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拍李建生师傅

雄追鸟飞(曹雄辉)

升斗小民 <p>  老伴见我下午下班回来又晚“点"了,一脸不悦。我只好以单位工作忙搪塞她的“突审”,谁知她嗔怪道:“肯定又是去那儿“照像”了,你拍了那么多照片,有谁看?”……面对着这一堆不屑的数落,虽然心里十分窝火、憋屈,但是又找不出反诘的理由。</p> <p>  余干河街边上是老年人害怕孤独,与社会脱节扎堆的地方,下午下班时回家时,常常会被那些唱戏、算命、下棋等众生相所吸引。手机相册也存了不少他们一颦一笑。摆摊的李建生师傅今天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p> <p>  家住东山岭山腰上的李建生算得上是街上老仔俚,其兄李斌生是当年电影院的放映员,在文化饱受摧残又严重匮乏的年代,算得上是让人艳羡响当当的人物,建生有机会充当查票、验票勤杂工作。</p> <p>  静观片刻,建生在一丝不苟地倾听桌旁女人对自己冤屈的絮叨,一边一丝不苟地摘录。立即判断出了子丑寅卯来。干的是代理诉讼的活儿。</p> <p>  以往印象中,李建生老兄弟是个胸无点墨的社会“闲散人员”,不啻是手无金刚钻,尽揽瓷器活吗?冇傢冇俬打豆腐。</p> <p>  摊桌上除了很多司空见惯法律手册外,摊着的这本“荣誉证"书却很亮点,漂亮的小楷是那个年头书写行活,体现荣誉颁发严谨,委实让人肃然起敬。</p> <p>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赫然在目的荣誉证搁今日来看,可能含金量不高,也不稀罕了,但建生兄敝帚自珍,很大程度可以佐证过去也是个“文化人”。</p> <p class="ql-block">  网上流行一句话:"大爷还是你大爷”,透露出的是高度文化自信。功成名就的大咖、网红大师才会让人高山仰止,脱帽致敬。蝼蚁般的李建生,只有靠这些“废纸",证明过去曾片刻有过的“高光”时刻。</p> <p>  好奇心驱使我对建生进行了一番简短“采访",李建生很兴奋地接受了“访谈”:早年,受街道居委会推荐,进入农药厂当临时工,因工伤致残,装上下肢义肢,农药厂倒闭后抚恤性地调入瓷板厂成为一名事业编制工人。</p> <p>  瓷板厂改制倒闭下岗后,成了一名户外拍照的个体戸。你问的《今天我当家》这幅“作品"是啥内容?是一名小孩在家喂鸡食,我偷拍到的。我纠正道:“抓拍"到的。可见建生兄的落伍与老套。</p> <p>  我还有一幅作品:在马背嘴信江河里,一条渔船在落日映照下,漂亮动人,按下快门时,取名为《一舟冲破天》……</p> <p>  因此我才有了这张中国摄影家全集入集的证书。建生兄少提当年了,岳飞有诗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p> <p>  摄影在今日被称为艺术,80~90年代的技术,在今天有闲,有钱、有话语权的专业或发烧友人的面前早已过时了。</p> <p>  时代在高速发展,斗转星移,摄影从小众变为了大众。如果使用高大上的影像器材才能“起眼”,让路人侧目相看。</p> <p>  影视制作分工也越来越细,导演、策划、剪接、文案,扛机体力活的人,一般被人视为师傅。</p> <p>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好的构图、影调、还必须有故事性、时代性、思想性,在读图年代中,否则被伦落为自娱自乐的自我记录窠臼里。</p> <p>  如今市面上开了很多影楼、创作室。搞摄影或玩摄影人士中,都有各类协会会员的头衔。照像从过去仪式感很强的留念,悄然上升为对自我形象加分的审美了。</p> <p>  建生说:摆摊纯粹为了解决一些群众遇到的法律困惑问题,写点儿东西也可以防止老年痴呆云云……</p><p> 有时从建生师傅留给人们孤独落寞的背影中,能体会到生活不易,有打鱼的时候,也有打水的时候。</p> <p>  老辈人常常慨叹:宁愿生穷了命,切莫生穷了相。建生兄生来不是英气逼人的帅哥。不是这两个摆件的陪衬,你怎会知道他当年意气风发的“摄影梦”。</p> <p>  建生师傅承揽的活,按余干人的说法,叫“说师”,有乡俚曰:话公一张嘴,左说左有理,左说右有理。过去的李建生脖子吊着一只凤凰相机,迈动着叽嘎作响的假肢,人们都谐称他为“摄师”。只可惜这兄弟和诸多芸芸众生一样,出不了头,在黄昏夕阳下还在自强不息地为稻梁谋。“拍照”不能改变世界,但能改变看世界的眼晴。</p><p><br></p> <p>  当年整个县城唯一家照像馆的这位师傅再也难于发挥余热,冲胶卷,放照片、这些传统手艺已被数码、轶件所取代。</p> <p>  李建生还蜗居在这间东倒西歪的破屋内,有限建的原因,也有兜里无钱的原因。原先山脚下居住着靠扎花圈过日子,比这更潦倒的付锦发家,因为常年贩买经营银鱼,房屋改建了,足够称得上“土豪”。</p> <p>  县文化馆的江印生老师是雕塑专业的,也是早年兼职摄影的群艺工作者。早已退休也歇手了,被铭日集团所聘用。石口公社照像的盛建华师傅早已不干了。看他们悠闲的生活,处境肯定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过去屈指可数县上搞摄影的余兴君、吴龙章老师,也都七老八十了。</p> <p>  如今这些搞行摄的人,有的成名成家,有的靠吃这碗饭,有的图个热闹和新鲜。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上手易,守成难。</p> <p>  老天都会给人赏口饭,除非你混吃等死。别人看到其貌不扬的建生也许是一缕过眼云烟,我仿佛看到他胸中的一团火。</p> <p>  李建生家坡下这户人家,得天独厚,门口这几个喷绘、涂鸦的字迹:活着就很好。不知是那个“催债鬼”的“行为艺术"。</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要仅羡慕每个人的功名利禄,一眼看富贵,二眼断生死。励志是我们每个人都可欣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多存了枪火药,不愁打不了野兔子。但愿建生兄,有一个美好的晚景。</p> <p class="ql-block">  摄影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技术活,在老百姓眼里,攝影这二个字,也没错。</p> <p>  美只是一种典型、丑却千变万化,相比于发现美,我们其实更容易感受到丑的存在。不吝把那些给予过我们熟悉或者悸动的平凡人装进框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