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拓视野,借鉴经验促进步 ——廉江一中高三骨干教师参加中山纪念中学听课学习活动总结

弦歌

<p>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美丽的金秋时节,广东省六校同课异构活动暨中山纪念中学教学开放日活动于2020年11月6日在中山纪念中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山纪念中学、佛山一中、珠海一中、汕头金山中学、潮阳实验学校、东莞东华高级中学的名师们联合为省内外中学教师们送上了一桌教育教学的盛宴。为进一步学习名校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经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安排高三各科备课组长,在教导处曾春战副主任的带领下赴中山纪念中学参加听课学习。</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江一中赴中山纪念中学学习全体教师</h3> 这次听课活动,我校教师得到了中山纪念中学向琴副校长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向琴副校长不但向我校教师介绍了中山纪念中学的办学历史和教学成绩,带领老师们游览了纪念中学美丽的校园风光,还研究课程表,为我校教师的学习活动作了精心的安排。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山纪念中学向琴副校长和曾春战副主任在研究听课课程</b></h3> 在这次听课活动中,各名校上课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给我校参加学习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一致认为,名师值得学习的地方有:第一、上好课的前提是充分备课,备课不仅仅是备教学设计,还要备学生,只有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教师语言要有艺术魅力。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奠定了基础。第三、教学上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就应是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领会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窍门。第四、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参加学习的老师在研究听课安排</b></h3> 语文科由中山纪念中学高三级的青年骨干教师何柳主讲。何柳老师围绕着“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任务的明确与落实”的教学内容为我们带来了一堂作文指导课,整个教学过程结构清晰,流程顺畅,环节紧凑,授课过程中将独学对学和群学巧妙地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整节课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性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纪中何柳老师的作文指导课</b></h3> <p>  数学科听的是纪中杨春雷老师任教的高三(31)班的课。杨老师的课并没有简单的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一道习题引入课题内容,方式灵活。在上课过程中,杨老师特别注意提问,她根据解题的基本步骤分别提问了4位不同的同学,使得每个同学都要积极思考,整个班级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此过程中,杨老师还让学生自主编写题目,其他同学解答。在新课的传授过程中,杨老师主要以启发式讲解为主,循循引导,在节奏的把握上留下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每讲解完一道例题,及时小结,把题目通过适当的变形,回归到最基本的线性模型。课堂讲解除了注重通解通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解。</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曾春战副主任和黄汉彬老师在认真听课</b></h3> 英语科同课异构的三位老师都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三位老师都要求学生写出文章的主旨大意,并且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观点。在专家点评部分,专家也提出,在备课前必须深挖教材。相同的材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应该是一致的,相同材料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考点也应该是一致的。专家对阅读课的教学顺序提出了要求,应该先总后分,应该先让学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再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在问题的设置上应该先考查的是对错题,再考查W和H的题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英语科同课异构活动现场</b></h3> 政治科由来自佛山一中、东莞东华中学、中山纪念中学的三位高三政治老师进行同课异构。佛山一中的钟冬梅、中山纪念中学的张利平、东莞东华中学的陈云龙等三位老师的课例紧扣立德树人的育人总要求、坚持核心素养的考核导向;注重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的主体性的激发(还有补充吗----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坚持赏识教育,鼓励与肯定恰到好处;坚持提问精准性,定向提问突出;用心倾听学生的表达和看法、刻意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及发散思维;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达思路清晰、角度多维、知识面较广、自信大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政治科公开课现场</b></h3> 历史科由佛山市一中尹玉、中山纪中王桂伟、珠海市一中赵冉三位老师对岳麓版必修Ⅱ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进行高三一轮复习的同课异构,为听课老师提供一餐视听的盛宴。几位上课老师以“数字中国竞猜活动”、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形式导入复习,新颖独特材料体验,让学生快速深入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复习激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老师们精心选取了多则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化解改革理论性强的本课难点,体现执教者独具匠心和妙手回春,在"无心插柳"中达成高三一轮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要求;深度精准进行教材处理,执行者不囿于教材,根据学情和认知规律把教材进行处理为中国道路1、2、3,或摸第一、二丶三石头,使一轮复习不再是"吃冷饭"“走老路";执教者专业素质好,专业知识丰厚,教艺精湛,驾驭课堂能力强,尽显大师风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纪中的王桂伟老师在进行历史科同课异构活动</b></h3> 地理科学习了蒋海荣老师的复习课。蒋老师的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层层铺垫。首先通过《世界气候类型》和《陆地自然带》两幅分布图对相关知识的梳理,接着围绕《非地带性的现象及成因》内容展开讲解,建立了知识的纵横联系,强调基础,突出重点;最后结合近几年全国卷高考真题和变式题巩固落实本节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蒋老师非常重视图文互换、图图互换、以图示文、以文释图,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也突出地理高考“无图不成题”的特点;同时也注重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在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时,教师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蒋老师的课符合一轮复习的要求,做到点点入地,步步为营,讲求实效,注重落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纪中蒋海荣老师的地理公开课现场</b></h3> 物理科的林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课堂上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讲课声音洪亮、富有激情、语言风趣幽默、板书工整、字迹潇洒,在课堂上不仅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更是拓展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教会学生应对各种多变题型,做到学以致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纪中林老师的物理公开课现场</b></h3> 化学科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主题是“铁盐和亚铁盐”,三位上课老师分别是吴健华(佛山一中)、魏德生(中山纪念中学)、陈文友(东莞东华高级中学)。同一个内容,三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完全不同,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策略均差异较大,给我们展示了课堂多样性。<br> 吴健华老师的课堂开放性很强,给了学生非常的大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如实验探究,只设置了探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试剂也提供了多种选择。试剂的选择、实验步骤均由学生自主设计。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都很高,设计了多种实验验证方法并展开热烈的讨论。<br>  魏德生老师的课堂是情境式的课堂,利用一个个的生活情境引出知识点,引导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的样品、试剂直接来自生活中的物质,学生的代入感很强,兴趣很高。<br>  陈文友老师的课堂是讲授+探究式课堂,由老师引出探究点,明确了实验的步骤和使用的试剂。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记录现象、讨论并得出结论。陈老师的语言感染力极强,风趣幽默、活泼开朗、激情四射,非常好的掌控了课堂节奏,使知识点间的过渡自然,学生较易形成知识体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化学科“同课异构”活动上课现场</b></h3> 生物科听了李兰老师的高三复习课。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客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首先是对上节课种群、基因的概念进行回顾,引入”什么是基因频率”进而推导种群基因库频率的公式,既复习了之前的知识,又能使学生掌握多一种解题方法。李老师重点讲解了相关计算:运用了概念法和公式法计算基因在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再通过探究得出: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李老师的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非常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知识点落实到位;课堂结构安排严谨: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既能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又能引出下一问题,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外出学习拓视野,借鉴经验促进步</b></h3> “外出学习拓视野,借鉴经验促进步”。这次外出学习为我校高三级骨干教师提供了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相信在本次活动中,所有教师共同研讨,携手共进,定会成长的更快,也会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的成长,使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老师

学生

课堂

教学

中山纪念中学

学习

听课

一中

我校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