去,树叶都换上华丽的新装,脱下了之前的服装,同时也为大地盖上了厚被褥,让秋天别具一番风格。而我们真好可以利用现在的叶子变色,来创造一幅属于自己的创意画。对于这次活动,里面蕴含这深刻的含义,因为这能让我们发现美,认识美,探索美,开发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对于任何方面,我觉得都很有必要性。但你也要知道,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做过这种活动的人来说,是不敢想象有朝一日能做这个活动,并且不敢想象还会有老师专门花时间让我们动手做。就算有这种活动,也会觉得没兴趣,想不出要做什么,没意思。那可能就有人问:这么有意思的活动,为什么到他那儿就变得这么无趣呢?答案很简单,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被固化,想不出做什么也不敢想去做什么。就像我一样起初听到这件事,我真是非常烦恼,心想做这个干什么,这么难,让我们怎么做啊!但随着不断地构思创作,我发现我真的想错了,而且错的一塌糊涂。</p><p>昨天晚上我们花了将近两个小时去做创意画。听上去两个小时可能会觉得很漫长,但实际做起感觉不到漫长更感觉不到一点乏味。只是觉得很有乐趣,根本停不下来,想一直沉浸在这样的活动里。刚开始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构思自己内心想象的画面,而有些同学刚开始没有创作思路,像无头苍蝇一样来回打转,但在创作氛围的感染下,大家渐渐的有了灵感,迫不及待地构思藏在心底的那份画面。气氛真的是热闹非凡,异常活跃,我敢说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么活跃的景象,仿佛又回到了那快乐的纯真年代,使原本没兴趣的我,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p><p> 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的逝去,但气氛丝毫不减,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想象画面去做粘贴画,场面异常活跃。这给我的一种感觉是同学都好像在比赛看谁创作的最好看,最有趣。这么活跃的气氛当然少不了我,我也跟随大部队一起向前出发。虽然就这样粘贴反反复复这几个动作,但这都是我们劳动的结晶。很快就有人完成了,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充满了必胜的把握。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全班同学都慢慢的完成。我认为我的画很好,但看见别人的画,我感觉我远远不如他们,但我已感觉很满足了。</p><p> 这次系列活动让我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只有把所学的知识用在生活上,敢于实践才能体悟其中的道理。现在我体悟到了。</p> <p>特殊的眼睛</p><p> 作者:高凤</p><p> 走进大自然,你会发现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如:蔚蓝的天空、形状各异的白云,粗壮的树木,多彩的树叶,鲜艳的花朵以及绿油油的小草。大自然中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想知道就要自己去大自然中寻找与发现。</p><p> 老师之前让我们回家采些树叶到学校来,然后做一幅画。当时我并没有想好怎么做,到家后我就采些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在学校的第三天晚上,老师让我们先思考一会儿,我便想如果从我们人平常看景物的角度来做一幅画的话,并不能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美,于是我决定从树上往远处看到角度来做一幅美丽的画。做画的边缘时我想到树上肯定会有各种形状的叶子,所以我就在画的周围放了一些不同的叶子。我往远处看时会看到有些叶子如蝴蝶一般翩翩起舞最后落在地上,于是,我便在画中放一些细小的碎片叶,在画的边角上,我用几朵花来装饰,它们代表着一对善于发现的眼睛,它启示着我们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终于画做完了,我环顾四周发现,同学们做的画各有千秋,表达的意境各不相同。</p><p> 其实在大自然中你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各种不同的风景。如:你往天上看就会发现都是绿油油的树叶,还有几缕阳光在树叶的缝隙中射出来,还有水里的鱼儿正在游来游去。所以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小动物的角度来看大自然,也绝对丰富多彩。因为小动物身体小,视野就低,看到的风景就与我们看到的不一样,说不定会更美。只要你肯发现,肯观察就一定能看到大自然的美。如果你不愿意观察,那么你所得到的知识就会减少,愿你们快去发现大自然的美。</p><p> 我们不一定要从平常的角度来看大自然,可以试试其他的角度来欣赏。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我们没发现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她的美吸引着我们一步一步去探索。</p> <p>“叶”有所思</p><p> 作者:王康</p><p>上周,我们的徐老师提出了举办“秋叶粘贴画”的活动建议。说实话,我没怎么听清楚所以没怎么在意,认为这只是一个无聊的玩笑罢了。但,从星期一下午的班会课上,我的想法由此转变了。</p><p>昨天下午班会课上徐老师说会拿会专门一节课给我们去办这个活动。我顿时心里如乱麻一般,毫无头绪。我又找了几个同学一起去后花园寻叶。后花园就像我们的“救命稻草”一般。我们一行人几乎搜遍了后花园各色、各形的叶子。但,这并不使我满意,我认为叶子的品种有点单一,只不过是颜色不同罢了。我顿时心里充满了自责:为什么不早点准备一些叶子。但是,我还是重振信心,准备去迎接将要到来的活动。</p><p> 上课了,徐老师先介绍了一下这次活动的一系列流程。随后给我们五分钟去构思。其实,刚开始我也就是随便摆一摆,没想到灵感由此而生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就如一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些面包一样。灵感来了,随之我的态度也放端正了,认真地去构思、完善。到了最后,一个基本的框架就在我的脑海中呈现出来了。</p><p>过了几分钟,徐老师一声令下,我迅速地将我此前构思的框架在纸上摆出来,随后拿起胶水进行了粘贴,并且完善、装饰。当我认为自己已经做的不错的时候,向四周环顾了一下,确有一些同学的作品让我惊艳到了。我立马用剩余的叶子进行了改良,同时也用一张叶子与一个圆规雕写“八(4)”、“加油”的字样。毫不夸张地说,在我所花费的时间里,雕写它的环节花掉的时间最多且也是最细心的。尽管雕地不尽如我意,但我认为意思到了就行。随后,我将它粘了上去。我的画瞬间由“1.0”版本升级为“2.0”版本,有了一个飞跃性的改变,当我还想进行点缀、改良的时候,我发现叶子已经没有了。哈哈!这一点既让我无奈又让我自责:为什么不准备多一些。随后,我将从蒋丞那“盗”来的一颗小菊花和同学给我的一片银杏叶拿了出来,进行了最后的修饰、点缀。这时,我的画的画面感也更加丰富了,时间也快到了。我已经做好了被“阅卷”的心理准备了。</p><p>现在,我非常紧张,因为徐老师请来了敬爱的英语盛老师和语文胡老师以及其他班的主要班委。我看了一下好像没有人投我。说实话,心里有那么一点失落,但是,我认为肯定是我的画做的没那么好。接下来我与大家谈一下我的画的设计理念:</p><p>我的作品叫“ ‘蛙’与秋”。首先我选取了两片绿叶作为蛙的头部,并用了一些小叶进行了点缀。用了一片已经泛黄的叶子作为蛙的腹部,为什么呢?第一点,我考虑到画的主题为“秋”,若总是使用绿色就突出不了这个主题,所以我用黄色的叶子来渲染主题;其二,我认为绿色代表着新生而黄色则寓意着凋零,而我又选用了四片较小的绿叶作为蛙的四肢,寓意着生命由蓬勃转为凋零再转为新生,体现了生命的循环。蛙的手中握着一片秋叶,说到这里,这要与主题产生了关联。有人肯定会问“蛙”和“秋”分别代表着什么呢?又有什么关联呢?我认为“蛙”代表着夏季,而蛙手中的秋叶代表着秋季。表明了季节的更替,即由夏入秋。而我用了几片柳叶作为船身在蛙的下面,就是说蛙撑着一叶扁舟由夏到了秋。在小舟头有一个细节。我在舟头分别选用了深绿、黄、枯黄、浅绿四种色彩的叶子组成舟头,顺序也是按上文顺序粘贴的。寓意还是生命的更替,还有时间如白驹过隙般一去不回头。随后的时间内我注意到还有一片已经枯黄了且色彩不好的叶子“孤零零”地躺在桌面上,好像与我哭诉为什么不用它似的。行吧,我决定发挥它作为落叶最后的价值。将其裁剪为一个长方形,并且用一把圆规在上面雕写了“八(4)”、“加油”的字样,这寓意就很鲜明了吧:希望我们班可以蒸蒸日上,鼓励我们的班集体。</p><p>那么,我的设计理念就至此为止了。接下来,让我说一下我的个人想法与所得的感悟吧:</p><p>就我自身而言,这种类型的活动真的是我从小学到现在第一次参加。我以前没有去想有没有老师会开展这种活动,同时也不敢去想,为什么?一个比较现实的状况吧:现代社会大部分老师、家长、同学都比较重视成绩,并不认为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我认为这种观念是比较老旧的了,我们应该也去改变这种旧想法。从心里来说我的确比较感谢徐老师能举办这么一个具有意义的活动。同时运用这些叶子作为材料也比较新颖、环保、无毒无害,也不存在材料的品质问题,且不拘泥于一种格式。可以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这些方面我是颇有感受的,拿我以前来说,动手能力是比较差的,我记得小学时会发那种类似于DTY(“do it yourself”意思是自己动手做)的制作本和材料,我每次做基本上都是像糊弄事一样去完成,没太专注于这些东西。正是因为这个活动,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用画来传达其中我想表达的意思,也让我端正了态度。虽说一个晚自习下来我可能少写了一些题目,但我从中所获得的东西远大于我同样时间所做的题目,也比做题目要有意义得多。从这次活动举办的效果来看,同学们较比以前马虎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自己得到的感悟颇多:我这个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