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下午我上完课回家,刚好在路上收到儿子出校门的短信,于是在他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他。</p><p> 突然旁边传来儿子“咦”的一声,与平常亢奋的语气有些不同,儿随即打开车门上车。一上车,儿有些低落地说:“<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妈妈,今天我可能真的要抱着你先哭一会了。</b>”“好的。那等我们回家了就哭。”我回到。儿回应我之后,从后座传来他自言自语的声音:“哎!我的手快报废了。”</p><p><br></p><p> 刚停<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好车,</span>儿就迫不及待地和我分享。</p><p>儿:“妈妈,你知道今天我遇到了什么事了么?”</p><p>我:“不知道呢,不过我就感觉到你情绪很低落,肯定是遇到什么事了。”</p><p>儿:“<b>我被老师打了。</b>”</p><p>我:“哦!那看来确实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p><p>儿:“嗯!我还被打了4下。”</p><p>我:“4下呀?那确实打得挺多的。”</p><p><br></p><p>儿:“今天这件事吧,就我一个人被罚了,我很有些想不通。不过怎么说呢,<b>我也有确实做得不对的地方。</b>”</p><p>我:“嗯。说来听听!”</p><p><br></p><p>儿:“就是今天下午的二课堂,我不是上的胶泥课嘛,我就带了胶泥的。然后今天我主动分享给了我的同桌小W一袋胶泥,她也保证上课不会玩。结果上延时课的时候,她就拿出来玩,玩得挺久的,之后她又给我分了一块,我也实在没忍住,就也拿着胶泥在桌子底下悄悄玩。结果被同桌的同桌小L发现了,但是她只看到我在玩胶泥,就报告给老师了。老师就检查我延时的作业,发现我有4道题没完成,就打了我4下。我有些想不通的就是,一是明明是我的同桌小W先玩,二是她手中的胶泥也更多,三是她也没有完成延时的作业,为什么小L不告她,要告我呢?我觉得可能就是当小L转过来看的时候,小W反应很快,把胶泥迅速藏好了,而我就被看见了。”</p><p>我:“哦,原来是这样!那你想听听我的想法吗?”</p><p>儿:“嗯!”</p><p><br></p><p>我:“我觉得呀,今天你虽然被惩罚了,情绪受到了影响,也有想不通的地方,但是你先是想到了自己有确实做得不对的地方,这一点很可贵!这就叫<b>自省</b>。”</p><p>儿:“嗯,然后嗯?”</p><p><br></p><p>我:“然后从<b>同学情谊</b>上来看,我觉得你今天的做法很好地保护了同桌小W。因为她当时心里肯定是极度害怕的,也知道自己做错了,更害怕你把她供出来。我觉得我们面对和承担自己的责任就好,没必要拖别人一起下水和我们一起受罚。”</p><p>儿:“对的,妈妈。后来小W还说的今晚要给我打电话,要给我口头做一个1000字的检讨。”</p><p>我:“哦!看来同桌不仅感激你,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哟!”</p><p>儿:“只是我不知道她究竟错了些啥,要做1000字的检讨。一会她打电话来的时候,你在旁边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哈,我们一起听。”</p><p>我:“好的!”</p><p>儿:“嗯。”</p><p><br></p><p>我:“那现在呢,我们再来看<b>告状</b>的同学小L,想必你肯定很恨她吧?”</p><p>儿:“是的。”</p><p>我:“那站在我的角度呢,我觉得还应该感谢她。”</p><p>儿:“我还要感谢她?”</p><p><br></p><p>我:“嘿嘿,我是这么想的。首先我们看看小L告状的目的是什么?”</p><p>儿:“她觉得我上课不该玩胶泥呀!”</p><p>我:“嗯,对的,所以她的目的其实是希望你认真学习。”</p><p>儿:“哦,这样啊!”</p><p>我:“那你想想,如果今天这种情况没有被小L发现并报告给老师,以后每周二你和你的同桌就经常这样玩,玩了很多次都没被发现,你想过会对你有什么影响么?”</p><p>儿:“哦,会耽误我很多学习和功课。”</p><p><br></p><p>我:“然后回家后会有影响么?”</p><p>儿:“回家做作业的时间也会更久,玩得时间就更少了。”</p><p>我:“嗯,是啊!所以站在我的角度,我觉得应该感谢小L。”</p><p>儿:“哦。”</p><p><br></p><p>我:“最后我们来看看<b>老师</b>的方面。你挨了4下,心里肯定挺不舒服的。”</p><p>儿:“嗯,我这手到现在都痛,感觉都要报废了。”</p><p>我:“看来真的打痛了。你知道吗?我觉得老师把你打痛是一件好事。”</p><p>儿:“啊?好事?被打还是好事?”</p><p>我:“对啊!首先你想想,妈妈打你的时候,会把你打痛么?”</p><p>儿:“会啊!”</p><p>我:“那把你打痛的目的是什么?”</p><p>儿:“希望我记住教训。”</p><p>我:“嗯,所以老师和妈妈教育你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希望你可以记住这一次的教训,下次可以改进哟。”</p><p>儿:“哦。”</p><p><br></p><p>我:“同时我觉得老师打你,表明老师是很在乎你的。”</p><p>儿:“啊?”</p><p>我:“就像妈妈打你一样,你觉得当你和你的朋友做了同一件错事的时候,我是会打你还是打你朋友呢?”</p><p>儿:“那肯定是打我呀。”</p><p>我:“嗯,对啊!所以老师打我们,看似是老师很凶很严厉,其实背后充满了老师对我们的爱和期待,老师希望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认真,希望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完成作业,也有更多时间可以玩。”</p><p><br></p><p>儿:“哦。可是我还是有点恨老师。”</p><p>我:“嗯,被惩罚后多少会有一些情绪,只要我们明白背后的道理就好!就像最近一次妈妈打你,你自己拿的戒尺过来,打完自己归还的戒尺。后来我听你说被打了还是有点恨我,但是知道我是为你好。”</p><p>儿:“嗯。”</p><p><br></p><p> 从下车到回家,到吃饭,我们一直聊着这个话题。聊完之后,儿子又抛出一个问题,</p><p><br></p><p>儿:“<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妈妈,今天还有一件事情我有些纠结</b>。”</p><p>我:“嗯。”</p><p>儿:“我也不知道我做得对不对?就是我是负责检查作业,班上的小Y周五的时候都要补读课文10遍,结果周五他跑了;昨天周一的时候,我就罚他再读十遍,他又没读;今天老师又布置了读4遍,加起来就应该是24遍了。同样要补读书的一名女生,才要补4遍,就补了好久,可是他要补24遍,他居然花的时间更少,我都不相信他补完了。”</p><p><br></p><p>我:“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妈妈觉得你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自己对于自己的处理方式有些拿不定主意,说明你在<b>思考</b>,这点非常好!”</p><p>儿:“嗯。”</p><p>我:“那你想听听我的看法吗?”</p><p>儿:“嗯。”</p><p><br></p><p>我:“我们得首先清楚的知道,你罚小Y的目的是什么?”</p><p>儿:“当然是让他记住这个教训啊!而且希望他能够熟悉课文。”</p><p><br></p><p>我:“嗯,你的出发点非常好。那我给你打个比方哈!比如周一晚上,我让你叠好放在你床上的衣服,但是你忘记了;周二晚上,我让你叠好衣服,并整理书柜,可是你还是没有;到了周三晚上,我让你叠好衣服,整理书柜,再把地板拖了,你虽然答应了,可是你却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这个时候你还想做吗?”</p><p>儿:“肯定不想了。”</p><p><br></p><p>我:“嗯,那我猜小Y也是这么想的。”</p><p>儿:“哦,我知道了,那我明天就只监督他读老师要求的14遍。”</p><p>我:“呵呵,你做决定还挺快的。”</p><p>儿:“嘿嘿。”</p><p><br></p><p>我:“儿子,我在想或许要读14遍对小Y来说都有些难以完成,我觉得呢,你虽然是检查作业的同学,有监督的责任,但是对于需要补作业的同学来说,如果能被帮助到,他们肯定会很开心的。”</p><p>儿:“嗯,也是。”</p><p>我:“所以我觉得你也可以想一想怎么帮助下这位同学哟!”</p><p>儿:“嗯,好的。”</p><p><br></p><p> 今晚儿子本来准备吃晚饭先做半个小时作业后就出去踢球,踢完再回来继续做作业的,但是半个小时过去了,他发现剩下的作业不多了,也就调整了计划先做作业再玩。边做还边发出一声感叹:“在学校多做点作业还真好!”</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