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元代起,广西龙胜县龙脊镇的先辈就在大山上垒土造田种稻谷。</p> <p> 许多地方的山里人喜欢依山种玉米,刨开土撒上玉米就行,省事,但不抗旱涝。龙脊人垒土筑台蓄水种稻,费力,但旱涝无忧,况且稻米也比玉米养人。</p> <p> 龙脊人依山垒出的一块块梯田大不足一亩,小的只能插三行水稻。</p> <p> 但积少成多,龙脊人一代又一代坚持不懈开山筑田,如今已在大山里营造了上十万亩的稻田。</p> <p> 靠在这些零碎田地上的耕耘收获,龙脊人生生繁衍着。</p> <p> 随着富起来的国人风靡旅游,龙脊人耕作谋生的梯田竟被城里人看作一景,引来了八方看客。</p> <p> 九月下旬,我们来到龙脊,梯田里的稻谷正由青转泛黄,丰收在望。想必十月更是满眼绚烂的金黄。</p> <p class="ql-block"> 从平安寨停车场到寨里我们住的客栈约一里路,只能步行,还都是上坡。 所以在停车场,有许多携背篓的村民在静候,要为下车的游客背行李。</p> <p class="ql-block"> 背行李的多是村妇,让人有些不忍,但她们自信的态度又让你觉得这对她们不算个事。自告奋勇为我背行李箱的是这位五六十岁的老妇。天下着毛雨,她仔细用塑料布盖好我的行李箱。</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个子矮小,老妇要深弓腰才能与背上的重物保持平衡。</p> <p> 山路狭窄,老妇走得吃力,但又很稳健。</p> <p> 我知道,山里人还是孩子那会儿就开练背篓功了。背篓就像我们的双肩包,是村民省力方便的行囊。</p> <p> 但是长年累月的负重前行,会不知不觉折弯了人的腰杆。</p> <p> 细心的山里人还备有滑杆,腿脚实在不济的游客付四份背行李的钱就可以享用。为了安全,这份钱只有村里身板硬朗的汉子才有资格赚到。</p> <p> 旅行箱背到客栈后我让老妇留了电话,约好第二天中午下山还请她背。但第二天一早我见她和一村妇人已在客栈外守候。问为什么这么早来。说你们要去观景台吧,帮你们背东西。</p><p> 果然,陆续下楼的女士立刻把她俩的竹篓用包填满了。对村民来说,给他们活干就是最实在的同情。</p> <p> 因是雨后,葱翠的大山上少了明媚的光影,却添了缭绕的云雾。</p> <p> 沿山路攀登,身边梯田在飘雾中时隐时现,宛若踱步在仙境。</p> <p class="ql-block"> 层叠罗列的绿色阶梯,依山而变的田垅曲线,犹如一幅幅浪漫的抽象画。</p> <p class="ql-block"> 这是龙脊人以田垅为线条,用稻谷来染色,在大山上创作的图画。</p> <p> 每一笔划每一色块都凝入了开垦者的汗水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平安寨这组梯田取名‘’七星伴月”,细看是下方几个小山丘的梯田,围绕着顶部有一块闪亮水塘的山丘。村民留这个圆圆的水塘注了水却不种稻,当做明月。</p> <p class="ql-block"> 显然这是平安村民为迎合游客观赏的情调,做的一个艺术小创意。</p> <p class="ql-block"> 另一“九龙五虎”景区是指山梁的田垅像虎背的花纹。就不像是农家刻意为之,而是因地势不经意而成。</p> <p> 人在田中走,如在画中游。</p> <p> 龙脊的先人们不会想到,他们挥汗造出来谋生的农田,会成了后人眼里一幅幅辉宏壮阔的大地艺术。</p> <p> </p> <p> 平安寨是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壮族老寨,寨子里的石板路古树风雨桥都见证了龙脊先辈建设梯田的进程。</p> <p> 以辛勤劳作健身,吸山野空气净肺,吃自家放心蔬菜,与人为善苦作乐,山里人的生活做派多暗合了今人追求的保健理念。</p> <p> 所以山里生活虽清苦,但人多长寿。</p> <p> 金坑大寨是个瑶族村寨,这里的梯田场面更辉宏些。这个景区投入也是大手笔,架起缆车,直接把游客从山下送抵山上观景台。当然这缆车要收费。</p> <p> 登高远眺,梯田随山势波澜起伏,人造农田和自然林木衬映,交融成一幅壮阔优美的大地画卷。</p> <p> 不过有些村民盖的楼房在梯田中很扎眼。为接待游客,龙脊村民往往一大家子竭尽财力盖楼房,既是家也做客栈。这些房屋不讲特色重楼层,往往四五层高,很破坏梯田景观。我直觉是当地政府没做好规划管理,让好端端的景观被无序的民房毁了容。</p> <p> 而元阳、加榜梯田村民长年都是在梯田外沿建房,而且房舍都不高,有民族特色,与梯田就很协调。元阳梯田所以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原因之一。</p> <p> 城里人来到大山里,来到少数民族村寨,很喜欢少数民族服饰的扮相。</p> <p> 在大山里,这服装和环境才更协调。</p> <p> 所以在龙脊各观景台服装租赁很火,尽管这些艳丽的服装是揉入多民族元素改良的,并且我怀疑这些服装都是从乌镇批发来的。</p> <p> 真正的壮族服装是比较简单的,就衣裤袖口有花边适当点缀,饰物也少。</p> <p> 瑶族服装略华丽些,那沉重的头布是要花功夫盘的。</p> <p> </p> <p> 她们的服装和缠头布多是自己手工织染的。</p> <p> </p> <p> 这些兴致勃勃的老外一定会对中国农民的大地涂鸦作品感到新奇。他们的农民只擅长操作农机在旷野上耕作。而非洲人则靠面包树或撒把玉米种子靠天等饭。只有炎黄子孙才有为生存干出这种改天换地的劲头,要不怎么元阳、加榜、龙脊这些世界上最壮阔的梯田都在中国。</p> <p> 受每天络绎不绝的观景人熏陶,龙脊的狗狗似乎也染上了闲情逸致。</p> <p> 不知游客在步入这梯田赏心悦目时,会不会想到龙脊农民面对的艰难。现在平原的农家纷纷把分得的土地化零为整,以便机械化耕作和收割。而在梯田上,农机无法施展。我在加榜、元阳看到春播前注水后成千上万闪如烁镜片的梯田上,农民赶着水牛整田,走几步就要掉犁头,十分费事。</p><p><br></p> <p> 而有些田垅窄得连牛都转不过身,恐怕全要靠人工了。</p> <p> 收获时,稻谷在羊肠田埂上下搬运,等于在几十层楼间不断上下往返。</p> <p> 以市场的米价,有多少人愿意为几亩地上几千块钱收益在这田垅上风吹日晒倾注人生?</p> <p> 龙脊人仍凭着对开垦梯田先辈的尊敬,和对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热爱,让稻谷在梯田上年复一年生生不息。</p> <p> 我们才得以欣赏到的春如千万明镜、秋日稻浪翻滚的梯田壮景。</p> <p> 好在游客的消费能略为农家贴补些种田外的收入。</p> <p> 在观景台,我拉着这位背篓老妇合个影。她陪我们登上观景台后,就静候大家观景,等着背行李下山。她对苦难生活的那份从容,就是吃苦耐劳龙脊人的缩影。</p> <p> 其实,我国各地的大规模梯田,都可以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为透过这一幅幅大地上的恢宏画卷,后生们可以感悟到中国农民改造山河那不屈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