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小语临盛会,引花香蝶来。十一月11日——13日,安康市第十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在茶乡紫阳成功举行。来自安康市十县区的180名语文精英荟聚文笔山下,共享这场语文盛宴。</p> <p> <span style="color: rgb(38, 38, 38);">33位参赛选手分五组进行了知识素养问答、师德师风演讲、课堂教学比赛、写作比赛、毛笔字比赛的角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8, 38, 38);"> A组的七位参赛选手呈现了五节表达课,两节阅读课。</span></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盛田玉</b>老师执教三年级文言文《司马光》一课。</p><p>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盛</b>言开场有气势,文言<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田</b>里勤耕种;方法渗透解文意,大珠小珠落<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玉</b>盘。</p><p> </p><p> </p> <p> 评课(王娟)</p><p><b> 一、初见“文言文”,清楚目标定位</b></p><p> 《司马光》一课是部编版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能在阅读和思考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初见“文言文”,我们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激起学生的“兴趣”呢?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 “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盛老师执教的《司马光》这一课时,我们可以看到,盛老师这堂课确立的教学目标很清晰,很有指向性的。盛老师以“趣”为先导,以“读”为主轴,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了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对于初见“文言文”的孩子们来说,激趣是非常重要的,盛老师用这样的一段自我介绍“吾乃盛氏之女,名田玉,年三十......”导入新课,让学生听后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这样的导入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p><p><b> 二、牵手“读一读”,开启学习之门</b></p><p>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悟”的基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盛老师以“读”为主轴,由读字到读词到读句,将课堂串联,从开始的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到读出文言文的停顿读出节奏,到读出感悟读出韵味,每一环节的“读”都是有要求有目的的,是层层递进的。</p><p><b> 三、教给“习文方法”,学以致用落实 </b></p><p>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在生生思维碰撞中,总结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如查注释、组词法、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b> 四、浸润“传统文化”,初现生命拔节</b></p><p> 朱文君说:“没有文言,汉语的世界就像天空没有星光,就像花朵没有芳香。没有文言,汉语的大地就没有了母亲河。没有文言我们的孩子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p><p> ”学生通过与“文言文”的初次相遇,对传统文化的特有元素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了解。</p><p> 1.复姓。复姓中广为流传的有司马、欧阳、公孙等,盛老师对一年级的《姓氏歌》进行了回顾,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珍贵元素。 </p><p> 2.“缸”与“瓮”。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是“司马光砸缸”,实际上追根到字源,我们发现应该叫“司马光砸瓮”,盛老师用看图、看注释等方法让学生知道“瓮”是一种装水的陶器,“大口为缸,小口为瓮”。</p><p> 3.诵读“声断气连”,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学生体验不同的朗读方式,更能感受文言文十足的韵味。</p><p> 4.“文白”区别。老师说白话文,让学生读出对应的文言,将古文和白话文进行了对比。在理解“众皆弃去”的意思时,教师让学生想象:看到同伴落水了,文中其他孩子们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展开想象,补充句子“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盛老师接着出示“众皆弃去”,告诉孩子们这么长的一段话,文中仅用四个字“众皆弃去”就表述清楚了,从而体会到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文言文的无穷魅力。</p><p> 5.美好的品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修养与品行教育,司马光的机智勇敢、落水被救儿童上官尚光知恩图报都给孩子们留下来什么的印象,文言文的许多小故事都塑造了人物不同的品质。</p><p><br></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胡永莉</b>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单元习作《变形记》。</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胡</b>琴枇杷与羌笛,植入课堂显章法;蓬头稚子<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永</b>相随,素馨茉<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莉</b>芬芳散。</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冯姣</b>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一课。</p><p> 四季<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冯</b>天马不羁,美画入和谐课堂;教学相长合一,江山如此多<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娇。</b></p> <p>评课(清风): </p><p> 《四季之美》和《变形记》,一个是普通单元的阅读课,一个是普通单元的习作课,两节不同类型的语文课相遇,我们可以从这样三方面去思考。</p><p><b> 一、弄清单元习作与习作单元的关系</b></p><p> 统编教材编排了多个特殊单元,为凸显阅读与表达并重的编写理念,增设了习作单元这一特殊单元。在编写上,习作单元的编排有一定的体系,总共编排了八个习作单元,每个习作单元都有习作主题内容和训练要素,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记叙文类,一是想象类,一是应用文类。《变形记》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一篇想象类的习作。统编教材想象类习作单元编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奇妙的想象。每个习作单元集中落实一个具体的训练要素,从一个点提升学生的表达素养,但是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的提升,仅仅靠每学期一个单元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和教材中单元习作和小练笔建立联系,共同来达成小学阶段习作能力训练目标。对于想象主题内容的训练,统编教材从二年级上册的想象写话就开始了,三年级上册是大胆想象编写童话,四年级上册是习作我和( )过一天,四下是故事新编,五上是二十年后回家乡,五下是展开合理象形,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今天六上的《变形记》,发挥想象,把变形后的经历写出来,六下是写科幻故事,这些单元习作都是对习作单元主题的系列训练,而习作单元起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p><p><b> 二、弄清单元习作与单元阅读的关系</b></p><p> 统编教材单元里的习作有的是单独的一次训练,有的与单元阅读是关联的。《变形记》是想象序列中的一环,与单元阅读要素“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关系不大,而《四季之美》一课则从“春天黎明的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秋天黄昏时的归鸦回巢,冬天大雁比翼而飞”等精致,凸显景物的动态美,与单元习作要素:“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一脉相承,练习紧密,弄清了这个关系,我们就弄清了单元习作和单元阅读的训练重点。</p><p><b> 三、弄清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关系</b></p><p>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教学环节是走向方向的助推器,将每一个环节与目标联系起来,教学目标的实现就会水到渠成。如果把教学环节看成是一篇文章的段落,那么一节课的教学就像是在写一篇文章,每一个环节不能平均用力,而要想段落一样详略分明,得当。能够突破教学难点的环节就是详细设计实施的环节。比如,《变形记》一课,“想象交流”一环节,我们引导学生想象得越丰富,习作的重点部分就越能突显出来,今天,《变形记》一课从“情节的一波三折、蚂蚁的心情变化、多种描写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去想象和如何想象,让想象有方法,有内容。《四季之美》一课在品读环节,教者抓住课后习题、单元语文要素对教材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引导学生发现发现作者独特的表达,激发学生表达出独特的感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编者意图、作者表达、读者解读感悟”融为一体,架构了三位一体的散文教学的模式和理念,这种架构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教学的核心价值。在这一理念下,老师又细致深入,引导学生去感悟文字的生命之美。首先是在学习“春天最美是黎明”一段时抓住天空颜色的变化引导学生想象黎明时天空的画面,感受天空的动态之美,在学习“夏天最美是夜晚”时抓住“关键词”依文想象,理解文意,感受夏夜独特之美:月夜的柔美,黑夜的动感美,雨夜的静美,三个夜空,三种不同的美。然后在学习“秋天最美是黄昏”一段时,用对的方法,在对比中体会文段中对比的表达,发现同一主题带来的不同的表达和感受,从而走进散文中的意境美,将小学阶段对文本的品鉴落实到课堂之中。</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熊世丹</b>老师执教三年级口语交际《请教》。 </p><p> 交际情境<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世</b>上来,生活画面灵活说;教学评价为学生,赤诚<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丹</b>心敬课堂。</p><p> </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柯胜璞</b>老师执教三年级口语交际《请教》一课。</p><p> 而今秋叶辞<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柯</b>,茶山深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胜</b>寒;口语交际返<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璞</b>,课堂教学求真。</p><p> </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刘莎</b>老师执教三年级口语交际《请教》一课。</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请教》</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刘</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课堂,软草平</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莎</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过雨;交际走进生活,春风化雨育人。</span></p> <p>评课(王娟)</p><p> 首先感谢刘老师、熊老师、柯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三节生动有趣、各具特色的口语交际课。说实话,在执教公开课时,我还没有选择过口语交际课,原因很简单,觉得它需要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对于课堂生成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把控。今天我就这几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和思考。</p><p> 《请教》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引导学生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教材提供了两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思考如何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节课,三位老师准确研究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巧妙调控教学过程,使整个课堂活泼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在愉快中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一、三个意识:</p><p> 1.目标意识。《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提出“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几位老师在教学中,把握了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要求,课堂中创设多个语言交际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不仅让学生能有礼貌地请教,还能就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有较强的目标意识。</p><p> 2.训练意识。课堂上对学生如何向别人请教进行了很好的训练。刘莎老师通过童话故事创设“问路”情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老黄牛没给孔雀指路?接着让学生说说:孔雀应该怎样向老黄牛请教的?从而总结出请教的交际礼仪:有礼貌 看时机 。老黄牛问:“有两个公园,你去哪一个?”在学生的练习中总结出:请教时要把需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当孔雀还是不明白时怎么办?及时追问。 刘莎老师通过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在故事中让学生了解到请教的方法,如:有礼貌、说清楚、及时追问。在此基础上再创生活情境:一位同学遇到了难题,老爱丢三落四,该怎么办?上台展示,然后回归生活,小组合作,再次练习。刘老师通过一次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体现了训练的梯度,同时也让训练达到实效。柯老师在同桌分角色沟通后展示环节,引导巧妙到位。如:你从哪儿看出他有礼貌?学生回答:“礼貌用语。”老师说:“她是你的同学,请教前先打打招呼,再向别人请教,效果会更好。”一生在解答别人的疑问时,说:“别人借了你的篮球不还,可以用些小主意!”柯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疑惑?”学生问:“小主意是什么?”一生接着回答:“给她妈妈说。”柯老师接着说:“寻求大人的帮助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生上台展示结束后,其他同学评价时,一生评价展示的同学“说话结巴。”柯老师说:“先说优点再提意见,别人更容易接受。”学生通过一次次训练,老师一次次的引导,让孩子们习得方法。</p><p> 3.资源意识。课堂中,几位老师充分地利用了各种资源,如:熊世丹老师播放了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视频,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容易产生共鸣。柯胜璞老师、刘莎老师也运用了视频和音频,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在互动中加深印象,这些资源的整合,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p><p> 二、三个度 </p><p> 1.尺度。我们知道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这3节口语交际课上,老师都想各种办法创设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去学习请教他人的方法,在交流中去训练并掌握请教的方法,没有生硬的口语交际知识的传授。</p><p> 2.效度。在3节口语交际课堂中老师都善于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达到了一定的效度,学生在扎实的训练当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能实实在在地看到学生进教室前和出教室时的变化,学生由不会表达到善于表达。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这也是课堂效度的体现。 </p><p> 3.温度。课堂中多样化的评价,体现了情感的温度,如:熊老师奖励学生口才之星的小贴纸、刘莎老师奖励学生的小笑脸及长满苹果的苹果树,还有老师语言上的赞赏、大家的掌声。这些细节,无不体现了老师对儿童心理特点的关注,在这样的评价中,孩子会是愉悦的,自信的。</p><p> 总之,课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凌莉</b>老师执教六年级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一课。</p><p>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凌</b>云壮志守课堂,请求支援话温暖;小花茉<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莉</b>淡淡香,守得云开见月明。</p> <p>评课(清风):</p><p> 虽然没有对口语交际课进行过实践,但在多次的听课中对口语交际课思考没有停止过。</p><p> 《请你支持我》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这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阅读教材,明确交际要求;模拟情景,尝试体验;互动交流,夯实训练。这节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口语交际课进行研讨。</p><p><b> 一、借用交际内容,强化教材意识</b></p><p> 统编教材的口语交际板块是从三年级开始编排的,每次的口语交际内容在编排上分了四个部分。一是用一句话点明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二是创设情境,明确交际的要求,三是给出任务情境,进行操练实践,四是小贴士,提出交际要素。教学中我们要借用这些内容落实编者的意图,让我们的教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p><p><b> 二、围绕交际要素,强化交际目标</b></p><p> 交际要素是交际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制定目标的依据,目标的落实是学生交际素养提升的途径。在落实过程中,我们要将要素细化、具体化。比如,第一条要素: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这个要素前半句可以看做是表达的论点,那后半句就是表达的论据。对论据的要求是讲清楚。凌老师把讲清楚细化为:礼貌诚恳,说清想法、目的、好处,预设要充分,在实践操练中落实这些具体的要素,让要素真正落地课堂。</p><p><b> 三、创设交际情境,强化互动生成</b></p><p> 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的表达平台,是表达实践的一种途径,在交际情境中,有很多的互动方式,我们常见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表达,小组交流。我们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挥示范、引领、指导交际的作用,在示范中教给学生方法。凌老师在开课之始,创设了“请求秋游”支持的情境,在和学生的互动中让学生初知请求支持的表达过程,在老师的搭建的表达支架中,学生的表达比较丰富:先是说商量一件事,然后告诉老师在完成学习等任务的基础上去秋游,最后说要征求家长的同意,内容比较充实,很有层次,这其中就有老师不断引导发挥的作用。而在课中的小组集体汇报时,凌老师发现第一小组表达不够清楚,就参入到了第二小组的汇报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师的示范参入提高了交际的效果。课堂上生生互动的操练,个别表达的展示,小组交流的合作,增加了交际的参入度,这些互动发挥了交际课的功能,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p><b> 四、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科育人</b></p><p><b> </b> 统编教材的生活化是其突出的一大亮点,而生活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一个大课堂。我们的交际课在教材的引领下,要到生活中去寻找交际的素材,最后在生活中落地生根。在生活化的交际情境中,我们要挖掘情境中德育因素,发挥口语交际育人的作用。比如,在寻求解决习题问题的支持中体会帮助的快乐,在向家长寻求支持中体会关爱的温暖,在寻求运动支持中体会运动的乐趣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