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育才教育集团第二届名师论坛</p> <p>郑春华校长致开幕词</p><p><br></p> <p>教育的人文本性</p><p>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张祥云教授讲座</p> <p>1.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最高层次的教育。</p><p>2.教育是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p><p>3.教育的人文性意味着每天都要再创造。比如诗中所说:每一个白昼</p><p>都要落进黑夜沉沉。。。</p><p><br></p> <p>古希腊神话推石头的故事: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象征。</p><p>止于至善:当社会高速发展的时候,要不断辛苦劳作,才能更加进步。</p><p>杜威:教育就是成长。教育就是永远要跟随时代,永远让自己处于成长状态。</p> <p>百岁老人的讲座,生命仍是生长状态。</p> <p> 教育的人文本性:</p><p>不可替代;思想创造现实;知识的肉身性存在;结论变身为原因;遵道理之路;“诚”乃人文之“真”;语言创造世界;“喻”是人文世界的密码。</p> <p> 精神文明的进步是最困难的。深圳40年改革开放,物质已经达到顶级水平,思考:精神水平仍在内在成长。</p><p> 文化氛围的重要性,课程建设要关注文化建设。课程需要教材,但是更重要的是人本身,教师成长好,让自己丰富起来,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自带智慧,自带光芒,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课程建设要目中有教师,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要用时间,用生命去交换。课程建设核心是人,是老师自身的成长,心理和身体都要健康。仅仅从学科知识来讲,小学水平不高,但老师应该有教育家的水平,要成长为教育家。</p><p> 教育是教师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陪伴学生成长。以生为本,以人为本,要从师生关系本身来思考,不是仅仅以生为本,要立足教育的立场。要站在教育的立场看师生关系,促进每一个人不断成长,使他能够适应社会,不仅是学生成长,而且老师也需要成长,师生关系要促进共同成长,与时俱进的老师,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p> <p> 知识的肉身性存在:道成肉身。</p><p>教育的有些知识可以写在书上,记成文字。但更多的传承需要师徒传带,经常在一块探讨切磋,师徒感情需要很多时间,精力来培养。如果真正地把教育传承,就要大力推行师徒关系。诚乃人文之真:“诚”是师徒关系中,徒弟能接收到师傅的方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老师必须要有真诚之心,师徒选择要看有没有诚心。真诚才能成真!“不诚无物”,是中国人很重要的智慧和方法论。教育无诚,一切免谈。</p> <p> 教育要追求美的语言。尽可能要正向的语言,鼓励的语言,不要轻易下结论。杜威:再论教育者的责任。每一个教育者都要力图当领袖,每一位老师都要努力当教育家,每位老师都是不可替代的。</p><p> 遵道理之路。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很多事情不能只从科学的角度来解决,而要从人文的角度来解决。独特的老师来面对每一个独特的学生,师生不能讲真理,要讲道理。几乎所有的教育理论,都要符合面对的学生特点。道理不是唯一正确的,需要实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变化。中国是讲道理的学问。科学追求真理,人文追求道理。用很多理论来解决一个教育问题,正如中医治病。</p> <p> 语言创造世界。精神的东西需要用语言来建构,将来精神,美育,健康更受关注。纯粹的科学语言,就相当于钢筋水泥,人文是装修,充满温度。不能只使用指令性的语言,要使用有温度的人文语言。教育话语少了人性,多了科学性。</p><p> “喻”是人文世界的密码:科学话语强调下定义,教育的科学性要强调人文的话语,懂得打比方,先秦《学记》,广博地比喻,君子之交要会打比方。逻辑思维是建造,很难有原创,引喻的思维。</p> <p> 教育的本质是追求让每一个人自我成长,成长是不可替代的,重在追求成长而不只是成功,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是目的,成功是工具。</p><p> 教师要身体健康,心理阳光,是课程建设的天下之公器。中国教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天下,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在家里,在祠堂。当好家长是每一个教师内在的本份,家庭教育的研究者。</p><p> 劳动教育:今天的劳动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创客,是生活自理劳动,通过劳动来感受家庭关系,培养君子。学会自我服务,自我担当,把所有的劳动都当成是教育的资源。</p> <p>温婉的主持人:潘部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