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思政课】——学习英模事迹 争做优秀队员

河南省新密红军小学

<p>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反复强调,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2020年11月11日下午,朱战锋校长给六年级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特殊的思政课——学习英模事迹,争做优秀队员。</p> <p>  朱校长先从学生喜欢的偶像谈起,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然后,因势利导,谈到我们民族的脊梁——英雄人物。接着,让孩子们谈一谈阅兵式上看到的武器装备,今昔对比,给孩子们动情地讲述了那些抗战英雄浴血奋战的故事 。</p> <p>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建立起我党自己的人民武装。经过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70余年的发展。我军已经由最初的“小米加步枪”买入到世界军事强国之列。在百年的光辉历程中,各个时期都涌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p><p> 1996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全军连以上单位先后悬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时期共六位英模的画像。他们分别是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p><p> 1999年、2005年又分别增加了李向群、杨业功两人为全军挂像英模。</p><p> 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林俊德、张超两人为全军挂像英模。自此,各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共10位。</p> <p>  今天,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两位英模,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传承他们的伟大精神。</p> 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  张思德,四川仪陇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并随部队长征到达延安,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1944年,张思德奉命到安塞县石峡峪任烧炭班班长,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追悼会上毛泽东作了题目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毛泽东高度评价到:“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p> <p>  通过学习张思德的事迹,学生们对英雄有了重新的认识。英雄不一定在战场上,在和平年代,凡是一切有益于人民的人,凡是一切有益人民的事都是英雄。英雄平凡又伟大,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p>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战斗英雄 <p>  董存瑞,河北怀来县人,1945年入伍,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董存瑞从小就受着革命思想的熏陶,4岁参加儿童团,16岁参加八路军。1948年5月25日,解放军攻打隆化城,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发起冲锋时,突然遭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封锁,火力猛烈,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一声巨响震得地动山摇,暗堡被炸毁了,董存瑞也壮烈牺牲,当时未满19岁。1948年第四野战军第11纵队追授董存瑞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命名其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1959年5月29日,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p> <p>  学完董存瑞的事迹,朱校长深情地对孩子们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用英雄的这种精神鼓舞和鞭策自己,努力发奋学习,不断培养优良品质。在今后的学习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排除万难,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 ,努力克服困难,集中精力把学习搞上去,争取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以后用所学的知识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美丽富饶。”最后,给学生们布置写心得体会的作业,让学生学习模范,崇尚英雄。</p> <p>  “缅怀昨天的英雄,敬仰今天的英雄,孕育明天的英雄。” 革命烈士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无私无畏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在一起,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才有了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英模先进事迹,努力学习练就本领,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让英雄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绽放时代光芒!</p>

英雄

董存瑞

张思德

英模

暗堡

学习

年月日

人民

争做

伟大