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font color="#ff8a00">“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当周边有人或自驾或跟团去西藏时候,就会想到这首歌,也会想,我啥时候也能去亲眼看看这景象。</font></h1><font color="#ff8a00">今年本来想着退休以后有时间出去走走,看看风景,遛达遛达,不曾想一场新冠,让计划成为泡影。先前有几次朋友约着出去,因为担心疫情,不敢乱跑。八月份董打电话约着去西藏,当时也是一口拒绝,后来在某人的极力怂恿下,就开始了兴奋的准备工作。</font><div><font color="#ff8a00">•药品 :红景天 ,葡萄糖,感冒药, 头痛药,晕车药,泻立停,创口贴。</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食品:芝麻糊,奶粉,茶叶,巧克力,牛肉干,肉脯,饼干,自热饭,方便面,水果,复合维生素等。</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物品:口罩,酒精棉片,颈枕,睡袋,充电宝 ,一次性坐垫,水壶3,拖鞋,魔术巾,洗漱用品,防晒霜,帽子,手套,面膜,手纸帕,风油精</font><h3><font color="#ff8a00">准备期间某人比我还要积极,表扬一下。第一天(2020.10.05),南京(海拔14米20/13,多云)怀着忐忑,兴奋的心情奔赴火车站同伙伴集合:Z164 22:54,出发拉萨</font></h3></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临上火车前拍个照,纪念下,怎么拍了个镜像</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第二天(2020.10.06)南京——西宁(海拔2200米,13/1,小雨转多云,)今天途径蚌埠,徐州,郑州,西安,咸阳,兰州,西宁,路途遥远,时间漫长,车上自娱自乐,到站积极打卡。昨夜由于沿途的上下客,加上打鼾声就在头顶,即使调个方向,戴上耳塞也无济于事,本身睡眠就不好,昨夜一夜睡睡醒醒,21:09抵达西宁火车站,换进藏火车,从这时,车厢内开始了充氧。</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只要有我们在,哪里都可以有牌场(可是明天呢?)</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四个凑一桌,一个在自拍,还有一个也没闲着,睡觉💤</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这是我们西藏行小分队的首次全员亮相(看看,一个个笑得多灿烂)</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第三天(2020.10.07) 西宁——拉萨(海拔3650米,晴,22度),<br>今天途径德令哈,格尔木,安多,那曲。昨晚列车员提醒我们今天7:10左右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见到藏羚羊,唉,看到了其他的,还有我们以为的藏羚羊、其实是藏羊羚的动物,就是没见藏羚羊,早九点多可是见到了沱沱河,</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下午一点遇见静静地独美于群山之间的措那湖。无奈不能下车近距离接近(以前是可以停靠的),只能可怜兮兮地紧贴车窗,看着她慢慢地消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今天车厢内已有人有高反症状,我在翻越唐古拉山口(海拔 5200米多)的时候也是头痛,恶心,加上那曲站走了有些急迫,下午没忍住还是吐了,不过胃舒服多了,本想坚持到晚上看头痛能否减弱再决定是否吃药,下午想想还是吃了一包去痛药,头痛有所缓减。这一整天列车都在青藏高原上奔驰,时不时能看见或远或近的连绵雪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19:30左右抵达终点站—日光之城——拉萨,车站防疫措施比较严格,在火车上我们就已经填好了旅客健康登记卡,及健康码的扫描,出站时严格检查。</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翻越世界屋脊,终于脚踏神秘的雪域高原。九点多抵达藏式宾馆,头还是有些痛,晚上为了睡个好觉,也为了能很好的感受明天的拉萨一日游,吃了片安定。这一夜安好。</font></h3> <h3>度娘: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青藏铁路由西宁站至拉萨站;线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共设85个车站(目前好些站已经不停靠了),设计的最高速度为16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截至2015年3月,青藏铁路的运营速度为14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h3><h3>措那湖——位于安多县城西南20公里处,念青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山脉之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海拔高度4650米</h3> <h3><font color="#ff8a00">第四天(2020.10.08),拉萨 (海拔3650米, 24/8晴)今天行程有所调整,7:30,天蒙蒙亮,出发,第一站扎基寺,寺庙虽小,但香火十分鼎盛。进去拜了财神(听导游说在西藏许愿不需要还愿)转了一圈,碰了一圈额头,放了一元硬币(藏民好像用一元纸币)。</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太阳刚刚升起,还有些寒气。</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9:40到了向往已久的布达拉宫,内心有些小激动 ,小紧张,那一刻我忘记了高原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感受着坐落于红山之巅这座高大、圣洁的宫堡式建筑群。</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四周洁白的宫殿,环绕着正中的红宫。布达拉宫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红白相间,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与群山交相辉映。</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布达拉宫的历史悠悠,种种传说,让它显得无比神秘。</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在那里才知道眼睛看到的天空可以是湛蓝、透亮的,蓝天白云是如此的纯净,空气是那么的清透,朗朗晴天,一轮明月高挂也是稀松平常,不足为奇。</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在灿烂的阳光下,在肃穆的布达拉宫前,蓝天白云见证了我们在雪域高原的第一张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下午大昭寺, 寺前香火缭绕。在这里了解了内地第一个“援藏干部”对西藏的影响,也知道了拉萨这个城市名称的由来。由于还在假期,游客、朝圣的,团拜的信徒,人挤人,声音此起彼伏,但丝毫不影响信徒们的念经、祈福。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朝圣者的痕迹。</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藏民都有一个愿望,磕等身长头去布达拉宫、大昭寺朝圣一次;青石地板上留下了信徒们虔诚叩拜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 </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font></h3><h3><font color="#ff8a00">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对了,怎能漏了网红打卡点——药王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第一天没有去林芝缓冲一下,头还是有些痛,不适应,晚饭不想吃,就啃了苹果,吃了一包去痛药,好好休息。</font></h3> <h3>度娘: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999间房,全部为石木结构,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每逢秋冬季节,布达拉宫就会换上新衣裳,重新刷一遍外墙。白墙又名牛奶墙,其实是建筑涂料里添加牛奶、白糖制作、刷漆而成,故有牛奶墙的美名。红墙用的是西藏特有的植物白玛草,白玛草本身是一种柽柳枝,秋天晒干,去梢剥皮,再用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整整齐齐堆一起,然后层层夯实,用木钉固定,再染上赭红色的颜色,这就是白玛草墙。它不仅有着庄严肃穆的装饰效果,还由于白玛草的作用,可以把建筑物顶层的墙砌得薄一些,从而减轻墙体的分量,这对于高达13层的布达拉宫来说,显得至关重要。据说这种特殊的墙体不单结实干燥,透气性强,而且重量相对较轻,也是布达拉宫屹立几百年不倒的因素之一。</h3><h3>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 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h3> <h3><font color="#ff8a00">第五天(2020.10.09)拉萨(海拔3650,25/8,多云)——纳木措( 海拔最高5190米,21/10,多云转阴) 今天感觉比昨天又要好些了。早上天还没亮, 6:30就出发了,晚20:30回到酒店,来回十多个小时,只为了看一眼纳木措,还好纳木措没让我们失望,加上提前租了氧气罐,提前吸氧,一路不断地补充氧气,感觉没了高反,晴朗的天气,又将美景尽收眼底。 心情倍儿爽。</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在念青唐古拉山-行者·黑帐篷观景台,发现了这段彩虹路,我棉服的帽子又失而复得。</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纳木错最高海拔那根山山口5190米,风呼呼地刮,经幡哗啦啦地响。就是因为有一块刻有仓央嘉措诗句的石碑,大家排队抢位拍照。我也不能免俗</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从拉萨开车途经109国道经当雄县到纳木错自然保护区距离大约240公里。</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湖边的草甸犹如一张巨大的黄毯,浩瀚无际。又仿佛来到了秋天的塞外草原。</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远处那些雄奇的雪峰如天神下凡,仿佛屹立眼前。</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纳木措湖上的蓝天是那么悠远,和纯净的湖水相互辉映,浑然天成。在这里你会真正看到什么是水天一色,风起云落。</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置身于纳木错,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蓝得清澈、丰润而又迷人,它包容着人们内心所有的忧伤和烦恼,人的灵魂会被眼前纯净的湖水彻底洗涤,让一起归于宁静和淡泊。</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这是一张视角特别的照片,仔细看,仔细瞧,发现远方的小黑点了吗?那可是有秘密的小人儿(别问,保密)</font><br></h3> <h3>度娘:纳木措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蒙语和满语称“腾格里诺尔”,藏语纳木湖意为天湖。位于拉萨以北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距离拉萨240公里。</h3> <h3><font color="#ff8a00">第六天(2020.10.10 )拉萨(25/8,晴)——林芝(海拔2900,22/9,多云转小雨)</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7:30至19:00,沿林拉高速(与318国道并行)一路向东,路两边是无边无际的山峦、山峰,全都是刀砍斧削出的冷峻峭拔,质朴、粗犷,这一天车程600公里。</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今天第一站下午三点左右到达措木及日景区,主要是措木及日湖,晚5点左右赶往到鲁朗小镇。</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在这么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怎么能少了灵魂人物——女人花。羞答答的玫瑰,不要静悄悄滴开,下面有请伙伴们闪亮登场(此处应该有掌声+配乐)</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途中经过5130米的色季拉山口,导游一说到了观景台,大家迫不及待地冲下车,都想见证奇迹的出现。我们到达色季拉山南迦巴瓦观景台时,云雾在雪峰上缭绕,忽浓,忽淡,忽上,忽下,七座山峰总是不能全部显现,当我们继续前行时,在山路的转弯处(这是不是也叫峰回路转?),云雾散尽,南迦巴瓦七座山峰终于全部显现,露出了真面目(人品大爆发,传说十人九不遇),司机非常配合地停车,让我们下车观赏。这一趟的辛苦,这一天的一路颠簸 ,就这也值了。</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南迦巴瓦像个美少女般静静地躺在那,很恰当地展现了美人的脖颈,胸部和腰腹。</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一起见证奇迹的出现,透着满脸的兴奋</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饭后篝火晚会,夜宿藏家扎西岗民俗村</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这是第二天早上补的片片</font></h3> <h3>度娘:措木及日湖——又称“冰湖“,是一座古冰碛湖。措木及日藏语的意思是观音菩萨或者观音菩萨的眼睛。位于林芝地区八一镇西北方向24公里,海拔约4100米,是八一镇最近的一座古冰碛湖,湖区以冷杉和金竹为主的原始森林保护完好,是天然的氧吧。还有漫山的杜鹃,尤其秋季景色迷人。</h3><h3>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别称“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h3> <h3><font color="#ff8a00">第七天(2020.10.11)林芝 雅鲁藏布大峡谷(22/10,多云)早餐(貌似汉化的藏餐) 后前往鲁朗小镇。在素有“西藏九寨沟,小瑞士”美誉之称的林芝, 鲁朗小镇将西藏的江南风光呈现在你面前,鲁朗林海的天然氧吧,雅尼湿地公园茂盛的草木、玻璃的栈道,这一切都让你感觉身在江南。在雅鲁藏布大峡谷餐厅第一次来了个实名制的自助午餐,14:00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来回三小时,真是在赶路。晚餐特色石锅鸡。</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和为我们准备早餐的藏族老妈妈合影(也是此次西藏行唯一一张和藏族同胞的合影)</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等车期间也不能忘了凹造型</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本来是要弄个微型版的千手观音的,唉,失败了</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交汇处清(河)浊(江)的河水</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又见南迦巴瓦,还是羞答答</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今天没有了高反,我们可以围着千年古桑绕一个圈,许一个愿,比比心,放肆地笑一笑,跳一跳,一切都是可以那么自然地发生。</font></h3><h3><font color="#ff8a00">愿这样的欢快,这样的笑脸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今天跑了不少地方,最喜欢的还是尼洋河风光带,这里有流水、河滩、花草、树林、秀石、草甸、沼泽、青山、还有雪峰,组成了梦里画廊。可能是时间对吧,快接近傍晚的落日余晖撒在湿地上,柔柔地,水面的风轻拂脸颊,只恨停留时候太短。</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蓝天柔媚空远,空气散发出冰川的清香冽凉,河水纯净、清澈,流淌着,你会情不自禁地近水,闻水。(福建游客还做了惊险动作)</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能看出来是谁吗?各自认领</font></h3> <h3>度娘: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区靠近印度阿萨姆邦的地方),主体在墨脱县。从墨脱县甘登乡多卡村往上,一直到米林县派镇加拉村,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有的地方成为西藏江南。</h3><h3>尼洋河——青藏高原上的河流,全长307.5公里,流域面积1.75万平方公里,在雅鲁藏布江众支流中排行第四,但水量丰足,仅次于帕隆藏布江。是西藏自治区工布地区的“母亲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顺着拉萨河河谷一路向东,渐走渐高,翻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继续往东,就进入了尼洋河河谷。米拉山是拉萨河与尼洋河的分水岭。</h3> <h3><font color="#ff8a00">第八天(2020.10.12)林芝——拉萨昨晚住的好,所以睡眠好,早餐也比拉萨宾馆的丰富。8:30启程回拉萨,去藏寨。</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沿途的树木已与两天前过来的时候大不同了,再过一周应该是318国道最绚烂的秋景了,那时两边的植物五彩斑斓,就像调色板,各种颜色应有尽有。找机会走一趟318</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晚饭吃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宗的藏餐,但可以边吃饭边观看歌舞表演,还可以免费借用藏族服饰拍照,我也凑了热闹,自己收藏。</font></h3> <h3><br><font color="#ff8a00">晚上去布达拉宫广场看夜景,不凑巧,由于高压线故障,平时22:00才熄灯的广场,在我们赶到药王山的一两分钟后,白塔的灯灭了,于是安检进广场。和某人现场直播了一下布达拉宫广场的夜景,希望下次能有机会,不要那么匆忙。</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夜幕下的布达拉宫</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第九天(2020.10.13)拉萨——羊卓雍措(海拔4441,5/24,多云转晴)8:40西出拉萨,沿贡嘎高速再转省道去羊卓雍措湖,山道九十九道湾,一点左右翻越海拔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后,抵达羊湖最高观景台,这时碧玉般的羊卓雍措便展现在我们面前。</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那一抹蓝,静静地的流淌着,湖面不起一丝涟漪。</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没有去过的人,无法想象到羊卓雍措风景的秀丽。羊卓雍措就像一条镶嵌在群峰之中的蓝宝石项链,湖水平滑如镜,碧蓝的水色, 就像在湖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蓝色颜料,蓝的不真实(当时现场和家人视频时,都不相信)<br>今天犯了错,忘记将昨天相机的参数调回来了,大哭。</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冒充我的九连拍</font></h3> <h3>度娘: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是高原堰塞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h3> <h3><font color="#ff8a00">第十天~第十二天(2020.10.14~2020.10.16)拉萨(7/24,晴)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南京有些归家心切,拉萨 火车站过安检,喜欢的瑞士军刀被没收了。</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我们在这个藏式酒店住了5天,品尝了第一口酥油茶,第一块糌粑,也在 这留下我们此次西藏行的最后一张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本来回程想录一段列车驶出拉萨站的视频,可是离开后才发现忘了按下开始键了,那就用一段夕阳下拉萨的街景作别这次的西藏之行吧。</font></h3> <h3></h3><h1><font color="#ed2308"><b>再见了拉萨,再见了西藏,有机会再见。</b></font></h1><font color="#ff8a00"><br>后记:2020.10.16 早上九点钟不到的时候到了南京,感觉真好,可是中午睡了一觉睡得我昏昏沉沉的,头发胀,还有点不舒服,一连睡了三个小时,从来没有这样过 ,到了五点多钟了,感觉有点像刚去西藏的第二天的那种感觉,头有一点点疼,这是不是从高原回到平原反而不适应了,有点醉氧呀,是不是还得适应大几天。<br>看看上图,连洗发水在低海拔都被压瘪了,也不能一下子适应(本来是想用达利园的,发现被我吃了)最后感谢伙伴费心的准备,感谢伙伴一路的互相鼓励,互相关照,比心,谢谢!</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