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立冬后的山城难得艳阳天,日暖风恬,正值好时节。教育部领航名校长、海南省小学卓越校长吕锐工作室成员及成员学校领导班子于11月8日前往重庆参加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p> <p> 本届教育创新年会在重庆市渝北区体育馆举办,围绕“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这一主题展开。</p><p> 11月9日下午14:30分,重庆蒲公英泉源学校音乐教师黄雨篱唱响本届年会主题曲“师的歌”。在悠扬动人的歌声与题为“汉字的舞蹈,文明的符号”的艺术表达后,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就此拉开帷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1⃣️</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大会致辞——</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在动荡不安的时代 回到生命与文明的锚点</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b></p><p> 第七届中国教育年会总策划、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新教育》杂志总编辑李斌为大会致辞,他表达: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面对模糊不清的未来,我们尤其需要回到生命与文明的“锚点”。这个“锚点”由四个关键词构成,同时这也是他向参会者发出的四个邀请——走向一条“生命河”;读懂一份“文明谱”;解答一道“现代题”;洞察一场“未来秀”。</p><p> 面对未来的愿景,需要中国乃至全球教育人一场堪称伟大的“煎熬与合作”。愿我们一起努力!正是这样源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才能放飞自我的认知,夯实我们的理解,展望不可预知的未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今天的教育,是要为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人才</b></p><p>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顾问、中国教育学家名誉会长顾明远致辞:走到今天,教育已经走到一个转折点上,我们正从数量、规模的发展走向质量的发展。明年,我们将进入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周期,教育现代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关键。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有所转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p><p> 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呢?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有奉献祖国、奉献社会的精神;需要学会本领,要有专业理想、专业思想。创新型人才,既需要有理想也需要有本领。那么,我们该如何教育出这样的人才呢?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2⃣️</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教育论坛——</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重建教育价值</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b></p><p> 本届年会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位知名教育人,他们分别从“学生理解——解答生命与成长的核心课题”“育人选择——激活学生优秀素养与美好情感”“时代声音——发现灾难带给人类的真正启迪”“未来课题——洞见全球教育真实的可能”这四个专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他们在给这些主题贡献新思想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认知新挑战、拓宽了新边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校理解——解答生命与成长的核心课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慧认为,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培养学生与世界对话的能力,提供文明的语言是基础,至少要做好两点,一是让语言优雅、精致起来。二是让语言建立起合理的逻辑,用逻辑指导语言。</p><p> </p><p> 孩子怎样才能过得充实又快乐呢?杭州拱墅区教育局前局长赵群筠提到三个关键词:</p><p> 一、自主。获得自主选择的权利。</p><p> 二、减负提效。给孩子们减轻负担,提高学习效率。</p><p> 三、应对未来。传递知识和意义,帮助年轻人应付未来挑战。</p><p> </p><p> 在当下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教育应当有勇气成为将人类摆渡到未来的方舟之一,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校长陈文艳认为:一是找到思考与创造的思想及行动边界;二是找到思考与创造的恒定及个性要素;三是找到思考与创造的路径及未来可能,坚持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综合”。人类所有的思考与创造不断接近未来,而又永未完成,这是生命永恒的精神面向,也是一所学校永恒的价值锚点。</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育人选择——激活学生优秀素养与美好情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山东潍坊歌尔教育集团总校长赵桂霞说,理解幸福有四个维度:意义、投入、快乐、满足。创造幸福有四个路径:从生命到使命、从工作到价值、从物质到意义、从得到到付出。感受幸福有四个要素:思维的跃迁、情绪的调向、动机的超越、能力的激活。高质量的生活,源于一种“综合的满足”。</p><p> </p><p> SK学校校长陈罡将学校的使命确定为两个字“博喻”。作为学校育人目标的支柱,SK学校的“核心素养”包含“文化理解、审辩思维、自主学习、创新素养”。在国家核心素养之下,学校的四大素养和其他多种素养(国际视野、全面发展、学业优良、个性鲜明等)一起,最终构成了鼎型的素养模型,清晰地指向了未来学校育人目标的基本模型。</p><p> </p><p> 肖诗坚作为一位跨界教育人,受贵州正安县教育局委托,在格林镇兴隆村办了一所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进行一场乡村教育改革。让乡村孩子走进田野、走进大山,观察植物、参加劳动、户外学习,天地课堂、万物为师,真正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力量。</p><p> </p><p> </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代声音——发现灾难带给人类的真正启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超越基因的自然取向,形成人特有的精神价值。现在的世界,争端加剧,面对无数甩过来的黑锅灰锅,教育应该教会孩子们,拥有开阔的胸怀、坚定的信念、灵活的态度、聪明的方法,以理性战胜愚昧,以科学战胜谬误,以文明战胜野蛮。</p><p> 人类的不幸到底来自哪里? </p><p> 海嘉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加胜表示,不幸来自宇宙与人类的关系。在他看来,教育是人类对抗宇宙间不幸力量的最大支撑。教育让人类通过阅读和行走的方式,去感受更大的时空、获得养分。 教育人需要以科学理性与人文信仰并存的方式做教育,让孩子看见更大、更真实、更丰富、更高贵的自己,恢复自己与世界的关联,这一切应该发生在最寻常的教育教学日常中。成就教育的,永远不在于外部的资源,而是勇敢地去面对。</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来课题——洞见全球教育真实的可能</p><p> 秦朔认为,认知世界需要知识论,世界是在变好还是变糟,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面对世界局势,我们要跳出固定思维,走向成长型思维,不管世界怎么变,我们都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莫畏浮云遮望眼,关关难过关关过”。</p><p><br></p><p> 上海电教馆馆长张治认为,学校3.0版是适应信息社会和智能时代,是教育学、认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混合体,伴随着互联网大脑而不断进化。人工智能嵌入传统教育,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作为内容在教;二是作为工具在用;三是作为思维方式嵌入教育,是对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和管理的重新架构。 </p><p><br></p><p>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副主任王凯看来,面对教育改革,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最佳实践为标准”的年代,在确定性之外,人类待完成的工作,正在进入学校教育的内核。未来学校教育具备多元性,即全球属性、进化属性、未来属性。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需要应对快速变化、难以预测且带有颠覆性的特定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它需要成为一个开放与包容的创新系统,需要从确定性课程走向衍生性课程再到预见性课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3⃣️</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学生论坛——</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告诉你我的学习 告诉你我的世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b></p><p> 教育的所有目的都在孩子,起点在孩子,终点也在孩子。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聚焦未来,未来又属于孩子,为孩子提供倾诉他们声音的舞台,就显得特别有价值和意义。在面对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和技术用于生活的时代里,他们怎么定义自己的教育,定义自己的青春,又对教育工作者有什么样的期待呢?</p><p> 本届年会走进了十二个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听听他们的看法。</p> <p> 北京史家小学四年级的王安仁告诉我们,游戏想要取得胜利,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反复尝试。如果用正确的方式体验、设计,学习可能也会像游戏一样有趣。</p> <p> </p><p> 成都金牛实验中学初三的周霜凝,这一位在普通人眼中的学渣,最终逆袭成为自律上进的尖子生,这其中的原因,她自己总结到:一是自主学习,二是妈妈给予的力量。</p><p> 她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工具:1.列时间、事物表;2.学会利用电子产品学习;3.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p><p><br></p><p>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二的杜宛鸿发现每年回老家都发现老去的亲人生活很单调,于是她为他们开了音乐会,从想法到落地事无巨细来做。这样的经历,得益于父母从小给她的选择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有的事情需要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于是当身边同学都在刷题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思考——未来是不是只有分数?如果我是教育局长,我会怎么做?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她阅读教育,对教育愈发感兴趣,并通过语言优化社区、做义工教师。渐渐,对教育由思考变成热爱,由热爱变得敬畏。</p> <p> </p><p> 一次模拟联合国的活动经历,在单佳璐心中留下一颗考古学的种子。在愈发将考古作为自己理想的时候,她力所能及的去为这个理想做准备:撰写研究论文、参加暑期课堂,最终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到北京大学。这个逐梦过程本身印证了两个词——理性与浪漫。</p><p><br></p><p> 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就读大四的李湉像许多人一样,从孩童时代开始,就是一个非常爱问问题的孩子,好奇心一直是她探索世界的驱动力。于世界,当着迷于生命科学后,她领略到了每个生命的结构和运作方式都如巧夺天工,好奇驱动她找到专业的无限兴趣。于内心,好奇心让她在辅修芭蕾舞的同时,通过舞蹈解刨学等让她更加热爱芭蕾这种极为优雅又充满动感的艺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4⃣️</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参会收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向美好教育致敬的方式 是亲手创造出来</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参会老师们于心聆听,执笔默记。</p> <p> 教育创新的所有美好,都值得期待!在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的自己,每个可以为教育而为的人,都可以向美而行,向美而变!我们相信,在这个时代,那些想得到的教育,正一步步成为能看得到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