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迁入余庆不过两三年而已,自小在毗邻的凤冈县长大,生活已有足足二十载岁月之久,故爷爷辈长期居住过余庆,也时常听他意味深长地摆谈过这片土地的人文风情,而我这期间因学业与走访亲戚的缘故,频繁地往来于两县之间,自然对余庆这片土地寄予了深厚的情感。</p><p><br></p> <p class="ql-indent-1">儿时,关于爷爷对余庆的各种回忆让我深深的意识到,余庆这片土地也曾是我的根,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时不时地闯入我脑海,一直伴随着我到现在,搬来余庆的这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时间的长短只是抽象上的一个概念,从情感的角度来看,我心内自始至终向往、游离于这片热土,即便是错过了余庆的童年,而现在终究如愿以偿,这里就是我的家,生活过的这三年让我看到了家的发展历程,感慨万千,如此心情,也只能在今天腾飞的余庆这种环境下才能酝酿而生。</p><p><br></p> <p class="ql-indent-1">与这片土地结缘,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每每去过凤冈老家回来,车轮碾压在余庆这片沃土上,那是一种踏实而厚重的享受,沿途的风景络绎不绝的想要伸出双手与你热情相拥,她以饱满的热情而又谦和的姿态接纳八方来宾。</p><p><br></p> <p class="ql-indent-1">《周易·坤·文言》中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来到余庆,那算是来对了地方,余庆名副其实称得上是积善之家,一个能够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怎能叫人不留恋。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造就了一批更加勤劳、越来越富裕的劳动人民,乡村既是景区,在保存原始农耕文明基础上与现代景观完美叠加,极大地回归乡土原貌,也很好地诠释出了余庆的乡土人情,站在红色土地上重温远去的革命精神,奋笔疾书的情怀恐怕久久不能自拔哟,心境却又是另一种升华,吃一桌乡土人家美味佳肴,浊酒一杯家万里,此情此景,能不忆故乡?停留于此你才发觉,原来儿时故乡的感觉是这般模样。</p><p><br></p> <p class="ql-indent-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得余庆山水之乐,乐此不疲也。</p> <p class="ql-indent-1">他山之石镌刻的不是风景,而是抒写历史的尘埃之美;骑游小镇更不是浪得虚名,环湖赛道与生态茶园的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博士寨书香气息浓厚,文化美誉得来以久;古色古香的土司文化与这片土地交相辉映,在余晖下重新焕发昔日容颜;黔北花灯之乡的风采俨然是革命的先锋队,唱响社会主义和谐之声;去到乌江画廊,水中有战争故事,江畔有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生生不息;构皮滩水电站的浩然蓄势,乌江航道的远程通航,彰显余庆人民的大气磅礴;飞龙湖景区为你献上一张构建大旅游的余庆名片,世界第一长龙为余庆带来风调雨顺年;纵贯余庆的高速公路注定成为余庆人民构建大交通、实现小康致富梦的快车道;漫山遍野的绿色金子唤起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必胜决心;和景湾开辟“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新纪元,《弟子规》文化长廊再现传统经典,凝心聚力构筑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阵地;都市第三地绝对算得上是一场盛宴,城中有园,园中有景,余庆从此有了幸福的后花园。</p> <p class="ql-indent-1">美不胜收的景色有种如数家珍的自豪,只因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措不及防地被余庆的文化旅游资源深深迷倒!</p> <p class="ql-indent-1">我到过许多美丽的地方,却没有哪个地方像四在农家发源地这样拥有美丽的乡村面容;我也扎堆到人群集中的大城市,却没有哪个城市像余庆这样仅有三万人口的小县城那样做得整洁有序,舒适安心中而又低调内敛;我也试着去把余庆的交通与其它地方的交通做过对比,却没有哪个地方能够做到每条乡村道路都实现硬化公路全覆盖;我也身临其境地感受过许多地方的景色,却终究觉得还是余庆这块土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多彩。</p> <p class="ql-indent-1">没有到过余庆那算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不过现在也为时不晚,赶上余庆正在蓬勃发展大旅游的这趟列车,那可就再也没有理由错过啦。</p> <p class="ql-indent-1">牢牢守住生态底线,美如画的乡村巨变,在小康路上开拓创新,交通带来的便捷,招商引资,产业汇集,都为余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厚植了优势,驻足余庆你会体会到这里并不繁华、并不烦躁,所到之处清净、休闲、养身,值得每一位来客为此而停留。</p> <p>本文于2016年5月定稿</p><p>整理分享于2020年11月</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