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0年11月12日,平邑县第五实验小学数学老师来到兴蒙学校参与学习活动。满怀期待的从学校出发,收获满满的回到学校,满满当当的课堂安排,场场精彩的课堂,让老师们获益匪浅。</h1><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程士超老师带来的是五年级的《植树问题》这一课。从1000米的小路“化繁为简”为20米,再到引出数学植树问题中的“一一对应”在变与不变中发现,两端都栽树的问题:总长÷间隔=间隔数,棵树=间隔数+1,最后再通过显示马路路灯、车站图片,听音频中建立数学模型,找到间隔和间隔数。</span></p> <p>陈静老师带来的《植树问题》这一课是从变与不变中分类讨论栽树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不变的是全长÷间距=间隔数,变的是当两端都栽树 :棵树=间隔数+1,当一端栽树:棵树=间隔数,当两端都不栽树:棵树=间隔数-1。</p> <p>孙树军老师带来的是一堂《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课,课前幽默风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坐在台下面的老师们的气氛活跃起来。通过脑筋急转弯“把大象装进冰箱分几步?”同学们异口同声分三步:1.开门2.装进3.关门。那么“大象需要放进多大的冰箱呢?”引出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从线段到面积再到新授课讲体积,一步步建立数学模型。</p> <p>孙树军老师通过由面积出发来测量体积,把正方体布满带有面积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纸。让学生懂得从单位到体积是通过测量出来的。</p> <p>同学们用手捏感受一立方厘米,用手抓感知一立方分米,用双臂抱感知一立方米。瞧,同学们的积极性多高涨啊!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虽然这堂课在掌声一片接一片中结束了,但是却让台上的同学们流连忘返,台下的老师们收获满满。</p> <p>时庆丽老师带来的《田忌赛马》,这堂课与语文课堂有关系。先从语文老师的角度带领学生读课文,再从中提取数学信息引入新课。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引出数学对策方法:<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有序列举-对比分析-统筹优化</span>。最后在一个个数学小游戏中结束了课堂,让学生们在玩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p> <p>窦云峰老师带来的是《对策问题》一课。先从玩扑克牌游戏引出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一次次游戏,在玩中运用旧知识“搭配”贯穿整堂课,体现了数学知识是相关联的。</p> <p>徐美霞老师带来的是《分数的意义》这堂课,从一首一字诗引出新课单位“1”。从单位“1”累加到整数引出从分数累加到单位“1”。同学们通过上台展示,把12个三角形看成单位“1”,进行不同的平均分,取其中不同份,得到不同分数。</p><p>最后徐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把这些计数单位叫做分数单位。改变单位“1”可以表示出不同分数。</p><p>是啊!一生万物,世间万物都是从“1”演变出来的。</p> <p>蒋章先老师带来的《分数的意义》这堂课,首先通过复习三年级的《分数初步认识》导入新授课。蒋老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和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一次次把课堂推上热潮,台上台下气氛活跃。从1个物体到1个计量单位再到一些物体,引出一个整体可以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就叫做几分之,几分之一叫做分数单位,几分之几由分数单位累加得到。</p> <p>尤洪伟老师带来的是《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从“真假分数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假在哪?”三个问题导入新课,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环环相扣,并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动手、动脑找到答案。</p><p><br></p> <p>张艳老师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她语调亲切,通过描述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感受到线段的有限长,射线、直线的无限长。</p> <p>不同的教学风格、精彩的课堂教学艺术,全市各校教学能手齐聚一堂,同台竞技,精彩纷呈。一次次的优质课学习,一次次的吸收教学经验,让第五实小的教师快速成长,让我们继续以饱满的热情进行今后的教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更加出彩,更加优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