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遭遇感冒</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周五(13日)上午打完太极拳回家,途中似觉脘腹胀痛、胃部痙挛,但一到家中迅即缓解,以为只是穿衣不慎、温差所致。</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不料周六打拳中途又感胃痛,於是回家生姜大枣煎汤调理。然而情况非但未见好轉,反而肩胛酸痛,体温升至39.7,我的神经一下紧绷,十分紧张起来。</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目前正值秋冬第二波疫情爆发、确诊病例屡创新高,在老年人群大都闭门自守、人人自危的情况之下,突然发烧该怎么办?退燒药服下之后是否会掩盖病情、影响后续的治疗?非常时期医院门诊有哪些新的规定?幸亏我的儿子是药理学博士、年资己高,也瞭解我的性格及习惯。此时儿子在电话中平缓笑言,“表扬”我中气十足、并无全身乏力、咳嗽多痰、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上月又注射了流感疫苗,因此估计只是普通感冒。建议我多喝水、服用退燒药,如果明天高燒不退,他即陪我去做核酸检测。我遵嘱而行,下午五点钟服下一颗“泰诺”,出了不少汗,到八点钟体温己降至37.8,晚上一夜好睡。</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友人们也都关心有加,时刻关注着我的健康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介绍各种各样的经验,让我倍感温暖,因此时不时地在空中向朋友们汇报一下“今日情况”。</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发燒之后、食欲全无,加之胃脘胀滞,根据中医说法“食宜清淡”、根据西医建议“要強化蛋白质的补充”。有的朋友介绍“青菜肉丝烂糊面”、“鱼片皮蛋瘦肉粥”、“鸡蛋蜂密花生糊”...儿子及时买来黑鱼排、烏骨鸡、台湾福菜等一应食品,还是没有忘记儿时感冒总有罐装寽菜、肉松的习惯。</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我汇总一下各路建议、付之实际行动:</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1. 从周日起,停用所有中西药物。多喝水、多休息。</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2.根据实际情况一日三餐临时调为二餐,并注意容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补充,关注体内电解质的平衡,以及增加水果品种、以满足维生素</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C的供应。</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3. 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周六晚上我的体温尚未退清,我新做的美篇《初冬掇英》照常出台,并被《美篇》迅即推荐,还被评为精华文章,仅仅二天时间读者已超过1600人,许多朋友的留言令人感动。</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感冒屬于自愈性“小毛小病”,但体格尚健的我,因感冒而发烧记得还是在十年之前。现在身居海外,虽然有儿子的陪伴照料、有友人的体贴关怀,但是躺在床上还是会有一份不一样的惆怅。</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老了,毕竟已是暮年之人,需要正视现实,照顾好自己。如果儿子陪我去做核酸检测,那种高风险埸所万一感染怎么办?如果我被確诊,估计也是在家隔离,目前并无什么特效治疗手段。加拿大根本不可能采用、我也不太相信的什么香囊、大鍋药等传统治疗手段。只能是慢慢耗着、让体内缓缓自己產生抵抗力。而儿子却需要为此在家隔离14天。那么他带领的团队,目前正进入重要阶段的实验研究将作何安排?</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因此痛定思痛,还是要牢记“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的古训。老年人就像一部年代久远的机器,需要不时保养、才能使用久远。既要明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也要注意晨暑寒露四时有节,关心每日气候变化、适时添衣。</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古人讲究太极、天地、阴阳,咱们还是大道致简、返璞归真吧。只是过去往往依靠夫人身畔的随时提醒叮咛。现在应该明白自己应有的警醒了。</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媒体之上雪片般的报道,加拿大第二波疫情可以说是哀鸿遍地。尽管自以为口罩、洗手、距离一样也不缺,疫情以来不敢乘坐公交、不敢外出聚会餐飲,除了偶尔小心弈弈、全副武装的超市采购食品、以及散步晨练之外,应该说基本远离了人员聚集的群体。我们已经逐步适应通过Zoom和微信在空中交流信息。但是我这次的发烧估计应是感冒病毒所致、嘴唇上的疱疹应是疱疹病毒所致。也就是说身处目前这种半隔离状态,自以为防范严密,但其实病毒仍在我们身边。而即使我的体检指标得到家庭医生的赞扬,也不能幸免这次不幸中招。说明机体免疫能力有待加强。从昨天起我的体温都在36.8,似乎已经恢复正常,但心中还是谨小慎微,安心待在家中好好休养。当然不幸之中的大幸是新冠病毒未曾光顾,患上感冒之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尚称满意。好在近日加拿大有关疫苗的喜讯捷报频传。让我们枕戈待旦、全力以赴,严密防控新冠,去争取已经在望的胜利吧!记得特鲁多总理的提醒,在未来取得的胜利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努力!</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独立撰稿人谢博生温哥华摄影并文字报道)</b></p> <p>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病榻感悟</b></p><p><br></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冷雨阴风、烏云低垂。</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今天是11月19日,坐在窗前遙望远方,思绪不断。这一个月的人生历练及其考验,在其他人身上也许稀松平常,然而对于我来说却非同一般。先是偶感风寒、发烧臥床。身体一向健康的我,上次因感冒而发烧是十多年前,尚在无锡后西溪旧宅,一切由夫人照顾倍伴、我心安然。这次发热体温曾有二次反跳,疫情期间当然引起我的警觉,但体温曲线主要是在37.4区间徘徊、二次体温反跳也往往以一颗“泰诺”迅速将其压了下去。并无乏力、咳嗽、胸闷等相关症状,倒是胃部痙挛引发的不适十分明显。现在经过一周治疗,体温业已回归正常、胃部也不再疼痛,估计食欲将会逐步恢复,而心理的调节、心力的恢复是要靠自己的理智和坚强自己去面对的,没有外人可以帮得了你。</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臥床休息期间受到兒子以及多位友人亲切关照,让我倍受感动,在这亇极易心生焦虑的困难时刻,有来自各位朋友的体恤关怀、让我感到十分亲切。还有国内几十年风雨与共的老朋友们,虽然并不知道我此时正臥病在床,却不约而同、一如既往地将工作、生活中的变迁和周折通报於我,字里行间尽显往日友谊、我心中明白这与社交场上的礼仪应该是二回事情,人之相交应该是心之相交,我们不必刻意去试探、考验人家,但是对于关键时刻、关键事情上人们对你所表达的切实善意,我一直提醒自己将不会轻易忘记。</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时间过得真快,自己已经是一个奔八老人,碌碌终生。现在我臥床在榻细细思之,有人终于提出对于幸福的理解应该是无忧无虑、无病无痛、无牵无挂。说明社会对于那一股红尘滾滚冒死贪图金钱、地位、女色的权欲之争有了反思。其实老祖宗早就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醒头不热”的诗句。君不见《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名著中对此均有入木三分的刻划,可惜大家只当故事来看,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一头向南墙撞去。面对贪婪、有人往往忘乎所以、一切皆空。因此人生在世必须牢记在喜欢热闹的同时,不要抛弃独处的美德。始终保持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让自己知道:我不应该要什么?这其实比社会人往往孜孜以求的“我要什么”重要得多。</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世界是别人的,我们应该懂得尊重。但我们自己的世界应该是屬于我们自己的,那就努力经营好自己。尽管我们垂垂老矣,尽管我们一无所求,但我们内心充实、依然十分快乐!</b></p><p><br></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独立撰稿人谢博生书于云城简庐)</b></p> <p> <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静坐偶思</b></p><p><br></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偶感风寒感冒、病毒悄然离去、体魄日见恢复。望着窗外苍茫冬日,寻思病中情景,深深体会到个人机体的脆弱与无力。深感珍惜生命与自由的重要。</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想好好学习、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如何一分为二准確看待自己,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自知之明,以及古人所言“力微休负重”,其实是一种休养,是一件最为困难的事情。</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记得七九年开过科学大会之后,全国“落实知识份子政策”的呼声日高。当时我正在郊区一所医院担任药剂科主任。为了将来儿子接受良好教育,我急需迁回市内工作。同时我也意识到“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希望今后在新药研究方面从事实验。因此还特地在中国药科大学進修当吋颇为热门的“生物药剂学”一年半时间。但是最终还是工作需要,走上了管理岗位。</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回想八九十年代、我在无锡管理药政,可以说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庄申市长退休之前特别交待我们书记、局长:此人务必好好培养、好好使用。王竹平市长在一次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居然背诵了一段我的工作总结,具体数据一字不差。张怀西市长更是时不时地召见、讨论工作。但是在岗二十多年,我的行政职务始㚵沒有改变,这与当时十分浮躁的要求晋升之风形成反差。</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一次全国著名的药学专家、广州口岸药检所老孙所长突然来电、要我派车赴沪接机,说是来锡有要事相商。原来老所长退休在即,奉命物色推荐新人。千里迢迢、诚挚相邀,提供的物质待遇数倍於无锡,让我十分感动。但是我仍以家中有难为由、予以婉拒。</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世纪之交的那一场体制改革,多少人废寝忘食、想方设法希望官升一级。正当外界猜我将按照全国通例出任副局长吋,省局毛季琳局长一个电话打过来,说是医药局孙局长兼有集团董事长之职、不能政企不分。希望熟悉业务的我能夠挑起担子时,我毫不犹豫放弃了口袋里一张直飞巴黎机票,中断出访任务。当即躯车南京面见局长,坦诚相告按照“七上八下”的原则,本人无意担任局长或付局长之职。而是心怀坦荡地热情推荐 了一位省局并不认识的青年才俊。毛局长也十分感动,当场原则拍板、依规而行。心中无私天地宽,事过几十年这些老领导、老同事偶聚,还是相见甚欢。</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至於卫生部人事司派员考察,拟调任部里药政局副局长一事,我们市局许局长当即坦诚告我,考虑无锡工作需要、未作热忱推荐,并当面诚挚挽留。而考察组在宁,据说也遭遇有人企图私心以待的小祘盘。但是北京方面其实情况清楚,一位领导亲自对我说,自己决定了就告诉我们,我们会派人办理。但是最后我还是以“家在无锡”为由婉言相拒。</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说起这些陈年往事,并非有人猜想意欲“显摆”,如今垂垂老矣、身居异乡,对于功名利禄早就毫无相关。只是觉得在滚滚大潮面前,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善待自己、善待工作。这未尝不是现在的年輕人应该正视面对的重要问题:正确认识自己、明白自己不要什么这很重要!</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独立撰稿人谢博生书於云城简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