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阿克陶县教育局成立了道德与法治工作室。工作室旨在提升道法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道法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道法课堂的教学质量。工作室由县教育局教研室张丹主持,江西省援疆支教教师屈文琦担任顾问,成员分别是来自实验小学的刘冬雪老师、银杏小学杨春、王闯老师、小胡杨小学刘慧敏老师、小白杨小学张金梁老师以及阿克陶镇学校祁耿瑞老师。</p> <p> 在张丹教研员和屈文琦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工作室有序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橙黄橘绿”时,恰是丰收好时节,第一阶段磨课的序幕在金秋十月拉开。磨课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磨炼授课教师的教学仪态、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六位专职道法教师在磨课中积极参与,充分准备,不少江西支教教师主动作为,参与评课,这些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各具特色的道法课。</p> 《我们小点声》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10月7日 银杏小学 王闯老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年级</b></p><p> 王闯老师惟妙惟肖地模仿动物的声音来导入新课,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模仿的过程中,突然播放一段嘈杂的声音,使得学生明白噪音会使人觉得不舒服。再通过“声音大搜索”的游戏,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自己寻找和发现校园里存在的噪音,让他们懂得了在特定的环境中,要做一个小小调音师,学会轻声细语。评课老师们一致认为王老师上课充满激情,语言生动有趣,感染力强。屈文琦老师建议应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增强他们敢说、会说的能力,教学流程和层次再完善加深会使得这堂课更加出彩。</p> 《早睡早起》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0月12日 银杏小学 杨春老师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年级</b></p><p> 杨春老师使用四幅展示了不良生活习惯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并学会拒绝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入新课。接下来通过小调查了解学生的睡眠时间,出示晚睡对身体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懂得早睡早起的好处,达到养成好作息的目的。杨老师的课上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每个活动都精彩纷呈!冶佳校长认为小调查这个环节设计得非常精妙,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生活作息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郑小鉴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语言生动有趣,如果能再精炼些,会使课堂时间把控得更准确。</p> 《上课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0月15日 阿克陶镇学校 祁耿瑞老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年级</b></p><p> 祁老师用有趣的举手游戏来导入新课,学生们的学习兴致高涨,通过看课程表、摆学习用具再到上课勤举手、多提问,让学生初步明白了如何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通过乐于表达的同学们为“不敢举手怕说错”和“举手未叫很失落”的同学送去鼓励的话语,成功地营造了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黄国其老师认为祁老师善于使用鼓励性话语,并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整堂课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准备得很充分;崔德军老师给出对学生要多引导、多举例,多思考的建议;黄章建老师指出通过活动创造小结会使得整堂课的结构更加恰当。</p> 《拉拉手交朋友》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0月16日 实验小学 刘冬雪老师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年级</b></p><p> 刘冬雪老师通过《找朋友》的儿歌导入新课,学生们在充满童趣的歌声中表现得十分活跃。从鼓励学生上台到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爱好,再到互相交换制作的名片,始终贯穿了交朋友这一教学目标。课程的最后,刘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朋友交换玩具的视频,使得学生明白和朋友分享是一种快乐。这个教学设计不仅渗透了德育更升华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李晓燕校长认为刘老师的课面向了全体学生;程思琴老师提出了加强对课堂把控的建议;屈文琦老师指出加上对于不敢交友、没有朋友的学生该采取何种方法这一环节,会让课程内容更加富有深度。</p> 《欢欢喜喜庆国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0月23日 小胡杨小学 刘慧敏老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年级</b></p><p> 刘老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日再说到祖国母亲的生日,通过播放1949年开国大典视频、讲述小兵张嘎的故事、再到庆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等,回顾着往昔,仿佛来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举国上下无不欢腾喜悦,学生在这之中感受到了祖国的成长,同时也明白了庆国庆的重要意义,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刘老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虚心地向蓝金平老师请教,在三次试课中,蓝老师全程指导并给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最后呈现出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陈亚平老师给出了美化板书设计以及环节之间过渡自然的建议;张小红老师提出如果通过做游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欢欢喜喜的节日氛围,会使整堂课增色不少。</p> 《大家排好队》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0月23日 小白杨小学 张金梁老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年级</b></p><p> 张老师通过设计学生现场上台领书本的环节,使得他们明白排队的好处有很多,更强调了排队的必要性。在播放了关于不排队、插队的视频后,引导学生指出不排队和插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令人赞叹的是,张老师设计了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这一环节,学生扮演了老人、孕妇、残疾人等角色,进而揭示在生活中要给特殊人群谦让互助的道理。邱丽辉老师建议在学生表演前,提前让他们进行讨论交流,会使课堂气氛更轻松活跃,达到更自然的表演效果。工作室开展的第一轮磨课,在张金梁老师充满乐趣的课后圆满结束。</p> <p> 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六位教师在此次磨课中各展身手,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大方得体的教学仪态以及高度的课堂把控力都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评课中,江西支教教师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交流,肯定了教学上的闪光点,更对不足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有的支教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在教学流程上分享出了宝贵的经验;有的提出了要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性教学原则,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思考,避免灌输型教学;还有的举出实例,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好方法……听取了支教教师的建议,六位道法老师表示豁然开朗,收获颇多。</p> <p> 为了在第一阶段的磨课中及时发现问题,明晰今后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便及时解决和提高工作效率。受疫情影响,工作室顾问屈文琦老师在11月3日利用线上会议召集工作室成员开展了磨课总结会。屈老师首先就磨课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一是课堂语言不够规范、严谨,随意性强;二是课程设计层次不清晰,没有螺旋上升的深度;三是活动衔接不够自然,缺乏过渡语;四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屈老师针对存在的不足给成员布置了下一步的任务。一、观看国家基础教育平台一师一优课部级优秀课学习经验,并写出心得体会;二、针对自身课堂的问题把教学设计再次进行修改、完善;三、将教学仪态、教学语言、教具准备等努力做到最优化。</p> <p> “教学展风采,抗疫显担当。”在第二阶段的磨课工作准备中,抗击疫情面前,王闯、杨春、张金梁、祁耿瑞这四位老师心怀大爱,奋斗在了抗疫一线。他们备课、抗疫两手抓,身上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熠熠生辉。</p> <p> 一节优质课就好比一块璞玉,必将经历多次打磨才能成为无瑕的美玉。磨课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工作室的组织开展、各校的大力支持和江西支教教师的辛勤付出。合力打造一艘带不走的教育航母,为阿克陶县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立德树人育桃李,赣陶两地共芬芳!</p> <p>文稿:实验小学刘冬雪 支教教师黄诗莹</p><p>编辑:黄诗莹</p><p>审核:张丹 屈文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