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北京一年中最美的是秋天。</p><p> 老舍先生曾说过,“北平之秋便是人间天堂”。我不知天堂什么样也未曾去想过,但我爱北京的秋天,爱蓝天白云下的古刹银杏,红墙碧瓦金黄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也许就是北京最美的秋色。</p><p> 银杏是最长寿的树种之一,高大雄伟的银杏树最能衬托禅院殿堂的壮观,叶片洁净素雅有不受凡尘干扰的宗教意境。北京古寺多,古银杏自然也多。有些地方古寺已经无存,而古银杏依然枝繁叶茂。树龄在几百年以上的古银杏多存在于古寺之中。</p><p> 2020年金秋,我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游览了北京的十个寺庙,去寻觅银杏那一片金黄,去寻找北京最美的秋景。</p> <h1></h1><h1><b>01.大觉寺(10月19日,11月3日)</b></h1><div> 大觉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明重建后改称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千年银杏是大觉寺八绝之一。</div> 大觉寺是我寺庙银杏之旅的第一站。10月19日去时,无量寿佛殿前北面(大觉寺坐西朝东)的千年古银杏还一片葱绿。 十多天后,古银杏已一片金黄。 建于明代的无量寿殿檐下匾额“动静等观”为乾隆御笔。 该银杏是一株雄性银杏,高达30多米,树干之粗要七八个人才能合围,以至树冠几乎遮蔽了大半个庭院。 每年的十月底,便会呈现满身“黄金甲”的壮观之景。 大觉寺北配院也有一棵植于明代的古银杏,主干周围长出9棵小树,像是9个孩子围抱着母亲,人称“一龙九子”“九子抱母”。 大觉寺的银杏一树成林,金黄满地。当年,乾隆看到此情此景,有感而赋诗,写下“世外沧桑阅如幻”的诗句。过去人们认为它是北京的“古银杏之最”,所以叫它“银杏王”,“西山银杏之冠”。 <h1></h1><h1><b>02.八大处(10月22日,11月4日)</b></h1><h3> 八大处由西山余脉翠微山、虎头山、卢师山所环抱,三山形似座椅,八座古刹星罗棋布分布在三山之中。<br> 今秋两次到八大处,头一次一直上到七处宝珠洞,主要观赏拍摄了四处的银杏。因二处的银杏尚绿,故十三天后再次去了二处。</h3> <h1></h1><h1><b> 四处大悲寺 </b> </h1><h3> 八大处公园的银杏树大多为百年以上的古树,特别是大悲寺内的两株元代古银杏树,树龄 都在 800 年以上。</h3> 大悲寺的两株银杏树种植在大雄宝殿前的院内。 <h1><b>二处灵光寺</b></h1><h3> 灵光寺,创建于唐代,是八处中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处,因寺内佛塔供奉着世间罕存的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而驰名海内外。</h3> 第二次去八大处时灵光寺的银杏也黄了,尤其是玉佛殿前的银杏黄得恰到好处。 玉佛殿前拜佛人 <h1><strong>03.潭柘寺(10月26日,11月2日)</strong><br></h1>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在潭柘寺毗卢阁前,矗立着两棵高大的古银杏,东侧(图右)为帝王树,西侧(图左)是配王树。 帝王银杏树是在唐朝贞观年间种植的,如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岁的高龄,树高达四十多米,直径就有四米。如此高大的银杏树,十分罕见。 帝王银杏树的帝王名号,是清代乾隆皇帝亲笔御封的,这也是迄今为止,古代帝王对树木的最高封号。 帝王树被中国林学会评为“十大最美古银杏”,是最值得观赏的一道景观。 仿佛穿梭时空,回到了千百年前。 西侧辽代时配植的一棵古银杏当年同时被乾隆御封为“配王树”。<div> 十分有趣的是,当年配植者错配了“鸳鸯”,这两棵树都是雄株不结果,而东边行宫院的两棵明代雌株银杏,每年秋季却是硕果累累。</div> 每年十月末十一月初,古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这里是一片金黄色的天下,会迎来无数游人观赏合影留念。 大雄宝殿北侧的铜缸与散落的银杏叶 “双凤舞塔松”背后山上的红枫与银杏相得益彰,给古老的寺庙秋色增辉。 <h1><b>04.紫竹禅院(10月27日)</b><br></h1><div> 紫竹禅院,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当年慈圣皇太后在广源闸西侧兴建万寿寺的同时,也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庙宇作为万寿寺的下院,当时庙内供奉观世音菩萨。2010年,福荫紫竹院开始重修,并复建部分原有建筑,其中就包括紫竹禅院。</div> 紫竹禅院内有两株近500年的银杏古树,茂盛浓密,金灿的银杏叶,散落一地的银杏果,散发着勃勃生机,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div> 此图为网上下载,可惜的是现在两棵银杏树前立有砖砌的屏风,已看不到两棵树同时并存的美景。</div> 紫竹禅院东侧的古银杏树, 该树主干曾遭雷击受损,但却促进了蘖枝生长,从根部长出萌蘖侧干16根,形成了独木成林的景观效果。 东侧的折角游廊 游廊通往正殿“紫霄殿”,匾额上有“乾隆御製并書”字样,由于院落太小,空间有限,加之树木茂密,很难拍摄到紫霄殿全景。 西边一株银杏树生长健壮,据说萌蘖侧干多达23根之多。两株银杏树都是雌株,被形象地称为“子抱母”,仿佛子孙围绕在母亲四周,一派承欢膝下、其乐融融的祥和景象。 <h1><b>05.红螺寺(10月28日)</b><br></h1><div>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年间,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妙的传说,俗称“红螺寺”。</div><div> 红螺寺是“京北第一大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林木丰茂,古树参天。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画卷。</div> 红螺寺大雄宝殿前有两棵银杏树,东雌西雄。树龄在1100年以上,树高20多米,虽逾千年,生机不减。 东边的雌银杏树秀丽矮小一些,每年春天不开花秋天却果实累累。 西边的雄银杏树比较高大粗壮,春天开满淡黄色的小花,秋天却没有果实。 大美红螺寺的“夫妻树”,雌株结果不开花,雄株开花不结果,却一同在秋日里变得金黄,号称“红螺三绝景”之一,乃为佛国殊胜之景。 <h1><b>06.碧云寺(10月29日)</b><br></h1><div> 碧云寺位于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div><div> 碧云寺不是一座普通的庙宇,这里曾寄宿过一个伟大的灵魂,他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病逝后,曾经暂厝在香山碧云寺。</div> 钟楼前的古银杏树 鼓楼前古银杏树 大雄宝殿正上方悬挂乾隆皇帝御笔所题的匾额“能仁寂照”四字。<br> 大雄宝殿前的银杏与六棱石雕经幢 孙中山纪念堂,六个字为孙夫人宋庆龄手书。 金刚宝座塔,中国只有十座,北京就有三座。一座在五塔寺,一座在西黄寺(藏传佛教学院,不对外开放),还有一座就在碧云寺。 <h1><b>07.香山寺(10月29日)</b><br></h1><div> 香山公园内香山寺历史悠久,元代重修,明朝再建,清乾隆年间扩建,御赐“大永安禅寺”,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1900年分别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烧。2017年11月,经5年修缮后重新开放。遗憾的是因疫情原因最上边的眼界宽和香林阁都没有开放,那是香山寺最壮观的部分。</div> 香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严整壮观,曾为西山诸寺之冠。 圆灵应现殿旁的银杏树 香山寺背靠香山 <h1><b>08.五塔寺(10月31日,11月11日)</b><br></h1><div> 五塔寺原名“真觉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寺内金刚宝座塔是我国同类十余座塔中年代较早,样式最秀美的一座,堪称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现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所在地。</div> 五塔寺银杏树是我此行所去的十座寺庙中银杏树与寺庙主体建筑融合最完美、最容易拍摄、也最能出片的一处。 金刚宝座塔前的两棵巨大古银杏,树高达25米,干周长达5米,是明代建庙时种植的,距今已六百多年。 每当金秋来临,两株古银杏树和寺院内前前后后众多的银杏树一片金黄。 银杏树下的石狮是五塔寺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 五塔寺院内东北角是观赏、拍摄五个塔尖的最佳位置。 银杏染黄时,众多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 捧起满地金黄的银杏叶,准备来个“天女散花”。 五塔前“人工降雨”,营造出金秋北京寺庙银杏最美的网红打卡地。 <h1><strong>09.卧佛寺(11月1日)</strong></h1><div> 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以后历代有废有建, 因元代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涅槃铜像,故一般人称之"卧佛寺”。<div> 卧佛寺位于北京植物园内,是大乘佛教唐代禅宗的皇家寺庙,清雍正皇帝称其为“入山第一胜境”、“西山兰若之冠”。 </div></div> 卧佛寺三世佛殿(大雄宝殿),匾额“双林邃境”为乾隆御笔。 三世佛殿东西两侧,有两棵古银杏树,树龄在800年以上,挺拔苍劲。传说这两棵树是为了象征释迦牟尼涅槃于娑罗树下,早年从印度移植过来的,因此此树又有“圣树”之称。 <h3> <span style='padding: 0cm; border-image: none; color: rgb(25, 25, 25); font-family: 等线; font-size: 15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 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bidi-theme-font: minor-bidi; mso-border-alt: none text 0cm;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东面一株高<span lang="EN-US">22.5</span>米</span><br></h3> <h3><br></h3> <span style='padding: 0cm; border-image: none; color: rgb(25, 25, 25); font-family: 等线; font-size: 15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 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bidi-theme-font: minor-bidi; mso-border-alt: none text 0cm;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西面那株高近<span lang="EN-US">20</span>米</span> 东侧银杏树旁有一口大钟,前面立有巨大的“福”字,时常回荡着浑厚的钟声。 卧佛殿,顾名思义,释迦牟尼铜像在这里安身。殿前匾额“性月恒明”为慈禧题字。 大雄宝殿一侧 卧佛寺幽深的庭院 <h1><b>10.雍和宫(11月6日)</b><br></h1><h3> 雍和宫,这个出了两位皇帝的“龙潜福地”,殿宇为红墙黄瓦,与紫禁城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其事务,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h3><h3> 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h3> <h3> 入口处的银杏道是京城三大银杏大道之一,被誉为“最清幽的银杏大道”。</h3> 银杏树和古老精致的雍和宫建筑光影交织在一起,显得意境十足。 大雄宝殿(雍和宫殿)门楣正中悬九龙镶边,书满、汉、藏、蒙四体文字之乾隆御笔之宝“雍和宫”匾。 走出雍和宫,出口处乾隆御笔“群生仁寿”牌楼在金色的阳光和银杏树下金碧辉煌,仿佛在“祝愿众生仁厚而且长寿”。 <div> 谢谢观看!</div><div> 部分文字源于网络,在此一并致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