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语,未来可期,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李姣琴

<p>  2020年11月12号(星期四),西江中学数学科组教研活动如期而至,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组刘秀湘、曹永生、王先义、方艺、何梓君到西中开展数学教学指导工作。我校的初、高中组全体数学老师参与活动全程。</p> <p>  教研活动分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听课。第2节由袁应祥老师在高二5班上公开课,第3节由王锦珍老师在高三13班上公开课,第二部分:评课。全体老师在办公楼的三楼会议室进行评课。</p> <p>  我校的袁应祥老师不仅个高人帅,课上课下更极具亲和力,深得学生的喜欢。袁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课堂上言语风趣幽默,课堂教学风格独特,是我们西江中学数学科组不可或缺的骨干教师。他今天为我们分享的是《椭圆的标准方程》高二新授课,从神舟七号飞船的运行轨迹,到鸟巢、圆盘,橄榄球等实物展示,抽象出平面图形——椭圆,再由绳子绘制椭圆的动态过程中抽象出椭圆的定义,老师的“导”引领着学生的“学”,学生的新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生。</p> <p>  我校的王锦珍老师,年轻貌美的她不仅具有青春的朝气活力,更具年轻女老师难有的冷静和稳重,不管情形多么紧张,她都能冷静应对。她带过体育班、艺术班,都取得非常优异成绩。她勤奋努力,常听专家讲座,外出跟岗学习,上县级公开课,参与各项课题研究,短短几年时间,从一名教坛新秀升级为我们西中数学组的骨干教师。她今天为我们带来的是《解三角形》中第三课时面积的求解,从面积公式的温习引入,到与正、余弦定理的结合,总结出每种题型的解题对策。然后时间留足给学生,带着学生在摸索中提炼方法,在提炼中总结规律,在总结中提升思维。</p> <p>  评课活动由科组长陈振源主持,首先由两位授课老师阐述的自己的课堂设计理念以及课堂授课方法。</p> <p>  评课阶段,主评老师为曹永生。我们西中与广州六中的教学合作已拉开序幕,曹永生老师也将代表广州六中负责与我校数学科组活动接洽的主要老师。曹永生,广州市第六中学数学科组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中学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高级教练,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国培班学员,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教学成绩显著,教学成绩优秀,教学之余善于总结提高,多篇论文在各级各刊物发表。</p> <p>  曹老师表示两位老师的教学表现非常精彩,尤其两位老师课堂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他感触很深。两位老师精彩的教学中更值得大家学习的有以下几点:</p><p> 1、教学目标明确,数学基本思想渗透到位,重难点得到突破。</p><p> 2、教学程序合理,复合学生认知规律,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p><p> 3、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理解透彻。</p><p> 4、教学方法传授具有灵活性、应用性、合作性,能创造学生思维的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p><p> 5、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态和谐自然,语言简练,板书清晰。</p><p> 6、教学效果明显。从知识的阐述,分解,到整合,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p> <p>  曹老师也提出了自己中肯的两点建议,一、课堂上大胆放手学生,相信学生,认同学生,特别是知识的产生过程,只有学生亲自经历,亲身体验得出来的结论才更深刻,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二、改编题目,弱化条件,进而探究动态情况,提升问题的高度性,也让学生更深层次挖掘知识的本质。</p> <p>  曹老师博学资深,点评和建议都是一语中的,深得我们每位老师深思。曹老师创办微信公众号“老曹数学”,定期推出有关高中数学教学的文章,我们会继续跟进学习。同时,与广州第六中学的教学合作我们也是满满期待,时光不语,未来可期,默默耕耘,静待花开。</p> <p>文稿:李姣琴</p><p>摄影:钟凤欢、李姣琴</p>

老师

教学

学生

中学数学

我校

评课

课堂

公开课

骨干教师

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