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百岁南侨机工翁家贵采访记

云南.曹歌

<p class="ql-block"><b>南洋华侨机工翁家贵采访记 曹先强</b></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滇西抗战胜利纪念70年之际,2014年9月8日在昆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年,2015年4月3日在保山,两次采访为中国抗战胜利在滇公路英勇奋战的南侨机工翁家贵,整理口述历史式记录。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向那些浴血奋战的英雄致敬!</p><p class="ql-block"> 采访翁家贵老兵时,他年愈百岁,思维清晰,语言逻辑好,表达能力强。交谈非常有幽默感,他口述历史,介绍情况时,肢体语言丰富,比喻贴切,双手比划着,生动形象。采访中,谦虚平和,以一个世纪老人的阅历与耐心,和经历者见证者口述方式与我们平静交流访谈。为使我们听清楚那些跨越时空的故事,解释清楚我们所提的问题,他经常爱用的一句习惯口述语是<b>“你听着,我讲给你听。”</b></p><p class="ql-block"> 乘着互联网时代迅捷传播效应,原来几十年黙黙无名的华侨机工群体,突然引起社会关注,南侨机工爆红抗战研究与关心老兵志愿者社群,成为英雄群体。著名的南洋华侨机工翁家贵,百岁老英雄,就是其中突出代表。他因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记忆力好,平易待人,子女也孝顺敬老,易沟通好联络,受人尊敬,突然之间在晚年家喻户晓,暴红成为华侨机工优秀的代表性人物。百岁机工,功勋卓著。拼技兼优,服务勤谨。但是,他已在一百零三岁年轮与世长辞了。这是在他生前笔者采写的材料编写的采访文章。</p><p class="ql-block"> 1914年,南洋华侨机工翁家贵出生于海南琼海文岭村。</p><p class="ql-block"> 15岁时背井离乡到了马来西亚吉隆坡投靠亲人,靠打工谋生。先后从事过割胶、学徒、厨师等工作。回国参战前,他已经是马来西亚吉隆坡一家西餐馆的厨师。23岁学习了汽车驾驶技术,此后以开出租车为生。</p><p class="ql-block"> 1939年2月,他在吉隆坡《光华日报》上看到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发表的《南侨总会第6号通告》,号召有为的汽车驾驶员和修理工回国抗战,为国服务。当时已在马来西亚生活10年的翁家贵,热血沸腾,报国心切,放弃了在吉隆坡的优越生活,毅然选择报名回到烽烟四起的祖国。</p><p class="ql-block"> 根据《南侨机工回国抗日史》记载,南侨机工由马来西亚经越南回国的,一共有9批2654人。由马来西亚经缅甸仰光回国的,一共有先后6批538人。这两路回国一共有15批3192人。第一批80人,二批400人,第三批400人,第四批480人,第五批503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39年,翁家贵是第五批回国参加抗战的南侨机工。他们一批人途经新加坡、越南河口,乘火车沿滇越铁路到达昆明,在潘家湾扎营。集中在西南运输处训练所接受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学习地理、政治、军事、防空等课程。他们每天早晚上操,在小西门外的潘家湾省立昆明师范专科学校操场上列队长跑。下午去郊外山路上练车,教官根据不同路况给大家讲解如何驾驶,如何在驾车时躲过日军扫射,如何离开车辆就地采取卧姿以防飞机丢炸弹落地爆炸后的冲击震动波。<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何防止敌人特务破坏等内容。</span>他说遇到飞机丢炸弹,要会避险,实在没办法,只有跑步离开车辆就地势卧倒在地上,躲避轰炸,身体不能贴在地皮上,要距离地面五公分以上,不然呢会震着心脏也会死的。如何防止敌人破坏的内容,他还讲到日本特务及密探会化装成老百姓在公路沿途潜伏破坏袭击载了军火的军车,会与天上的飞机联络配合轰炸车队,会丢炸弹轰炸公路桥梁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次基础训练结束后,他们被编入不同的车队和修理厂开始工作。 翁家贵被编入十四大队,先是担负从大理下关至昆明的军用物资运输任务,不久他所在的中队一人一车,负责从下关到畹町,再到昆明,运送外国援华的抗战军用物资。主要有军火,汽油,煤油,枪炮,新军车,子弹炮弹,医药救援品及被服战场物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时滇缅公路上的卡车,有道奇、雪佛兰、福特、嘎斯。嘎斯是苏联造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生产的GMC十轮大卡车,军方编号为CCKW—353,作为重整军备计划使用之二款军用车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翁家贵开过多种车型。他指着照片中GMc十轮大卡车,给我介绍当时美国汽车最先进制造业生产的卡车。赶紧查询文献后知道,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生产的GMC十轮大卡车,军方编号为CCKW——353。该车全长6.93米、宽2.32米、高2.24米(不含帆布车蓬)至2.80米(含帆布车蓬)。采用GMC270型4.4升6缸汽油发动机驱动,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04PSO。最高时速71公里/小时,最大行驶里程385公里。驱动形式为6×4或6×6。他说,标准载重量为2.5吨,,但即使运载两倍于承载能力的重量,也照样能飞驰向前。它是一种超级力量型运输车。 </p><p class="ql-block"> 在采访中,他告诉我, 抗日战争打到最艰难的时期,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十万部队入缅作战,保卫滇缅公路。翁家贵与战友们驾驶军车执行运兵任务。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三个军数万人马的作战部队。在滇西抗敌前线,梯次推进到祥云,弥渡,下关,大理,永平,推进到保山,龙陵,到芒市,遮放,到达畹町,入缅到达腊戍,开赴前线作战阵地。人山人海的远征军战士,个个荷枪实弹,斗志昂扬。他说,有一趟运兵,途中官兵休息,斗志旺盛,气氛热烈,一个基层指挥军官,拿着冲锋枪给他打。他说他不会,军官就笑他,当兵的都不会打枪,不可思议。翁家贵反驳说,我们是汽车兵,我把汽车开好,把士兵安全送到前线,我就是最好的兵了。</p><p class="ql-block"> 南洋华侨机工,是一个汇聚英雄主义的特殊群体,是一个践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具体体现的群体。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成员3192名,其中女性4名。队伍由南洋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召集,由会驾驶或会修理大型运输车辆的机械工程人员组成,因此称为机工,都有车辆驾驶证,多数为富家子弟。在祖国受日军大规模侵略的危难时刻,爱国华侨青年脱下西装换上工装,奔赴国内抗浅物资运输一线。在三年时间内将在国外的45万吨援华军火和物资,抢运回国支援抗战。在1100多公里的滇缅公路运输途中,数次受日军飞机轰炸和疟疾的侵害,牺牲1000多名,平均每公里牺牲1名队员。 特别是队员中的4名女性,是在只招募男性的情况下,女扮男装进入队伍的,在她们受伤后被抢救时才发现是女性,多么可贵的爱国情怀和品德。古有花木兰,近有机工团! 缅怀先辈,铭记历史!</p><p class="ql-block"> 南洋华侨机工管理严格,属于军事化管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车队中严格按“三三制”编队。具体编队:五至七辆车为一班,一车一司机,班长无车,掌握全班车辆运行,并随时顶替病事假者。三个班为一分队,约20辆车;三个分队为一中队,约50辆车;四个中队为一大队,约200辆车。每个大队汽车有180辆到192辆,总人数在200名以上,并配备若干名车务、技佐、总务、会计、出纳、政训员、车卫兵等专职人员。由南侨机工编成的6个大队共拥有汽车1152辆,出车都是集体行动,不允许单独出车。</span></p><p class="ql-block"> 我在翁老保存的照片中发现,中缅汽车运输第十四大队发奖状奖赏翁家贵“拼技兼优,服务勤谨”。有一份嘉奖文件上,有军事委员会西南进出口物质运输总经理处汽车运输第十四大队<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队长陆绍康、冯覃富签名,民国三十年一月一日,颁发</span>的奖状上,用毛笔体印刷字迹清楚地赞赏:“查大队第十四补充中队驾驶士翁家贵,拼技兼优,服务勤谨,应以发给奖状以资鼓励。此状右给翁家贵”。</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奖状是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第0172号证明书上说:兹证明翁家贵於抗战期间由南洋回国在公路运输服务颇著勤劳,此证,兼局长俞飞鹏,龚学遂 签名。此证书上,有一行加盖方条章印刷体蓝色小字“已发回国服务奖金”。这两个珍贵的文献奖状证件非常明确地记录了翁家贵驾驶技术优良,他是军事委员会所属军人,是军车驾驶士,军衔相当于军士。</p><p class="ql-block"> 滇缅公路1146.84公里,昆明至畹町959.45公里,下关至畹町547.8公里,畹町至腊戌186.6公里。南侨机工所有运输车辆分段完成运输任务,从缅甸腊戌到中国畹町,从畹町到保山,从保山到下关,从下关到禄丰,从禄丰到昆明,不同的大队承担不同的任务。云南省档案局内保存的文献禄丰仓储记录显示,禄丰县有一个大转运站。我认为,当时可能有一个大队驻扎在禄丰县那里。</p><p class="ql-block"> 翁家贵驾驶军车在滇缅公路上,与战友们,车轮滚滚,出生入死,运送前线急需的军用物资,在这个群体里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战士。</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初,经领导审核批准,翁家贵和妻子罗春芳结婚,正是日军侵略东南亚缅甸,日军飞机疯狂轰炸保山城时期,他们的伴娘盛芹华,婚礼结束后刚刚与他们分开不久,在保山五四青年节聚会上被飞机炸弹炸伤身亡。盛芹华是罗春芳的同学,盛芹华死后,罗春芳经常去看望盛芹华的妈妈。罗春芳老人告诉我,她每次去看望盛芹华妈妈,盛妈妈都因日军飞机大轰炸保山城女儿身亡而悲痛欲绝。大家也没办法帮助她,她后来出家了。</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5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滇缅大撤退到怒江前线,工兵果断炸断怒江惠通桥,日军被阻隔在怒江以西,滇缅公路中断,南侨机工遂处于解散状态。归国参战三年的南侨机工们集体失业,各谋生路,翁家贵也东奔西走到处零零散散打工维持生计。</p><p class="ql-block"> 离开保山后,翁家贵被同行约到滇东北昭通开车在滇川渝一带运输汽油等重要物资,曾经负责一个车队,担任队长。战局混乱,政令强硬,要求很严格,但他却发现,车队内有人偷偷地走私倒卖重要物资,令他震惊,国难当头,还胆敢发国难财,那是掉脑袋的事情。他说,他害怕牵涉了就辞去不干,失业漂泊。再折回到昆明打工度日。</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之时,他在昆明巫家坝机场西餐厅做厨师,因为他会英语,在南洋也从业过餐饮,厨艺和以人为善的品行受美军欢迎,做西餐大厨也是他的长项。</p><p class="ql-block"> 其实,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翁家贵也曾想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马来西亚,投靠当地的亲戚。出国手续护照都办好了,可临走前一天妻子突然改变了主意,翁老理解爱人的选择,没有强求。也留下了,这一留,就是一生。</p><p class="ql-block"> 1952年,翁家贵在昆明杨方凹机械修理配件厂参加工作,参与修筑从昆明到西双版纳的昆洛公路,在机械修理厂工作,一干就是27年,期间很少回家。</p><p class="ql-block"> 1979年到65岁的翁家贵退休了,老伴罗春芳也已经55岁,他们的分离就此才画上句号。退休后,修车技术好,又闲不住的翁家贵,继续在原单位工作了20年,才彻底在家休养。那二十年间,为了多挣点钱,已快80岁的翁家贵,还在省交通厅帮着修车。他修车技术精湛,服务态度好,当时国营单位机关部门有大量进口车辆。外国型号牌子的车,大家根本没有见过,修理技术力量薄弱,也确实需要技术好的师傅攻克。一般师傅,车辆抛锚很多技术故障查不出原因,他则听听司机描述情况,看看发动机转速,甚至听听汽车声音,就知道毛病在哪里。手到病除,妙手回春。</p><p class="ql-block"> 2001年,翁老罗老两位老人最终选择回到保山定居,住在保山妇幼保健院家属院。</p><p class="ql-block"> 2014年翁家贵102岁、老伴罗春芳92岁,结婚72年。我在2014年9月8日去昆明南坝铁路局家属区一栋楼内第一次采访到了南侨机工翁家贵。这次访谈与口述历史采访,还专门拍摄了采访视频图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5年4月3日,我们去翻越高黎贡山北斋公房,途经保山,</span>进得保山古城,找到保山市妇幼保健院家属区,第二次采访102岁的南洋华侨机工翁家贵,我把我采写刋登有滇缅公路天子庙坡历史的《云南日报》送给他纪念。</p><p class="ql-block"> 在翁老家访谈一小时许,他又给我补充了上一次在昆明采访时候,没有提及的滇缅公路抗战运输生命线上的好几个问题。他老伴罗春芳,1924年生,他大女儿翁美希(时年73岁)在家里与他合住,大儿子翁作英(时年68岁)则因为感冒没有过来,只是与我通电话,告诉我去保山隆阳区的他家怎么走。而最小儿子翁作义(时年66岁)居住在昆明南市区一个小区,他也是多次与我电话联系,介绍他父母及兄姐情况。</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年,翁家贵百岁老者做为抗战老兵,南洋华侨机工的重要代表人物,应邀参加了昆明市、芒市地区、保山市县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2015年9月23日18时22分,翁家贵老者感冒引起发烧咳嗽,住入医院治疗,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在医院去世。</p><p class="ql-block">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杰出代表性人物翁家贵先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103岁。 (曹歌)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9月8日在昆明南坝 采访华侨机工翁家贵。 高曦 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9月8日在昆明南坝 采访华侨机工翁家贵。高曦 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9月8日在昆明南坝 </span>采访华侨机工翁家贵。 高曦 拍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9月8日在昆明南坝 采访华侨机工翁家贵后合影 高曦 拍摄</span></p><p class="ql-block"><b>翁老安息吧! </b>被誉为抗战英雄的南洋华侨机工代表,在保山安居晚年的翁家贵老者,因病抢救无效,不幸于2015年9月23日下午18时22分,在保山去世,享年103岁。翁老是在中国健在的为数不多的南侨机工的代表,是云南省两个健在的华侨机工之一。2014年9月19日在昆明南坝家里,2015年4月3日在保山隆阳保山妇幼保健医院家里,我有机会两次采访翁老,虽已年过百岁,翁老却口齿清楚、记忆力好,思路清晰,按照我拟定的采访提纲,他口述讲述的滇缅公路上的峥嵘岁月,滇西抗战血火的难忘故事,历历在目,翁老却走了。采访翁老的稿子,还在电脑里,翁老一个感冒您就怎么走了哟!惊悉噩耗,表达哀悼,我打电话给翁老昆明的家找翁老大儿子翁作英,其儿子已去保山。其儿媳林老师说,翁老在保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安然去世,谢谢大家关心翁老,明天火化,后天出山。按保山风俗出殡,不是三天就要五天。中秋节到了,家人择定了三天入土的方式。翁老,一生奔波,国难当头,为国出力,太劳累了。终于可以休息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翁老年轻时,在滇西抗战中的人、车、证,是盛雪梅翻拍。在昆明采访翁老时,他一直对我说,“你听着,我讲给你听!”,这些照片高曦拍摄。在保山,我给他采访他后发表有滇缅公路天子庙坡文章的《云南日报》报纸,他十分开心。这些照片朱应明拍摄。2015年9月23日(曹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9月8日在昆明南坝 采访华侨机工翁家贵后合影。 高曦 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9月8日在昆明南坝 采访华侨机工翁家贵。 高曦 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2015年4月3日在保山采访翁家贵(102岁)罗春芳(92岁)。<span style="font-size:18px;">朱应明 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2015年4月3日在保山采访翁家贵(102岁)。<span style="font-size:18px;">朱应明 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2015年4月3日在保山采访翁家贵(102岁)。<span style="font-size:18px;">朱应明 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滇缅公路与南洋华侨机工 军车。(资料图)</p> <p class="ql-block">采访百岁南洋华侨机工翁家贵提纲</p><p class="ql-block"> 军事委员会西南进出口物质运输总经理处汽车运输第十四大队第十四补充中队驾驶士翁家贵,民国三十年一月一日,大队长陆绍康、冯覃富签名,所发给奖状说:查大队第十四补充中队驾驶士翁家贵,拼技兼优,服务勤谨,应以发给奖状以资鼓励,此状右给翁家贵。</p><p class="ql-block"> 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第0172号证明书说,兹证明翁家贵於抗战期间由南洋回国在公路运输服务颇著勤劳,此证,兼局长俞飞鹏,龚学遂签名。证书上,有一行加盖印刷体小字“已发回国服务奖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南侨机工回国抗日史》记载,南侨机工由马来西亚经越南回国的,一共有9批2654人;由马来西亚经缅仰光回国的,一共有先后6批538人。这两路回国一共有15批3192人。1939年2月18日,廖国雄、白清泉率领第一批华侨机工从新加坡启程回国服务。</p><p class="ql-block"> 华侨机工在组织上,不仅有领导,有编制,有纪律,而且人人都有“铺保” (有在侨居地所在单位侨团或商号担保),还都接受了两至三个月严格的“军事训练”。“军训”完毕后,由西南运输公司分配,南侨机工先编为第11、12、13、14四个大队,稍后又组建了“华侨先锋”汽车运输大队。第1大队、第2大队在遮放,中队在龙陵。其余的机工则被混编于第1、第3、第5、第9、第15,这五个大队中。机修人员除一小部分被编入上述各大队随队服务外,大部分被分配到芒市、下关、保山、昆明、贵阳和重庆等地的汽车总站大修厂当修理工。</p><p class="ql-block"> 南洋华侨机工车队(所有南侨机工归属西南运输公司),分派设有驻缅甸八莫、腊戌,畹町、遮放,两个先锋大队驻遮放,第十三大队驻芒市,第十四大队驻下关一带,第九大队驻贵阳一带,还有被派往贵阳的南侨机工,他们被编入陆军辎重兵汽车三团,先后转辗于贵阳、长沙。当时还有福星公司,航空委员会属下的运输公司,中国远征军司令部杜聿明掌管的运输大队等。中国远征军运输大队就有二十个大队,整个在滇缅路上,可以运输的车辆人员应该是有千军万马。无论从滇缅公路去,还是从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来,无论是一吨半福特,两吨雪佛兰,还是三吨半道奇,四吨半大国际,10轮"GMC",和吉普专作军用车。抗战时期,除了少数达官贵人有"小包车"(轿车)之外,那时还没有班车、客车。只有军车,私营运输行商车。每个旅客不管你是大学校长、教授、学者、作家,或是做生意的行商老板,每次上路只能找运输行,出车费,搭货车卡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车队中则严格按“三三制”编队。具体编队:五至七辆车为一班,一车一司机,班长无车,掌握全班车辆运行,并随时顶替病事假者。三个班为一分队(约20辆车);三个分队为一中队(约50辆车);四个中队为一大队(约200辆车)。每个大队汽车有180辆到192辆,总人数在200名以上,并配备若干名车务、技佐、总务、会计、出纳、政训员、车卫兵等专职人员。由南侨机工编成的6个大队共拥有汽车1152辆,出车都是集体行动,不允许单独出车。</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经南侨机工运回的军用物资总共达45万吨之多,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抗战。滇缅公路全长1146公里,昆明至畹町959.45公里,昆明至下关411.6公里,从下关到畹町547.8公里,畹町至腊戌186.6公里。公路穿越横断山脉、怒山、高黎贡山,横跨怒江、澜沧江、漾濞江,山高水湍,坡陡路弯,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十分难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畹町到下关549公里走几天?一般在哪些地方住宿?路上见少数民族了吗?搭过他们没有?你的车牌号多少?你的车是道奇?能拉几吨?见过有拉着16个汽油桶的是什么车?当时滇缅公路上的卡车,有道奇、雪佛兰、福特、嘎斯。嘎斯是苏联造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生产的GMC十轮大卡车,军方编号为CCKW—353,作为重整军备计划使用之二款军用车之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39年9月,在云南芒市、遮放一带阴雨绵绵,路面又烂又滑,第13大队37中队的17辆卡车全部陷在离芒市8公里的泥坑中。所带食物全部吃光了,而援救的车子又进不来,断了补给。从第6天开始有一半人因极度疲劳和饥饿而病倒了,能动弹的人只好上山挖竹笋烧煮,给倒下的战友充饥。这些情况知道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澜沧江昌淦桥、功果桥是双行线?上下怎么分?永平坡在哪了?在大栗树还是在漾濞黄连蒲?有没有刹车淋水?何时装置?行李在驾驶室吗?对禄丰县羊老哨坡、弥渡县红岩坡、南华祥云县天子庙坡、龙陵县南天门坡、潞西县遮放三台山坡等10个大坡,哪几个坡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39年,1940年,1941年,惠通桥、昌淦桥、功果桥,被炸的时候,怎么过汽油桶浮桥?汽油桶筏渡?整车吊过去?日军飞机上百架次,16次轰炸,有4次被炸断,但很快就被桥工队,工兵、工程人员,桥头应征民工紧急修复。知道守桥部队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2年2月你运远征军几趟?从哪里到哪里?4月,日军已逼近缅甸的曼德勒,腊戍,形势已岌岌可危。这时“华侨先锋”第1大队2中队接到紧急命令,派5辆卡车赶到叠元机场装运高射机枪子弹、通讯器材和药品去腊戍。汽车逆行军遇见远征军撤退,十分危险。惠通桥、惠通桥、保山撤退期间的情况?有认识的战友吗?你那时候是在哪了?结婚以后去昆明,去昭通?1944年大反攻时候在哪了?1945年抗战胜利,在哪里听到胜利消息?当时心情怎么样?怎么下到地方?简单问题。机工 肖开勋。机工 朱开定。车牌 国43963。</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背景链接: </b></p><p class="ql-block">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生产的GMC十轮大卡车,军方编号为CCKW——353,作为重整军备计划使用之二款军用车之一。该车全长6.93米、宽2.32米、高2.24米(不含帆布车蓬)至2.80米(含帆布车蓬)。采用GMC270型4.4升6缸汽油发动机驱动,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04PSO。最高时速71公里/小时,最大行驶里程385公里。驱动形式为6×4或6×6。标准载重量为2.5吨,,但即使运载两倍于承载能力的重量,也照样能飞驰向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59年至1986年,云南省交通厅使用养路费投资,对禄丰县羊老哨坡,弥渡县红岩坡,南华祥云县天子庙坡,漾濞县大坡,永平县麦地庄大坡,龙陵县南天门坡,潞西县遮放三台山坡等10个大坡和其它一些路段进行改造,改造里程累计268.57公里。到1984年底,公路里程缩短93.7公里。</p><p class="ql-block"> 1972年5月,在澜沧江功果桥下游20多公里处,永保桥建成通车,滇缅公路改道不走功果桥,不上大栗树大坡了。</p><p class="ql-block"> 永保桥是滇缅公路永平至芭蕉河路段改线后另建的新桥。永保桥通车后,澜沧江功果桥被拆除。昌淦桥变为支线桥。</p><p class="ql-block"> 1974年6月,在怒江惠通桥下游400米处,红旗桥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 滇缅公路,在禄丰县董户村至一平浪22公里,路窄弯急,曾经是昆明至下关之间的“瓶颈”路段。1979年,云南省经委、云南省交通厅决定利用禄丰至一平浪之间已废弃的滇缅铁路米轨铁路路基改建为公路,与原公路构成单向行驶的上下行复线。1982年,这项工程完工。</p><p class="ql-block"> 在对重点路段进行改造的同时,承担滇缅公路养护任务的昆明、楚雄、大理、保山、芒市5个公路管理总段,在道班日常护路中,开展“五小”活动,即改一个小弯道、降一个小坡、加宽一小段路基、改建一道小涵洞、填补一小段路基缺口,使滇缅公路行车条件不断改善。</p><p class="ql-block"> 1986年,昆明碧鸡关至安宁一级公路动工修建,拉开了云南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序幕,也拉开了对滇缅公路实施大规模改造的序幕。1989年9月23日,碧安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云南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继碧安公路之后,滇缅公路的改造全面展开。</p><p class="ql-block"> 有空余时间再认图片上的信息。最后与机工合影。(曹歌)</p><p class="ql-block"> 2014 年9月8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滇缅公路与南洋华侨机工 美军军车在滇缅印地区。(资料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滇缅公路与南洋华侨机工 车队过昆明金马坊。(资料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滇缅公路与南洋华侨机工 车队过昆明城区。(资料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滇缅公路与南洋华侨机工 行进行中的军事化救护车。(资料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滇缅公路与南洋华侨机工 军车在抗战前线。(资料图)</span></p>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时期美军车过滇缅公路镇南县(今南华县)天子庙坡顶路段时拍摄旅途纪录照片。(感谢文献资料提供者 图片拍摄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