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丹东行一一参加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活动花絮

吴志民wzm

<p>2020年10月24日,我们从北京乘坐高铁,前往丹东,参加"共和国不会忘记一一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活动。车厢里处处可以看见和我穿着一样衣服的同伴,大家都是奔着同一个方向。列车长得知我们的目的后,主动邀请与我们在列车旁合影留念。</p> <p>原来不知道主办方可以安排车辆接站,特意麻烦志愿军参谋长解方的孙女、我同学解海南的侄女解宇飞托战友前来接站,住在华美汇酒店。</p> <p>早就听说在沈阳的北京红山小学的校友要参加这次活动,自1973年以后也有近半个世纪未曾谋面。火车在沈阳停留时见她们上了这趟车,一到酒店就马上合个影。从左至右:张旭东(张竭诚之女)、邓东安(邓岳之女)、吴皖平(吴信泉之子)、吴志民、肖春华(肖应棠之女)。</p> <p>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也来了不少人。从左至右:吴志民、张东林(张天云之子)、彭少江(彭清云之子)、韩爱华(韩怀智之女)。</p> <p>活动开始前,在旗帜上签上自己的姓名。</p> <p>在晚宴大屏幕前留个影。</p> <p>活动主持人步钢宣布本次纪念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并逐一介绍一号桌就坐的志愿军将士后代部分代表。</p> <p>志愿军研究会副会长、四野后代联谊会会长、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上将之子刘煜滨讲话。</p> <p>作为志愿军第38军第二任政委吴岱之子,我被安排在一号桌,并进行了自我介绍。一号桌就餐人员:1.刘煜滨(刘亚楼之子),2.梁晓东(梁兴初之子),3.梁晓源(梁兴初之子),4.高燕生(高岗之子),5.吴志民(吴岱之子),6.刘英(刘富海之子),7.谭斌(谭政文之子),8.黄春光(黄永胜之子),9.刘卫兵(刘震之子),10.张雁之(张南生之子),11.李南征(李德生之子),12.吴皖平(吴信泉之子),13.吴继华(吴瑞林之子),14.曾强(曾泽生之子),15.肖春华(肖应棠之女),16.付欣(付崇碧之子),17.赵海滨(赵霄云之子),18.李永平(李雪三之子),19.张东林(张天云之子),20.王延(王政柱之子)。</p> <p>启动仪式现场。</p> <p>与闽西老乡煜滨合影。</p> <p>志愿军第38军在朝鲜战场上荣获了"万岁军"美誉,梁晓东、梁晓源兄弟又是召集人和赞助人,38军后代来的也多于其他单位。从左至右:管铁华、邵小兵、吴志民、江嵋、赵海滨、江力群、李珂、刘小坤、范琳、于洋、刘英、王玉魁、翟若冬、朱晓斌。</p> <p>与刘卫兵、沈克娟夫妇合影。</p> <p>我与皖平和曾住在沈阳延安里的老友合影。从左至右:曾瑩(曾雍雅之女)、肖江(肖全夫之子)、邓东安、吴皖平、张旭东、吴志民、江嵋(江拥辉之女)、谢海巢(谢振华之女)、管铁华(管松涛之子)。</p> <p>从左至右:____、曾瑩、邓东安、江嵋、张旭东、吴志民、李英山(李少元之子)。</p> <p>和东安合影。1964年她父亲调到旅大之前,她姐妹俩在我家住了很长时间,每天同利民和我哥俩一同上学、娱乐。</p> <p>煜滨夫人刘晓春</p> <p>与韦杰之女韦娜莎</p> <p>准备朗诵祭文的人员。从左至右:吴樱花(吴荣正之女)、曾瑩、吴志民</p> <p>与谢海巢</p> <p>人到了丹东,但38军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活动还牵挂在心。让管铁华帮助我录一段视频,用于慰问志愿军第38军健在的叔叔阿姨们。</p> <p>10月25日上午,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后代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活动,在丽日蓝天下、风清气朗的丹东英华山抗美援朝纪念馆广场拉开帷幕。</p> <p>首先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前广场合影。合影现场井然有序、快速排布、队列严整,引得参观群众纷纷驻足,赞叹不已,成为广场上有史以来最亮丽的风景线。</p> <p>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仪式在抗美援朝纪念塔前正式举行。全体志愿军将士后代列阵塔前,旌旗猎猎,肃穆庄严。</p> <p>纪念活动主持人以气势雄浑、铿锵昂扬的开场词宣布本次活动正式开始。志愿军研究会会长、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邓华上将之子邓穗、志愿军研究会副会长和四野后代联谊会副会长、志愿军第38军军长梁兴初中将之子梁晓东、志愿军第27军胡周杰烈士之女、新中国第三批女飞行员胡银娣先后讲话。</p> <p>高耸入云的抗美援朝纪念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志愿军将士后代向己熔铸进塔身的数百万志愿军将士的伟大战斗精神和英烈忠魂敬献花篮。向抗美援朝纪念塔和烈士英灵祭献鲜花。</p> <p>后代们纷纷在纪念塔下留影明志。照片中是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的部分团员,从左至右:张雁之(张南生之子)、吴志民、张东林、彭少江、成健(成少甫之子)、刘朝春(刘贤权之子)、旷雄伟(旷伏兆之子)。</p> <p>志愿军第38军子弟在《万岁军》旗帜下合影。</p> <p>准备向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捐赠物品。从左至右:肖春华、陈庆立(李志民之女婿)、吴志民。我要捐赠的是1975年10月,李志民和吴岱率领的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时受到金日成接见时的合影照片。照片的电子版是多年前陈庆立、李新星夫妇送给我的。</p> <p>捐赠现场。</p> <p>自从纪念馆建馆以来,不少志愿军将士将自己荣获的勋章捐赠给纪念馆。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是朝鲜最高级别的勋章之一。可前几天志愿军第38军子弟前来参观,我从传来的照片中没有发现我父亲捐赠的勋章。在纪念馆捐赠填写捐赠证书时,我刚报出父亲的姓名,工作人员马上说出父亲捐赠的勋章和摆放的位置。我赶到展柜前,请人拍下了这张照片。</p> <p>和梁晓源(梁兴初之子)在纪念馆大厅合影。</p><p>抗美援朝纪念馆基本陈列主题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分为序厅、抗美援朝战争厅、抗美援朝运动厅、中朝人民友谊厅、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纪念厅6部分,共展出10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近2000件珍贵文物,辅助以"临危受命""并肩作战"等雕塑,"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等艺术装置,《首战告捷》《运筹帷幄》等油画,"冰雪长津湖""鏖战上甘岭"等场景,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再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p> <p>和江嵋在纪念馆外合影。我父亲和江拥辉伯伯在中央苏区少共国际师就是战友,平型关大捷时都在115师686团。在山东时暂时分开一段,后来在东野一纵一师,志愿军第38军,旅大警备区三次搭班子,均取得辉煌成绩,俩人也十分融洽,两家也亲如一家。</p> <p>从左至右:旷雄伟、肖春华、吴志民</p> <p>午饭时38军战友合影。从左至右:刘英、吴志民、吴皖平、赵海滨</p> <p>10月25日下午,志愿军将士后代来到著名的鸭绿江断桥。70年前,部分志愿军指战员从这里跨过鸭绿江,扑向战火硝烟的朝鲜战场。美军为切断中方供给线,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1950年11月8日炸断此桥,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这座桥问世近百年来,见证了中华民族奋起抗争,从历经挫折到不断胜利,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难历程。</p> <p>志愿军群雕像,正中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彭德怀。</p> <p>遥望沉默的断桥,抚摸扭曲的钢梁,犹如置身于血与火的战场,跟随着父辈以伟大的牺牲精神,与钢铁之敌搏斗拼杀</p> <p>我们高举着父辈鲜血染红的《万岁军》旗帜,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p> <p>我们整队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正步走在鸭绿江断桥上</p> <p>在断桥桥头合影留念</p> <p>晚上,主办方安排观看电影《金刚川》</p> <p>10月26日上午,志愿军将士后代祭扫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锦江山北麓的丹东烈士陵园,是国内修建最早的志愿军烈士陵园。当时志愿军后勤总医院设在丹东,牺牲的重伤员和运输途中牺牲的伤员就地安葬在丹东。牺牲的团以上干部和著名战斗英雄运回国内的,最初也安葬在丹东。1951年5月志愿军第50军归国休整,在此修建了最早的烈士陵园,当时安葬着400位志愿军烈士。包括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等烈士。1951年8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建成后,将一部分团以上干部和著名战斗英雄迁往沈阳安葬。</p> <p>祭扫烈士陵园的志愿军将士后代,手持鲜花,在陵园烈士纪念碑下列队肃立。随着总指挥的口令,方阵齐整前移,拾阶而上,犹如军阵一波波涌上,状若潮水一浪浪扑来。志愿军将士后代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整理花篮上的缎带。</p> <p>烈士纪念碑前,肃立着朗诵祭文的四位志愿军将士后代,分别是:志愿军第67军政委旷伏兆之子旷雄伟、志愿军第38军第二任政委吴岱之子吴志民、志愿军第50军第一副军长曾雍雅之女曾瑩、志愿军第21火箭炮师师长吴荣正之女吴樱花。活动筹备期间,梁晓东让我推荐一名志愿军第38军后代朗诵祭文,我推荐了江克滨(江拥辉之子),没料想他在11日主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活动时不慎摔伤,只好由我朗诵。</p> <p>祭文</p><p>丽日丹东,光耀陵园,</p><p>后代列阵,英灵巍然。</p><p>七十年前,半岛烽烟,</p><p>强虏进犯,三千里江山沦陷。</p><p>鸭绿江畔,军旗漫卷,</p><p>将士出征,义薄云天。</p><p>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担在肩。</p><p>五次战役,美军魂魄散,</p><p>铁流滚滚,打回三八线。</p><p>浴血再拼,强敌终丧胆,</p><p>协定停战,高歌胜利奏凯旋。</p><p>中华儿女,壮志弥坚,</p><p>忠勇英烈,人民赞叹。</p><p>松骨峰、长津湖、上甘岭</p><p>寸土皆血染。</p><p>龙源里、汉江南、老秃山</p><p>忠骨犹未寒。</p><p>翻开《志愿军烈士英名录》,</p><p>舍身杨根思、英勇黄继光,</p><p>壮士何止成百千。</p><p>仰望"志愿军烈士纪念碑",</p><p>血洒三千里、马革裹尸还,</p><p>忠魂更有19万。</p><p>脚踏敌寇 、傲视凶顽,</p><p>气贯长虹、顶天立地、</p><p>英雄高耸入云端。</p><p>后代肃立,泣泪呼唤,</p><p>英烈犹生,笑看今天。</p><p>民富国强,军威雄壮,</p><p>贼寇小儿,谁敢来犯?</p><p>战鹰排空,蛟龙伏海,</p><p>东风快递,北斗廵天。</p><p>敌若挑衅,有来无还,</p><p>伟大复兴,必将实现。</p><p>英烈千古,正气浩然,</p><p>与日月同辉,共江河不朽,</p><p>跨越天地、穿越时空,</p><p>民族功勋世代永传!</p><p>志愿军烈士的功绩彪炳千秋!</p><p>志愿军烈士的英名万古留芳!</p> <p>志愿军将士后代在丹东烈士陵园合影。</p> <p>志愿军第38军后代合影</p> <p>与小坤(刘海清之女)合影。他父亲也把一枚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捐赠给纪念馆,1993年刘海清、牟立善、刘玉堤与我父亲一同到丹东参加纪念馆活动。</p> <p>丹东烈士陵园设有小型展览馆一处,陈列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和志愿军烈士的英雄事迹。志愿军第38军前进报社主编周谷性同志,在第四次战役中,为及时将战况报道出去,被敌扔下的凝固汽油弹击中,烧成重伤,在运往后方医院抢救途中不幸牺牲。</p> <p>部分红山口(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子女合影。从左至右:张旭东、邓东安、曾瑩、吴志民、梁晓东、吴继华(吴瑞林之子)、吴海洋(吴瑞林之女)、吴婷婷(吴荣正之女)、吴樱花。</p> <p>10月26日下午,志愿军将士后代驱车2小时,来到长甸河口首批志愿军主力渡江赴朝参战的断桥遗址。</p> <p>组委会会务组预先准备了花瓣,安排志愿军将士后代乘船在鸭绿江江心祭洒,寄托对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19万7千多名志愿军英烈的无尽哀悼。</p> <p>志愿军第38军后代在《万岁军》旗帜下</p> <p>部分38军后代。从左至右:王玉魁(江潮之女婿)、江力群(江潮之女)、江嵋、吴志民、于洋(于敬山之女)、李珂(李忠信之子)</p> <p>部分志愿军第38军后代。前排从左至右:梁晓源、江嵋、吴志民、江力群、于洋、李珂、翟若冬。后排从左至右:邵小兵、寇强胜、刘小坤、郑丹妮、梁晓东、范琳。</p> <p>与陈庆立合影</p> <p>《万岁军》旗帜迎风飘扬。从左至右:梁晓源、江嵋、吴志民、江力群、于洋</p> <p>右一为吴海洋。她弟弟吴继雨在红山小学曾与我同班,偷偷把家中从海南岛带来的水晶石标本送给我。说起六十年前的往事,她还记得。后来总在八路军115师山东根据地的活动中见到继云、继兵,可惜继雨不在了。</p> <p>志愿军将士后代来到下河口断桥。红山口(高院)子女在彭德怀广场留影。从左至右:韩爱华、郑丹妮、梁晓东、曾瑩、吴海洋、吴志民、邓东安、张旭东、陈庆立、吴继华、吴婷婷、吴樱花、吴皖平。</p> <p>从左至右:赵海滨、梁晓源、吴志民、成健、张晋湘、李英山。</p> <p>抗美援朝下河口公路断桥遗址。断桥原名清诚桥,全桥总长709.12米,桥面宽6米,22座桥墩,21孔。始建于1941年,次年12月竣工。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临危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自丹东、河口、集安三地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23日,毛岸英由浮桥前往朝鲜战场。1951年3月30日,美军飞机轮番轰炸鸭绿江桥,河口公路桥被炸断。</p> <p>10月26日晚,是本次志愿军将士后代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总结会。刘煜滨、邓穗先后讲话。主持人在播放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准备的演出视频前,让我介绍一下四野38军(东野一纵)后代联谊会最近做的工作。我简要介绍了以下几点:一是在沈阳、集安、丹东、北京等地进行了祭奠志愿军先烈的活动,央视国际台等进行了报道;二是在保定、沈阳、北京等地看望志愿军第38军健在的老同志;三是举办了征文活动,已发表文章、诗歌、视频近百篇,并撰写出版了《万岁军从硝烟中走来》一书;四是赶排了一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节目,短时间内点击率几十万。晚宴自始至终反复播放我们推荐的节目,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p> <p>与四野38军(东野一纵)后代联谊会秘书长刘朝春共同庆贺38军后代演出视频播放成功。主办方原安排我们演唱38军军歌《钢铁的部队》,除了与会的17人外,还联络了父辈曾在38军工作或本人在38军当过兵的多人,也准备了伴奏带,与工作人员沟通。后考虑兄弟部队的感受,没有演唱。</p> <p>参加活动的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成员。前排从左至右:成健、刘朝春、旷新伟、吴志民、张东林。后排从左至右:肖春华、陈知进(陈赓之女)、李晓林(李真之女)、杨秋华(杨得志之女)、彭少江。</p> <p>与著名作家魏巍之女魏平合影,我们都是北京军区八大处大院的同龄人。</p> <p>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大量宣传作品,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的,当属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奉解放军总政治部命令,魏巍赴朝鲜随军采访(1950年12月至次年2月),接触到许多感怀至深的英雄主义故事,尤其是第二次战役中,38军112师穿插堵截南撤的敌人,在松骨峰与武器精良的美军遭遇,打出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战斗。英雄的壮举与情怀深深打动了同为军人的魏巍,他在激情涌动的思绪中,将之化为感动万人国人、激励中国军人的不朽诗篇一一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批示:印发全军。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为志愿军的代称。我请魏平和38军后代合影。从左至右:邵小兵、朱晓斌、刘英、赵海滨、江嵋、刘小坤、于洋、魏平、江力群、吴志民、李珂、范琳。</p> <p>38军112师战友合影。从左至右:朱晓斌、吴志民、彭少江、赵海滨、范琳。</p> <p>10月27日从丹东回到北京,29日下午到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给5000名同学讲述《万岁军从硝烟中走来》,28万多人在线上收看。图为向校长赠送由我撰写的《万岁军从硝烟中走来》一书。</p> <p>冀州中学学生整齐就坐,认真听讲。</p> <p>11月2日上午,在北京西直门宾馆四野38军(一纵)后代联谊会举办的《"万岁军"精神永放光芒》座谈会上,做《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发言。</p> <p>前排就坐从左至右:徐然(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徐恒禄之女)、郭爱阳(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郭忠田之女)、张明(龙源里特功三连连长张友喜之子)、刘朝春(刘贤权之子)、周林峰(周赤萍之子)、李冰天(李作鹏之子)、万明明(万毅之子)、李亚滨(李天佑之子)、吴志民(吴岱之子)、梁晓东(梁兴初之子)、罗东进(罗荣桓之子)、邓穂(邓华之子)、陈知庶(陈赓之子)、刘煜滨(刘亚楼之子)、杨秋华(杨得志之女)、杨冀平(杨勇之子)、洪炜(洪学智之女)、韩毅(韩先楚之子)、彭宇(彭德怀侄孙)、李林(李连秀之子)。</p> <p>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长城饭店参加《万岁军》电影筹备会。</p><p>今年12月1日,是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亲笔写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七十周年纪念日,特发表此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