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 — 徽州人的梦之城

宁静致远

<p><br></p><p>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是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安徽徽州歙县徽城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始建于秦朝,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这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p><p><br></p> <p><br></p><p> 徽州古城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它再现了徽州城明清时期的风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粉墙黛瓦,鳞次错落,雕刻精美,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典型的徽派建筑,很有历史特色。</p><p><br></p> <p><br></p><p> 清晨的古城很安静,仿佛昔日荣光都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中。</p><p><br></p> <p><br></p><p> 徽州古城最著名景点有:许国石坊、南谯楼、徽州府衙、渔梁坝。</p><p><br></p> <p><br></p><p> 徽州古城以前一直是徽州府治所在地,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徽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坊主许国,因云南平逆“决策有功”,晋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牌坊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历经五百年风雨岿然屹立。这座牌坊建筑很有特点,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全国仅此一例。</p><p><br></p> <p><br></p><p> 徽州古城的几个城门中,南谯楼最有特色,13对柱子构成门框,在门洞里依次排开,撑起城楼,据说这种“排栅柱”是北宋正宗的城门形制。</p><p><br></p> <p><br></p><p> 世之筑城,必建谯楼。谯楼,是指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高望的楼。歙县古城谯楼主要指的南谯楼,它是宫殿式三层楼阁建筑,它的下层两侧有登楼石级,中间是人行通道。通道两壁,对称地竖立着二十六根木柱,俗称“二十四根通天柱”(因为中间两根原来一直被砌在门墙内)。 此樵楼最早建于宋宣和年间,现存的古樵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p><p><br></p><p> 传说古时候,有位邝知府,自以为懂得风水地理,为了镇制他认为不吉利的山势,就在徽州府府堂正前方,建造了这幢皇式楼阁。据说,他为了区别于北京皇城城楼,特地少造了两根柱子,只竖二十六根柱。结果被人告了御状,说他与皇上分庭抗礼。结果,这位自作聪明的邝知府,以欺君之罪名,受剥皮献革酷刑致死。如今,这幢构造独特的古谯楼,是歙县博物馆的馆址。博物馆里展出歙县历代文物,包括各朝各代的书画、瓷器、歙砚等。</p><p><br></p> <p><br></p><p> 徽州府衙是历史上徽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徽州文化精华最集中的展示地,是古徽州府的象征,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和时代嬗变,老徽州府衙绝大部分已不存在,只剩下少数遗构。为了使悠久而厚重的徽文化在新世纪得到展现,歙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4月启动修复,2012年11月重展风采,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r></p> <p><br></p><p> 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至今仍保存着二堂。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p><p><br></p> <p><br></p><p> 驻足于徽州府衙前广场,背依古徽州府,面对二十四根柱子的南谯楼,左侧是阳和门与延伸开去的中和街,右侧是厚重古朴的古城墙和瓮城。</p><p><br></p> <p><br></p><p> 徽州府衙的建筑布置,历代的府署建筑都是严格按照建制建造的,到了明清时代的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徽州府署建筑群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单体建筑,都带有明显的明代建筑法式和徽州风格,都是严格按照徽州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至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的法式和官署建筑的规制修复的,因为在徽州保存着大量具有明代特征的木结构建筑实物,都带有宋法式的遗风:月梁、梭柱、平盘斗、丁头拱、覆盆基、编苇夹泥墙等。(据古建专家考证,中国现存最早的民居类木结构古建筑只有明代的古民居了,明中后期徽州经济文化繁荣,建筑兴盛,徽州地方建筑传统得到巨大发展,建筑法式和风格继承了江南建筑的传统,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徽派建筑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宋元明清建筑格调的传播、发展和演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p><p><br></p> <p><br></p><p> 徽州府衙是古徽州府的象征,其府衙历经数次扩建,到明代中期达到格局最完整、规划最恢弘的历史时期,在建筑、史学界素有“徽州故宫”之称。但在上世纪的1980年被一昏官、蠢官以建人民政府大楼而拆除,仅仅保留了二堂的一小部分。2009年4月启动修复徽州府衙。府衙历史地段位于歙县城区的核心地带,是《歙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四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依据专家评审通过的《徽州府衙设计方案》,徽州府衙修复参照明弘治《徽州府志》所载的《府治公廨图》。项目建设范围约为2.4公顷,总投资2亿元。徽州府衙在原址修复后,以中轴线式布局,把古城的城墙、牌坊、谯楼、钟楼等连成线,赋予丰富的徽州民俗表演,使古城的徽文化元素更为原汁原味。</p><p><br></p> <p><br></p><p> 徽州府署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主堂,两侧辅助。从照壁至知府廨,各院落之间距离、比例,好比缩小的故宫,所以古建专家说“府衙是缩小的故宫,故宫是放大的府衙”,所不同的只是规模较小,机构较少,规制低一些,而这些也正是府衙所处政治地位的真实写照。</p><p><br></p> <p><br></p><p> 主堂前有月台,月台台阶两侧各有一石狮,威风凛凛,呈猛狮下山状。</p><p><br></p> <p>  </p><p> 主堂又称正堂,是当年知府开读诏旨、发布政令、接见官吏、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决讼案件的地方。徽州府衙大堂长16.8米,进深22.4米,高10.7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是府衙内单体体量最大、气势最为雄浑的建筑。“知府断案”的正堂,是徽州府衙的主体,按清代形制恢复,还恢复府衙仪门、息民亭和戒石碑亭等。修复后的徽州府衙,是以府衙建筑群依中轴线而成,和故宫一样。在这个建筑空间里,“照壁、承宣坊-旌善亭、申明亭-南谯楼、中心广场-仪门-戒石碑亭-正堂-后堂-宅门-宅前堂-宅后堂-清心阁”等依次而落。核心轴线把各个半开放型小广场串连起来,府衙空间外观古朴、大气而错落有致。</p><p><br></p> <p><br></p><p> 徽州府衙侧花园。</p><p><br></p> <p><br></p><p> 徽州府署布局基本按照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颁布的州县公廨图式改建,三路数进,巷道纵横,布置整肃,分区明确,是比较典型的官式做法。整个府署是一个廊院式布局,南北向,前临街衢。仪门内为左、中、右三路建筑,中路分二部,前部两进主庭院。第一进庭院北为正厅,是举行典礼、发布政令和审理案件之处。厅前甬道中立戒石亭,亭中设戒石,刻警戒地方官的铭语和“公生明”三字。两庑设六房属吏的办事处,东列吏、户、礼三房,西列兵、刑、工三房。第二进为后堂和厢房,以东西连廊与正厅连接。后部两进庭院,是知府廨,即官邸。左、右两路各建3个庭院,中部为经历司、照磨所,前部置司吏宅,后部是属官住宅,即同知(正五品)廨、通判(正六品)廨、推官(正七品)廨、经历(正八品)廨、照磨(正八品)廨、知事(从八品)廨、检校(正九品)廨等,分别列于知府廨东、西,并以巷道与中部相隔。仪门南是谯楼,是徽州府的大门,楼南建承宣坊,府前街上东为申明亭、西为旌善亭,分别为公布处罚、判决和表彰善行之所。谯楼与仪门之间两侧是理刑厅、督粮厅等建筑遗址。</p><p><br></p> <p><br></p><p> 在徽州府衙区域内还拟建徽州历史主题博物馆,包括徽州名人馆、地方历史馆、徽州书画馆、徽州传统工艺馆、徽州民俗馆等。主题展馆和府衙建筑为载体,展示徽文化,包括以府衙文化为核心的徽州历史、徽学、徽州民俗等。</p><p><br></p> <p><br></p><p> 当徽州府衙以精品工程、经典之作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当徽州古城的特色与魅力逐渐彰显时,历史与人文,徽商与文化,光荣与梦想,所有的感叹都在这一份时空中交相演绎,凝成历史!</p><p><br></p> <p><br></p><p> 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说:“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史,府衙是政治结构的象征,现在就是档案馆,修复后可以让子孙后代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p><p><br></p> <p><br></p><p> 徽州府衙后花园。</p><p><br></p> <p><br></p><p> 府衙的最北端,是一处环境清幽的庭院,称静治园。园内草木葱茏,流水潺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静治园是徽州府衙的郡圃,是知府在公务之余休憩放松、宴请宾客、调养心性的地方。</p><p><br></p> <p><br></p><p> 站在谯楼城墙上远眺,徽州古城山环水绕,风景十分秀美。文物古迹十分丰富。</p><p><br></p> <p><br></p><p> 从城墻望向徽州府衙前广场。</p><p><br></p> <p><br></p><p> 由府衙广场旁的阳和门进入,中和街延伸开去,有最著名的许国石坊八脚牌楼,陶行知纪念馆,街的两侧有许多街巷相连,如打箍井街、小北街、南街、新南街、大北街、斗山街等,将正街的繁华一一渗透开去。</p><p><br></p> <p><br></p><p>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1988年1月13日,许国石坊作为典型明代石坊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br></p> <p><br></p><p> 走过阳和门,矗立在我面前的就是气势磅礴的许国石坊,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这座建于明朝万历十二年的石牌坊,已距今近500年,它成就了一代代徽州人的骄傲和自豪。牌坊为仿木构建,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石坊组成,呈八角型制。石料全部采用青色茶园石,坚硬厚重。其雕饰艺术更是巧夺天工。</p><p><br></p><p> 坊主许国是三朝重臣。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受到了“加恩眷酬”,回到老家歙县,建造了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当时徽州四脚牌楼林立,许国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许国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许国建这座 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由于超假,许国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建坊这么久,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皇帝听了哭笑不得。</p><p><br></p> <p><br></p><p> 许国石坊左边是徽园,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新建的仿古旅游城。再现了徽州明清时期的风貌,气势宏大,鳞次错落,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之精华。走进徽园,就如走进了婉约的江南,走进了古朴典雅的徽州古城。</p><p><br></p> <p><br></p><p> 威严的古城墙,雄伟的八脚石坊,透着历史的沧桑。</p><p><br></p> <p><br></p><p> 走过许国石坊,便是充满着浓浓商业味道的中和街,满条街上琳琅满目的现代商品向众多游客在频频招手……,看着全新的商铺和街中的人群,再回望高耸的许国石坊,古今的碰撞转瞬间在我的脑海中萌生出太多的联想,到底是古老的石坊带动了今天中和街的繁荣?还是中和街让石坊更加出名?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吧!</p><p><br></p> <p><br></p><p> 穿过繁华的街区,寻找隐秘在其中的斗山街。斗山街在解放路的东头,爬过长长的有些坡度的解放路,向左一拐便是。这里很有徽州的韵味,并且还有不少门房牌楼。和古城的商业街比起来,这儿显得很安静,从这些老式的徽派建筑,从街道斑驳的墙壁上可以看出来,这应该是真正的徽州古城的老街道。</p><p><br></p> <p><br></p><p> 斗山街,系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因侧靠斗山得名。全长500米左右,多为清代徽商、仕宦的深宅大院。街道南北延伸,房屋座北朝南,临街都是侧面山墙,墙上马头高低错落,加上门罩和石板路面,具有徽派街巷独特的幽雅风貌。</p><p><br></p> <p><br></p><p> 徽商故里斗山街,是古城保存最完好的一条古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名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叶氏贞洁坊,等等,犹如一幅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述说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p><p><br></p> <p><br></p><p> 小巷里最豪华的宅子当属官府人家“杨家大院”,据传始建于先祖杨宁。杨宁,歙县城中人,字彦谧,明宣德五年进士,历任江西巡抚、礼部尚书。杨家大院是斗山街最大的民宅。巷子里两边鳞次栉比的马头墙,深宅大院昭示了主人显贵的身份。尽管这儿曾经是富商巨贾的深宅大院,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这些看似破败、斑驳墙壁的古民居却透着浓浓岁月感……</p><p><br></p> <p><br></p><p> 夜幕降临,在古城内用过晩餐后,继续游览古城。夜晚五彩缤纷的徽州古城有另一番韵味。城内古民居布局典雅,古街、古巷、古牌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成了游客品味古城文化生活的网红打卡地。</p><p><br></p> <p><br></p><p> 走在徽州古城、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城内的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过街楼、古戏楼等以及镶嵌其间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楼百余间,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p><p><br></p> <p><br></p><p> 华灯初上之时,古朴静谧的徽州古城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路上的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擦踵,街边上小贩的叫卖声时起彼伏,更有人利用古城墙楼体投影,集三维、声光电等技术为一体的光影秀震撼亮相,仿佛赋予了徽州这座千年古城新的活力。</p><p><br></p> <p><br></p><p> 已是灯火阑珊时,此时的古城里行人逐渐稀少,偶尔可见几辆电动车从石坊、城门中穿过,我们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徽州古城的正大门,夜幕下徽州古城,格外动人。</p><p><br></p> <p><br></p><p> 夜晚的徽州府更加深邃伟岸,灯光映着古城墙,照出时光的痕迹。</p><p><br></p> <p><br></p><p> 徽州古城不但“古遗”炫目,而且历史上著名人物荟萃:明万历年间文渊阁大学士许国,教育先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现代画坛的一代宗师黄宾虹、著名剪刀工匠张小泉等都是歙县人士。无怪乎歙县是个山水秀美、人杰地灵的好去处。</p><p><br></p> <p><br></p><p> 莲池玉带桥。</p><p><br></p> <p><br></p><p> 九龙九凤壁之九凤壁。</p><p><br></p> <p><br></p><p> 在古城里绕来绕去,又走到了许国八角石坊,仔细观察,上下打量,透过的石坊的顶部,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留下的痕迹。许国石坊是仿木构造建筑,有脊、吻、斗拱。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石坊组成。石料全部采用青色茶园石,石料质地坚硬,粗壮厚度,有的一块就重达四、五吨,石坊雕饰艺术更是巧夺天工。每一方石柱、每一道梁坊、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和雀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12只狮子,前后各四,左右各二,雄踞于石础之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富有“个性化”的雕饰设计,巧妙地表达牌坊主人许国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成就。</p><p><br></p> <p><br></p><p> 牌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有精美的图饰。南面雕的是“巨龙腾飞”。象征皇帝南面而王,表示许国对朝廷的忠诚;内侧雕“英(鹰)姿(雉)焕(獾)发”,颂扬皇上年轻有为。东面雕“鱼跃龙门”表示许国是科班出身;内侧雕“三报(豹)喜(喜鹊)”,喻许国在万历年间的三次升迁。两面雕“威凤祥麟”,“凤”和“麟”乃文风鼎盛,德政昌隆的太平盛世才会有的,这幅图称颂了当时的社会;内侧雕“龙庭舞鹰”,“舞鹰”谐音“武英”,暗示许国身居武英殿大学士的地位。北面为“瑞鹤翔云”,寓意天下太平,又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内侧为“鹿鸣图”借《诗经.鹿鸣》篇意,表示许国身为礼部尚书,常会嘉宾学子,鼓瑟吹笙,生活儒雅。</p><p><br></p> <p><br></p><p> 灯火阑珊,夜色醉人,暖色的灯光衬得许国石坊更加沧桑,深浅浮雕在光影间更显厚重,恍惚间遥远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石坊上的题字都出字明代大书画家 董其昌之手。坊上“先学后臣”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读书做官,它告诉人们许国是科班出身,是凭借才智而成为国家重臣的。“上台元老”中“上台”(即上台、中台、下台之一),“三台”本来是星象的名称,而古人常用以象征“ 三公”( 太师、 太傅、太保);“ 三孤”( 少师、 少傅、少保);“元老”指许国历任三朝,是朝迁的重臣。</p><p><br></p> <p><br></p><p> 街道两旁店家鳞次栉比,多为双层砖木结构,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房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透溢出一股浓郁的古风神韵。</p><p><br></p> <p><br></p><p> 夜幕下的徽州古城显得更加绚丽。没有节日期间的车水马龙和人潮涌动,我们可以静静的欣赏着古城的美丽。</p><p><br></p> <p><br></p><p> 徽州府衙是古徽州府的象征,历经几次修复扩建,曾极尽恢弘。</p><p><br></p> <p><br></p><p> 夜晚的徽州府更加深邃伟岸,灯光映着古城墙,仿佛照出了时光的痕迹。</p><p><br></p> <p><br></p><p> 逛过了徽州古城,我们又沿着练江来到太平桥,这座太平桥就在歙县城西练江上,为纵列式法券大型石拱桥,十六孔,桥面与栏杆用青色泥灰质角砾岩,桥身与分水垛用红色粉砂岩砌成。长268米,宽7.l米,高9.5米,享有“千里江南第一桥”的美誉。始建于南宋端千元年(1234年),木质,名“庆丰桥”。元末毁于兵乱,明初又架木重建,至明代弘治年间(1488年前后)才改建为石桥。大桥选用淳安优质茶园石,用糯米汁拌石灰砌筑而成,施工精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居古桥之冠。1969年7月5日,徽州发生特大洪水,练江水位高出太平桥桥面3.4米,全桥淹没,沿河地带许多房屋倒塌,而大桥(除桥面、条石栏杆、桥墩分水尖局部损坏外),基本无损。</p><p><br></p> <p><br></p><p> 令人感到惊呀的是,大桥至今现仍在通车。</p> <p><br></p><p> 渔梁坝位于安徽省歙县城南一公里处的练江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据考证,早在唐宋年代,人们就曾在此垒石为坝,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有明万历三十三年修坝记事碑可考。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p><p><br></p> <p><br></p><p> 乘坐游船去渔梁坝,两岸秀丽的自然风光令人神情气爽、心旷神怡。</p><p><br></p> <p><br></p><p> 练江像条玉带连接徽州古城和渔梁古街。&nbsp;这里的每一座老房子,每一个古老的村落,都蕴藉着古徽州地域的特色文化,人文荟萃,民风淳朴,粉墙黛瓦藏于青山绿水之中。</p><p><br></p> <p><br></p><p> 背山面水的村落,宛如一幅水墨画,安静地挂在青山绿水间。</p><p><br></p> <p><br></p><p> 小船悠悠江上行,江面粼粼泛波影。</p><p><br></p> <p><br></p><p> 清清江水映倒影,渔梁古村好幽静。</p><p><br></p> <p><br></p><p> 游船抵达渔梁坝,下了游船,走到鱼梁坝上观赏两岸风光,只见上游江面宽阔,水平如镜。有不少游船都停在坝前。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这条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窄窄的青石板路通往河边,拾级而下,便可下到渔梁坝。</p><p><br></p><p> 渔梁坝所在的渔梁古埠是古徽州的水路码头,交通要津,称雄明清商家三百余年的徽商就从这里起航。我们到时,没有见到人声鼎沸、樯帆林立的繁忙景象。渔梁坝还在,渔梁古镇还在,只是十分的冷清,也许是繁华留在了往昔。</p><p><br></p> <p><br></p><p> 渔梁坝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2001年,渔梁坝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r></p> <p><br></p><p> 据考证,这里的渔梁坝系即古徽州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建于唐宋年间。现在的古坝则为明代重建,有明万历三十三年修坝记事碑可考。渔梁坝就是建在新安江支流 — 练水之上的一个由巨石砌成的矮坝。新安江的支流 — 练水流经这里,因地势有了两米左右的天然落差,给行船带来很大不便,当地人就在这里因地制宜的修了一座滚水坝,这种坝既可蓄上游之水,便于灌溉,以利通航,也可缓坝下之流,可以防洪。叫做鱼梁,大约是鱼类可以在坝上激流中逆流而上,不妨碍其巡游的缘故吧!为了保护坝体,历来行船不过坝,所以当年从上游来的船到了鱼梁坝就是终点了,想去下游必须从这里转船,因此这里渐渐兴起了一个小镇——鱼梁古镇。小镇不大,沿江而建。一条石板街横穿古镇,两旁房屋的样式格局看起来都像是店铺,显示了当年这里的兴盛。因此这里也成为古徽州的重要码头和货物集散之地。</p><p><br></p> <p><br></p><p> 渔梁坝为我国现存仅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被某些专家誉为“江南都江堰”。大坝全部用清一色的巨大石条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垒砌的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硬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上下左右紧联一体,使得大坝十分牢固,所以能逾千年。</p><p><br></p> <p><br></p><p> 渔梁坝整个全部用花岗岩层层垒筑而成,感觉就像应县木塔一样,妙就妙在有着梁和枋等纵向、横向的相连接,故此能够千年不毁不倒。</p><p><br></p> <p><br></p><p> 鱼梁坝的建立,既方便了蓄上游之水,又缓解下游水流,无论水利灌溉或是运输行舟、放筏漂流、分洪抗洪,都可以兼顾。想想古代的徽商们便是从这里出发,开启了那个时代长达400余年的传奇,更觉得这里的历史愈发的厚重了起来!</p><p><br></p> <p><br></p><p> 鱼梁村沿江边而建,是明清时代货物中转地,所以当时还比较繁华,即使是现在,村里很多古建筑保存也比较完整。</p><p><br></p> <p><br></p><p> 我们沿着村头的拾阶而上,走进鱼梁村的老街。老街虽然十分狭窄,但感觉更古旧更有韵味。街道的地面都是用鹅卵石铺就,像鱼鳞一样。街道两侧是古老的街面房。开着各种店铺,大多是二层的木楼,门前的匾额上还有老店铺的名号。有油坊、药店,更多的是当年的货栈。前面临街,后门临江,出门就可以上船出发。不由得让人想起数百年前熙熙攘攘的徽商码头。</p><p><br></p> <p><br></p><p> 渔梁古镇整条街道用清一色的鹅卵石有序的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 “鱼鳞街”。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p><p><br></p> <p><br></p><p> 街道经过一个跨越小溪的小石桥,小桥上建有一个古老木亭,是座风雨廊桥。桥前地面上,卵石铺成一个古钱币的图案,反映当年这里的商品意识。廊桥的匾额上写着:‘狮子桥’。旁边介绍却是施氏桥,据说建于唐代,也是一处古迹了。(图片取自网络)</p><p><br></p> <p><br></p><p> 渔梁古镇老街上的祠堂 “崇报祠”,祠堂里有 “崇报祠”、“渔梁坝”的介绍和一些修筑“渔梁坝”工具的展示。</p><p><br></p> <p><br></p><p> 走在渔梁街上,脚踩在几百年前铺就的“鱼鳞”上,两边老屋参差排列,那灰黑斑驳的墙垣,昭示着这些徽派古建筑的年代久远。一所房子原本高翘的屋角已塌,还能见到瓦缝里的草突立在微风中。紫阳山就在街的对面,依旧青葱翠绿,山洼里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几百年来静静地注视着对面的荣辱兴衰兀自不动。</p><p><br></p> <p><br></p><p> 穿过了长长的鱼梁老街,我们又回到鱼梁坝前,再次体会前人留下的伟大工程的魅力,乘游船离开鱼梁时,再一次回望渔梁坝,至此歙县练江的自然秀丽的风光印在脑海……</p><p><br></p> <p><br></p><p> 徽州人杰地灵,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东汉、西晋、唐末、北宋时,有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而徽州文化则是对中原文化的最杰出的包容整合。它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p><p><br></p> <p><br></p><p>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徽州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