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前中小 宋丽芳】展教师风采 助专业成长——2020年临沂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熹牛👩

<p>在这初冬的暖阳里,为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全市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临沂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平邑县拉开帷幕。</p> <p>整个评比活动分2组进行,恰逢工作日,因为要给孩子们上课的原因,我听了部分老师的讲课,从老师的教态,到整个教学设计,再到对学生的评价语,以及课件的制作……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p> <p>李婉老师的《认识周长》趣味导入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指一指他们的一周在哪里,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然后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图形,通过学生指一指说一说等学习活动,引出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然后通过绕线,滚动等方法测量物体的周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p><p><br></p> <p>郯城朱若雨老师带来的《认识钟表》一课,首先由听钟表的声音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接着指导学生书写整时刻的两种方法,关注细节,强调书写的规范性,然后通过在钟表模型上拨一拨,说一说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整时刻时针分针的特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然后通过小狼小羊的游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流畅,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及时多样的评价语很好的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清晰流畅的教学环节很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p> <p>魏楠楠老师执教《倍的认识》首先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初步感知了倍的概念,紧接着胡萝卜的根数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看成一份量的标准发生了变化,相应的红萝卜的份数一开始没变,倍数也没变,当红萝卜的根数发生变化时,相应的份数就发生了变化,倍也随之改变,然后大胆放手,让学生创造出了不同的倍数关系,引发的学生的思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圆圈里的不仅仅可以是物体,还可以是图形,数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教师问题精简但是具有启发性,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当标准发生变化时,倍数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也有可能不变,体会了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p> <p>看到这个名字时,我就对这个老师充满了兴趣。主父晓玉老师执教的《三角形内角和》,主父老师用她独有的语言将气氛活跃起来,由学习中最常见的直角三角尺展开,一步步由特殊到一般进行探索延伸。在整堂课中,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用剪刀剪一剪,用手撕一撕,充分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探究出来。</p><p><br></p> <p>来自沂南县的徐凯云老师执教的《平均数》,徐老师课前让学生们观看投篮比赛视频为本节课打下基础,进而带出今年举行投篮比赛让同学们帮忙选择参赛选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的劲头十足,进而一步一步推导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孩子们都积极踊跃投入课堂中。</p> <p>郯城县的郭庆涛老师和沂南县的姜璐璐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两位老师教学风格不同,郭老师幽默风趣,一问一答,在问答中带领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姜老师语言严谨,但是也不乏生动有趣的活动,两位老师让我们领略到数学的魅力。郭庆涛课前的《ABC字母歌》活跃了课堂气氛,独具匠心的“发红包”情景设计让学生们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愉快中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情形以及由红包限额引出字母表示数的取值范围。姜老师上课出示扑克牌为新课奠定了基础,而由自己与学生的年龄来学习字母表示数,学生置身其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p>老话说的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光有理论,没有实践,相当于没学,我要把我所学到的用到我的教学中。</p>

学生

老师

数学

学习

本节

红萝卜

字母

体会

分针

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