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最后的疯狂,这几日在镇江待的时间较长,脑子里一直回想着未了之事,用美篇发一个多年前未写完文章,是根据中学同学陈海平所讲述之故事。或许在下周手术后卧床期间,可以将这篇文章写完,以表达我对故乡镇江的眷恋。</p><p><br></p><p>大爸爸巷(一)</p><p>一个真实的故事 </p><p>作者:施惠平</p><p><br></p><p>天蜡黄蜡黄的,这是又要下雪了,红旗小学的大门前,原本堆着两个雪人,在连日的阳光照射下,已经化去了半边身子,两个黑煤球眼睛,耷拉在雪人的下巴上。 </p><p>下午放学后,一帮小朋友吵吵嚷嚷你拉我扯排着队,海平走在扭扭曲曲的队伍的最前面,过了蛤蟆院东口,左拐上了南门大街,到了杂货店门口,便是解散地点,领队老师一边挥舞着小红旗,一边吆喝着解散,小朋友们像炸了窝的麻雀一般一哄而散。海平随着一帮小朋友嗡到杂货店里,大家掏出零钱挤在一起买这买那,杂货店的柜台是一大排高高的榉木柜子,上面摆着五六个歪脖子大玻璃罐子,里面五颜六色装着廉价糖果。小店主是一个佝偻着腰身的小老汉,膀子上套着两只蓝护袖,笑眯眯地看着柜台外面的这群孩子们,不断招呼着。</p><p> 海平撒开小腿一溜小跑,跑进了南门大街2XX号院子,他把书包往堂前的凳子上一丢,背带拖在地上,书包里一阵响动,海平知道,那是铅笔盒子里几颗花玻璃弹珠流动的声响。穿过第二进的天井,海平径直往西面的偏房跑过去。 </p><p> 偏房的青墙砖破旧斑驳,支着木头窗栏的窗户上方,沥青油毡雨篷边缘已经泛出了灰白色,窗栏后面的玻璃上,闪过一个女孩红扑扑的笑脸,那正是红儿。 </p><p>偏房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了,海平进了屋,往一条长凳上一跳坐了上去,两条腿儿离开了水泥地面,一前一后荡着,红儿问道,今格(注:镇江方言,今天。括弧内均为镇江方言,下同)放学早扭?海平说是的唉,今个我们上午参观金山的收租院的,就在大雄宝殿边上的那排长廊里,回到学校下午不上课,每个班选了一个代表作演讲的。红儿笑了说,你是宣传委员,你们班肯定是你。海平说不是我,但是我也上台的,我是报幕员,第一个讲话的。红儿说你说的什么? 海平顿顿嗓子,酝酿起来表情,大声对着门外的亮光朗诵起来:刚才还像小鸟欢唱,此刻热泪盈眶!参观泥塑收租院,红小兵心头仇恨满胸膛!朗诵罢了,海平转过脸来对着红儿说,就这么多哎。红儿小眉头一皱,把脸掉过去说,我不喜欢看收租院,阴森森的,那个大地主刘文彩每天要喝人奶,把奶妈关在水牢里,赫(吓)人呢。海平说,镇江市里很多小学都去参观的,人多的不得了,参观过后还有演出的,有个小把戏(小孩)演抱住狗腿子的裤夹管子(裤腿),不让他举起皮鞭打他妈妈,抱了很长时间,都打起瞌冲来了,头一点一点的,后来他把狗腿子的鞋带解开来又系上,全打的死结,反反复复地,才不瞌睡了,演出完了之后,大人们激动得不得了,把很多毛主席像章都别在那个小把戏的破棉袄上,满满一排边,把我看的眼馋死了。 红儿说,毛主席像章有夜明珠的,晚上天黑了会发光,好看呢。海平说我家里就有一个巴掌大的毛主席像章,会闪闪发光的,我爸爸从北京带家来的,有天晚上我睡得迷迷糊糊的,他把我拽醒了,跟我两个人把头拱在被窝里看这个发光的毛主席像章,是好看呢。红儿说那你把我看看沙,海平说就看过一回,后来被我爸爸炕(收藏)起来了,说要当传家宝呢。</p><p>海平把手伸进棉袄的口袋里,悉悉索索掏了好一会儿,红儿看着他,问道你掏甚尼(什么)奥?海平咧开嘴,说好东西欧,小手紧握着从口袋里出来,红儿凑过脸来说,甚尼啊?把我看看,海平把小手摊开,原来是几粒五颜六色的玻璃纸裹着的糖果,红儿说是糖糖嘛,硬的软的?海平说,是高粱怡唉。</p><p>两人吃起糖来,高粱怡软软地盯在牙间,舌头在两个孩子的腮帮子里四处游动,海平口里呜噜呜噜地说,在南门大街头上那个小杂货店买的,五分钱两颗,比那个五分钱三颗的硬糖要贵,好七包(好吃吗)? </p><p>红儿嘴里含着糖儿,也不回答海平的话,转身从靠墙的五斗橱抽屉里拿出来一本小人书,递给海平,海平一看,书的名字叫三条石血泪史,海平说,这个我看过了啊,这本书不是我给你的嘛。红儿说你翻开来看看沙。 海平翻开小人书,原来小人书里,每一页都夹着一张糖纸,有青岛食品一厂的山东名产高粱怡,有红色的纸儿,中间画着三只可爱的卡通式熊猫的熊猫奶糖,还有上海红卫食品厂生产的什锦奶白糖,糖纸两边,一边排列菠萝梨子西瓜香蕉,另一边是柠檬草莓苹果葡萄,有一张绿色的金猴奶糖,孙悟空手执金箍棒,在白云上眺望。还有一张葡萄硬糖,红彤彤的太阳在糖纸中央,太阳里面五个金黄色大大字“毛泽东思想”,一个红小兵丫头双手举着红宝书,满脸虔诚,在红色的讲台后面站得笔直,还有双喜奶糖,水蜜桃硬糖,菠萝硬糖,红虾糖,花鹿奶糖,可可奶糖,上海汽水厂的肉松乳脂糖,上海哈尔滨市食品厂的牡丹奶糖。</p><p> 海平一边翻看着糖纸,一边想着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我给你的哎,嘴上说道,你就欢喜吃个糖儿,缺牙巴。红儿咧嘴笑了起来,果不其然,紧挨着门牙边上的那颗牙齿已经被蛀得差不多了。</p><p>红儿说我还有好东西给你看呢,递给海平一个比小号手电筒还要细一些的硬瓦愣纸筒,纸筒的外面,缠着五颜六色的糖纸,海平这才注意到她已经拿在手上半天了,结果一看,哎,海平说这是万花筒,你自己做的啊,红儿说不是,是我喊我格姐姐帮我做的。海平把万花筒举到右眼前,对着屋外的光线看了起来,顿时他就陷入了一个缤纷变幻的世界,万花筒转动起来,海平的瞳孔放大又收缩,嘴里由衷地发出“啧--啧”声响,真好看啊。</p><p> 交换着看了好一会儿万花筒,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万花筒里五彩缤纷的星空,在眼中也渐行渐远,渐行渐暗,变得缥缈起来。 </p><p>海平忽然想起来,今天早上上学前,妈妈嘱咐过他,放学如果早的话,就带着红儿去旁边的吴先生巷,有一家舂米铺子,把两家人准备过年的糯米舂掉。于是赶紧对红儿说,我们赶快舂糯米扣。</p><p>两个孩子各自背着一袋糯米,出了四合院的洞门,径直往吴先生巷走去。 到了吴先生巷那家舂米铺子,才发现里面已经排上了长长的队伍,有些站着,有些坐在自带的小凳子上,耐心的等待着,排队的人们,也并非一个紧挨着一个,松松散散的,队伍中间时断时续,夹杂着一些空空如也的小板凳、小马扎、小竹篮子,甚至几块红砖头,代表着排队者的存在。 </p><p>海平隐约记得,在大市口后面的大爸爸巷,还有一家回子(回民)开的舂米铺,那家的店铺比吴先生巷这家更大一些,于是就和红儿讲:我们扣大爸爸巷吧。那阔(那里)作兴(或许)人要少西格扭(少一些呢)。红儿说你认得包,海平说我晓得扭。走莎。</p><p>两个孩子个子背着沉重的糯米袋子,费力地穿过中街,上了骆驼岭的坡子,往大爸爸巷走着,雪还在零零星星飘着,地面上的积雪被扫到巷子两旁的墙根,青石板路的缝隙里,嵌在里面的积雪已经冻成了一棱一棱的冰碴子,海平肩上背着糯米袋子,左一下右一下斜叉着螃蟹步,棉鞋在冰碴子上搓过去,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 </p><p>海平说红儿你看过那个铁道游击队的电影包?我在252部队露天电影场混进扣看的,好看扭。 红儿说,我看过的看过的,我是在精神病院露天电影院看的,是蛮好看的。 海平说红儿你还记得包,有那么一段,我看了心抖抖的。红儿说你说的是哪一段噢。海平说就是刘洪大队长受伤了之后。 红儿说嗯我记得的,被国民党军打的黑枪。 </p><p> 海平说对就是那段,有天晚上刘大队长右膀子挂着绷带,把怀里头熟睡的细伢子放在炕上,芳林嫂撩开门帘进来,要帮他换药,还记得包? 红儿说是的记得扭。 </p><p>海平接着说他们两个一边换药一边互相对看着,眼皮翻翻的,芳林嫂说好些了么,刘大队长说好多了,然后掏二十响驳壳枪瞄准,嘴巴里啪啪地说很快就可以打鬼子了,芳林嫂说你真像孩儿他爸爸,浑身一股干劲。 红儿说孩儿他爸爸是哪个电影里头没有讲,海平说芳林嫂是个寡妇,她男的已经被日本人打死了的包。红儿说你怎么晓得的奈电影高头又没讲?海平说我听我姐姐她们看过原版小说书的,书上头有的。然后芳林嫂说我在想,刘大队长说你在想什么?芳林嫂说们要是永远和你们在一起,该有多好,这个时候刘大队长就走到芳林嫂面前握她的手了。芳林嫂好像被赫了一跳,跟触电一样格的,一下子就奔到到屋外,外头也是像现在这杠子下雪呐,刘大队长还蛮会关心人的,拿了一件厚衣服出来,披到芳林嫂身上,芳林嫂顺势就把头靠在刘洪大队长肩膀上扣了。 红儿问后来呢? 海平说后来就没得来,就是屋外门前两个背影来。 </p><p>两人继续往大爸爸巷里走着,雪花儿有点大了起来,但不密集,一片一片漫无方向地飞舞着。</p><p> 过了一会儿,红儿说你说的有点格儿不对,不是互相对看,是她先看看他,然后才是他又看看她。 </p><p> 海平说到底哪个看哪个嗷?就是对看包。红儿说,反正不是对看的,是芳林嫂先看的。海平说,随便他们那个先看的,我们快叠格走,天马上要全部黑下来了。 </p><p>快下骆驼岭时,两个孩子走得有些累了,便停下脚步稍作歇息,在岭下一个小土坡上,孤零零矗立着一座破败的废弃宅子,宅子的屋顶已经大部坍塌,半边梁上,依然架着一块屋面,拱圆形青灰色小瓦当,一层叠一层整整齐齐,把残雪挡在墙外,危墙边,堆着一堆倒塌的大石头,以及一些雕刻着花纹的石栏,石碑,横七竖八的散乱摞着,在这些石堆的最前面,并排躺着两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借着黄昏微弱的辉芒,海平看到每根石柱上,自上而下上都写着一排繁体大字,海平的几个姐姐都很爱读书,也时常教海平辨认书上一些简单的繁体字,这时,海平正在努力辨认着,小红站在他的旁边,脚下守着两袋子糯米,墩在一块微微斜着的方形石碑上。 海平说小红哎,我认出来了,这排,萬歲樓。。誰唱月,千秋橋上自吹簫;那边那排是,青山不。。 。。亡事,只共垂楊伴海潮。 (笔者注:此乃宋代诗僧仲殊的诗:“萬歲樓邊誰唱月,千秋橋上自吹簫,青山不與興亡事,只共垂楊伴海潮。”,字体遒劲有力。是写在原镇江千秋桥的牌楼石柱上的。) 小红咧嘴笑了起来,说我早就看到了,你看哦,说话间,小红把石板上两袋糯米袋子往边上推了推,石板上,赫然三个大字映入海平的眼中:千秋橋。 </p><p>(一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