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节选自《“没有德育”的“德育”才是最有效的德育——关于德育的随想之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源自《镇西茶馆》 2020.11.11)</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李镇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3年5月,在武侯区的校长培训会上,一位来自马里兰大学的美国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个讲座。互动阶段,有一位校长提问:“请问美国的中小学德育是怎么搞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位美国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美国没有德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有在场的校长都很吃惊,当然也不相信:美国没有德育?怎么可能!但出于礼貌,没人追问这位教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半年后,我去美国待了一个月,刚好是在马里兰大学。我看了一些中小学,也粗略地感受了当地的社会风貌,得出结论:美国的确没有德育,因为我没看见他们的“德育”;美国的确有德育——但是这“德育”是看不见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除了檀传宝先生说的“直接的德育”“间接的德育”和“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我认为还有一类德育——不但没有课程,也没有教育目标,甚至连德育意图也没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知道我这样说,会有人质疑:“既无课程,也无明确的教育目标甚至连教育意图都没有,怎么能叫‘德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是的,这是“什么都没有”的德育。我之所以称之为“德育”,是因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德育效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就是“没有德育”的“德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个月的见闻显然不足以看到美国教育的全部,也许美国也有德育的课程体系,或其他什么形式的德育,但他们“看不见的德育”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在美国感受到了什么“看不见的德育”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天早晨我都要跑步,路上常常遇到美国人——我当然不认识,他们总是自然而真诚地对我说:“Morning!”我自然也回应道:“Morning!”互相点头微笑后,又擦肩而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酒店,我把卡丢在房间里了,去总台给服务员一说,人家毫不犹豫,马上重新给了一张卡。这种信任让我自己都觉得惊讶:他怎么不怀疑我是不是这个房间的住客呢?万一我是窃贼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酒店附近有一家超市,店里有个规矩,凡是卖出的商品,只要以后顾客发现该商品又打折降价了,那么凭着购物小票,店方可以退还差价。比如,你昨天买了一件衣服花了五十元,今天看到这衣服打折只卖30元,那么你可以去找店方,他们会退你20元。 同行者中有人后悔没保留购物小票,抱着侥幸心理去退差价时,给老板说“小票掉了”,人家毫不犹豫就把差价退给她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课堂上,一位美国教授给我们讲一个资助贫困生的项目,谈到入选者的条件时说,申请者必须有参加社区活动的经历。我们问:“学校对所选拔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是怎样考核的?有怎样的标准?”教授答道:“我们主要是面试的时候直接问学生,你参加过什么社区服务活动?有的学生就会告诉我们他做过些什么,比如去医院照顾病人,比如为贫穷的人提供食物,也有的学生给我们说,他要照看家里的弟弟妹妹,没有时间去做社区服务。我们也会考虑这些特殊情况。”当时我想,学生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就不担心学生说假话吗?但美国教授就是这么信任学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孩子从小就在充满尊重、信任、诚信、平等……的环境中长大,这不就是最好的“德育”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刚才说了,美国也许也有“直接的德育”和“间接的德育”,但在我看来,我感受到的这种“没有德育”的“德育”,才更“可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我写这些文字是有风险的。近年来,美国当政者对中国的打压,已经激起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中国人的愤怒。在这种情况下,我居然还要说美国教育的“好话”,说轻点是“不识时务”,说重点叫“找抽”。但我还是那个观点,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人家好的我们就应该学;何况,向对手学习正是战胜并超越对手最好的途径之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了,可能有读者已经明白了,</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说的“没有德育”的“德育”,指的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时代风气。这是一个国家无处不在而又无孔不入的教育,是更宏观同时又更细节、更强大同时又更无声的教育,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大教育。</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目前,中国最缺乏的正是这种无声无形而又有力有效的德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然,这样的德育不仅仅靠教师和孩子父母,而有赖于整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是的,“每一个”!——以及每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就说到</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没有德育”的“德育”的另一种形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许多人的共识。比如,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其他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是教育本身。</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此,我不打算多说。</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想强调的是,我这里说的有“德育”效果的各类关系,并不是刻意为了“德育”而建立的。</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样说,可能有点不好理解。那我换种说法,</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以及各种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真诚、平等、尊重、宽容……的自然而然的关系,就是对置身“关系”中每一个人(当然,首先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德育)——但建立这种关系并非出于“教育动机”,而是基于人性之善良。</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也就是说,关系是自然的,教育也是自然的。为了讨好孩子而刻意“搞好关系”,然后对孩子说:“我对你这么好,你难道还不听我的话吗?”这不是我说的由“关系”而发生的自然教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11月8日</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李镇西:你要孩子做的,你做吗?</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节选自 《你要孩子做的,你做吗? ——关于德育的随想之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源自公众号《镇西茶馆》 2020.11.12)</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李镇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经常在想,为什么我们关于德育的发文越来越频繁,关于德育的论坛越来越高端,关于德育的课程越来越丰富,关于德育的活动越来越多彩,可是我们的德育效果却并不见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然,对于德育而言,文件是必需的,论坛是必要的,课程是必备的,活动是必然的……但除了这些,有一个因素似乎被很多人遗忘了,那就是——德育者本人的道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尽管孔夫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尽管千百年来,民间也有“打铁先要本身硬”的俗语,但</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现在德育最大的问题却是:德育者(家长、教师以及相关领导)要孩子做的,自己似乎是不打算做的。</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校长时,我曾在教工大会上问了老师们两个问题——</span></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你让学生信的,你信吗?</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你要学生做的,你做吗?</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当然,这也是我经常叩问我自己心灵的两个问题。</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如果我们不信,请别给孩子讲;如果我们不做或做不到,请别让孩子做。</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否则,德育便成了大人们合谋对童心的欺骗。</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你给孩子讲“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你是否有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坚定信念?你给孩子讲“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得美好”,你是否愿意给需要帮助的灾区群众提供“一日捐”?你给孩子讲“勿以善小而不为”,你是否愿意在公交车上给弱者让座?你给孩子讲“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是否愿意在工作之余手不释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曾在学生家长会上对孩子们的爸爸妈妈说:“如果你要孩子做的,连你都做不到,你就没有资格对孩子提任何要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话同样适用于教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很多年前,班上一个“后进生”行为习惯差,爱说脏话,学习懈怠——可以说是懒惰,我便请来孩子的父亲,想和他一起商量如何配合教育好孩子。交谈中,我明显感受到他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迫切愿望——所谓“健康成长”当然是指孩子品德优良、举止文明、学习勤奋……可是,这位父亲和我说话时,满口脏话,语言极不文明,第一人称“我”在他嘴里是“老子”,第三人称“他”在他嘴里是“狗日的”,比如他说孩子:“老子说了很多遍,狗日的就不是听我的话!晚上老子打麻将,狗日的不好好做作业,跑来看老子打!”他的意思是,他教育孩子很多次,但孩子总是不听他的话。晚上他打麻将,孩子放弃作业来围观。他这么一说,我心里暗笑,你怎么自己骂自己是狗呢?但我更多的是担忧,这样的父亲,能指望他给孩子怎样的教育?相反,我从他的言谈里,找到了他孩子成为“后进生”的原因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在谈到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学科时,这样写道:“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我想冒昧地补上一句:“道德也只能由道德来培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坚信,苏霍姆林斯基是会同意我的补充的。因为他还有有一句名言:“人只能靠人来建树。”最初读到这句话,我对“建树”二字有些迷惑:在中文里“建树”是“建立功绩”的意思,那么“人只能靠人来建树”不就是一个病句吗?如果译者有意用“建树”,那么我们只能理解为,苏霍姆林斯基把培养人作为一种“建树”,而“靠人来建树”的意思就是,欲建树什么样的人,建树者首先就得是那样的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语)的话,那么这个道德不是来自教育者(主要是家长和教师)的说教,而是源于其人格——准确地说,是体现教育者道德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而这“感染”首先是人格的感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就像人们常说的教师要“为人师表”一样,以前乡下常常看到农舍墙上有“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标语,朴素地表达了一种教育(德育)观;同样的道理,还有“党风决定民风”的说法。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每一个党员和干部都是引领社会风气的教育者。因此,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成员,党员干部本人的人格高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准。这是一个国家的大德育。</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近几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常出现在媒体和一些领导对党员的告诫中。这八个字的本意,是提醒党员同志们随时想想自己当初入党是为了什么。每当看到这八个字,我就想,如果这个提醒是针对那些当初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而后来渐渐忘记了这个目标的党员,那么十分正确,且完全必要。 但对于那些另有“初心”和“使命”的入党者而言,这个提醒就让人别有一番讽刺意味。初心纯净、使命崇高的党员干部肯定是大多数,但也不可否认的是,确有一些党员当年入党的“初心”就是为了“个人利益”,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而非为了什么主义而“奋斗终生”,他从来就没忘记过“捞好处”的“初心”,也没忘记过“往上爬”的“使命”,你现在叫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所以,</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核心的问题不是问忘没忘初心使命,而是要问问:是什么“初心”?是什么“使命”?</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是,如果现在把所有党员当初的《入党申请书》拿来看,可以说,每一份都那么郑重庄严,其中当然有真诚的誓言,但绝对有不少谎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包括现在有不少在台上对群众“传递满满正能量”的党员干部,为什么老百姓不服气?因为他们说一套做一套,“说”的一套高尚得催人泪下,“做”的一套龌龊得令人发指。因此,“台上他说,台下说他”,他们当然毫无人格感召力,相反会带坏社会风气。这也是一种“大德育”,只不过是可怕的“逆向德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句话:</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一个人如果极力宣扬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坏事的准备。”据说这是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托马斯·潘恩说的。</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没有查到出处,但无论是不是他说的,这话本身是没错的。</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能够把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说得那么“声情并茂”,这种人得多阴险?真的得提防。</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教育者言不由衷,或言行不一,你怎么可能指望你的教育有感召力?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不能成为那样的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也许有人会说:“老师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你这样说,谁还敢当老师?”</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是的,没有谁是完人,教师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向学生坦承我们的不完美,然后和学生一起追求尽可能完美,这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这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几年前,我曾经发过一条微信——</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有时想想,教育其实很简单的。就是先让自己善良起来,丰富起来,健康起来,阳光起来,快乐起来,高贵起来,然后去感染孩子,带动孩子,让孩子也善良、丰富、健康、阳光、快乐、高贵。除此之外,还有教育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教育者缺乏的,却要让学生拥有。岂非缘木求鱼?</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条微信发出后,被迅速点赞,获得普遍认可。</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现在我依然坚持这个观点:所谓“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要学生拥有的,你先得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对学生说的,就一定是我们信的,而且是我们随时愿意去做的!</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11月11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